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我國首艘深海勘察船:上天入海能抗12級風

2020-12-13 騰訊網

●南方日報記者 陶達嬪

通訊員 陳佳南 葉漢敏

遭遇七級風、三米浪可以正常作業;配備小潛艇、直升機輕鬆上天入地;媲美五星級酒店,不懼暈船……12月16日,全球首艘集鑽井、水上工程、勘探功能於一體的3000米深海勘察船——海洋石油708船在廣州交付。

據介紹,世界上目前具有動力定位性能、能夠從事深水工程地質勘察的地質鑽探專業船舶約有8艘,海洋石油708船是目前世界上首艘具備起重、勘探和鑽井三種功能於一體的海工船舶。

海洋石油708船的研製成功,使我國海洋工程勘察作業能力得以極大提升,深海勘探能力從水深500米提升到了3000米,標誌著中國已成功進入海洋工程深海勘探裝備的頂尖領域,將對南海油氣田的勘探開發起到關鍵作用。

南方日報記者作為首批登上該船的媒體記者對這一「深海勘察利器」進行探秘。

可以無人駕駛

一艘船做三艘船的活,世界上同類綜合性最強勘探船

可以在水深3000米下勘察、可以在海底以下600米鑽鑽井、可以起吊150噸重物,可進行23.5米長深水海底水合物保溫、保壓取樣……708船本領多多。

筆者在偌大的駕駛室看到,到處都是按鈕和屏幕。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海工總裝部副部長唐猛介紹,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船長、水手、操作手、通訊員、指揮等5個人的工作,708船還可以實現無人自動駕駛。

「一艘船可以做三艘船的活,是目前世界上同類綜合性最強的勘探船。」唐猛介紹,海洋石油708船配有伸縮式全迴轉推進器,250噸A字架、150噸大型海洋工程起重機等先進設備。

從功能上來說,可以進行工程物探調查、數字地震調查、3000米水深工程地質鑽探、海底表層採樣、原位靜力觸探(CPT)測試、海上工程支持服務、大型海洋工程起吊等等。

輕鬆上天入海

抗12級海風,抗冰塊撞擊,保證在9級海況下安全航行

最神奇的是,708船上配備了機器人、小潛艇、直升機,可以輕鬆上天入海。其中小潛艇AUV可以潛入到距離海底500米左右的地方進行勘探,實現無人駕駛,完成任務後自己會自動返回。機器人可以攜帶科學家深入到海底完成指定動作。

在708船艙的最頂層是直升機升降平臺,美洲豹直升機可以在上面充電、升降,完成接送物資、人員的緊急任務。

據介紹,南海海面常有風浪,要應付南海上的勘探工作,船隻定位必須強大。708船的定位系統可以輕鬆應對2.5米浪高。風大浪急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紋絲不動,鑽井正常工作。

708船配備了動力定位系統和補償定位系統。當風浪來襲時,708船的5隻螺旋槳同時開動,將船隻保持在原來位置上。2.5米的浪高,海底深處鑽頭的垂直位移不會超過5釐米,可以正常工作。708船抗風力不低於12級,並保證在9級海況下安全航行。預計每年能在海上工作280天左右。

另外,708船在海上結冰的時候也能通過,可以抗擊20釐米左右厚的冰塊撞擊,實現無限航區航行。

海上五星酒店

國內第一艘通過挪威C3V3船隻舒適度專項認證的船隻

在708船上,所有的桌椅設備全部告別了用掛鈎固定在地板上的設計,而是像陸地上的房間裝修一樣,不設立固定安裝而隨意放置。設計人員告訴記者,即使遇上再大的風浪,船也很平穩,倒滿一杯茶水,絕對不會灑出來。708船隨時會迎來進行科考的科學家,在船上跟在陸地上一樣,普通人也不會暈船。

進入708船艙,猶如進入一個五星級酒店,裝飾精美的會議室、餐廳、高級會客廳,配備洗澡間、液晶電視的房間,甚至還有桑拿間。來自東西方不同國家的船員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選擇中餐或者西餐,也可以在作業勞累之餘泡上一杯咖啡,盡享海上休閒之樂。

