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洋地名「塞」和 「屎」同音 福建民眾反感濫用「怪」地名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福州火車站有三個「地標」:福州火車站、「曼哈頓酒店」和「曼哈頓購物廣場」。 吳隆重 攝

  人民網福州5月12日電(吳隆重)近年來,「巴黎」、「羅馬」、「紐約」、「曼哈頓」等許多「洋名字」,披著居民小區、高樓大廈或店招的外衣,悄然空降福建各個城市。

  洋地名是不是非改不可?家住廈門瑞景小區的吳先生認為,地名使用確實應該體現民族自信心,「我國高鐵和高速公路建設在世界上遙遙領先,要是國內哪條高速公路出現『曼哈頓服務區』,哪個地方冠以『布裡斯班動車站』,是不是很彆扭?」他還點出,「塞、賽」等字眼在在洋地名中出現頻率比較高,這些字在閩南語中是相當不雅的「屎」的發音,而「羅馬」與「落馬」諧音,此類字眼在傳統命名中是比較忌諱的。

  不僅洋地名,中文地名的使用規範也一直受到市民的關注,泉州人對地名和店招比較較真。泉州市民林先生介紹說,前些年,泉州仁風街附近開了一家「湘西土匪菜」,當時正值《湘西剿匪記》熱播,「土豪已經過分了,還來土匪!」這店招受到一些食客的尖銳批評,後來改叫「湘西土菜」;前不久,高速公路泉州地段還出現「兒童肉醬,味道好極了」的雷人廣告牌,市民反映強烈,後換成「xx牌兒童午餐肉」;1982年,有個泉州人來到北京毛主席紀念堂,看到旁有個「瞻仰寄包處」,即提出異議:大家來瞻仰毛主席遺容,誰來瞻仰你這個「寄包處」呢?有關單位聽到投訴馬上刪去「瞻仰」二字,更正為「寄包處」!

  福建通享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學員認為,「洋」且「怪」的地名很不嚴肅。他認為,有關部門應切實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切實落實地名管理,儘管相關小區的更名可能對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但畢竟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具有長遠的法治效益。

  「八閩大地歷史文化底蘊積澱深厚,地名根本就不需要『進口』!無益的洋地名必須更正規範。」針對有些地方洋地名泛濫的現象,文史專家林少川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許多地名包含正能量的歷史價值,諸如福州的三坊七巷、泉州的聚寶街、漳州的趙家堡、閩西的紅軍街……不少地名已延續千年,見證社會歷史的變遷及海絲文明的演繹,福建的歷史文化名城幾乎每一條古巷古街都有其歷史故事。儘管如此,泉州還是出現「陽光巴黎」、「陽光曼哈頓」等洋地名,同樣文化底蘊深厚的省會城市福州也是如此。林少川分析,有些開發商對傳統文化缺乏自信,誤判了消費者心理,以為所有居住在洋名小區裡面的人都會感覺「高人一等」,忽視了樓盤地名的實用性和通俗易懂屬性,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造成混亂,他呼籲地名管理部門加強管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名越具有地方性的才越有特色,有關部門應該規範管理,淨化地名文化。」

  1986年,國務院頒布了《地名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國家民政部也制定了《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作為地名管理和行政執法的依據。《條例》第三條將全國各地的山、河、湖、海、島礁、沙灘、岬角、海灣、水道、地形區等名稱,行政區劃名稱,包括城鎮、區片、開發區、自然村、片村、農林牧漁點及街、巷、居民區、樓群(含樓、門號碼)、建築物等居民地在內的名稱,各專業部門使用的具有地名意義的臺、站、港、場等名稱,還有名勝古蹟、紀念地、遊覽地、企業事業單位等名稱都納入地名管理。《細則》還規定了獎勵與懲罰辦法:各級地名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地名工作的管理、監督和檢查。對擅自命名、更名或使用不規範地名的單位和個人,應發送違章使用地名通知書,限期糾正,對逾期不改或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後果者,地名管理部門應根據有關規定,對其進行處罰。《細則》明確規定:不以外國人名、地名命名我國地名。

  據了解,目前福建省正在進行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日前,福建省地名普查辦對全省2015年「二普」工作進行了全面督查,並制定了《福建省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2016年度督查工作實施方案》,該文件顯示,針對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督查工作得到重視,今年將檢查《福建省加強地名文化保護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實施方案》的落實情況,重點檢查各地清理整治的宣傳部署、不規範地名初步名單及清理整改措施、地名文化保護方案,濫用洋地名的勢頭將被依法遏制。

