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提醒:一味藥,心腎不交—心煩,交通心腎可解,心脾兩虛—多夢,健脾養心可解

2021-02-22 古謎探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心腎不交證 多由腎水虧,心火亢,或心火獨亢於上,腎水寒凝於下所致的心腎水火既濟失調所表現的證候。心脾兩虛證 多由血液失去過多,或生成不足導致心血虛;勞傷思慮,損傷脾氣而出現的心血虧損,脾氣不足所表現的證候。

                                                                                             

病因:

心腎不交:熱病後期,損傷腎陰;或久病重病,消耗腎陰;或房室不節,劫奪腎精,「用力過度,入房汗出,則傷腎。」「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傷腎」(《靈樞經》)。均能導致腎水不足,若五志過極,鬱而化火;或外感熱邪,心火獨亢於上,不能下溫腎水,則腎水寒凝於下。

心脾兩虛:急性或慢性出血,或消耗性疾病使血液丟失過多,或後天脾胃虛弱,血液化生不足,則易致心血不足;勞倦思慮過度,或病久失於調理,則易損傷脾氣,正如張景嶽所說「脾胃之傷於外者,惟勞倦最能傷脾,脾傷則表裡相通,而胃受其困者為甚。胃脾之傷於內者,惟思憂忿怒最為傷心,心傷則母子相關而化原隔絕者為甚。」

鑑別要點:

心腎不交證與心脾兩虛證,就其臨床表現而言,均具備心悸失眠,健忘頭暈,體倦,脈細等共同症狀,但前者的心悸失眠一症,繫心火亢盛,擾亂心神所致;後者的心悸失眠之症,是由心血不足,心神失養使然。故前者多有煩擾不寧之象,後者多有虛損的症狀。

心腎不交證,通常以兩組症狀為主,一組為心火亢於上的症狀:心煩失眠,心悸不寧;一組為腎水虧於下症狀:腰膝酸軟,遺精發墮,健忘,頭暈,耳鳴,並伴有明顯的陰虛火旺證候:咽幹體倦,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心脾兩虛證亦是以兩組症狀為主,一組為心血不足證:失眠多夢,眩暈健忘,心悸怔忡;一組為脾氣虛弱證:面色少華,腹脹腹瀉,飲食減少,疲乏無力,神倦懶言,舌質淡嫩,苔白,脈細弱。並伴有氣虛不能統攝血液的出血證:便血崩漏及皮下出血,此外,若心火獨亢於上,不能下溫腎水,還會出現上熱下寒證。而心脾兩虛證無明顯的寒熱症狀。儘管心腎不交證與心脾兩虛證都有心動不寧和神志的改變,但前者常伴有腎精不足和陰虛火旺的證候,後者常伴有脾虛消化功能減退和氣血兩虛的證候。此為二者的主要鑑別點。

心腎不交證與心脾兩虛證,就其病機病勢而言。前者以心火獨亢,心神不寧,腎水下虧,腦失所養及陰虛火旺為病機特點,後者以心血不足,心神失養,脾氣虛弱,運化功能減退,以及氣不攝血,氣血兩虧為病機特點。二者病位均在心,故均有心神失常的表現,前者病位在心腎,後者病位在心脾。前者有心火獨亢和腎水下虧的證候,為本虛標實證,後者有心血不足和脾氣虛弱的證候,為虛證,以氣血兩虛為主。心腎不交證,每因腎陽不足,陽虛水泛,上凌於心而出現水氣凌心證,或心陽不振不能下溫於腎,腎水寒凝的腰膝下肢酸困發涼。心脾兩虛證,若因脾虛水泛,聚溼成痰,常易出現痰迷心竅證和水氣凌心證。

心腎不交證和心脾兩虛證,就其病因病史而言,前者多因病久、房勞傷腎,或情志鬱而化火,故可有平素情志過激、心火盛的病史,後者多因心脾氣血不足所致,故平素多有憂思愁慮或血液慢性損耗的病史。

心腎不交證,治療應交通心腎,滋陰降火,方用黃連阿膠湯加減(《傷寒論》),正如陳士鐸所云:「人病心驚不安,或夜臥不睡者,人以為心之病也,誰知非心病也,腎病也。欲安心者,當治腎。」心脾兩虛證治療宜養心安神,健脾益氣,方用歸脾湯加減(《濟生方》),「治健忘,怔忡者,多主心血不足,精神虧欠,皆用四物湯……歸脾湯」(《醫學入門·萬病衡要》),此中要點為辯證清楚。

