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難免會引起家長的不悅,而大部分家長對待孩子犯錯,都會用批評和教育的方式來處理,殊不知,家長批評孩子的時間不對,是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
1、睡覺前
孩子做錯事,家長在睡前批評孩子,孩子腦子裡就會一直想著被批評的事情,思維活躍,晚上睡眠就會受影響,而孩子睡不好的情況下,第二天就難免沒精神,有些孩子甚至會做噩夢,更重要的是,睡眠關係到孩子長個,如果孩子總是在睡前受批評,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身高方面的發育也會受阻。
2、起床時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早晨明明很開心,但遇到了一件讓人不愉快的事情,繼而影響了一天的心情,工作效率也下降了不少。其實孩子也是如此,如果起床的時候,被家長批評一頓,那麼孩子很容易一整天陷入糟糕的情緒當中,不僅無心上學,精神狀態也會變差。
3、生病時
有些家長遇到孩子生病,會抱怨孩子給自己添麻煩,甚至會批評孩子不好好照顧自己,實際上,這種做法會加重孩子的病情,不利於恢復。情緒方面對人體會造成一定影響,人在生病時身體虛弱,如果再加上情緒不穩定,那麼恢復就會變慢,有些時候病情甚至會因為負面情緒增加而加重。
4、吃飯時
有些時候,孩子犯錯後總躲著家長,家長找不到機會批評,就會挑孩子逃不掉的吃飯時間來說,到最後,孩子不僅沒吃好飯,家長教育孩子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吃飯過程中,人體會集中處理消化方面的問題,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對孩子進行說教,就會讓孩子分心,精神不集中,消化受到影響,孩子的情緒也會變差,若孩子長期在吃飯時間被批評,甚至會出現厭食現象。
可以看出,批評孩子是講究時間段的,在不合適的時間段批評孩子,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對身心發展也會造成一定的阻礙,因此家長們應該避開這些時段。
1、放平心態
有些家長比較急躁,教育孩子時難免聲音很大、語氣很重,如果家長一直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未來孩子要麼變得膽小脆弱,要麼就是成為和家長一樣容易急躁的人。建議家長在教育過程中,保持一個好心態,正確面對孩子的錯誤。
2、合理運用情緒變化
家長發脾氣的次數不要太頻繁,因為次數越多,脾氣造成的影響就越低,時間長了,孩子習慣了家長發脾氣,教育也就失效了。家長要注意一點,脾氣並不是不可以發,而是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發,比如遇到孩子犯了原則性錯誤時,這個時候適當的情緒變化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讓孩子快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3、教育方式的統一性
家長教育孩子過程中,很忌諱變來變去,這樣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會讓孩子養成鑽空子的毛病。比如一些家長,在教育方面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今天看到這個方法好,就用這個方法,明天看到另一個方法更有效,就用另一個方法,長期如此,家長就會發現,這些教育方法可能並不適合自己的孩子,而自己又沒有掌握到正確的方法,未來的教育之路就會很難走。
可見,孩子成長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如何處理,在什麼時候批評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各位家長,你平時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你有沒有在這些時間段批評過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