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批評孩子的錯誤也是一門課

2020-09-19 上海樹元教育


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一定要選對時間點,要注意不能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批評孩子:

1. 不在吃飯時批評孩子。

在飯桌上批評孩子會讓孩子在吃飯和受批評之間建立聯結,從而對吃飯產生心理壓力,表現出牴觸吃飯、不願與家長親近等行為。

2. 不在睡覺前批評孩子。

類似與飯桌上的批評,如果家長經常在睡覺前批評指責孩子,孩子將容易產生睡眠障礙,進而影響其正常身體發育。這是由於在睡前發生的事和信息,最容易進入人的潛意識,責罵帶給孩子的沮喪很容易持續到睡眠中,使得孩子難以進入深度睡眠狀態。

3. 不在外人面前批評孩子。

在外人面前的批評會讓孩子的自尊受挫,進而影響其自我的發展。

4. 不在孩子後悔後批評。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錯了後,如果家長繼續嚴厲批評孩子,這時候反而容易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因為一再地逼迫孩子意味著家長並不相信Ta的自我反省能力,這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和委屈。

5. 不在孩子興奮時批評。

當孩子興奮時,大腦中樞神經比較活躍。這時候若家長不給孩子緩衝的機會直接批評孩子,會讓孩子的心情驟然改變,更易造成心理傷害。

那麼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呢?

1. 「所見非所想」——自己要明白孩子的問題所在。

家長常常會根據自己的直覺判斷孩子行為的好壞,例如看到孩子拆玩具就覺得是搞破壞直接上去亂罵一通,這樣實際上也破壞了孩子的好奇心、主動性等。

因此,在批評之前家長自己需要明確:孩子發生了什麼問題;這種問題的後果是什麼;我應該怎樣告訴孩子;未來遇到類似事情孩子應該怎麼做。一定要客觀地陳述問題,讓孩子明白哪種行為是錯誤的。

2. 「忌火冒三丈」——合理/控制表達自己的情緒。

批評孩子前後,家長都需要使自己冷靜下來。家長平時可以多關注一些心理專欄和教育專欄,學習一些類似正念冥想等控制情緒的辦法。

一定要記住:一味地表現憤怒情緒而嘲弄甚至辱罵孩子,不僅會讓孩子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抑鬱的心理,而且會影響孩子的社會功能(例如人際關係的處理)。

若家長能夠保持冷靜,反而可以讓孩子心理進展,進而主動去反省自己的錯誤。

3. 「對事不對人」——批評一定要針對具體的事情。

家長需要明白,即使你批評孩子了,你也是孩子的父母,不要說出「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管你了」類似的話,這樣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對其心理有長期的傷害。

因此,批評不是對孩子這個人,本質上是通過具體的某件事設立外在的規則,讓孩子懂得要為自己的行為和結果負責。

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步驟完成一次批評:首先把自己關於孩子的某個錯誤行為的感受直接告訴他;然後,平靜地告訴孩子你知道他是一個好孩子,只是這次做錯了。

最後,很多家長可能會因為孩子成績不好就去盲目地批評孩子,或者孩子不主動學習老是玩時,會控制不住自己去吼孩子或者發牢騷。

你需要明白孩子這種問題是什麼、為什麼產生(產生的前提和維持行為的強化結果)。

當孩子再次產生問題行為時,不予理睬;而產生你期望的行為時,予以強化。

總之,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希望所有家長對孩子的愛成為孩子長大路上的強大力量。「一分批評,九分鼓勵」,就陪孩子一起長大吧!

