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怪、重」名稱須退出, 深圳規定地圖使用標準地名

2020-12-20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10日訊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全市地圖編制資質單位、網際網路地圖服務單位必須在地圖中使用經主管部門批准的標準地名。

&nbsp&nbsp&nbsp&nbsp此前,根據國家統一部署,深圳啟動 「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的整治工作。比如前海時代卓越廣場、卓越時代廣場,卓越後海世紀中心、卓悅中心……一系列「卓yue」的同音、近音建築物名稱被要求更正。同時,根據2018年7月出臺的《深圳市建築物(群)命名規則》(試行),深圳對建築物命名重新核查規範,特別是對「國際」「中心」「廣場」「城」等通名用詞進行規範。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地圖管理條例》《地圖審核管理規定》《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要求》等相關規定,地名在地圖上的表示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並以主管部門發布的文件為準。《地名管理條例》《廣東省地名管理規定》《深圳市地名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也已明確要求地圖應使用經主管部門批准的標準地名。

&nbsp&nbsp&nbsp&nbsp為方便社會查詢和各有關單位使用,2018年7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門戶網站正式推出了「標準地名一張圖」公眾服務,為全社會提供地名公告信息發布、標準地名查詢等功能。「標準地名一張圖」可從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http://pnr.sz.gov.cn)業務主頁的地名管理一欄中進行查詢。

&nbsp&nbsp&nbsp&nbsp各地圖編制資質單位、網際網路地圖服務單位應對照「標準地名一張圖」發布的標準地名信息,對全市編制的地圖(電子地圖)中的地名信息進行核查校對,使用經主管部門批准的標準地名。(記者 秦綺蔚 通訊員 劉靜靜)

