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百年男校招女生 部分女校仍在堅持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信息

臺灣百年男校招女生 部分女校仍在堅持

2016-08-27 10:37:46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2016年08月27日 10:3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臺北市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北一女)的學生在校園中。黃少華攝

  男校女校雖然是起源於上上世紀的概念,但在臺灣卻相當程度地保留著,目前臺灣仍有24所男女分校的高中(職),且這些學校多為明星高中,其魅力絕不低於名牌大學。比如著名男校建國中學、高雄一中、臺南一中,馬英九、丁肇中、白先勇、羅大佑、李安都是這些中學的校友;而著名女校有北一女、中山女中、臺中女中,女兒在這樣的中學是全家的驕傲,馬英九在競選時都要提到自己的姐姐、女兒清一色畢業於北一女,北一女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男校招收女生

  近日,1898年建校的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建國中學)表示將打破建校以來100多年的男校傳統,「科學班」從明年起招收女生。「科學班」是臺灣特色教學政策下的設置,為數理科成績優異的學生提供特殊課程與安排,高一、高二就學完高中數理科全部課程,高三預學大學課程,並進行專題研究,高中畢業後可根據平時成績和研究成果升入大學。因為教育部門對「科學班」有補助,開辦「科學班」需主管部門核准,臺灣只有9所高中設「科學班」,「科學班」大多是男女合班,只有建國中學一直堅持不招女生,主管部門幾年前就強調「科學班」有限,本著男女教育平等的原則,「科學班」應打破分校傳統不分性別優先錄取。

  現在建國中學終於同意「科學班」招收女生,雖然女生仍然是絕對少數,但對這所百年男校來說也是挑戰,比如學校要設立女生衛生間、遊泳池女淋浴間等設施,老師要調整與女生相處的心態,也有家長擔憂在男女性別嚴重失衡的校園裡,學生們能否做到課業不分心。

  女校還在堅持

  在男女平等成為主流價值的現代社會,臺灣傳統的分校制已經悄然改變,單一性別學校逐年減少,小學和高校都已合校,分校的初中還有9所,高中不算建國中學還有23所。合校也要經過一個調適期,甚至校名都要變更。比如臺南的家齊女中2年前開始招收男生,但校服和書包上都有「女中」字樣,男學生身穿「女中」校服一定彆扭,今年新學年家齊女中改名家齊高中。有些女中雖然沒改名,但已招收男生,像臺南女中、長榮女中、新竹女中等。

  臺灣現有的單一性別中學,女中多過男中。建國中學突破百年傳統後,與臺灣領導人辦公室「住隔壁」的北一女(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是否改變成為看點。北一女校長楊世瑞向外界表示,女中都沒有「科學班」,但北一女的數理科無論是升學還是特別教育都是最優秀的,教育部門不要把辦教育拘泥在性別問題上,應給學校空間發展特色教學。言下之意,堅持現狀,不招男生!

  同為明星中學的高雄女中校長也表示:「雄女就是雄女,不為迎合什麼而招男生。」高雄女中辦校92年,延續女校傳統,學校認為當下的社會,女校不是「尼姑校」,不可能封閉辦學,也不會造成性別不平等。學校學風自由,與包括男校在內的交流競賽活動很多,女生在課外也有機會與異性相處。女校環境單純,利於求學。宜蘭縣唯一的女校蘭陽女中也堅持「不會開放招收男生」,辦校78年以來,蘭陽女中的特色就是訓練女性才能和校園裡的女生情誼。

  分合仍有爭議

  分校與合校,映射不同年代的社會觀念與風氣,百年前的分校是因為男女交往受限,在社會分工和家庭角色上也有天差地別,要在相對封閉的環境裡接受不同領域的訓練;隨著男女平權平等觀念的普及,女性走入男性過往獨佔的經濟、法律、科學甚至軍事領域,男女差距縮小,合校成為風氣。但也有研究者從教育的角度提出,分校並不是簡單的「不平等」,而是尊重差異,維護女性安全、教育權益。男女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發展先後有別,男女合校會造成一方在某一階段或某些科目上淪為弱勢,令其失去自信,學校根據男女性別差異施教不是壞事。也有研究者拿出調查數據顯示,分校的學生成績高於合校生,分校更利於青春期的男女學生專心課業。

  當然,合也有合的理由。有人提出如果學生不了解異性,沒學會兩性相處,將來的人生和職場都會遇到障礙。是分是合,看來沒有絕對的標準,還是要看辦學效果。像建國中學這麼強的中學,無論分校還是合校都會有人搶著上,同樣,堅持不合的北一女也絕不愁嫁。

