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孩子也是門藝術,請避開這四個時間段,心理危害不是一般大

2020-10-08 小魚奶爸日記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怎麼才能保證批評孩子有個度?有時情緒真是控制不住,批評完又後悔,引發網友熱議。

這位家長的描述還挺典型的,雖然學了很多教養方式,平時也總勸自己佛系,可孩子總挑戰她的底線,有時越是不讓做越要做,還學會頂嘴了。

前兩天孩子把她剛買的鞋,用畫筆全都畫滿了顏色,拿去清洗還要花很多錢,這樣的問題說了不止一次。

面對這樣的「挑釁」,她再也忍不住,大聲訓斥了孩子一頓,結果看著孩子哭得那麼傷心,晚上睡覺還抽抽搭搭的,感覺愧疚極了,不應該在睡前鬧這麼一出。

很多網友跟帖,表示孩子不聽話就是突發的,自己也控制不住情緒,常常一股腦就上來了。

其實批評的最終目的,是想讓孩子改正,變得更好,但現實中卻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這是由於時機或方式不對導致的,其實批評孩子這件事也是門藝術,其中大有學問呢~

批評孩子未必要及時,反而效果不好

很多家長有這樣一個思想誤區,認為孩子犯錯就要及時糾正,如此才能讓他記住教訓、引以為戒。

其實不管是友善的告誡還是糾錯的批評,都是要分場合的,要給孩子留餘地,否則心理危害不是一般大。

批評孩子請避開這四個時間段:

1、清晨

這也被稱作薄荷時間,因為清晨起床後1-2小時,大腦逐漸甦醒,同時也是大腦最清醒的時間,會刷新並接受一天內最美好的時光。

此時孩子應當享受吃早餐的時間,或者進行晨間的靜謐交談。

如果這個時間批評孩子,會使大腦神經緊繃,進入緊張狀態,不放鬆的情緒就上升為意識,影響一整天的心情。

2、有很多人圍觀時

孩子也要面子,他們有自己的秩序感和強烈的自尊心,家長有時會控制不住情緒,在公眾場合打罵孩子,這會讓孩子很難堪,甚至形成心理陰影。

孫瑞雪在幼兒園觀察時,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如果老師當面指出了孩子的不足,孩子對這項本領就會產生牴觸情緒,但如果老師用私下聊天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孩子則願意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接受老師的建議。

她還在講座中還原了孩子被批評後情緒的去向,上升到意識,一直存在於身體裡,遇到類似情況又會下意識表現出來。

3、飯間時光

著名主持人董卿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的家庭,不禁感慨道:「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吃飯,因為每天聚在一起的時間很短,也就吃飯那點工夫,一上桌母親就開始嘮叨,我經常是一邊吃飯一邊哭。」

都過了這麼久,她還清晰地記得這種感覺,長大後心理上還是存在顧及。

吃飯時批評孩子,不僅會造成食欲不振,更會對心理造成影響。

再者,孩子邊哭邊吃飯易吸入空氣,導致脹氣或腹瀉,還可能噎著,對身體健康也不利。

4、睡前時光

睡前是孩子慢慢恢復平靜的時刻,如果受到批評,孩子就會亢奮,最終影響睡眠質量。

而且,不合適的批評還會引起孩子哭鬧,帶著哭鬧的情緒入睡,易出現驚厥、半夜驚醒的情況,使擔驚受怕的情緒保留在身體裡。

那麼,如何把握批評孩子的藝術?

以下這些原則要謹記,批評孩子是為了讓他改正,因此,要時刻讓孩子知道你的真正目的,而不是讓他誤以為你不愛他。

1、不要輕易丟下孩子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則新聞,小學生不寫作業,被爸爸丟到墳頭,這種過激的懲罰方式,無疑會讓孩子心裡產生很大的陰影。

家長應該客觀真實地針對孩子做的事情,進行合理的引導,哪裡錯了要呈現事實,然後給予建議,這樣孩子才能知道自己哪裡需要改正。

保持理智,並以幫助孩子更好發展為原則進行教育,才更容易被接受。

2、批評合理,不要語言暴力

批評時不要說傷害孩子自尊的話,比如:我怎麼生出你這樣的孩子?我老了也指望不上你,你怎麼這麼笨……

這樣的話雖然嘴上痛快,但讓孩子心裡很難受,甚至給自己貼上標籤,對他的人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3、不要比較

真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期望就夠了,別人家的孩子也有不好的一面,只是你沒有看到。

你可以告訴孩子向優秀的同伴學習,但不要踩一捧一,試著用孩子的優點淡化缺點,多鼓勵才能讓他更自信。

還要做到的是:不較真,不翻舊帳。

4、讓孩子也有發言權

在孩子情緒平穩的狀態下,聽聽他怎麼說。孩子訴說也是情緒的釋放,會讓彼此的心更加靠近,增進感情。

家長先學會傾聽,然後再給出建議,這是一個堅持學習的過程,慢慢修行,你和孩子一起成長!