據了解,708船是國內第一艘通過挪威C3V3認證的船隻,C3V3是對船隻舒適度的專項認證,對艙室的振動、噪聲、風量、風速和溫度梯度等有嚴格的要求。

相關焦點

  • 我國自研的首艘潛水器專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順利下水
    人民日報12月8日報導,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8日在武漢順利下水。該船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為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打造,將為我國大洋調查再添一利器。 人民日報微博截圖 「深海一號」是我國首艘按照綠色化、信息化、模塊化、便捷化、舒適化和國際化原則設計建造的國際先進水平的全球級特種調查船。
  • 「向陽紅22」交付,系我國首艘3000噸級大型浮標作業船
    「向陽紅22」交付,系我國首艘3000噸級大型浮標作業船 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3日消息,今天,中國船舶武船集團打造的,我國首艘3000噸級大型浮標作業船——「向陽紅22」船在上海交付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
  • 三沙市綜合保障船具有遠洋航海能力能抗8級風
    1月30日,「三沙綜合保障船01號」抵達三沙永興綜合碼頭。當日,三沙市首艘綜合保障船「三沙綜合保障船01號」抵達三沙永興綜合碼頭,順利完成從上海到三沙的首次試航。據此次航行的船長殷敏曾介紹,「三沙綜合保障船01號」全長32米,船寬12米,重498噸,最大吃水5.34米,航速可達13節,續航能力達45天,具有遠洋航海能力,能抗8級風,且配備有2套360度全迴轉舵槳,具有海上消防、船舶拖帶、協助船舶進出港等綜合功能。新華社發(代超 攝)
  • 「蛟龍號」母船「深海一號」在武漢下水 中國深海科考又添利器
    12月8日,由武船集團精心打造的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武船集團總部順利下水,該船將成為「蛟龍號」專用母船。蛟龍號。「深海一號」是我國首艘按照綠色化、信息化、模塊化、便捷化、舒適化和國際化原則設計建造的國際先進水平的全球級特種調查船。該船由中船工業第七〇八所設計,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承制。
  • 中國首艘油電混合推進海上公務船「深海01」在廣州下水
    4月28日,由深圳海事局負責建設的中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在廣州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下水,這是中國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混合推進動力的海上公務船。4月28日,由深圳海事局負責建設的中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在廣州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下水,這是中國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混合推進動力的海上公務船。「深海01」是一艘可用於在液化天然氣(LNG)等危險氣體海上洩漏擴散區進行監測監控、事故應急、人員救助的專業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708研究所設計。
  • 綜合勘察船"海洋石油701" "海洋石油702"交付
    新華社電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29日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世界一流深水綜合勘察船「海洋石油701」和「海洋石油702」日前相繼完工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海水下施工裝備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這兩艘特種專業船舶入列「服役」,填補了我國在高端深水多功能海洋工程船舶領域的空白,使我國具備了3000米深水油氣田高端海洋工程作業的能力。
  • 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今天出塢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29日,我國規模最大、裝備先進、綜合能力強、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萬噸級海事巡邏船「海巡09」輪,在廣州黃埔文衝船廠出塢,開始進入後續舾裝階段。該船總長165米,型寬20.6米、型深9.5米,設計吃水6.606米,設計排水量10700噸,滿載排水量達13000噸,是我國首艘萬噸級的海事巡邏船,正式列編後將成為我國噸位最大、裝備優良的海上執法公務船。
  • 我國首艘無人 AI 科考船開建,將於 2022 年交付
    現代海洋科學體系的建立始於上世紀初,直至 20 世紀中期,海洋研究強國如英國、美國、德國等,都組織了海洋科學考察項目,建設了專門的科考船,設計製造了各種觀測和分析儀器。 我國的海洋科考事業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雖然起步較晚,但大有後來居上之勢。「東方紅」、「向陽紅」、「科學」號等系列科考船的相繼問世,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海洋事業的國際地位。
  • 「探索二號」船正式入列 中國深海科考再添利器
