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出虛汗是什麼原因
中醫所說的汗證就是指排除疾病、衣著、飲食失調、外感風寒、暑溼等外來因素後,孩子在安靜的狀態下,全身或者身體某些部位汗出很多,或者大汗淋漓不止的一種症候。其中,小兒比較常見的是自汗和盜汗,在臨床上,很可能都會同時出現。
根據醫生經驗,2~6歲的孩子出現汗證大部分是一種「虛」的表現,因此常說孩子愛出「虛汗」。孩子氣虛會影響到血,進而影響到五臟。久而久之,孩子的體質就會變得虛弱。這時候如果排除了身體病變,以下幾種情況可以通過中醫來進行調理。
表虛不固型:寶寶體質虛弱的話,常常就會是這種體質類型引起的汗證。主要表現為寶寶經常出汗,並伴有盜汗,一般在頭部和肩部特別容易出現多汗,玩耍以後出汗比別的寶寶要多。這種孩子平常很容易患感冒,臉色顯得蒼白,手腳也比較冰冷。這種汗證的治療方法要以益氣固表為主,可以選用玉屏風散加減治療。
營衛失調型:這種類型的汗證主要是由於患上各種急、慢性的疾病後,寶寶的「營氣」和「衛氣」失調造成的。這種情況的寶寶經常全身無故出汗,怕冷怕風、有時候還會伴有低燒。父母可能還會看到寶寶經常精神疲倦,胃口不好。這種情況,醫生會調和「營衛」,讓寶寶服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治療。
氣陰二虛型:不少媽媽會發現孩子在早晨醒來時,背後都是汗,床上也溼了一大片,這就是盜汗。如果孩子常常盜汗,可能就是氣陰虛了,這也是許多媽媽最常碰到的情況。一般出現氣陰虛的孩子體型比較消瘦、出汗多、精神不好、面色潮紅、口乾、大便幹,手腳心熱,有時候體溫還有點低熱。如果寶寶盜汗以手足心、胸腹部等部位教多,或者醒後哭鬧、低熱等,可能是偏陰虛,可用酸棗仁湯合生脈散加減;如果寶寶伴有拉肚子,可能偏氣虛,可以用益氣湯合生脈散加減。
脾胃積熱型:寶寶常常都會出汗,尤其是四肢最為明顯,或者僅僅有四肢、額頭出汗,還伴有腹脹,那寶寶可能就是脾胃積熱型汗證。醫生會開異功散加減方,給寶寶健脾洩熱。
不過,專家提醒,僅僅依靠這些表現來判斷寶寶的出汗原因還是不夠的,最好能給中醫醫生把脈、問診,辨證施治。
寶寶睡覺出汗怎麼護理防止感冒
因為8個月的小寶寶新誠代謝比較旺盛,而且生長發育快,皮膚含水量大,微血管分布也相對比較多,因此8個月嬰兒晚上睡覺出汗是很常見的,它並非都是體質虛弱、身體有病的症狀,所以必須要找到根本原因所在,並做相應的檢查確定,進行積極治療,大部分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那麼8個月嬰兒晚上睡覺出汗是怎麼回事呢?
1、寶寶體質處於發育階段,肌肉、皮膚都還很薄弱,比成人容易出汗,如果寶寶只是單純少量出汗,生長發育良好,精神活潑,而無其他症狀,屬正常的現象,反之寶寶根本不出汗,就應該考慮汗液排洩有問題了。
2、寶寶因為疾病而兼見出汗的症狀時,除了請醫生檢查、治療外,在家還可以選擇合適的飲食調理的方法
8個月嬰兒晚上睡覺出汗的處理辦法
多汗寶寶巧護理,能防止寶寶皮膚疾病發生,同時也能減少寶寶感冒的發生機率。
1、穿純棉質地內衣:純棉質地的衣服透氣、吸汗,貼身穿著也比較舒服。
2、調節室內溫度:每天早、中、晚堅持定時通風換氣,儘量做到每次開窗10—30分鐘。
3、衣服及被子不可太厚:寶寶衣著和被子的厚薄應與大人相當,尤其是冬天不要穿得過厚,蓋得太多,否則寶寶容易出汗。
4、勤洗澡: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過多的汗液積聚在皮膚褶皺處如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這就要求勤給寶寶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防止皮膚潰爛並引發皮膚感染。
5、塗抹爽身粉:經常為寶寶塗抹爽身粉,能有效吸收寶寶皮膚多餘水分,令寶寶肌膚感覺乾爽舒適。爽身粉還能預防汗水刺激皮膚,及因衣物摩擦而引起的皮膚過敏和損傷。
8個月嬰兒晚上睡覺出汗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一定要挑選質地好、正面光滑無刺的涼蓆,也不要在出很多汗的時候突然進入空調房間,因為孩子的胃腸平滑肌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低於體溫的冷刺激可使其收縮,導致平滑肌痙攣,引起肚子陣發性疼痛,甚至發生腹瀉,更需要家長的細心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