相關焦點

  • 多夢易醒是心脾兩虛,入睡困難是心腎不交,5種失眠+5種調理方法
    分析之後,看一下,第一位朋友就是比較典型的心脾兩虛引起的失眠,第二位是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 一定有人會覺得,自己和他倆都不一樣,是哪一種? 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最常見的失眠,我們可以將其分為4類,分別是心脾兩虛、心腎不交、心膽氣虛、痰熱內擾、肝鬱化火。心脾兩虛導致的失眠該怎麼辦? 心脾兩虛是,是指心血不足和脾氣虛弱共存的證候。
  • 養心安神中藥,分別可用於哪種失眠?一文讀懂
    養心安神藥應用於心肝血虛、心脾兩虛等所致的虛煩抗不眠、心悸怔忡、健忘多夢。這類藥物性味寒溫不一,多歸心、肝經,可養心安神,用治失眠應臨睡前服藥。你都認識幾種這類藥物呢?下面玥亮說藥給大家說說5種常見的養心安神藥,以及更具體的應用經驗。
  • 陰虛火旺、肝鬱氣結、心脾兩虛引起的失眠,四種方法幫你有效解決
    從中醫方面簡單來說原因有三:一是血不足、二是心腎不交、三是胃不和。一、血不足血是一種能量,代表著一種動能,輸布四方,供人體所需。血不足,不能有效的上輸於腦的話,腦部就會因缺血而導致失眠。二、心腎不交中醫認為如果人的心火上炎,腎水下行,就形成了一個心腎分離的象,心腎分離就會造成人到晚上想睡睡不著,白天又特別疲倦,兩腿發沉。很多人的失眠都與長期熬夜有關,熬夜久了慢慢地出現心腎不交的狀況,導致失眠。
  • 蓮子蓮心可入膳 養心補氣又安神
    【蓮子】  蓮子,為睡蓮科植物蓮的乾燥成熟不帶胚的種子。蓮子性平,味甘、澀,入脾、腎、心經。有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之效。用於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等症。要提醒的是,蓮心藥性偏寒,在食用時,脾胃虛寒者最好去心再煲湯食用。另它含澱粉量高,糖尿病者宜少吃為佳。貯存時易變質,建議冰凍儲藏。  【蓮子心】  蓮子心味苦,性寒,入心、腎經。有清心安神、交通心腎、澀精止血之效,用於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腎不交、失眠遺精、血熱吐血等症。
  • 清代名醫陳士鐸 :揭秘交通心腎大法(上)
    此法直接從治療心、腎入手以交通心腎。可分為三大類:治心腎兩不相交方、治心不交腎方和治腎不交心方。此類處方主治證為心腎兩不相交,即有心不交腎,又有腎不交心,故謂心腎兩不相交。這是因為黃連、肉桂雖能交通心腎,然性味不免熱者有太燥之虞,而寒者有過涼之懼。故又加入補益之品以去其弊。A、此證之病機為心腎兩不相交。原書謂此證之病機為:「若日勞其心,則心不交於腎;夜勞其腎,則腎亦不交於心。」心腎不交之後,則一身之火氣,躲於陰器,故致此證。B、治療方面:黃連、肉桂交通心腎。因此證乃由火氣盛所致,而此火乃虛火。故又加入補水退火之味。沙參、麥冬補肺以生腎水,取「虛則補其母」之義。
  • 一味被人忽略的安神藥,李時珍稱其「養心神、潤腎燥、安魂定魄」
    而若是長期睡眠質量不佳的話,則會對人體的精氣神產生傷害,久而久之還會誘發多種疾病。所以在生活中不管我們工作有多麼的忙碌、壓力有如何的大,到了晚上一定要靜下心來,保證自己的睡眠質量。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可以幫助我們養心安神、提高睡眠質量的良藥---柏子仁。
  • 此物可「益心氣、潤腎燥」,李時珍稱其為益心腎、健脾胃之良藥
    中醫認為「心乃神明之官,腎為先天之本」,故而養心腎乃是養生之根本。若是心腎兩者皆虛者,常常會引起心悸不安、睡眠不佳、記性不好、身體乏力酸痛、神志恍惚不清等情況,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現在很多人由於肩負生活、工作等多重壓力,常常會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此時更應該在生活中多注重心腎等方面的呵護,以防出現不測。其實在我們的身邊經常見到的一味中藥就有很好的呵護心腎的作用,它就是柏子仁。
  • 中醫神經內科肖早梅:失眠入睡困難多夢易醒中醫怎麼調理?
    中醫神經內科肖早梅:失眠入睡困難多夢易醒中醫怎麼治療效果好?如為心脾兩虛證,其病機為脾虛血虧,心神失養,神不安舍。治法: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如為心腎不交證,其病機為腎水虧虛,不能上濟於心,心火熾盛,不能下交於腎。治法:滋陰降火,交通心腎。如為心膽氣虛證,其病機為心膽虛怯,心神失養,神魂不安。治法:益氣鎮驚,安神定志。
  • 87歲失眠專家忠告:失眠不可怕,記住4個食療方,可快速入睡