  臺灣媒體報導,已經有女生積極備戰,希望成為建國中學的女生。有建國中學的男生表示,「科學班」和男女沒有關係,和興趣和能力有關係,「如果考得上,就來讀吧,樂見其成」。女生進入建國中學,好像事不大,但也是百年一見啊!記者 陳曉星

相關焦點

  • 【臺灣軼事】百年一遇!臺灣男校招收女生!彎彎咋就沒扛住?
    因為教育部門對「科學班」有補助,開辦「科學班」需主管部門核准,臺灣只有9所高中設「科學班」,「科學班」大多是男女合班,只有建國中學一直堅持不招女生,主管部門幾年前就強調「科學班」有限,本著男女教育平等的原則,「科學班」應打破分校傳統不分性別優先錄取。
  • 澳洲中小學男校、女校、混校該怎麼選?
    公校大多數都是混校,而私校又分為男校、女校和混校。這三類學校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在為孩子選擇學校時,我們又應該如何選擇呢?下面環球小編就來幫大家解析一下。很多人會有一種誤區,認為男校或是女校就是把學生與異性隔絕,一些家長也會擔心,如果時間長了,孩子會不會出現無法與異性溝通的問題。
  • 男校、女校還是混校?虎爸虎媽經驗分享
    你可以看到女校的學生們可以學習薩克斯,可以像風一樣馳騁在曲棍球場、在戲劇舞臺上反串王子或是海盜。也可以看到男校的學生認真地學習烘焙、在合唱團裡負責女聲部高音的和聲。但在男性仍舊佔據社會主導地位的現代社會,男生在相對封閉的男校學習生活,缺乏和女生的競爭,在獲得斐然的學術成就後很容易變得更自大。這也為他們未來跟女性同時工作或是和伴侶共同生活埋下了一些隱患。因為他們只關注到男性的成功,對女性的優秀一無所知,甚至有些私立男校會充斥著濃濃的「厭女情結」。
  • 在臺灣讀女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海外網4月6日電 在女校讀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個問題恐怕多數成長在大陸的女生都無法回答。臺灣姑娘小熊最近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高中時期在女校學習生活的經歷,耿直的文風絕對讓你對臺灣女校的認知一下深入好幾個level。
  • 臺灣「最牛男校」將招女生 為建校119年來首次
    臺灣「最牛男校」將招女生 為建校119年來首次  建中有著全臺最優質的生源(本報資料圖)  據《中時電子報》8月20日報導 臺灣最牛的男子高中——建國中學(簡稱「建中」)明年可能會有女生就讀!若真的招到女生,這將改寫建中創校119年來的歷史。  徐建國說明,目前全臺有建中、臺師大附中、武陵高中、新竹實中、臺中一中、彰化高中、嘉義高中、臺南一中、高雄中學等九校設有科學班,除建中之外,其他八所學校的科學班都已男女兼收。
  • 英國中學為什麼要分男校和女校?單性別學校特點了解
    男校會把辦學資金投入到適合男生的學習運動項目中,並且通過大量的戶外集體活動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女校會把「淑女教學」滲入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除了文化課之外,女生們的更多精力會投入藝術設計、舞蹈、音樂、禮儀等,讓女生們掌握更多社交技能。更重要的是,對女性自尊的培養,是真正無價的財富。
  • 【英倫學】為什麼英國要分男校女校(附排名)
    英國的男校女校,大多在私立、文法學校,歷史悠久。一開始只提供給皇室貴族成員入讀,而且學校排名一般都很靠前,像著名的伊頓公學(男校)和羅丁女校。到後期,這些私立男女校逐漸面向整個英國社會招收學生。直到十九世紀末期第一所男女混合寄宿學校才出現。
  • 男校女校增多課程設置男女有別 因性施教可否?
    最近幾年,陸續出現的男校女校令學生和家長們耳目一新,也帶來了眾多爭議,「因性施教」的觀點在教育界再度升溫。是否應該恢復男校女校?過於強調性別差異教育是否會影響學生們將來融入社會?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男校女校課程設置男女有別  如今,男生缺乏「陽剛之氣」的「男生危機」、「偽娘現象」正逐漸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 臺最牛男校明年起將首招女生 官員:不應拘泥於性別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呂秋璟】全臺最牛男校——臺北市建國中學將打破百年傳統,從明年起首次招收女生。據臺灣《聯合報》21日報導,臺「教育部」召開科學班總檢討會,基於兩性平權立場,要求建中的科學班自2017學年起,必須男女兼收。建中校長徐建國說,規劃明年科學班招生男女不限,最快明年3月招考,9月就能看到建中校園出現女生身影。