相關焦點

  • 【社評】別讓「大、洋、怪、重」攪渾地名文化底色
    、媚洋、求怪,導致「大、洋、怪、重」等地名大量滋生;一些地方對地名文化保護不夠,輕易亂改地名,導致許多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地名快速消失。有的城市有七八條「建設路」「公園路」等重名街道,有的城市存在不少「曼哈頓」「威尼斯」等洋地名。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從今年2月至明年6月,開展地名保護和整治工作,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地名不規範現象,加強地名文化保護。地名是基本的社會公共信息,是重要的文化形態和載體,承載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也是國家和民族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記憶及情感的寄託。
  • 「大、洋、怪、重」名稱須退出, 深圳規定地圖使用標準地名
    &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10日訊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全市地圖編制資質單位、網際網路地圖服務單位必須在地圖中使用經主管部門批准的標準地名。
  • 福建:杜絕「大、洋」等不規範地名 地圖標註必須規範
    2019年05月21日 14:31:10 來源:福建日報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日前印發《關於清理整治地圖不規範地名標註的通知》,要求各地圖編制資質單位、網際網路地圖服務單位應嚴格按照《列入清理整治範圍的不規範地名認定原則和標準》的規定,
  • 「新華調查」南京下月完成對「大、洋、怪、重」地名清理整治 小區...
    「威尼斯水城」在浦口區,「楓丹白露」在秦淮區,建鄴區有「歐洲城凱旋麗都花園」、江寧區有「瑪斯蘭德」別墅、棲霞區有「伊麗雅特灣」……南京市6月發布《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實施方案》,要求7月起開展集中整治,9月中旬完成,意味著這些小區的洋名字很快將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 福建最霸氣城市,將棄用多處洋地名,網友:文化自信從地名抓起
    其實說起「洋」地名來,如果大家去過很多城市旅遊的話,就會發現,這樣的情況並非某一個城市,某一個省份,而是廣泛存在於全國各地。包括但是不限於很多地方的小區名字(譬如筆者居住的小區就是名為加僑國際)、高樓大廈商超名字、部分道路名字以及各種廣場、中心等等。其實有這樣的命名,也是「投其所好」的關係。
  • 民政部喊話整治這些「洋地名」……
    近日,西安市未央區、海南三亞、海口、安徽阜陽、廣東廣州、汕頭等多個城市先後公示了轄區內部分需清理整治的不規範地名清單,其中不乏不規範的小區名稱,這些地名因為崇洋媚外、怪異難懂等原因將面臨清理整治。在這些省份統一行動的背後,是民政部等6部門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的統一部署。
  • 全球化、中產夢與地名的空間政治:我們為什麼在意「洋地名」?
    根據《瀟湘晨報》6月18日的消息,海南省民政廳發布的《關於需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清單的公示》中涉及的不規範地名共計84個,包括崇洋媚外、刻意誇大、怪異難懂和重名同音四類,其中海南有15家維也納酒店因「崇洋媚外」而位列其中。20日,澎湃新聞注意到浙江部分城市也在開展不規範地名清理整治工作,台州和溫州都有包含「曼哈頓」的地名,前者被改為「太陽穀小區」,後者被改為「曼哈屯」。
  • 全國多地整治不規範地名,你家小區的「洋地名」改成啥?
    部分海口問題地名在公布的84條存在問題的地名名單中,小編注意到共有52個地名屬於「崇洋媚外」的問題、17個屬於「怪異難懂」、13個屬於「刻意誇大」,以及2個重名同音的情況。「崇洋媚外」的地名絕對不僅僅存在於海南省。想必全國各地的中國人,誰都能隨口說出幾個常見的「洋地名」。改「洋地名」是小事,傳遞出的幾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第一,在過去的一個世紀,由於經濟實力孱弱而造成了中國文化的弱勢。
  • 十堰將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 貪大媚洋求怪的名字都不能用了
    日前,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出臺《十堰市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對我市不規範地名進一步進行清理整治。
  • 安徽:洋名、怪名、重名等不規範地名被列為整治重點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期,省民政廳、省公安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了《安徽省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全面啟動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工作。列入清理整治範圍的不規範地名如何認定?老地名是否都要整治?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部門。