    6月28日下午,我國首艘全數配備國產化科考作業設備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船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在港正式入列,標誌著中國深海科考再添利器。(來源:中國新聞網)(來源:中國新聞網)「探索二號」科考船是一艘深遠海綜合科查船,全長87.20米,滿載排水量6830噸,最大航速14.2節,定員60人,續航力15000海裡。(來源:中國新聞網)作為一艘科考船,「探索二號」擁有國際先進的電力推進系統和定位系統,能搭載包括萬米潛水器在內的科考設備,配備全海深地質絞車和CTD絞車,並且設置了多個科學實驗室。
  • 2020,我們攀山、上天、入海……
    第二次因受氣旋風暴影響,再次下撤第三次向頂峰發起突擊克服了大風、降雪等障礙用了足足9個小時在5月27日11時終於登頂成功2020,不只有新高度中國「上天入海」的腳步也從未停止這一年,我們上九天,下萬裡追星、追月、追海底的神秘世界
  • 我國首艘3000噸級大型浮標作業船「向陽紅22」交付入列 將拓展海洋...
    新華社武漢12月3日電(記者侯文坤)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武船集團建造、第701研究所設計的我國首艘3000噸級大型浮標作業船「向陽紅22」3日在上海交付入列。這將有助於拓展我國海洋觀測的範圍,提升我國全球海洋觀測水平。  浮標是當前海洋監測最主要的手段。
  • 「科學」號海洋科考船正式投入運行 能抗12級以上大風
    我國新一代海洋科學考察船「科學」號我國最先進海洋科學考察船「科學」號由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建造,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作為法人單位以該船在技術和建造方面整合了當前海洋科學考察多學科、多領域的先進裝備和信息技術集成,可進行高精度長周期的動力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等綜合海洋環境觀測、探測以及保真取樣和現場分析,被稱為「海上移動實驗室」。 此次海洋科學考察是「科學」號正式交付以來的首個航次,代表著我國新一代海洋科學考察船正式投入運行。
  • 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下水
    12月8日,中國大洋調查利器,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水。該船長90.2米,型寬16.8米,續航力12000海裡,具有全球無限航區航行能力。
  • 我國最先進科考船下水 造價超5億可抗12級大風
    我國最先進科考船在武船下水  昨日,在武昌船舶重工公司船臺上,隨著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手中彩瓶擲出,我國最先進綜合海洋科考船「科學」號順利下水。這艘造價5.5億元的科考船明年年中正式交付,將是我國未來20年海洋科考主力船。  該船系武船為中國科學院打造,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2009年12月,在北京籤訂建造合同,去年10月開工建造,今年5月進入船臺總裝。昨日,該船各項指標均一次檢驗合格,實現完整性下水。後續將進入碼頭安裝掃尾及系泊試驗階段,預計明年下半年即可出海遠航。
  • 我國首艘大型浮標作業船「向陽紅22」下水—新聞—科學網
  • 2020,我們攀山、上天、入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來源:央視新聞2020,不只有新高度中國「上天入海攬月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12月2日22時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2013年首次登上月球到2020年首次打包月球的「土特產」中國奮鬥了7年
  • 上天下海,海南交出張張高分答卷!
    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11月28日上午8時30分許,在馬裡亞納海溝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海南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也隨船勝利返航。
  • 「蛟龍號」專用母船「深海一號」下水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12月8日,我國大洋調查利器,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水。圖片:屠暢 攝「深海一號」是我國首艘按照綠色化、信息化、模塊化、便捷化、舒適化和國際化原則設計建造的國際先進水平的全球級特種調查船。
  • 高空跳傘深海浮潛 跟著《花少3》「上天入海」遊澳洲
    其中澳洲環島之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美麗的澳大利亞他們體驗了蹦極、跳傘、深海浮潛,可以說是「上天入海」,充滿冒險與挑戰。下面就來說說他們在澳洲的遊玩路線,希望能給計劃去澳洲旅行的親們一些參考。第四站:巴倫河漂流戲水花少團在凱恩斯的旅程可以用「上天入河」來形容,體驗了高空的刺激,再來體驗一下水上的樂趣。這一站巴倫河漂流,坐在大大的漂流船上,穿梭在澳大利亞枝繁葉茂的熱帶雨林,欣賞巴倫河國家公園的壯美景色。
  • 「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和「天鯤號」船公眾開放日
    自10月10日發布活動公告後,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切關注,2400個參與活動名額被「一秒而空」,大家都期待著上船參觀我國首艘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專用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該船可為「蛟龍號」深潛作業提供水下、水面支持,還具備數據、樣品的現場處理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