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豬禽學》複習題及答案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豬)屠宰率 2.(豬)胴體瘦肉率: 3.母豬年產窩數: 4.pH1: 5.仔豬早期隔離斷奶: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5分)
1.肉色是用_____________肌進行測定的。
2.榮昌豬屬於我國地方豬種六大類型中的______________型。
3.當情期受胎率為90%,哺乳期為28d,母豬斷奶至發情間隔時間為7d時的母豬繁殖周期為________________d。
4.現代化養豬中,仔豬保育結束時的日齡一般為_____________d左右。
5.豬屠宰測定時膘厚和皮厚的測定位置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豬的行為學習性有哪些?
2.我國地方豬種分為哪六大類型,請舉例簡述它們的特點。
3.簡述母豬妊娠期間胚胎死亡的三大高峰的時間及主要原因。
4.簡述仔豬飼養的管理要點?
四、問答題(共10分)
討論:提高母豬的年生產力的主要措施。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豬)屠宰率:肉豬經電麻、放血、燙毛、開膛去除內臟(板油、腎臟除外),去頭(沿耳根後緣及下領第一條自然橫褶切離,寰、枕關節)、蹄(前肢斷離腕掌關節,後肢在跗關節內側斷離第一間關節)和尾(緊貼肛門切斷尾根),開片成左右對稱胴體,左右兩片胴體重量之和(包括板油和腎)即胴體重。
2.(豬)胴體瘦肉率:將去掉板油和腎臟的新鮮胴體剖分為四部體,瘦肉、脂肪、骨、皮。肌間零星脂肪不剔出,隨瘦肉。皮肌隨脂肪也不另剔出,作業損耗控制在2%以下,瘦肉佔這四種成分總和的比例即為瘦肉率。
3.母豬年產窩數:
4.pH1:是指於豬屠宰放血後45min時測定最後胸椎處背最長肌中心處肌肉的pH值。
5.仔豬早期隔離斷奶:母豬在分娩前按常規程序進行有關疾病的免疫注射;仔豬出生後保證吃到初乳,並按常規免疫程序進行疫苗預防接種;在10~21日齡斷奶、隔離,與母豬舍相距250m到10km。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5分)
1.肉色是用 最後肋骨處的背最長 肌進行測定的。
2.榮昌豬屬於我國地方豬種六大類型中的 西南 型。
3.當情期受胎率為90%,哺乳期為28d,母豬斷奶至發情間隔時間為7d時的母豬繁殖周期為 151.1 d。
4.現代化養豬中,仔豬保育結束時的日齡一般為 70 d左右。
5.豬屠宰測定時膘厚和皮厚的測定位置為 在第6與第7肋與胸椎相接處 。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 豬的行為學習性有哪些?
答: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簡述:
1.採食行為 、2.排洩行為 、3.群居行為 、4.爭鬥行為 、5.性行為 、6.母性行為 、7.後效行為
評分標準:以上7點答對其中的5點即給5分,每答對1點給1分。
2. 我國地方豬種分為哪六大類型,請舉例簡述它們的特點。
答:我國地方豬種分為:(舉例說明略)
1.華北型: 、2.華南型: 、3.華中型: 、4.西南型: 、5.江海型: 、6.高原型:
評分標準:以上6點,全部答對給5分,每答錯1點扣1分,其中每1小點中如沒有舉例說明或舉例說明不正確扣0.5分。
3. 簡述母豬妊娠期間胚胎死亡的三大高峰的時間及主要原因。
答:母豬妊娠期間胚胎死亡的三大高峰如下:
1)配種後第9-13天(2分)
受精卵嵌植期,胚胎缺乏保護易受內外環境的影響而造成胚胎死亡。
2)受精後21天左右(1.5分)
器官形成階段,是胚胎死亡的最高階段,第一、二階段胚胎死亡佔總數的三分之二強。
3)妊娠60-70天(1.5分)
多受營養和疾病的影響
評分標準:共3小點,分值如上。
4. 簡述仔豬飼養的管理要點?