  • 多地清理「大、洋、怪、重」地名,你再也住不進「維也納花園」了
    可能我們都會有這樣一種經歷,走在大街上,忽然就被路旁小區刻在石頭上的小區名字所吸引,不禁把「XX詩波特」念出聲,然後在和朋友吐槽一個小區叫「sport」到底是什麼意思。不單是奇怪的英文穿插在各類酒店、小區的名字中,還有很多類似「維多利亞」、「海德堡」、「加州」等外國地名,你一回家進入的就是「維多利亞花園」、「海德堡公館」,去個海南就能入住「加州陽光海岸」。針對這樣的亂象,2018年年底,民政部、公安部等國家六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通知》。
  • 廣西確定整治不規範地名,百色哪個地方會中招?
    近日,海南一則「關於需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清單」的公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15家維也納國際酒店的不規範類型為「崇洋媚外」,其認定原則為「使用外國地名的地名(奧地利首都)」。這一切源自於2018年12月民政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通知》,根據《通知》,「大、洋、怪、重」地名是此次清理整治的範圍。Q:什麼是「大、洋、怪、重」?
  • 中國欲清理整治洋地名
    擔心越來越多的地名未能體現中國文化,中國政府擬規範地名亂象。據《新京報》報導,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希望人們在給路橋建築起名字時,能夠從中國歷史中汲取靈感,儘量避免出現像「曼哈頓廣場」這樣的洋地名。李立國表示,清理洋地名會加強對中國文化的保護,弘揚中華文明,有利於推廣文化遺產。他領導的國務院小組,2014年起開始對全國地名進行普查,此次地名普查將持續到2018年。
  • 六部委發文全國整治不規範地名:「中央、王府」不能隨便用
    此後,浙江省杭州市、溫州市、蘭谿市,廣東省廣州市、珠海市、汕頭市、惠州市、雲浮市,甘肅金昌市,內蒙古,安徽省合肥市,重慶市,河南省鄭州市、三門峽市,山東省等多地已先後對轄區範圍內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進行了公示,並要求整改。
  • 廈門地名要求整改:「洋名、怪名」不能亂用
    原標題:您住的小區可能要改名 廈門31個不規範地名年底前要完成整改廈門網訊(廈門日報本組文/記者詹文)喊了十幾、二十年的「加州商業廣場」「帝豪大廈」,其實是不規範的「洋」地名、「怪」地名。
  • 民政部:整治不規範地名 防止隨意擴大範圍
    近日,多地發布的「關於需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清單的公示」引發熱議。》,對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各地要重點清理整治社會影響惡劣、各方反映強烈的城鎮新建居民區、大型建築物中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
  • 地名命名不能丟了文化自信
    近日,海南、河北、廣東等全國多地民政部門列出不規範地名清單,多個建築物、居民小區等被認定取名不規範,理由包括「怪異難懂」「刻意誇大」「封建色彩」「崇洋媚外」等。  地名是社會基本公共信息,更是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不規範地名損害了民族文化。早在1986年,國務院就出臺了《地名管理條例》,對地名進行初步規範。
  • 海南「洋地名」被整改一點不冤,和這些北京地名兒比太粗俗
    近日,改地名成為輿論熱議話題。最先發酵的是海南。在海南省民政廳公布《需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清單》中,要求將海南省那些不規範的「大、洋、怪、重」地名進行修改,典型者如維多利亞花園、陽光巴洛克小區、維也納酒店、釣魚臺別墅等名字,都要「更名改姓」。
  • 也說海南整治不規範地名事件:亂改地名,可以休矣
    最近,各地相繼貼出了改地名的公示。這公示是由當地的民政廳發出的。比如海南省民政廳。貴廳改一個地名的原則是什麼呢?說要改掉大、洋、怪、重的地名。在我看來,地名無所謂大、洋、怪、重。大有什麼不好的,洋又觸犯了哪條憲法?「怪」不正好讓人記住,地名千奇百怪的不正好顯示了人民有智慧?
  • 評論:用「洋地名」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評論:用「洋地名」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河南省卻對地方取名字動起了真格:10月15日起施行的《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明確規定:賓館(酒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建築物及居民住宅區名稱,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使用國家領導人名字、外國人名和外國地名作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