相關焦點

  • 福建:杜絕「大、洋」等不規範地名 地圖標註必須規範
    2019年05月21日 14:31:10 來源:福建日報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日前印發《關於清理整治地圖不規範地名標註的通知》,要求各地圖編制資質單位、網際網路地圖服務單位應嚴格按照《列入清理整治範圍的不規範地名認定原則和標準》的規定,
  • 【社評】別讓「大、洋、怪、重」攪渾地名文化底色
    、媚洋、求怪,導致「大、洋、怪、重」等地名大量滋生;一些地方對地名文化保護不夠,輕易亂改地名,導致許多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地名快速消失。有的城市有七八條「建設路」「公園路」等重名街道,有的城市存在不少「曼哈頓」「威尼斯」等洋地名。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從今年2月至明年6月,開展地名保護和整治工作,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地名不規範現象,加強地名文化保護。地名是基本的社會公共信息,是重要的文化形態和載體,承載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也是國家和民族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記憶及情感的寄託。
  • 昆明市將建立更新地名資料庫 市民政局:呼籲使用標準地名
    昆明日報日前刊發《這些地名有點亂遊客來了有點蒙》報導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昆明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也對此作出回應,詳解了部分不規範地名的形成原因,並呼籲各地規範使用標準地名,弘揚昆明地名文化。據介紹,街、路、巷的名稱是按照國家、省相關規定及《昆明市地名管理規定》來命名的。之前報導中提到的圓西路,之所以被寫成「園西路」,純屬「筆誤」,該路的標準名稱為路標誌牌顯示的「圓西路」。
  • 多地清理「大、洋、怪、重」地名,你再也住不進「維也納花園」了
    一、多地開始清理「大、洋、怪、重」地名2019年4月,民政部區劃地名司舉辦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示範培訓班,培訓班圍繞民政部、公安部等6部門《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通知》要求,從政策文件解讀、地名管理業務知識、輿論宣傳引導和風險防範化解等方面,邀請公安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代表和相關專家進行授課講解
  • 「新華調查」南京下月完成對「大、洋、怪、重」地名清理整治 小區...
    「威尼斯水城」在浦口區,「楓丹白露」在秦淮區,建鄴區有「歐洲城凱旋麗都花園」、江寧區有「瑪斯蘭德」別墅、棲霞區有「伊麗雅特灣」……南京市6月發布《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實施方案》,要求7月起開展集中整治,9月中旬完成,意味著這些小區的洋名字很快將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 民政部喊話整治這些「洋地名」……
    近日,西安市未央區、海南三亞、海口、安徽阜陽、廣東廣州、汕頭等多個城市先後公示了轄區內部分需清理整治的不規範地名清單,其中不乏不規範的小區名稱,這些地名因為崇洋媚外、怪異難懂等原因將面臨清理整治。在這些省份統一行動的背後,是民政部等6部門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的統一部署。
  • 廈門地名要求整改:「洋名、怪名」不能亂用
    原標題:您住的小區可能要改名 廈門31個不規範地名年底前要完成整改廈門網訊(廈門日報本組文/記者詹文)喊了十幾、二十年的「加州商業廣場」「帝豪大廈」,其實是不規範的「洋」地名、「怪」地名。
  • 十堰將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 貪大媚洋求怪的名字都不能用了
    貪大媚洋求怪重名的地名將清理整治《方案》指出,此次將對全市居民小區(商業樓盤)、大型建築物、道路、街巷等地理實體名稱中存在的「貪大、媚洋、求怪、重名」(以下簡稱「大、洋、怪、重」)不規範地名現象,以及隨意命名、更名、發布和使用不規範地名的違規行為進行清理整治,提高地名規範化管理水平。
  • 組圖:洋地名「塞」和 「屎」同音 福建民眾反感濫用「怪」地名
    洋地名是不是非改不可?家住廈門瑞景小區的吳先生認為,地名使用確實應該體現民族自信心,「我國高鐵和高速公路建設在世界上遙遙領先,要是國內哪條高速公路出現『曼哈頓服務區』,哪個地方冠以『布裡斯班動車站』,是不是很彆扭?」他還點出,「塞、賽」等字眼在在洋地名中出現頻率比較高,這些字在閩南語中是相當不雅的「屎」的發音,而「羅馬」與「落馬」諧音,此類字眼在傳統命名中是比較忌諱的。
  • 地名命名不能丟了文化自信
    在2016年,民政部也曾專門出臺措施,加強地名文化保護暨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其中重要一項就是重點清理整治居民區、大型建築物、街巷、道路、橋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營造規範有序的地名環境。比如,「大」是指誇大的、超過地理範圍的,沒有花園的叫「花園」,沒有廣場、達不到密度的叫「廣場」。而所謂的「洋」就是以外國的地名、人名命名的地名。