答:仔豬飼養的管理要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抓乳食,過好初生定乳成活關(2分)
早吃初乳,固定奶頭 ;加強保溫,防凍防壓 ;實施寄養確保均窩 ;儘早補鐵,防止貧血
(二)抓開食,過好補料防病關(1.5分)
早開食重要性及其方法 、早開水重要性及其方法、下痢病的導因與預防
(三)抓旺食,猛攻斷奶體重關(1.5分)
代乳料的研製與使用(營養水平、有機酸、抗生素、益生素的應用) 、去勢、免疫與斷奶工作的安排
評分標準:共3點,分值如上。
四、問答題(共10分)
討論:提高母豬的年生產力的主要措施。
答:1. 發情與配種(2分)
區分初情期與適配期
發情鑑定:發情前期與發情期的區別
配種方法:人工輔助交配、自然交配與人工授精
配種方式:單次配種、重複配種、雙重配種與多重配種,後者有利於提高受胎率、窩產仔數和初生重。
2.妊娠期母豬飼養管理(2分)
妊娠早期:後備母豬以自身生長發育為主,經產母豬以復膘為主
妊娠中期:合理調節營養濃度的關係
妊娠後期:營養需要量與採食量的關係
水的供應,飼料的平衡,維生素、礦物質的供應
妊娠母豬抓兩頭
第一頭:安全為主
飼料的安全性:冰凍的飼料、有刺激性氣味的飼料、含有毒成分的飼料等
飼養管理方式的安全性:運動的控制、群體的調整(妊娠的與未妊娠的分開)、驅趕方式等
第二頭:營養調控為主
3. 分娩母豬的飼養管理(2分)
接產與護理
預產期推算:方法:「+4-10」;「333」
重要性:接產準備、減料;
臨產徵狀:陰門變紅膨大、乳房膨大變硬、開始做窩、行動不安、食慾下降、呼吸次數增多、體溫升高
分娩接產:清、調、掏(頭位)、擦(叫)、斷(位置、方法、消毒)、隔、吃(初奶重要性、時間、定位)
假死豬急救,難產處理
產後護理:圈舍打掃、清除胎衣(防止母豬吃生胎衣)、12小時內不餵料、但必須保證飲水或加鹽麩皮湯、經5-7天過渡到正常飼料餵量和運動量
仔豬編號:耳號、刺號:
單號為公豬、雙號為母豬
「左大右小,上一下三,左耳尖缺口為200,右耳為100;左耳小圓洞800,右耳400…
4.哺乳期的飼養管理(2分)
1) 合理飼養:料過渡;10-15天方可開始加料,並補飼優質青綠飼料
2) 充足供應飲水:5-10kg/d
3) 乳房護理: 40℃左右的溫水擦洗乳房
4) 舍外活動:產後3-4天
5.種公豬的飼養管理(2分)
1) 合理飼養: 常年均衡供給公豬所需的營養物質,以保證種豬常年具有旺盛的配種能力。不論哪種飼餵方法,供給種公豬日糧的體積應小些,以免形成草腹影響配種。
2) 適量運動:
3) 環境與管理:單圈飼養,豬舍和豬體要保持清潔、乾燥、陽光充足,按時清掃豬舍。定期稱重和進行精液品質檢查,以便調整日糧營養水平、運動量和配種強度。妥善安排公豬的飼餵、飲水、放牧、運動、刷拭、日光浴和休息,使公豬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性,以增強體質,提高配種能力。
4) 防暑降溫: 種公豬最適宜的溫度為18~20℃
5)合理利用:每天配種不宜超過一次;在配種較集中、一定要配兩次時,需間隔4~6小時以上。連續配4~5天後,要休息1~2天,以恢復公豬體力。
評分標準:共5個知識點,分值如上。以上只是參考答案,所答內容相關、基本正確、基本上答對(80%以上)即可給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