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所學校開設「垃圾分類」課程

2020-12-11 中國江蘇網

「我們看到的垃圾是從哪裡來的?」「誰能告訴老師,這些垃圾中,哪些是有害垃圾?」「請這幾位小朋友上臺,幫這些垃圾找到自己的家。」……近日,在泰州醫藥高新區實驗小學多功能教室,該校師生為來賓展示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知識課。

這是該校承辦的「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現場教學觀摩活動的場景。泰州市城管局、泰州報業傳媒集團、泰州醫藥高新區科教局等單位領導,以及來自高新區各學校的分管校長、課程教師等出席了當天的活動。

「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項目由泰州市城管局、泰州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主辦,於2018年底開始啟動,目前,市區已有16所學校相繼開設了「垃圾分類知識」課程。

據了解,該項目啟動後,泰州市城管局、泰州報業傳媒集團組織專業人士和部分學校教師,結合泰州地方特色和小學生年齡特點,編寫了「垃圾分類進校園」校本教材,通過校園課程開設,把垃圾分類知識種植到每個孩子心中,並通過「小手拉大手」等方式,讓更多家庭參與到垃圾分類這樣一個利國利民的活動中。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泰州醫藥高新區實驗小學四(2)班班主任謝曉彤運用「垃圾分類進校園」校本教材,通過組織學生閱讀教材、交流討論、情境表演等活動,分享交流垃圾分類知識,精彩的課堂展示為泰州醫藥高新區其他7所項目試點學校提供了一節很好的課堂範式。

「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項目在高新區各學校的開展與推廣,得到了泰州醫藥高新區科教局的大力支持,泰州醫藥高新區科教局副局長翟步根表示,現在全區各校「垃圾分類進校園」校本課程已經開課,如何用好教材、備好教案、上好課程,還有待於各學校、各老師的重視與研究,真正能夠藉助讀本,在校園內將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化。

泰州市城管局副局長高斌告訴記者,「怎樣區分有害垃圾,如何進行垃圾分類,需要學習了解相關知識。因此,讓垃圾分類知識走進校園,十分有意義也十分有價值。從2020年9月起,已經在市區範圍內各試點學校推廣,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讓更多學校的更多小朋友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參與垃圾分類行動。」