相關焦點

  • 如何恰當批評孩子?這幾個原則家長要掌握,錯誤的方式會傷害孩子
    相信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小錯誤經常犯,而且這樣的小錯誤還看起來比較相似,不管父母糾正多少次,仿佛都沒有效果。時間久了父母就會反覆的去說,而且還會把之前的相似問題都說一遍,這會讓孩子也不耐煩。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去教育他呢?
  • 孩子受不了被批評是怎麼回事?批評孩子是一門學問,分場合有技巧
    批評孩子是一門學問如果孩子邊哭邊吃,還會增加嗆噎的風險,長期食欲不振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發育。人前不責:在公共場所或者熟人面前批評孩子,很容易傷害到他的自尊心。家長批評孩子時最好在一個相對隱蔽人少的地方單獨進行,切記不要家人輪番批評,這樣的批評起不到正面作用。
  • 如何正確地批評孩子?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更好地接受批評
    文/小熊育兒日記孩子總有犯錯的時候,家長的職責並不僅僅是養育孩子長大成人,同樣也要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讓孩子的行為越來越規範。而批評孩子可是一門大學問,如果批評方法不當,極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反而會讓孩子自暴自棄。李女士性格直爽,當媽之前就是一個「小辣椒」,以說話快言快語著稱。
  • 都在教家長怎樣表揚孩子,可家長知道如何批評孩子嗎?
    ,在面對孩子犯錯時卻不知如何批評。①情緒化生活中家長都可能遇到煩心事,如果這時候孩子恰好犯了錯,家長自己的情緒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就容易放大了孩子的「錯誤」,去批評懲罰孩子。孩子要碰碰茶壺,馬上呵斥阻止;孩子成績下降,就批評他不夠努力;孩子說了謊話,不問青紅皂白先訓斥一頓……時間一長,家長對自己的批評渾然不覺,孩子更是把批評當成耳旁風,帶來的只有壓抑的情緒罷了
  • 孩子不願接受批評,家長要會「建設性批評」,讓孩子心悅誠服
    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免除不了批評,就算孩子乖巧,可是人都會有事物的時候,孩子總會有犯錯的時候,需要家長及時地指出來,以便於孩子能改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和做法。家長對孩子的批評,出發點就是為了孩子好,想要孩子能朝更好的方向發展,但很多孩子一旦聽到家長的批評就十分牴觸,根本聽不進去。
  • 批評孩子是門學問,掌握正確的批評方式能激發孩子的正確行為。
    孩子犯錯是正常的,但是經常性的犯同一個錯誤,那就不正常了。很多時候,出現這種錯誤的主要原因是父母,是父母沒有教育好孩子所致。當孩子一不留神摔了一跤,經常會聽見很多父母會說:「怎麼這麼不小心!」當孩子考試沒考好,會聽到說:「怎麼考得這麼差?」當孩子不小心弄丟東西,會有個聲音說:「你怎麼搞的,總是丟三落四!」
  • 家長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以下方法你做對了幾個?睿智燈塔教育
    家長該如何正確的批評教育孩子?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不能一味批評和指責,這樣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因為沒有人喜歡批評的感覺,更沒有人願意聽別人說教,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確的。不光我們大人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的孩子也是。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呢?
  • 如何讓孩子樂於接受批評,批評孩子時要注意什麼?
    很多家長經常抱怨道:「我們可沒有慣著孩子,他一有什麼錯誤,我們都會批評他,告訴他一定要改正,可是孩子就跟沒聽見一樣。」或者說:「他倒是當時不吭聲,可下回還是犯同樣的錯誤,他怎麼就是不長記性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種時候父母往往會批評孩子,可是有的孩子不願意接受批評,反而越批評越厲害,這是為什麼呢?可能與父母的批評方式有關,所以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樂於接受批評。
  • 家長批評孩子有大招
    今天和幾位老師一起討論了一下批評。提到批評,上網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地定義是「評論、評判,對缺點錯誤提出意見」,很明顯,這是一個中性詞。有時候我們會比較多地用到這個詞,因為我們需要給孩子們的錯誤和缺點做出評論,甚至對缺點錯誤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所以說,批評在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 「乾貨」家長如何表揚和批評孩子?
