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4月8日起,我國正式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並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該政策規定,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萬元。作為個人買家,如何知曉自己的年度交易額度還剩多少呢?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中獲悉,跨境電子商務年度個人額度查詢系統現已開通,跨境購之前,先來查查自己還有沒有「餘額」吧。
揚子晚報記者 薛玲
跨境購額度實時查詢
據悉,為方便消費者購買跨境進口商品,「跨境電子商務年度個人額度查詢」系統新近開通,揚子晚報記者登錄「跨境電子商務年度個人額度查詢」系統(http://ceb2pub.chinaport.gov.cn),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後,系統就顯示出了記者本年度已用金額以及可用金額。據悉,消費者除了可以通過該系統查詢跨境電子商務年度個人額度外,還可註冊登錄後查詢消費的詳情信息。
徵稅方式您得看清楚
跨境購同樣涉及徵稅。據悉,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適用於從其他國家或地區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範圍內的商品,包括所有通過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交易,能夠實現交易、支付、物流電子信息「三單」比對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未通過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交易,但快遞、郵政企業能夠統一提供交易、支付、物流等電子信息,並承諾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進境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萬元。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徵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超過單次限值、累加後超過個人年度限值的單次交易,以及完稅價格超過2000元限值的單個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徵稅。
跨境購多為日用品
跨境電商的零售商品目前主要有哪些?在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1個部門公布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中顯示,主要包括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
延伸閱讀
寒假出境遊「出手」悠著點
跨境購有限額,「人肉」從境外背回來的,也不是想買多少就買多少,尤其寒假、春節即將來臨,出境遊又將迎來一個小高峰,您在境外「掃貨」的時候一定要悠著點。
根據海關總署的規定: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僅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則全額徵稅。如果你買了一堆價值8000元人民幣的化妝品,那麼可以減去5000元的免徵額度後再計算稅額,即(8000-5000)×稅率。但如果你買了一個價值9000元人民幣的大牌包包,那就不能享受5000元的免徵額度,而是全額徵稅,即9000×稅率。此外,一定要記得保留購物憑證。
口岸進境免稅店也能買
出境時買得不過癮?口岸進境免稅店還能接著買。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去年聯合發布公告,決定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口岸進境免稅店是指設立在對外開放的機場、陸路和水運口岸隔離區域,按規定對進境旅客免進口稅購物的經營場所。
合理擴大免稅品種的同時,口岸進境免稅店還增加了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即在維持居民旅客進境物品5000元人民幣免稅限額不變基礎上,允許其在口岸進境免稅店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連同境外免稅購物額總計不超過8000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