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會客廳」中美網紅在線聊:疫情之下,社交媒體帶來了什麼?

2020-12-11 安徽網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國際電視臺推出的「全球會客廳」網絡直播節目於8月14日正式上線。在第一期的節目中,來自中國和美國各大社交平臺上的網紅們,通過網絡,分享了疫情期間社交媒體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改變。

他們之中,有的在線分享生活方式,有的和粉絲一起學英文,有的是健身達人,有的靠萌寵出圈,也有的是憑藉喜劇天賦開闢了事業的新方向。他們活躍在國內外不同的社交平臺上,卻都有一個共同點: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他們重新審視社交媒體的意義,以及他們能給人類今天的生活帶來什麼。

疫情期間,社交媒體如何改變了我們?

△社交媒體內容創作者參加「全球會客廳」直播節目

Chewie和Oscar是一對居住在北京的情侶,他們大學畢業之後,一直在電影行業工作,是在疫情期間才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原創內容成為網紅的。Oscar的家鄉在武漢,很多親人和朋友都住在那裡。一月份春節前,因為疫情,他不得不取消了回家過年的機票。因為牽掛家人而憂心忡忡,他說,是社交媒體給他帶來了改變,製作原創內容,以及與粉絲互動,都在他情緒低落的日子裡給他帶來了莫大的安慰和鼓勵。

△Kelsey Matevia參加直播節目

Kelsey Matevia和她的兩隻貓咪一起住在洛杉磯,她最初吸引粉絲也是因為分享寵物可愛或搞怪的日常,但這也成為她改變生活習慣的一個契機。Kelsey說,為了能在鏡頭上更好看,她在疫情期間通過健康飲食和鍛鍊,減重23磅,因而贏得了大家的喝彩,一度成為當晚節目中最為受人矚目的明星。

△內容創作者張之昊參加節目

張之昊在社交媒體上走紅,是因為他流利的英文和趣味化的表達,社交媒體曾經給他帶來很多機會,也給他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豐富的色彩,僅2019年,他就走訪了7個國家的15座城市。然而,當疫情讓旅行和採訪等工作變得困難,他也開始尋求改變。他透露說,最近自己正在學習做飯,學習健康飲食,和父母之間的交流也變得多了起來。他還在自己的視頻中邀請父母出鏡,收穫了粉絲的喜愛。

疫情期間,我們分享什麼?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幾乎所有人都體驗到了隔離在家,離群索居的生活,這樣獨處雖然難免孤獨,卻讓很多人擁有了停下來思考的短暫時光。來參加「會客廳」的網紅們不約而同地提到,疫情期間,他們開始思考如何在內容上進行轉型。

Kato Kaelin是美國一檔節目《神奇的世界》的主持人,這檔節目以往主打和名人一起旅行,然而疫情也讓這一切變得越來越困難,Kato一度非常絕望。但現在,他在社交媒體上打開了新的天地。

△Kato Kaelin參加節目並發言

Kato說:「我希望我製作的內容可以讓人們感到開心,因為大家待在家裡往往會感到抑鬱。我在視頻裡給大家建議,吃點什麼東西,喝點什麼東西,如何讓大家保持健康等,我希望每個人都有積極的變化。」

「生命是短暫的,就像是大學的一個學期一樣,你還沒有意識到什麼,它已經結束了。所以我們要珍惜時光,享受生活,」Kato在談到疫情期間的思考時說。

Lerenzo Cipollo主要在網絡上分享健身內容,而3月份美國疫情暴發後,所有健身房幾乎都關門了,所以他開始思考新的健身方式。他也開始策劃新的內容,並計劃開著一輛救護車改造的房車到處旅行,在有限的空間裡保持健康的生活和健身習慣。

△主持人鄒韻在北京演播廳

Lerenzo說,作為一名內容製作者,他越來越注重細節,比如視頻採用什麼封面圖,哪一秒鐘的內容是最吸引觀眾的等等。

之昊也贊同他的說法,他發現,疫情發生之後,更多的人開始在網上尋找的不只是引起共鳴的內容,更多的是情緒上的共鳴,粉絲們希望找到和自己生活有關聯的點點滴滴。因此,除了內容上的互動,他現在更重視如何在情緒上、感受上打動自己的觀眾。

