三沙綜合執法1號船交付使用 12級風下可安全航行

2020-12-13 環球網

三沙市綜合執法1號船正式交付使用(央廣網發 吳亞鐵攝)

央廣網海口5月21日消息(記者朱永 通訊員洪媛媛)5月20日上午8時,一艘潔白色的大船緩緩駛進文昌清瀾港,船舷上「三沙市綜合執法1號」幾個大字格外醒目。這艘由農業部和中國海警局支持三沙市的執法船,今天正式交付三沙市使用,成為目前三沙市噸位最大、設備最齊全、性能最先進的執法船。

據了解,三沙市綜合執法1號船共有7層,船長97.5米,寬14米,吃水深度3.8米;排水量2600噸,載重量900噸,設計航速22海裡/小時,續航能力6000海裡,能從海南本島續航至南沙,可在12級風下安全航行。

三沙市綜合執法1號船設有辦案室和看守室,用以巡航執法過程中的案件辦理以及涉案人員的暫時管理。後甲板設有直升機停機坪和機庫,直升機不僅可以懸停,還可以在機庫長期停放,方便執行海上救援及島礁巡查任務。船上還設有醫務室、圖書館、健身房等艙室。

「三沙市綜合執法1號船可以續航6000海裡,這意味著我們有了巡航南沙的能力。」市綜合執法局副局長王式政表示,這艘船交付使用不僅能夠加大我市巡航執法範圍,增強巡航執法能力,在海上救援和島礁物資補給等方面也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他透露,三沙市綜合執法1號船近期將在三沙海域開展巡航。

負責接船的市綜合執法支隊黨組成員、「三沙市綜合執法2號」船政委黃亞尼指出,相比於我市另外3艘綜合執法船,「三沙市綜合執法1號」船具有噸位大、性能好、抗風能力強等優點,面對南海的惡劣氣候,大大提升了航行中的安全性。