批評孩子時也要想想,如果犯錯的是自己會怎麼樣?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才能有同理心,讓孩子收穫平和心態,健康成長。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四個時間段不要批評孩子
    生活中,總有家長會不分場合地批評孩子,這樣其實是不恰當的,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比如以下四個時間段,熙寶爸爸建議大家不要批評孩子。晨起時不批評孩子 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晨起就批評孩子,會對孩子一天的心情造成影響,讓他做什麼事都不得勁。就拿朋友來說,雖然孩子有錯,但朋友一個勁地在大早上數落、批評孩子,其實也有失偏頗。
  • 這4個時間段,家長再生氣也不要批評孩子!否則孩子會很受傷
    孩子犯錯難免會引起家長的不悅,而大部分家長對待孩子犯錯,都會用批評和教育的方式來處理,殊不知,家長批評孩子的時間不對,是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尤其這幾個時段,家長再生氣也得避免!,家長在睡前批評孩子,孩子腦子裡就會一直想著被批評的事情,思維活躍,晚上睡眠就會受影響,而孩子睡不好的情況下,第二天就難免沒精神,有些孩子甚至會做噩夢,更重要的是,睡眠關係到孩子長個,如果孩子總是在睡前受批評,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身高方面的發育也會受阻。
  • 這4種時間段,千萬別批評孩子,後果很嚴重(家長必看)
    四個時間段,不要批評孩子生活中,總有家長會不分場合地批評孩子,這樣其實是不恰當的,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比如以下四個時間段,晨媽建議大家不要批評孩子。晨起時不批評孩子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晨起就批評孩子,會對孩子一天的心情造成影響,讓他做什麼事都不得勁。就拿上文朋友來說,雖然孩子有錯,但朋友一個勁地在大早上數落、批評孩子,其實也有失偏頗。最恰當的處理方法是,當場言語說一下,讓娃儘快收拾完,放學回來再針對這個問題,好好地溝通一下。
  • 家長在這四個時間點,儘量別批評孩子,稍有不慎對孩子的危害很大
    導讀:家長在這四個時間點,儘量別批評孩子,稍有不慎對孩子的危害很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在這四個時間點,儘量別批評孩子,稍有不慎對孩子的危害很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批評孩子要選對時間,謹記:這四個時間段是禁忌,再氣也要忍住。
    大人如此小孩也是,也許晨起孩子的散漫讓趕腳的父母怒火中燒,頓時批評責罵油然而生,其實很多時候父母靜下心來想想,孩子畢竟還是孩子,大人也有起床拖延症,更何況孩子,而且大人是有意識可以控制住自己不發火的,要知道你早上的怒火和責罵,不僅影響到了孩子一整天的學習和心情,也影響到了大人一天的工作。所以早晨要克制自己脾氣,不要動怒,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充滿陽光的一天。
  • 家長:如何批評孩子的錯誤也是一門課
    不在吃飯時批評孩子。在飯桌上批評孩子會讓孩子在吃飯和受批評之間建立聯結,從而對吃飯產生心理壓力,表現出牴觸吃飯、不願與家長親近等行為。 2. 不在睡覺前批評孩子。類似與飯桌上的批評,如果家長經常在睡覺前批評指責孩子,孩子將容易產生睡眠障礙,進而影響其正常身體發育。
  • 家長在這4個時間段,不要批評孩子,後果很嚴重——家長必讀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在早晨孩子出門之前,如果你批評了孩子,那麼孩子一天的心情都不會好的。(危害):會讓其入睡時心理處於壓抑和緊張狀態,噩夢連連;睡前孩子較為疲憊,對家長的話可能「左耳進,右耳出",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果孩子晚上犯錯(方法),切莫大聲責罵,嚴肅地跟孩子分析完犯錯的原因、性質,家長點到為止即可。
  • 不論家長有多生氣,這四個時間段,最好不要打罵孩子
    導讀:不論家長有多生氣,這四個時間段,最好不要打罵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論家長有多生氣,這四個時間段,最好不要打罵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幾個時間段千萬不能批評孩子!
    這幾個時間點切莫批評教育孩子教育與監護孩子雖是父母的權利,但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批評孩子。有些時間父母不應該批評教育孩子。一 是早上出門時一日之計在於晨,父母要幫助孩子懷著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溫馨地與孩子道別,而不是讓孩子從早上開始就受氣。
  • 父母批評孩子,儘量繞開以下幾個時間段,尤其第一個,容易傷自尊
    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孩子不聽話肯定是要受到教育的,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不能完全憑藉自己的心情,尤其是有些時間段最好能避開。,別選這三個時間1、人比較多的公共場合試問一下,如果有人在公眾場合批評你,你會不會覺得自己顏面無存?
