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順利開展&34;紀念活動。該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發起,聯合了西北政法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昌大學、貴州大學、延安大學、湖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河北大學九家院校,各家新聞傳播院校圍繞中國共產黨百年新聞事業發展的歷史,分別在上海、瑞金、遵義、武漢、重慶、西安、延安、西柏坡、北京等十地不同空間現場,結合當地紅色新聞文化資源特色,按照歷史發展時間順序,在不同城市開展視頻直播接力,在央視新媒體端同步傳遞。
央視新聞、光明網、新華網、河北網絡電視臺《冀時》、上海看看新聞網、貴州廣播電視臺、長江網、長江雲、&34;客戶端等十餘家主流媒體新聞單位進行了直播。7月24日,CCTV《朝聞天下》等近百家媒體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報導。
西北政法大學傳播學院舉辦的直播是本次直播活動的第八站,作為黨在延安創辦的第一所幹部高等學校,陝北公學是西法大的前身,在延安清涼山上,陝公舊址前,西法大學子合唱校歌,以情景劇的形式演繹了&34;教學的場景,生動深刻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紅色新聞教育事業的開端。
上午10點50分,伴隨著陝北公學校歌歌聲,新聞傳播學院祁家睿同學帶領觀眾一起走進1937年的延安陝北公學舊址,他從陝北公學與其他幾校合併成&34;談起,講述了1946年,具有&34;特殊經歷的李敷仁校長提倡利用講臺和媒體兩個陣地宣傳抗日救國、傳遞百姓聲音,為延安大學增設新聞班,1949年延安大學遷至西安更名為西北人民革命大學,新聞專業停辦,結束了長達近三年的&34;的辦學歷史。直播中通過&34;授課場景的重現向觀眾展示了&34;當時的辦學條件、辦學特色等。&34;經歷了新聞班初創時期、&34;時期和收復延安後的恢復正常辦學時期,在異常艱苦的辦學條件下,為黨的新聞事業培養出二百餘名新聞專業人才。
直播中,祁家睿採訪到了研究&34;多年的新華社陝西分社原副社長邊江老師,邊江老師表示,&34;是我黨的大學新聞教育,散枝生葉,開花結果,已長成參天大樹和茂密森林。我們今天在這裡回顧&34;的光輝歷史,尋根溯源,是對延安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對當代新聞學子和新聞工作者傳承紅色基因,進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直播結束後,新聞傳播學院的同學們邀請邊江老師圍繞陝北公學和老延大新聞教育為主題,開展現場教學活動。邊江老師表示,老延大作為著名的&34;,當時雖然環境艱苦,條件簡陋,但有數十位領導同志和新聞單位名師授課,仍培養出一批優秀新聞工作者,他們大多成為西北各省區報社、廣播電臺及通訊社的編輯記者業務骨幹,有的成為總編輯或臺長,從中湧現出張光、汪波清等中國名記者。邊江老師鼓勵現場的同學們將&34;的精神與新聞&34;的原則相結合,傳承紅色新聞事業的攻堅克難精神,投身祖國的新聞事業。
歡迎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西北政法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