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上老年人,血壓多少算正常?大家經常以年齡來劃分高血壓界限,似乎覺得年齡大了,高血壓的界定值也就變化了。其實對於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來說,目前我國和歐洲的診斷標準都是統一的,如果通過診室測量,2次或更多的血壓說,收縮壓超過140mmhg,和(或)舒張壓超過90mmhg,就可以明確診斷為高血壓的問題了。
實際上,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逐步升高發生高血壓的機率也會越來越高,因此,老年人高血壓的患病率也明顯高於中青年人群。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具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00萬人死於高血壓及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大約有71%的腦卒中導致的死亡與高血壓有關,而有超過一半以上冠心病導致的死亡與高血壓相關。
但實際上,對於高血壓的界定值,是不分年齡段的,不管多大年齡,血壓超過140/90mmhg的數值,都應該注意血壓上升的風險。
為什麼說血壓超過140/90,就要注意高血壓的風險了,這是多年來臨床上摸索出來的經驗值,人體的正常血壓,一般收縮壓在120mmhg以下,舒張壓在80mmhg以下,這樣的情況下,人體的血管所承受的壓力是正常的,長期在這樣的壓力下,血管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而當血壓超過140/90的臨界值以後,血管所承受的壓力增大,在血管持續受到高壓的影響,血管硬化老化的速度就會加快,心腦血管的一些疾病風險也就隨之顯現。
我們目前的成人血壓標準是大於140/90mmHg為高血壓,低於140/90mmHg為正常;那麼80歲的老年人,血壓也要降到140/90mmHg以下嗎?當然不能這麼死板,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要治療老年高血壓,我們先簡單了解以下老年人血壓的特點:
收縮壓增高常見,也就是大多數老年人就是高壓高,但低壓正常。脈壓增大,高壓高、低正常,自然脈壓差大。血壓波動大,年齡大了,血管彈性差了,血壓更容易忽高忽低。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上個廁所或者蹲下起來,或坐著站起來就會發生頭暈,這可能就是因為體位改變造成的一過性低血壓。常合併餐後低血壓,吃完放就可能發生血壓偏低。併發症多,老年人疾病較多,常常不是簡單的高血壓,還有其他各種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主動脈及其他大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壁的彈性和伸展性降低,出現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舒張壓正常或下降,脈壓增大,這種情況我們主要參考高壓就行了。
2018年最新的高血壓指南推薦,即使是80歲的老年人,血壓最好也能降到140/90以下!大於80歲,先降到150/90以下,尤其指收縮壓140-150之間。如果還能夠耐受,可繼續降到140/90以下。老年人選用降壓藥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老年人如果合併腦供血不足,血壓可以適當放寬,稍高一點無妨,不能為了降血壓引起老年人頭暈等不舒服。對待老年人,高血壓,更需要個體化診治,不能嚴格按照140/90mmHg的標準,需要根據個人基礎血壓,尤其需要了解,舒張壓會低於正常值,可以參考收縮壓為主。
老年人該如何治療高血壓?
1、多吃青菜粗糧,少吃鈉鹽肥肉,戒除抽菸喝酒。
2、嚴遵醫囑,按時用藥。
3、經常鍛鍊,嚴控體重。
2019年祝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