    那麼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家長如何表揚和批評?1、首先為什麼孩子需要表揚?a) 巴奴姆效應親愛的讀者,我們未曾謀面,但有遙測能力的我卻能說出你的性格脾氣,你信不信?!你是一個非常非常需要別人好評的人,你希望有人喜歡你、欣賞你,但你對自己的種種情況還不甚滿意。
  • 如何正確批評孩子
    大部分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因為受到情緒的影響,常常會缺少客觀與平和,這就導致了批評的時候無意識的夾雜了挖苦甚至諷刺,甚至人生攻擊,這種批判叫「破壞性批評」,容易對孩子的自尊造成嚴重的打擊,對孩子的認知和改變錯誤沒有任何的作用,那麼我們應該要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呢?1. 弄清楚批評孩子的目的。
  • 能被老師批評的孩子也是一種幸福
    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孩子都需要接受適當的批評教育,才能變得越來越優秀。很多家長一聽到孩子被老師批評了,被老師懲罰了,心裡就急了起來,甚至害怕孩子受到欺負了。其實,在這個時候家長更應該關心的是孩子為什麼被批評了,被懲罰了。也許是他沒交作業、上課不專心、與同學打鬧、頂撞老師呢?
  • 批評孩子的6個小技巧:家長這樣做,孩子聽了才會改!
    1批評前先聽孩子解釋不知道身為家長的你們,小時候有沒有被爸媽誤會過?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一看到孩子犯錯就劈頭蓋臉一頓批評。然而,有時孩子犯錯並不是有意為之:可能是不懂做,可能是能力不足,可能是疏忽了,也可能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
  • 面對老師批評孩子,你是哪類家長
    答案當然也是肯定的。尤其是小學生,正處在成長階段,思想不夠成熟,認知不夠全面,是非觀念不強,所以更容易犯錯。在校期間孩子犯了錯,老師發現後就會進行批評教育,班主任老師還會和家長溝通意見,希望得到家長的配合,以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但是面對老師批評孩子的情況,有這樣幾類家長,你是否中招了呢?
  • 批評孩子也是門藝術,請避開這四個時間段,心理危害不是一般大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怎麼才能保證批評孩子有個度?有時情緒真是控制不住,批評完又後悔,引發網友熱議。這位家長的描述還挺典型的,雖然學了很多教養方式,平時也總勸自己佛系,可孩子總挑戰她的底線,有時越是不讓做越要做,還學會頂嘴了。
  • 15個表揚和8個批評孩子的科學方法,請各位家長查收
    家長們,平時你們會怎麼表揚你們的孩子?"你真棒!""你太聰明了!""幹得好!"……這些話看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其實很空泛,孩子們也許會高興一會兒,或者聽慣了根本毫無反應。如何才能讓表揚轉化為給孩子的動力和自信?其實,這也是一門"科學"。
  • 面對孩子的錯誤,如何正確批評
    作為父母,你一定有過某個瞬間,有一種想把熊孩子吊起來痛打一頓的衝動。沒錯,犯了錯誤,不管是大是小,教育一頓是必須的,不然這小子以後還能不能懂規矩了?我這當娘親的說話還管不管用了?接著,你開始批評。通俗地講就是罵,或者叫做說教。聽到說教,你也許會很反感。但犯了錯不得不罵,那怎樣能讓說教聽起來不那麼討厭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正確的批評。何為正確的批評?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解讀。
  • 都在教家長怎樣表揚孩子,可我們更應該了解如何批評孩子
    現實中,掌握了很多表揚技巧的爸媽們,在面對孩子犯錯時卻不知如何處理。不少家長都表達出了類似的困惑,尤其是看到那些因為批評不得當導致家庭慘劇的各種聳人聽聞的新聞後,家長對批評本身產生疑慮。孩子要碰碰茶壺,先呵斥阻止;孩子成績下降,就批評他不夠努力;孩子說了謊話,不問青紅皂白先訓斥一頓……時間一長,我們自己都對自己的批評渾然不覺,孩子更是把批評當成耳旁風,帶來的只有壓抑的情緒罷了。
  • 當孩子犯錯誤,家長批評孩子沒有那麼複雜,只需要三句話
    孩子在小的時候,難免會犯錯誤。但是我們家長如何批評他們呢?很多家長是這樣批評孩子的「你怎麼這麼蠢,沒帶腦子嗎?」「一點記性都沒有,是這樣做的嗎?」這樣的教育方式往往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有的時候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其實我們也是從小受父母教育長起來的。我們的父母有沒有對我們這麼說過?如果有的話,起到教育效果了嗎?
  • 批評孩子不要緊,但這種反應很危險,家長需要及時安慰
    孩子被批後沉默好不好?這兩種情況說明情商高,今後會有大出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少不了犯一些錯,而這些錯誤有大有點,有輕有重。可不管是什麼錯誤,都少不了家長們的批評。可由於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孩子被批評之後的反應也不同,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如果批評不當的話,會導致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