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艘油電混合推進海上公務船「深海01」在廣州下水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4月28日,由深圳海事局負責建設的中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在廣州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下水,這是中國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混合推進動力的海上公務船。

4月28日,由深圳海事局負責建設的中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在廣州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下水,這是中國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混合推進動力的海上公務船。「深海01」是一艘可用於在液化天然氣(LNG)等危險氣體海上洩漏擴散區進行監測監控、事故應急、人員救助的專業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708研究所設計。該船投入使用後,將在深圳水域負責安全監管、溢油監視、大氣監測和事故應急等任務。 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深海01」是一艘可用於在液化天然氣(LNG)等危險氣體海上洩漏擴散區進行監測監控、事故應急、人員救助的專業危險品應急指揮船。

4月28日,由深圳海事局負責建設的中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在廣州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下水,這是中國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混合推進動力的海上公務船。「深海01」是一艘可用於在液化天然氣(LNG)等危險氣體海上洩漏擴散區進行監測監控、事故應急、人員救助的專業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708研究所設計。該船投入使用後,將在深圳水域負責安全監管、溢油監視、大氣監測和事故應急等任務。 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深海01」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708研究所設計。該船投入使用後,將在深圳水域負責安全監管、溢油監視、大氣監測和事故應急等任務。

(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相關焦點

  • 寧德時代首套海洋船舶動力電池系統下線,應用於海上公務船
    澎湃新聞記者從寧德時代(300750)獲悉,寧德時代首套海洋船舶動力電池系統近日成功下線,應用於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輪,這也是國內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混合推進動力的海上公務船。
  • 中國首艘油電混合動力遊輪「大灣區一號」投入運營
    9月1日,深圳市招商蛇口郵輪母港,中國首艘油電混合動力海上豪華雙體遊輪「大灣區一號」正式投入運營。
  • 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下水
    12月8日,中國大洋調查利器,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水。該船長90.2米,型寬16.8米,續航力12000海裡,具有全球無限航區航行能力。
  • 我國自研的首艘潛水器專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順利下水
    人民日報12月8日報導,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8日在武漢順利下水。該船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為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打造,將為我國大洋調查再添一利器。 ,還配有專門的深潛器維護保養庫房,「蛟龍號」等深潛器從海上回收之後,將入庫進行潛水器充油、充水、充氣、充電和拆檢等維護保養。
  • 解密我國首艘深海勘察船:上天入海能抗12級風
    3000米深海勘察船——海洋石油708船在廣州交付。據介紹,世界上目前具有動力定位性能、能夠從事深水工程地質勘察的地質鑽探專業船舶約有8艘,海洋石油708船是目前世界上首艘具備起重、勘探和鑽井三種功能於一體的海工船舶。海洋石油708船的研製成功,使我國海洋工程勘察作業能力得以極大提升,深海勘探能力從水深500米提升到了3000米,標誌著中國已成功進入海洋工程深海勘探裝備的頂尖領域,將對南海油氣田的勘探開發起到關鍵作用。
  • 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今天出塢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29日,我國規模最大、裝備先進、綜合能力強、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萬噸級海事巡邏船「海巡09」輪,在廣州黃埔文衝船廠出塢,開始進入後續舾裝階段。該船總長165米,型寬20.6米、型深9.5米,設計吃水6.606米,設計排水量10700噸,滿載排水量達13000噸,是我國首艘萬噸級的海事巡邏船,正式列編後將成為我國噸位最大、裝備優良的海上執法公務船。
  • 「蛟龍號」母船「深海一號」在武漢下水 中國深海科考又添利器
    12月8日,由武船集團精心打造的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武船集團總部順利下水,該船將成為「蛟龍號」專用母船。蛟龍號。閻彤 攝上午11點38分,長江日報記者現場看到,高大威猛的「深海一號」從武船集團碼頭徐徐下水,該船總長90.2米,型寬16.8米,型深8.3米,船身由白色、藍色和朱紅色組成,「深海一號」醒目字體在船尾藍色上面,船上各種彩色小旗飄飄。
  • 國網完成金融資產重組上市;中國內地首臺H級燃機成功點火
    消息:中國內地首臺H級燃機成功點火近日,廣州增城燃氣冷熱電三聯供項目的1號SGT5-8000H重型燃氣輪機首次點火成功。達成這一節點,標誌著此前數月的安裝和調試工作圓滿完成,向機組投產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增城項目是廣東省「十三五」規劃的重點項目。
  • 三一首艘混凝土攪拌船下水
    三一首艘混凝土攪拌船下水海洋裝備技術水平與製造能力相對落後的局面一直制約著我國在海洋領域的開發與利用。「提升我國海上裝備製造能力與技術水平,並最終打造一個強大的民族海工品牌」是三一在工程機械領域取得巨大成功後,規劃的「藍海戰略」目標。三一海洋重工研究院院長李國傑告訴記者,此次下水的混凝土攪拌船名為「豪舟砼1」,是三一海洋重工首個工程船舶項目,也是三一積極響應國家海洋戰略,邁向海洋工程機械版塊的重要一步。
  • 我國首艘大型浮標作業船「向陽紅22」下水—新聞—科學網
  • 「探索二號」船正式入列 中國深海科考再添利器
    6月28日下午,我國首艘全數配備國產化科考作業設備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船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在港正式入列,標誌著中國深海科考再添利器。(來源:中國新聞網)(來源:中國新聞網)「探索二號」科考船是一艘深遠海綜合科查船,全長87.20米,滿載排水量6830噸,最大航速14.2節,定員60人,續航力15000海裡。(來源:中國新聞網)作為一艘科考船,「探索二號」擁有國際先進的電力推進系統和定位系統,能搭載包括萬米潛水器在內的科考設備,配備全海深地質絞車和CTD絞車,並且設置了多個科學實驗室。
  • 搭載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大灣區一號」油電混動遊船成功交付
    IT之家 8 月 17 日消息 近日,中國首艘油電混合、豪華雙體遊船 「大灣區一號」交接儀式在招商工業海門基地舉行。「大灣區一號」從晶片到混合動力直流組網電力系統實現了豪華海上遊輪動力 「心臟」中國造,由招商工業製造,將交船東招商蛇口旗下招商迅隆運營。
  • 「蛟龍號」專用母船「深海一號」下水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12月8日,我國大洋調查利器,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水。圖片:屠暢 攝「深海一號」是我國首艘按照綠色化、信息化、模塊化、便捷化、舒適化和國際化原則設計建造的國際先進水平的全球級特種調查船。
  • 我國自主設計建造海洋地質科考船交付使用
    11月21日,東莞麻湧傳來好消息:廣東中遠船務建造的綜合地質調查船「海洋地質十號」上周順利交付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使用,為東莞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發展添上華麗一筆。「海洋地質十號」是由位於麻湧的廣東中遠船務承接設計建造的首艘科考船,是目前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最新一代海洋地質科考船,填補了全國小噸位大深度海洋地質鑽探船的空白,投入使用後將大幅提升中國海洋地質調查能力,對構建我國深海地質鑽探船舶體系,促進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 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中山大學建造的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在上海長興島命名下水。,江南造船黨委書記、董事長林鷗,總經理黃文飛以及來自自然資源部、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廣州海關、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中國船級社、中國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等單位的嘉賓出席下水、命名儀式。
  • 海上巨型移動牧場!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開建
    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籤約儀式之後,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