  • 【FS精選】混校好,還是分設男校和女校更好呢?
    而且每天真的累成狗啦,我們經常鄙視哈佛和MIT的學生得A-很容易(當然我校有這種黑哈佛和麻省的傳統),大女校堅持grade deflation policy一個班平均成績不得超過B+,醫學預科還有想上法學院(非常注重GPA)的妹子們整天哭天嚎地完全沒辦法帶著性別標籤好吧。
  • 美國高中教育之二——男校女校會適合你的孩子嗎?
    在美國私立高中的各種選擇之中,還有一種選擇方式,這種教育模式也許充滿了挑戰,但是或許更加安全有效,那就是單一性別學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男校女校。根據美國寄宿學校協會統計,美國寄宿學校中有30所女校,24所男校,這個數量相對於私立高中總數來說實在不多。要不要選擇單一性別的學校,在這樣的學校中孩子會遇到什麼困難或者驚喜?我們今天來聊聊這個話題。
  • 男校女校男女校的選擇/撰文:聖嘉勒女書院副校長 陳倩君
    原來上海乃至全國,是沒有一所只收男生的中學,即香港所謂之「男校」。而因為這場新實驗,該校校長更當選2012年上海市年度教育新聞人物。      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英華書院便是男校,而單性別教育在二十世紀中葉前是主流,大部分中學、大學都是男校或女校。香港最早的學校也是男女分校,後來因政府主張男女合校,才成了主流。但近年「因性施教」的觀點不只在國內,也在外國,譬如美國的教育界再度升溫。
  • 英國為什麼會有男校女校之分?單性別學校有哪些優勢?
    >歷史延續英國的男校、女校最初來源於英國的貴族學校,歷史非常悠久。在不斷的發展中,英國的男校女校也在一定程度上浸染了不少皇室的貴氣氣質。依靠著優越的辦學條件、教師資源,悠久的教學歷史,在英國人的心目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 國內頻現恢復男校女校 專家稱因性施教並非大勢
    是否應該恢復男校女校?過於強調性別差異教育是否會影響學生們將來融入社會?  >>專家觀點  男女分班並非唯一解決方式  男生、女生分開教育到底是利是弊?似乎有些「機械」的性別標準是否會桎梏學生的個性發展?
  • 【不為人知的男校日常】男校裡面真的是這樣嗎
    日本有男女校的存在,全校都是女生或者全校都是男生
  • 盤點北京男校女校的前世今生,幾乎清一色的名校! 周末史話
  • 為您揭秘男校和女校的老師,他們的老師和男女同校的老師有啥不同?
    女中的校園裡男中的教室裡□記者王燦譚萍王迎節文許俊文攝影核心提示|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似乎進入了一個性別模糊地帶,有意無意中扮演著「多重角色」——既是父親又是母親,既是兄長又是姐妹,既是親人又是朋友……他們就是男校女校的老師。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大河報記者帶你走近這個特殊的群體。
  • 名校長訪談|上海市三女中:女校最大優勢是能全身心培養女生
    本文圖片均由校方 提供  為什麼選女校?「安全」「文科見長」!  每年開學,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簡稱市三女中)校長徐永初跟家長溝通擇校理由時,家長們的答案幾乎如出一轍。  市三女中曾培養出宋氏三姐妹、張愛玲等著名校友,是很多女生家長擇校的目標之一。  「這其實是對我們女校的誤讀。」
  • 名門女校、優質男校,香港油尖旺區band1中學排名大公開!
    學校類別:直資、女校、基督教教學語言:以英文教學為主地址:九龍佐敦佐敦道1號本科升學率:大約96.6%學校是「一條龍」學校,結龍小學是:拔萃女小學學校類別:資助、女校、基督教教學語言:以英文教學為主地址:九龍窩打老道54號A本科升學率:大約83.6%
  • 實拍日本女校的女生真的和日劇完全不一樣
    在日本、韓國的學校有男校、女校、和男女共校的區別。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女兒去女校就讀,這樣可以成為一個淑女。其實在男生眼裡頭,女校一直都是很神秘的,他們想像中的女校的女生就像圖中的女孩們一樣優雅美麗。亦或者像這幅圖中一樣可活潑陽光。但事實上你們的想法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