  • 女性注意生孩子儘量避開以下「時間段」,原因和迷信無關,太遭罪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生孩子也要選個日子,因為有些「時間段」生孩子真的不合適。不僅對大人不好,對孩子也是沒什麼好處。女性注意生孩子儘量避開以下「時間段」,而之所以要避開一些時間段,原因和迷信無關,並不是說這些時間段出生的孩子命不好或者怎樣,而是太遭罪。
  • 入冬給娃洗澡,爸媽最好避開這3個時間段,否則免疫力下降易生病
    ,這也是需要家長引起關注的。在入冬之後給孩子洗澡,父母最好要避開以上這幾個時間段,以免孩子生病:入冬給娃洗澡,爸媽最好避開這3個時間段一、飯後一小時內孩子剛剛吃完飯,這個時候正是身體在消化和吸收的時候睡前洗澡其實也是不建議爸媽去做的,一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在睡覺之前給寶寶洗個澡,這樣孩子就能夠睡得更加舒服,還可以促進寶寶的血液循環,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 批評孩子,這兩大誤區一定要避開,不然孩子會更加叛逆
    想像一條樹立的縱向時間軸,父母潛意識裡是把這條時間軸線上的錯誤都算在這次了,並繼續累積算到下次。如果孩子聽多了習得這種消極心理,自然容易自信心下降,自暴自棄,父母再說什麼也不會聽進去,反正已經被貼上固化標籤了。第二,批評時情緒激烈,對孩子大吼大叫。很多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結果不僅達不到教育的效果,還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
  • 夫妻「親熱」時間有講究,不只是凌晨,還有這3個時間段也要避開
    然而,夫妻「親熱」的時間也有講究,並不是所有的時間都適合,尤其是幾個比較特殊的時間段,夫妻要注意避開,否則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這段時間沒有孩子的幹擾,環境特別安靜,而且經過幾個小時的休息後精神特別充足,此時過夫妻生活會感覺非常的愉悅和滿足,因此,夫妻倆逐漸形成了凌晨「親熱」的習慣。
  • 「天生好命」的孩子,會趕在這四個時間段出生,佔有的就偷著樂吧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一個幸福健康的孩子,往往取決於很多因素。「天生好命」並不是說說而已,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孩子究竟選擇在哪個時間段出生才是最好的呢?關於孩子聰明與否、好命與否的關鍵在哪些方面呢?
  • 給孩子分房睡,家長切記避開以下兩個時間段
    其實,親貝網小編的想法是,分房睡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如果孩子安全感到位,獨立性也挺強,早分也沒什麼大不了。若孩子相反,那晚一點也沒關係。不過,不管早或者晚,有兩個時間點是要避開的。給孩子分房睡,切記避開以下兩個時間段◆孩子剛上幼兒園時期上幼兒園的孩子要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
  • 4歲孩子「喝水」導致積食,醫生:給孩子喝水要避開這3個時間段
    「喝水」導致積食,醫生:給孩子喝水要避開這3個時間段,別弄錯堂妹生了孩子後,一直精心照顧,在外人看來,堂妹確實在養孩子方面很有一套,現在孩子4歲了,特招人喜歡。醫生對堂妹說:「喝水有好處,但也要知道給孩子喝水要避開這3個時間段,別弄錯!
  • 批評孩子也要分場合,為了孩子好,以下時間段父母再生氣也要忍住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有孩子後,不管是寶爸還是寶媽,可以說都會有那麼些時刻,看著熊孩子惹事、犯錯,忍不住想要吼他吵他。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是批評孩子也要分場合,更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段,不然對父母而言那些所謂的批評,對孩子而言不僅起不到批評的目的,甚至會更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 批評孩子不管用?那是你批評的方式不對!六個原則培養卓越的孩子
    她兒子上小學四年級了,迷上了玩手機遊戲、刷抖音,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機玩個把小時,非得讓他媽媽反覆的催促和訓斥,才會戀戀不捨的放下手機去做作業,學習成績下滑的很快,為此,阿敏批評責罵了孩子很多次,卻一點效果都沒有,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 一天這三個時間段吃東西會「加速」長肉,若你想減肥,請避開
    導語:近些年大家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了,飲食相比之前也豐富了不少,也正是因為這樣肥胖率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所以減肥這個話題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肥胖不僅會拉低個人形象值,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經研究證明肥胖人群患疾病的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