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別只知道白菜燉豆腐,燉一鍋太鮮美了,全家人搶著吃,連湯帶菜吃個精光
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入冬別再白菜燉豆腐,試試這種吃法,比吃肉還香,我家2天就要吃一次!』
豆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一年四季都買得到,相傳西漢淮南王劉安煉丹時,無意之間把滷水點進了豆漿中,就發明了豆腐,算起來快2200年了。豆腐的口感鮮嫩,價格便宜,所以一直受到老百姓的喜愛。豆腐的營養豐富,蛋白質和鈣質的含量很高,經常吃可以補鈣。豆腐的吃法也很多,有不少地方的豆腐都別具特色和風味,最有名的莫過於長沙臭豆腐,各地百姓還會做一些豆腐乳,都是聞著臭吃起來香。
豆腐的家常做法,紅燒很入味,涼拌很清白,做人就像要「小蔥拌豆腐」,燉豆腐也非常好吃,是最適合冬天吃的一道菜。小時候在農村,村裡的豆腐坊做好豆腐後,都會挑著豆腐沿村叫賣,外婆聽到後就會買上兩塊,變著花樣給我做,回憶起來就感覺很幸福。豆腐已不僅是一種食物,而是中華飲食文化發展的「見證」,豆腐和「都福」諧音,吃豆腐寓意著「都有福氣」,所以我家兩天就要吃一次豆腐。
豆腐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在全國各地都非常受歡迎,還受到了外國朋友的追捧。豆腐由於營養豐富,被譽為是「植物肉」,更是「窮人的肉」,口感有老又嫩。一個用滷水,做好的豆腐口感偏硬,就是老豆腐;一個用石膏,口感軟嫩,即使嫩豆腐,有些地方又稱「北豆腐」和「南豆腐」。豆腐的吃法多種多樣,煎炒烹炸燉都很好吃。天冷了,大家都喜歡吃白菜燉豆腐,今天我教大家一種豆腐的新吃法,比和白菜一起燉好吃多了。
豆腐別知道燉白菜,這麼做鹹香入味,沒有任何豆腥味,比吃肉還香呢,我家兩天就要吃一次,自從學會這種做法,再也沒吃過紅燒肉,太好吃了。準備一塊老豆腐、一塊五花肉,胡蘿蔔、洋蔥、青椒,再準備蔥段、薑片、花椒、芹菜、香菜、油鹽等。鍋燒熱後倒入油,加入五花肉片煸炒出豬油,肉片炒幹後就撈出,然後加蔥段、薑片、花椒爆香,加胡蘿蔔、芹菜、青椒大火快炒幾分鐘,炒至斷生後撈出大部分的食材,放入盤中。
沿鍋邊倒入適量老抽,再倒入半鍋清水,加適量鹽,用大火煮,用手將老豆腐掰成塊,丟進湯汁中燉煮,加雞精提鮮。把盤中的食材碼在豆腐塊上,用小火燉40分鐘。最後把蔬菜都撈出來,留下豆腐,關火後端上桌。豆腐塊蘸上蒜蓉辣醬或韭菜花醬吃,味道鮮香美味不油膩,比吃紅燒肉還要香。如果你還沒吃過「燉手掰豆腐」,快做一鍋試試吧。五花肉片別扔了,可以用來炒別的菜。
做這種手掰豆腐,食材都是家裡有什麼用什麼,沒有五花肉也不要緊,用豬油就行了。蔬菜也可以增減,只用胡蘿蔔和洋蔥也可以,在家做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就行了。燉豆腐時,豆腐千萬別用刀切,一定要用手掰成塊,這樣才會入味。豆腐是非常耐燉的,所以倒入砂鍋中至少燉40分鐘,砂鍋小受熱又快又均勻,燉好後撈出其他食材後才食用。準備一碟蒜蓉辣醬,豆腐蘸著吃,又香又嫩,沒有任何豆腥味,讓人馬上就胃口大開了。
豆腐這麼做非常好吃,入冬後別再吃白菜燉豆腐了,試試這種燉手掰豆腐,燉一鍋太鮮美了,全家人搶著吃,連湯帶菜吃個精光。從立冬到今天,我家每天都要做一頓,鹹香入味,比直接吃肉還要香,如果沒吃過,就快去做一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