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地理學教授丹尼 多林(Danny Dorling)表示:如今很多中上層家庭出身的孩子在進入大學後會選擇「地理學」作為自己的專業。
100多年前,地理就成為了一門可以被大眾接受的大學課程,這門專業一直被認為是「大男子主義」,因為當時的地理學給人一種種與登山和探險相關的硬朗形象。
不過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家庭背景優渥的女生加入,地理學在英國上層家庭中變得熾手可熱。
上層家庭會選什麼學校
教授多林接著說道,在1970年代,上層社會的精英男孩喜歡上公立學校,有些孩子並不一定會選擇上大學,而是直接進入軍隊、政府或工作。
但到了20世紀末,上層家長們越來越希望這些孩子能上大學,尤其是名牌私立大學。
今年英國一家機構就對本國的5,000名頂尖職業從事者(英國精英)的教育背景做出調查。研究發現這些社會的中流砥柱大多畢業於私立院校或是牛津、劍橋這兩所英國最頂尖大學,而且這些有影響力的人接受私立高等教育的比例高於普通人,高達500%。
有人說道,「英國社會的分化日益嚴重,這個國家的權力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而且他們正在使權力變成某個群體(上層社會)之間的遊戲。」
上層精英會選擇什麼專業
很多出國留學的孩子會選擇商科、工科、CS等比較實用的專業,畢竟這些專業的畢業生以後好找工作,並且薪資較高。
相對而言,英國上層精英學生選擇的專業,除了「地理學」,還會選擇很多不被留學生看好的「無用專業」,歷史、哲學、古典學等等文科專業。
但是,請看下方對英國各界首相專業的匯總。
現任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中學來自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偏愛英語、古典學和辯論,本人還是辯論社社長。在牛津大學時,鮑裡斯主修古典學。
前首相特瑞莎·梅本科畢業於牛津大學地理學。
前英國首相卡梅倫進入伊頓公學後,選擇修讀藝術歷史、歷史與經濟及政治;進入牛津大學之後,他讀的則是哲學、政治及經濟學專業。
再往前看,前首相戈登·布朗學的則是歷史。
更有趣的是就是英國內閣大臣和議員分別有57%、24%的比例畢業於牛津劍橋。而且他們選擇的專業多半都是這類文科專業。
可以說,從邱吉爾之後的歷任英國首相,絕大多數學習的都是我們認為沒有實際意義的文科專業。這些被中國家長不被看好的「無用專業」,到底有什麼「魔力」吸引著這些英國貴族們趨之若鶩。
文科專業的魔力
康奈爾大學學者認為,家庭收入是影響學生選擇文理科專業的因素之一。
的確,很多人會認為貴族學生選擇文科專業,以後畢業了不愁找不到工作,不愁掙錢養家。
但事實是,文科專業的確對於學生很有用處。
從小,因為家庭條件好,很多上層家庭學生都會被父母鼓勵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於是,很多學生從小就對閱讀、歷史感興趣,而不是數學、計算機等。
最近一家機構對101位國會議員和591位商界領袖進行跟蹤調查後發現,大多數英國精英的數學水平僅小學生水平,說明早年間被中國家長推崇的數學在英國貴族教育裡並不吃香。
此外,很多上層家庭中父母也經受過高等教育,他們對大學有一定的見解,認為孩子上大學的目的不是為了掙錢,而是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未來。
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先生曾表達過對後輩教育的看法:他希望子女都能學習一些用於建設國家的實際學問,比如數學、航海和商業等。這樣,到了他的孫輩一代,「我們的孩子就有了學習美術、陶藝、音樂和文學的物質基礎。」
曾經一位耶魯畢業的博士(美國歷史專業)因為感嘆人文社科的沒落,想要找校友捐款幫助學校重振人文社科的雄風,結果在和校友的溝通中他發現,有些人捐的錢常常比他自己一輩子的工資還多。
這些校友大多在本科時,選擇的是人文學科,而且他們也認為大學的專業奠定了他們日後成功的基礎。
很多精英學生認為學技術不一定能一直跟上科技的更新,但縱觀人類上千年的歷史,語言、哲學、歷史等文學專業卻能一直存在,並且成為幫助歷史向前推進的支柱之一。在很多歷史大事件上,人文社科更多地是幫助人理解、選擇和改變世界,如何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複雜形勢。
而這些正是精英學生能夠成為領導者的核心,哲學、政治學、歷史包括古典文化的學習,在強化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在合適不過了,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英國的精英階層對這些學科情有獨鍾。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