  • 六部委發文全國整治不規範地名:「中央、王府」不能隨便用
    此後,浙江省杭州市、溫州市、蘭谿市,廣東省廣州市、珠海市、汕頭市、惠州市、雲浮市,甘肅金昌市,內蒙古,安徽省合肥市,重慶市,河南省鄭州市、三門峽市,山東省等多地已先後對轄區範圍內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進行了公示,並要求整改。
  • 清理整改「大洋怪重」地名 南寧那些「牛頓」「維也納」小區會被...
    夜班有話說:近日,海南、陝西等地發布了「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清單」,數百個小區名稱 、酒店名稱因涉嫌怪異難懂等問題,被列入整治範圍,引起人們熱議。這也引起了咱們南寧市民的關注,有網友就列舉了「普羅旺斯」「西班牙小鎮」「維也納森林」等南寧本地一些以「洋名」作為名稱的小區,大家擔心會不會一覺醒來發現自己住的小區名字變了,如果小區名字改了,身份證、戶口本等帶有地名的證件材料,是否都要更換?近期,海南省、陝西省等地相繼發布消息稱,當地的一些小區、建築物名稱涉嫌存在崇洋媚外、怪異難懂等問題,需要清理整治。
  • 臺北規定:未來新道路名稱不得使用大陸地名
    臺北市不少道路名稱,都以用大陸地名命名,像是重慶南路、開封街、以及青島東路等,但市議會近日通過道路命名相關條例,規定未來新建的道路名稱,不得再使用大陸地名和領導人名字,必須選用具有當地特色的名稱,做為命名依據。  這裡是熙來嚷往的臺北市街頭。
  • 株洲太子路正式更名為楓溪大道,同時地名使用有規範
    11月2號,我市召開市地名委員會2017年第一次會議,審議相關方案,研究地名管理工作。太子路將更名為楓溪大道,同時,地名使用也將更加規範,一些名字禁止使用。據了解,依據地名命名相關規定,經實地踏勘,徵詢道路沿線部分單位和住戶意見,並經專家論證,蘆淞區擬將「太子路」更名為「楓溪大道」。
  • 海南整治不規範地名,維多利亞酒店崇洋媚外,畢弗利別墅怪異難懂
    近日,海南省民政廳發布《關於需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清單的公示》,在經過市縣調查核實並充分徵求市縣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海南省需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清單」,有84個地名查出存在不規範情況。 延伸閱讀:廈門地名要求整改,「國際」「加州」「巴黎」等字眼不能隨便用!喊了十幾、二十年的「加州商業廣場」「帝豪大廈」,其實是不規範的「洋」地名、「怪」地名。不只是道路、建築物、住宅區等地名不能亂取,「加州」「巴黎」「國際」「世界」「中央」等字眼也不能隨便亂用。
  • 地名不規範,究竟該怎麼管
    近來,海南、陝西、河北、廣東等地開展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對居民區、大型建築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進行規範化、標準化處理。   按理說,這項舉措體現了文化自信,而且一些地名確實存在挾洋自重、古怪難懂的現象,為各界詬病多年,但一些地方在執行過程中,由於存在一刀切、標準不明、組織實施不夠穩妥等情況,導致輿論也出現了一些反彈聲音。
  • 全球化、中產夢與地名的空間政治:我們為什麼在意「洋地名」?
    緬因州的「世界地圖」不過當下中國的洋地名和殖民主義或移民沒什麼關係——中國既未曾徹底淪為過殖民地,也未曾接受過有能力改變當地文化的大量外來移民,新中國成立後,諸通商口岸城市的洋地名也很快被更改了。事實上,中國語言的性質也決定了洋名不可能佔據主流。
  • 地名修改不可搞「文化強拆」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新華社記者鄭昕  歐甸丘)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2日提出,將重點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地名是基本的社會公共信息,承載著歷史與文化。規範地名就是留住文化根基和歷史傳承,切不可因長官意志或眼前經濟利益而「任性」修改。  翻開一些地方地圖,「大、洋、怪、重」的地名隨處可見。「普羅旺斯花園」、「威尼斯水城」、「紐西蘭小鎮」,一些城市建築以起「洋地名」為時尚。一些地方地名保護意識淡漠,延用千百年的地名說改就改,導致許多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地名消失。
  • 地名文摘 | 地名地圖的編制研究———以杭州市蕭山區為例
    在地名地圖編制上以「推廣地名普查成果,提升地名公共服務能力」為目標,將地名普查成果資料庫與地理信息共享平臺相結合,在傳統地名地圖的基礎上,以標準地名為重點,秉承「應用為主,文化為上」的理念,截止到2015年底,已編制了涵蓋行政區劃、標準地名、門牌數據、地名文化等範疇的地名地圖6大類226幅,其中2013年編制的《蕭山地名文化系列地圖》獲得了優秀地圖作品裴秀獎金獎。
  • 地名改了,我的房產證、身份證、戶口本怎麼辦?
    清理的內容包括對居民區、大型建築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進行規範化、標準化處理。整治過程中涉及哪些人們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又該如何處理?民政部表示,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要重點清理整治社會影響惡劣、各方反映強烈的城鎮新建居民區、大型建築物中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