    如果不注意情志調攝,情志不遂,肝氣鬱滯,肝失條達,氣鬱化火,上擾心神,則會出現不寐。一般的失眠自我採用中醫食療,多能取得滿意療效。但頑固性的失眠則需要就醫治療。從中醫學辨證角度來分析,失眠多夢的起因往往有:思慮過度,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腎不交;心虛膽弱,易受驚駭;痰火擾心,亂夢紛呈四個類型。
  • 蓮子心的功效與作用 腹部脹滿之人禁用
    蓮子心泡茶的功效安神固精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精神緊張、女士容易神經衰弱、心煩失眠。男士容易疲勞、焦慮、心腎不交、神昏遺精。而蓮子心具有較好的清心安神、交通心腎、固精止血作用,十分適合現代人飲用。通過以上的閱讀我們知道,蓮子心是一味苦口良藥,適宜一般人群且無毒副作用。但是必須提醒大家蓮子心性寒,不適合長期服用,尤其不適於偏寒性體質的人長期服用,而孕婦,腎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特殊病患人士也不適合飲用。
  • 一味不被重視的中藥,補氣安神,益腎強腰,祛風溼,健腦延緩衰老
    有一味不被重視的中藥材,它能補氣安神、益腎強腰,祛風溼,補脾、腎、心三個臟腑,還能健腦、抗疲勞、降血糖、增強人體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它就是中藥刺五加。脾氣虛常引起神疲乏力、食慾不佳,而刺五加善於補氣健脾。調理脾虛引起的乏力,輕症可單用,較重者可配伍黃芪、黨參、白朮等補氣健脾藥材;調理脾虛引起的食慾不佳,常與黨參、山藥、炒麥芽同用。
  • 交通心腎方藥妙用8法
    在臟腑氣機升降運動中,心腎相交為生理之常,心腎不交則為病理之變。心腎不交極為常見,其用藥之妙應法於陰陽,且當注意心腎、水火之間的協調。筆者據前賢經驗結合臨床實踐,認為交通心腎方藥妙用有八法。1.升水降火以交通心腎法如黃連阿膠湯乃為陰虧火旺之證而設。心腎陰虛,獨亢之火上炎而不下交於腎,腎水不足則不能上濟於心,心火獨亢,故見心煩不眠、舌紅苔黃、脈細數等一派陰虧於下、虛火上炎之證,當益腎水、降心火、交通心腎。方用雞子黃、白芍、阿膠滋陰補血以升水;黃連、黃芩降火以除煩。
  • 你是否經常半夜睡不著覺,還會莫名的心煩?這一味藥值得你收藏
    經常到了半夜還沒有絲毫的睡意,甚至心中還有一種莫名的心煩?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能夠幫助你在夜晚安然入夢,緩解心煩的良藥,它就是「柏子仁」。柏子仁這味中藥其實很常見,只不過很多人並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由此可見柏子仁養心神功效之佳,若是長期伴有夜晚難眠、心煩不安、多夢驚悸等情況,柏子仁是再合適不過的養生安神之佳品。1、夜晚心煩而難眠,柏子仁可有效緩解。
  • 中醫:牙齦腫痛多與胃火上炎有關,一味中藥可解!
    這就表明了,牙齦出現腫痛多是因為胃火上炎所致,而出現牙齦腫痛。這就需要一味清熱降火之物。而在實際應用中,多以石膏或寒水是石居多。那寒水石和石膏的區別在哪裡呢?從藥性上講,寒水石其寒性是遜於石膏,並且是兼心、腎經,不僅能清胃熱,而且能「治心腎實熱」。
  • 睡淺、多夢、日間嗜睡、乏力怎麼辦?巧用藥膳調失眠
    3.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淺、多夢。4.總睡眠時間縮短通常少於6小時。5.日間殘留效應次晨感到頭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如果這種規律一旦被破壞,就可導致失眠的發生。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機是外感與內傷。外感引起失眠者,主要見於各種熱病過程中。內傷引起失眠者,則多見於心脾兩虛、心腎不交、痰熱內擾、血虛肝旺、心虛膽怯、胃氣不和。
  • 心腎不交:水液不足血壓升高,高壓再傷腎
    心腎不交:水液不足血壓升高,高壓再傷腎   楊阿姨的老伴老李,是典型的一體多病,主要是冠心病和腰突並發,這兩種疾病看似無關,其實病根都是心腎不交。  腎主管人體水液循環,心主血,血液中水分不足,流動性差就會出現供血不足,人體自然就會升高血壓來應對。
  • 《湯頭歌訣》白話解(1)
    【主治】 脾腎兩虛。症見身體瘦弱,腰膝酸軟,神疲乏力,飲食無味,健忘怔忡,遺精白濁,陽痿早洩,牙齒浮痛等。【方析】 脾腎陽虛,精血不足,為本方主證。健忘怔忡,遺精白濁,為心腎不交之兼證。方以蓯蓉、巴戟天溫補腎陽;熟地、枸杞子滋補腎陰,陰陽並補,為君藥。小茴香、楮實助蓯蓉、巴戟天散寒補火:杜仲、牛膝補腎強腰膝,為臣藥。
  • 千古第一「不眠方」!藏於《傷寒論》,五味藥溝通心腎,一夜睡好
    此人一體多病,頸椎不好、肩周不好、心臟也不好。後來有一次,她經人調治頸椎病,諸症大減,但是睡覺卻偏偏大不如前。嚴重的時候,甚至徹夜不眠。怎麼才能睡好覺?此人用過很多湯劑,比如酸棗仁湯加減、杞菊地黃湯加減、天王補心丹加減等等,都用了,無濟於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