社交媒體一直在發展,內容創作者們也一直在調整自己的原創製作和經營方式。在他們看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社交媒體,更多的人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每個人也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他們在這裡傳遞著快樂、安慰和鼓勵,也收穫了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這是社交媒體對當今的世界而言最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海外網紅大數據報告 - 2021社交媒體標準報告
    同樣的,這也導致了社交媒體使用激增,全球的人們被困在家裡,沒什麼事情可以做,這也增加了他們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正因如此,有些企業與品牌認識到了這個變化,決定遵循他們的受眾。本期內容我們來了解過去一年的大數據變化,用來指導我們2021年的海外網紅營銷工作。
  • 全球會客廳:中美育兒方式的異同
    12月1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的「全球會客廳」網絡直播節目邀請了來自中國和美國既是父親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三位嘉賓,共同探討關於父親在新冠疫情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一話題,並與全球網友分享了他們在養育孩子以及與孩子建立健康親子關係方面的經驗。
  • 如何與社交媒體網紅(KOL)合作(2019)!
    什麼是社交媒體網紅(KOL)營銷?網紅營銷,主要是依靠有影響力的網紅傳遞產品和品牌信息,來吸引潛在受眾獲得轉化。簡而言之,網紅營銷就是指在某個特定領域或社群中,找到有名氣並且有影響力的人,來宣傳和推廣產品或者是品牌。為什麼要進行社交媒體網紅(KOL)營銷?
  • 新冠肺炎之下,社交媒體的力量與風險
    進入社交媒體時代後,每個人都成了自發媒體,擁有篩選、創作、傳播的力量。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這些人也不斷傳播、發酵,影響、重塑疫情相關的認知和行動。那麼這種社交媒體的力量因何而來,這背後又有什麼傳播風險呢?
  • 疫情之下,如何靠抖音和快手自救?
    這個現象告訴我們,在社交的從眾場景中,不論是做號還是進行品牌傳播,首要的是做到高效和快速和你的用戶連接,是成功的保障,而只有工業化才能實現這一點。 趨勢四、視頻營銷進入數位化決策時代 社交平臺進入一個長期不平衡的狀態,加上算法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紅、自媒體的更新迭代速度加快。
  • 疫情下乘風而起的聲網,給教育行業帶來了什麼啟示?
    上市首日,聲網開盤暴漲,一度觸發熔斷機制。最終報收50.5美元,暴漲152.5%,市值達到50.6億美元。開盤即暴漲,聲網到底有何閃光點?橫跨社交直播、遊戲、物聯網、醫療等10餘個行業的聲網,在教育領域提出了哪些解決方案?疫情期間「情景線上化」,教育信息化平臺引來廣泛關注,類似聲網的教育行業玩家都過得怎麼樣?聲網的成功上市,又會給賽道內機構帶來哪些啟示?
  • 中美科技公司巨頭們聊什麼:掌管2.5萬億美元市值
    掌管2.5萬億美元市值 科技公司巨頭們聊什麼  劉佳 趙陳婷 關鍵  西雅圖連接起了北京和矽谷的網際網路。  大佬們都聊了什麼?  這一次的中美網際網路論壇上,最不缺的就是電商出身的網際網路企業家身影。除了公司總部位於西雅圖的亞馬遜CEOJeffBezos,還有去年先後將企業推向美國資本市場的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  20年前曾在西雅圖一棟寫字樓裡第一次用電腦上網並從中找到商機的馬雲在演講中說。
  • 臺灣網紅報告|2020年臺灣「網紅」排行情況
    Statshot Report」顯示,當今全球約有39億6000萬人使用社交媒體,首度超越全球人口半數,佔比約51%。根據「Digital 2020: July Global Statshot Report」報告顯示,以活躍的社交媒體用戶在地區總人口數的佔比,臺灣是88%,與韓國同列全球第二,僅次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99%),遠高於全球平均的51%。此外,臺灣人每天平均花102分鐘瀏覽社交媒體,低於全球平均的142分鐘。
  • 疫情之下的德國在線教育
    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停課,不少國家的學生由此開啟網課模式。在線教育能否緩解關閉學校帶來的教育壓力,如何保障在線教育的有效開展,本期聚焦德國在線教育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 老年「網紅」走紅中國社交媒體
    隨著中國社交媒體和短視頻應用的發展,很多老年人成為短視頻的粉絲和博主。他們在網上分享美食和生活趣事,給觀眾帶來了新鮮感和驚喜。老年「網紅」走紅中國社交媒體,也打破了人們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當時,譚周海習慣了自己的視頻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獲得觀眾的數十個、有時是數百個贊。當他把他83歲的爺爺隨著流行歌曲《小蘋果》跳舞的視頻傳到社交媒體並得到一萬個贊後,情況變了。
  • 通過抖音反向打造網紅店,社交電商能為網紅店帶來什麼?