據了解,目前泰州市區首批「垃圾分類進校園」校本課程項目試點學校共有16所,每校聘用2名課程專職教師,選擇四年級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通過校本課程學習,掌握垃圾分類相關知識,並通過小手拉大手方式,影響父母、家庭參與垃圾分類行動。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 這所學校的垃圾分類課程包教包會
    22日,記者來到了龍崗區天譽實驗學校,它是廣東省第二批省級校園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基地。據學生處主任朱小娟介紹,學校產生的有害垃圾比較少,所以沒有專門設置分類垃圾桶。學生用餐都是在班級集中進行,用餐完畢由食堂的工作人員將所有的餐盒以及廚餘垃圾統一在食堂進行投放和處理,因此校園內沒有另外設置廚餘垃圾桶。
  • 瀋陽市加拿大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夏令營舉辦垃圾分類實踐課
    7月16日,遼寧省住建廳發布通知,在全省14個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瀋陽、大連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要達到80%至90%,其他各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這樣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做起來並不容易,既需要提升全民的環保意識,更要充分普及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瀋陽市加拿大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此次活動的目的正在於此。
  • 垃圾分類課程「小豆包」爭做「小小宣講員」
    垃圾分類,瀋陽更美。生活垃圾分類進學校,讓學生們從小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的意識,這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意義重大。位於瀋陽鐵西區的啟工二校建南教育集團齊賢分校在校園裡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宣傳工作,讓垃圾分類的意識在每個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
  • 徐州市創建100所示範校,垃圾分類納入學校課程!時間表定了
    記者從會議上獲悉,今年,市教育局推廣垃圾分類又有新舉措。6月底前,全市將高標準創建100所垃圾分類示範學校。7月份,常態化開展垃圾分類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將垃圾分類正式納入課程。   5月26日下午2時,參會人員邁進解放路小學,學校精心布置的環保小廣場、手繪垃圾分類牆等贏得了大家的讚賞,尤其是智能垃圾分類箱和垃圾分類飛行棋,更是圍觀者眾多。
  • 垃圾分類,從娃娃「學」起
    20世紀70年代起,文部省就將中小學環保教育的培養目標寫入學習指導要領,並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同階段,將環保教育的相關知識的學習貫穿在學習指導要領中,將相關內容納入到社會、理科、保健體育等相關課程中[3]。學校教育和家庭的言傳身教都使日本人從小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從幼兒園開始,小孩子就要學習垃圾分類、培養垃圾分類意識。
  • 大朗這間小學把垃圾分類納入課程
    垃圾分類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既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又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踐行垃圾分類十分重要,這是一項需要全社會人民共同參與的工作……小編近日發現,大朗鎮第一小學全面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將垃圾分類納入校本課程。
  • 垃圾分類 走進校園
    據了解,到2020年8月初,曲靖市各類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達到了全覆蓋,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成長規律,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融入教材,並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曲靖市第二幼兒園的潘銘芬老師告訴記者,今年3月以來,學校就開展了多次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在學校裡,垃圾分類是一個熱門話題,學校不僅在課堂上給孩子們教授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還通過開展「大手拉小手,圍繞垃圾分類進行繪畫創作」活動,讓孩子們充分發揮童真和想像力,在畫卷上畫出一幅幅垃圾分類的圖案,充分體現了孩子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和理解,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將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滲透進校園。
  • 教育部:2020年底各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達到100%
    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加強垃圾分類教育,在相關課程教材中進一步豐富學習內容;不斷創新教育形式,著力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升廣大青少年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能力。2017年出臺《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將生態文明教育作為重要的德育內容加以強調,推動實行垃圾分類。2019年,會同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印發《關於在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通過多種形式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工作,規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工作,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和校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的管理體系。
  • 分類理念根植孩子心間 推進長春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用認真的態度 宣傳環保之美」改編網上最熱門的BGM,來概括尚德學校的垃圾分類工作當然略顯蒼白;實際上,尚德學校的垃圾分類做得更加有聲有色。,展廳位於學校C區一樓,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是垃圾分類常識展區、再生資源手工製作展區、垃圾分類主題手抄報展區以及垃圾分類實踐活動展區。
  • 申城新學期第一課:垃圾分類是新時尚
    20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聯合主辦的「新學期第一課——垃圾分類是新時尚」系列主題活動在全市中小學陸續開展。  在上海市建青實驗學校小學部、黃浦學校等學校開學典禮上,老師們通過PPT、視頻、現場演示、互動遊戲等方式普及了垃圾分類的科學常識,對同學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新學期第一課。
  • 我所見到的日本垃圾分類
    由於我們每到一處都選擇住在社區民宿,與當地居民近距離接觸,對他們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有深度了解,所見所聞,點點滴滴,至今仍歷歷在目。那天,我們在名古屋機場下飛機後,一走進機場大廳就發現一排擺放整齊、顏色標識不一樣的垃圾箱,每個垃圾箱上都印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韓文,分別寫著:紙杯、可燃物、塑料類。母親提醒我,在日本扔垃圾是要分類的。
  • 英語演講|Waste sorting is a good choice垃圾分類是明智的選擇|普拉託聯誼會中文學校
    但是,我們可以從最簡單事情的做起-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將垃圾分為不同元素的過程。The waste sorting regulations use to be relatively backward in China.
  • 北京部分中小學普及垃圾分類 鼓勵學生主動回收分類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垃圾分類進課堂 助中小學生養成好習慣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部分中小學校通過校本課程、講座等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鼓勵學生主動回收、分類去年1月,教育部發文,要求到明年底,各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達100%
  • IBDP、AP、A Level,哪些學校開設了國際課程?
    隨著國際教育的熱度不斷上漲,中國地區的國際學校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在國際學校的發展呈現一片喜人態勢的今天,中國大陸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國際課程,那麼哪些地區的國際學校開設國際課程更多,分別開設的是哪些國際課程,這些學校的成績又如何呢?
  • 嘉興在線丨一中實驗學校垃圾中轉站變身「濾鏡花園」,垃圾分類內容還將融入多門課程
    「濾鏡花園」一中實驗學校從2018年開始就按照「定時、定點、定人」的方式來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但是學校垃圾桶較為分散不利於集中管理,同時也不夠美觀。」近百位小成員積極參與,「心靈驛站」、「分類花園」等名字表達了他們對這個垃圾分類花園的喜愛之情。最終綜合「袋袋團」成員的眾多建議,學校給這個垃圾中轉站命名為「濾鏡花園」,寓意為垃圾經過「過濾」也可變廢為寶,而做好了垃圾分類工作,就如同給環境添加了濾鏡,能讓世界呈現更美好的樣子。
  • 垃圾分類走進市二幼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記者 陳泓潔)「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的宣傳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座城市。據了解,到2020年8月初,曲靖市各類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達到了全覆蓋,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成長規律,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融入教材,並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 寧波這所幼兒園真拼了,入園就要「打卡」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打卡」制度,很受小朋友歡迎。「這太好玩了,這些垃圾我都會分類,我要做幼兒園的垃圾分類達人。」5歲的徐梓誠投一次不夠,還想要再玩一次。每班有垃圾分類小監督員首批定製了30張卡片,都是常見的生活垃圾。這些卡片將定期更新,難度會逐漸加大。
  • 垃圾分類,南京學校在行動!
    9月11日下午,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城管局和南京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以「追隨新時尚,我是行動者」為主題,在六合區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舉辦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活動,交流學校垃圾分類工作已有的成績和積累的經驗,動員部署下階段學校垃圾分類工作。「培養青少年學生垃圾分類意識,了解垃圾分類知識,養成垃圾分類習慣,是教育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 山東青島:學習「垃圾分類」體驗別樣假期
    2020年7月29日,學生在社區廣場刷卡體驗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山東省青島市鎮江路街道太平鎮社區為假期的小學生開設"垃圾分類"興趣課程,孩子們通過動手製作分類垃圾箱、體驗智能垃圾分類等過程,提高垃圾分類意識,度過別樣假期生活。
  • 北京要求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融入相關課程
    到2020年底,各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要達到100%。4月9日,北京市教委發布《北京市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校園垃圾分類重點任務同步發布。校內生活垃圾建臺帳各區教委和各級各類學校要按照屬地政府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相關要求,研究制定本單位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做到學校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配置合理,分類標誌規範、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