相關焦點

  • 三沙市綜合執法1號船首次巡航執法出師告捷
    第二天,剛交付三沙市使用的三沙市綜合執法1號船巡航中沙,肖傑帶著市領導班子成員、機關中層幹部一起參加巡航活動,接受風浪的考驗。 考察調研組一行24日上午8時從永興島出發,途經中沙海域漫步暗沙、神狐暗沙,於25日14時返回文昌清瀾港。 由於此前沒有大型的船隻,三沙市領導幹部赴中沙考察的機會不多。一路上,大家認真學習中沙地理知識,實地察看水文、生態等情況。
  • 三沙市綜合保障船具有遠洋航海能力能抗8級風
    1月30日,「三沙綜合保障船01號」抵達三沙永興綜合碼頭。當日,三沙市首艘綜合保障船「三沙綜合保障船01號」抵達三沙永興綜合碼頭,順利完成從上海到三沙的首次試航。據此次航行的船長殷敏曾介紹,「三沙綜合保障船01號」全長32米,船寬12米,重498噸,最大吃水5.34米,航速可達13節,續航能力達45天,具有遠洋航海能力,能抗8級風,且配備有2套360度全迴轉舵槳,具有海上消防、船舶拖帶、協助船舶進出港等綜合功能。新華社發(代超 攝)
  • [專題]30艘漁船下三沙:南海網記者隨船出海日記
    「2社+1公司」3天做好出海準備 隨著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三沙市,極大地鼓舞了我省廣大漁民,漁民赴三沙捕撈生產信心,不少漁民希望在休漁期赴南沙海域開展捕撈作業。三亞榆豐漁民專業合作社、三亞海榆漁民專業合作社、三亞福港公司在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的支持下,短短3天內迅速做好出海準備。
  • 公務船|Cat(卡特)船用動力設備助力海南海事局巡邏船
    2020年5月20日,由武船集團船舶公司為海南海事局承建的兩艘60米級B型海事巡邏船「海巡1110」和「海巡1111」在海南省海口市海事監管碼頭順利籤字交付。該型船是海南海事局打造的中型巡邏船,交付後將服務於我國三沙和洋浦海域的巡邏、監管和應急任務。該型船能在5級海況以下正常進行巡邏任務,6級海況安全航行,續航力達2000海裡,可在海上巡航15天不用靠岸。
  • 解密我國首艘深海勘察船:上天入海能抗12級風
    ●南方日報記者 陶達嬪 通訊員 陳佳南 葉漢敏遭遇七級風、三米浪可以正常作業;配備小潛艇、直升機輕鬆上天入地;媲美五星級酒店,不懼暈船……12月16日,全球首艘集鑽井、水上工程、勘探功能於一體的3000米深海勘察船——海洋石油708船在廣州交付。
  •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交付使用 多項創新設計造就極地科考「重器」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交付使用 多項創新設計造就極地科考「重器」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7月11日 15:20 A-A+ ,我國自主建造「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在上海正式交付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使用。
  • 可抗16級颱風的多功能自升式風電安裝船交付
    新華社上海12月26日電(記者賈遠琨)12月26日,上海振華重工為中交三航局打造的1200噸自升式風電安裝船「三航風和」號交付,將服務於我國沿海海上風場。「三航風和」號是上海振華重工自主研發的集大型設備吊裝、風電基礎打樁、設備安裝、運輸於一體的新型風電安裝船。該船型長90米,型寬40.8米,型深7.2米,樁腿總長90米,作業水深50米,吊高130米。其2400平方米的甲板,可變載荷約3200噸,可容納3套6兆瓦級風機或2套8兆瓦級風機。
  • 我國最先進科考船下水 造價超5億可抗12級大風
    我國最先進科考船在武船下水  昨日,在武昌船舶重工公司船臺上,隨著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手中彩瓶擲出,我國最先進綜合海洋科考船「科學」號順利下水。這艘造價5.5億元的科考船明年年中正式交付,將是我國未來20年海洋科考主力船。  該船系武船為中國科學院打造,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2009年12月,在北京籤訂建造合同,去年10月開工建造,今年5月進入船臺總裝。昨日,該船各項指標均一次檢驗合格,實現完整性下水。後續將進入碼頭安裝掃尾及系泊試驗階段,預計明年下半年即可出海遠航。
  • 揭秘「遠望6號」船遠洋航行的衣食住行
    中新社「遠望6號」遠洋航天測量船11月30日電 題:揭秘「遠望6號」船遠洋航行的衣食住行  作者 孫自法 袁繼東  為執行嫦娥三號海上測控任務,中國遠洋航天測量船「遠望6號」晝夜兼程奔赴太平洋預定海域。大洋航行和海上執行任務期間,船上近300名船員如何工作、生活?他們的衣食住行情況怎麼樣?
  • 「海洋地質七號」科考船交付使用
    12月19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海洋地質七號」科考船在山東威海交付使用,該科考船也正式加入中國地質調查局科考船隊序列。據了解,「海洋地質七號」科考船長57米,寬8.8米,最大航速16.5海裡。
  • 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該船於2019年10月28日正式開工建造。據介紹,此次下水後將立即開展舾裝調試,預計2021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中山大學」號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總長114.3米,型寬19.4米,型深9.25米。
  • 船橫江中也違法?執法人員:對,極易引發撞船事故
    違章停船如同違章停車一樣,是不被允許的,可你聽過船橫在江中也違法嗎?1月9日,水上大隊對嘉陵江土灣水域2艘船在航道外錨泊後,因為被江風吹變向、位移,橫在主航道妨礙通航安全的違法行為分別給予了罰款500元的處罰。
  • 「向陽紅22」交付,系我國首艘3000噸級大型浮標作業船
    「向陽紅22」交付,系我國首艘3000噸級大型浮標作業船 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3日消息,今天,中國船舶武船集團打造的,我國首艘3000噸級大型浮標作業船——「向陽紅22」船在上海交付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
  • 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中山大學」號船長114.3米,型寬19.4米,船體線型優美、高大威武。據介紹,該船具備無限航區全球航行能力,經濟航速11.5節,最大試航速度16節,經濟航速下續航能力15000海裡,額定人員編制下自持力60天,定員100人。該船總設計師、中船集團第708所主任助理吳剛介紹,「中山大學」號是目前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
  • 我國綜合性能最強海洋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我命名你為『中山大學』號,願你承續並光大中山大學永恆的家國情懷,滿載一代又一代中大人和建設者的熱切期盼……」8月28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這艘高大威武的科考實習船命名剪彩,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求索的使命與擔當,承載起興海強國的光榮與夢想,挺進深藍,劈波斬浪,順利平安!
  • 美國執法部門成功攔截毒販運毒高速船 繳獲近半噸古柯鹼
    在發現該高速機動船後,P-3海上巡邏機機組人員立即將情況向負責指揮「西風」號巡邏船執行攔截任務的南部部門間聯合特遣部隊進行通報,「西風」號巡邏船在接到指示後則立即趕往高速機動船所在位置,在「西風」號巡邏船改變航向前往高速機動船所在位置的同時,高速機動船上涉嫌走私的嫌疑人開始拋棄他們所運輸的貨物,並引燃高速機動船隨後跳入水中。
  • 江南造船開建國內最大海洋綜合科考船
    在經濟航速12節情況下,續航力為15000海裡;在額定人員編制情況下,自持力為60天;航區為 I 類無限航區,這意味著該船可以到達極地、深海等水域進行科學考察。隨著世界經濟進入資源制約發展的瓶頸期,深海大洋已成為國際海洋競爭形勢中的戰略制高點。
  • 這種船我們終於能造了!此前中國只有一艘,還是進口的
    破冰型三用工作船在浮冰環繞的渤海灣航行天津港、秦皇島港等北方港口還有數十條具有一定破冰能力的港作拖輪,主要用於冬季港區的破冰工作。我國北方型公務執法船包括海巡船,海警船通常有B級冰區加強,具有一定的抗浮冰能力,在緊急情況下也能進行巡航破冰。
  • 我國綜合性能最強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學」號下水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黨委宣傳部2016年6月教育部批覆同意中山大學在「十三五」期間新建一艘6000噸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該船於2019年10月28日正式開工建造。此次下水後將立即開展舾裝調試,預計2021年上半年交付使用。「中山大學」號船長114.3米,型寬19.4米,型深9.25米,整個船體線型優美、高大威武。該船具備無限航區全球航行能力,經濟航速11.5節,最大試航速度16節,經濟航速下續航能力15000海裡,額定人員編制下自持力60天,定員100人。
  • 南海觀雲測雨56載 三沙氣象發展譜新篇
    幾十年來,三沙氣象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來的843型天氣雷達到現在的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從原先的小球經緯儀測風到現在的L波段雷達測風;從原始的人工觀測到現在的14個自動氣象站與人工觀測相結合;從最初的簡易木屋到現在的2000多平方米的綜合業務樓;從原來的缺肉少菜到現在完備的冷藏室;從陳舊的碉堡房到現在頗有規模的雷達綜合辦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