    而院長對住哥未來方向的思考是打造住哥品牌的網紅店,由此做更大的流量變現。實體店面臨最大的一個難題就是客源少,因此想要賺錢是很難的,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剛剛說的網紅推廣和逆向打造網紅IP店,我們也可以通過運營社交電商的社群方式來解決。或者在網紅店的基礎上打造出社交電商的社群模式,沉澱和裂變粉絲。
  • 鞠建東:百年未有之大疫情,中美貿易爭端和全球秩序重構
    IMF也對全球各個國家做了預測,預測今年美國的經濟是-5.9%的增長,明年如果疫情能得到控制,反彈到4.7%。預計中國今年的增長是1.2%,明年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之下反彈到9.2%。 但是在目前這個情況之下,國內的邊際經濟成本,受跨境隔離強度的影響而上升的程度並不多。原因是即使我國邊境不隔離,其它國家的邊境卻在隔離,我們的國際貿易成本還是很高。因此,在其它主要國家都已經控制了邊境的情況之下,我們加強邊境防控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限。 這樣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入境要嚴控,境內基本要最優防控。 第二個方面,現在要考慮全球下一波疫情的爆發風險了。
  • 出海復盤周報:中美電商差異、YouTube網紅、敬畏心
    一、中美電商的差異性這周在閱讀「有贊微商城」老闆白鴉的文章時,其中的一段話談到了中美電商之間的差異性,原文大意是:「中國的電商流量幾乎完全被淘寶等幾家電商巨頭所壟斷,但美國有50%的電商流量卻來源於近幾年是美國社交電商全面興起的時間,大量的網紅在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誕生。去年我曾經對Instagram上的網紅進行過一些調研,他們他們的年齡在25~40歲之間,職業大多是律師、音樂人、攝影師、記者、美食家還有健身教練等,他們對於個人IP極為重視;通過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來獲得粉絲,然後進行積極變現。
  • 給社交平臺「網紅少年」當爹當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對於他們的父母來說,這真的是一個不同的世界,因為他們並不是生於這樣的社交媒體環境之中。」Madison Lewis 是 Musical.ly 上的一位網紅,擁有超過 250 萬的粉絲人群。她的母親 Tiff Lewis 說道:「你認為你所做的是對的,但在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的時候你很難確定自己做的是否是對的。
  • 哥倫比亞超模卡米拉·伯納爾,幾大著名社交媒體的網紅
    首先,她是哥倫比亞的一位小姐姐、 Ins的性感模特,她在最有名的社交媒體(Ins、Fbook、Tw以及YTbe-以上英文是縮寫,你懂的!)上分享/發布了她穿比基尼和內衣(以及她的時尚和生活方式照片)、展示曼妙身材的大量照片。她是這幾大社交媒體上的「大碼」網紅模特,以其大秀性感身材、比基尼寫真照而聞名。
  • 疫情之下 這些行業迎來新機遇
    而此次的疫情,諸如網購蔬菜、在線問診、買藥送貨上門、在線上課、遠程辦公等,已開始成為疫情期間的生活日常。   短視頻行業逆勢爆發 網紅經濟股大幅上漲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與滲透,新領域逐步影響著人們信息獲取以及消費方式。
  • 疫情期間社交媒體營銷新思路:Nike, Frye, Barilla三大國際案例
    受全球疫情的影響,海內外企業都經歷了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在這樣敏感的時間段,更要緊盯市場變動,做到「非常時期非常營銷」,避免過度營銷使人反感。疫情期間如何進行社交媒體營銷?海外品牌又有哪些營銷神操作?這些營銷手段能飛為您開啟社媒營銷新思路?
  • 網紅營銷乾貨 || YouTube網紅營銷指南
    以前的海外營銷推廣常用的模式主要有搜索廣告、社交媒體廣告、第三方廣告、傳統廣告等,像Google,Facebook、YouTube的信息流廣告等傳統營銷方式。 但是隨著信息傳播越來越網絡化,海外社交媒體KOL營銷近年來引起了跨境出海商家市場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到社交媒體營銷的市場中來。
  • 「社交+」應用模式創新 社交媒體成網紅必選運營平臺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社交平臺也開始順應市場趨勢,在廣告、短視頻、電商、遊戲、教育、支付等領域進行滲透,利用社交關係背書,吸引用戶使用,獲得商業變現,賦予社交平臺新的活力。在網紅領域,社交平臺也為網絡紅人提供了完整的生態體系,推動網紅產業走向規範化和成熟化,以實現平臺方、網絡紅人和經紀機構的共贏。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媒體更是憑藉其裂變式的傳播方式和粉絲沉澱能力,成為大多數網紅必選的運營平臺。
  • 海外社交媒體聆聽(social listening),我要聽什麼?
    很多中國企業開通海外社交媒體平臺渠道的最初動機,是為了「賣貨」,將之當作一個觸及海外消費者的渠道——這當然是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對於企業很重要的一個作用,但如果只把它作為「賣貨」的渠道,就有點可惜了。怎麼去理解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對於企業「賣貨」以外的作用呢?我們可以從社交媒體聆聽(social listening)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