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經濟交白卷,5缺點2迷失0喝採——蔡英文這一年

2021-02-15 臺灣那些事兒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將屆滿一年,今年島內民間投資預測僅成長1.85%,創5年來新低;首季青年失業率12.07%,也創近3年同期最高,實質薪資更倒退17年。

臺灣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表示,一年來臺當局在拼經濟方面交了白卷,所推動的政策對於帶動投資與就業的效果非常小,令人擔心。

臺灣「中研院院士」管中閔也呼籲,執政者必須清楚當前臺灣真正的問題是經濟問題,而非「轉型正義」等政治問題。第一要務就是得改變島內經濟經營的環境,徹底拿掉管制心態,建立透明法制,這樣才能吸引投資,否則臺灣將會一直積弱不振下去。

蔡英文就職一周年民間投資創新低,拼經濟交白卷

  去年「大選」後,民進黨當局團隊提出將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作為經濟施政的重點,隨後也提出產業創新轉型基金、投資公司及五大創新產業等「三駕馬車」來促進民間投資。然而推動一年來,成效仍未顯現,依「主計總處」預測今年民間投資成長僅1.85%,創5年來最低。

  林祖嘉表示,當侷促進投資來帶動薪資成長,這個方向是對的,但做法上則值得商榷。以近期行政機構所提的8800多億(新臺幣,下同)前瞻基礎建設而言,半數經費拿去做軌道工程,而不拿來進行水、電、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改善,這樣如何促進民間投資?沒有創造更有價值的民間投資,民眾的薪資又如何成長?

  

  依據「主計總處」統計,今年首季失業者的失業周數直逼半年,創下近3年同期最高。而新當局念茲在茲的青年就業,成長也有限,15~24歲的青年失業率也升至12.07%,創下近3年同期最高。

  兩年前民進黨還在野時,曾召開公民經濟會議,主席蔡英文致詞時質問馬當局:為何臺灣經濟悶到不行、何以實質薪資倒退16年、為什麼工作越來越難找等10個問題。蔡當局執政將滿一年,依「主計總處」發布的資料,臺灣今年1~2月實質薪資已倒退17年,非僅沒改善,反而更趨嚴重。

  管中閔表示,今天台灣經濟積弱不振,薪資停滯、青年失業、人才外流、產業外流都不是簡單的問題。這一年來當局的「一例一休」、年金改革方向是對的,但在做法上卻是錯誤的,例如年金改革明明是退撫制度的問題,怎麼會操作成政治問題,進而引起世代爭議,族群矛盾呢?

  管中閔強調,新當局必須明白當前臺灣最急需解決的是經濟問題,而非「轉型正義」、處理不當黨產這類政治問題。既是經濟問題,第一要務就是得改變經營的環境,建立透明可預測的法制環境,才能吸引企業投資。

  林祖嘉表示:「新當局這一年花了許多時間在『轉型正義』上,而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又漏洞百出,拼經濟交了白卷。」

    管中閔提醒執政當局,政策方向即使是對的,也必須廣納各界看法,尤其是增加青年世代的參與,絕不可閉門造車,否則臺灣的吸引力、競爭力都將下降,積弱不振的情況也將難以改變。

  蔡英文就職將滿周年,其上任前喊出三箭齊發的房產政見, 如今遭業界大老痛批一團亂!房仲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直言,小英房產政策呈現社會住宅進度延宕等5大缺點,執政團隊則充斥「技術官僚,閉門造車」、「學術治臺,不切實際」等2大迷失,居住正義政策更呈令人難以認同的「0喝採」!

  一位建築開發商大老直言,特別是在學術治理下,許多政策顯得不食人間煙火,難接地氣。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秘書長於俊明指出,內政部門「都更條例」修正案送交行政機構前,並未與業界、不動產開發公會討論,其中包括同意書可撤籤等新制,恐衍生爭議,將令都更滯礙難行。

  李同榮指出,小英的房產政策三箭就猶如一篇華麗的論文,包裹著居住正義的糖衣,如今看來,主要政策方針呈現「5大缺點」。首先社會住宅進度延宕,8年20萬戶的社會住宅政策,沒有連任恐只淪為口號,縱使連任,政見也不易兌現。當局早應設立可跨「部會」溝通的專責機構,只靠內政部門推動,光是地段的選擇及跨「部會」的溝通,就需耗費1年以上,且當局要包山包海自己融資興辦,又要代租代管,僅代租代管,8年將耗資200億(新臺幣,下同)以上補貼金額,還不見得達標,預期4年要完成10萬戶的社宅,肯定會跳票!

  另「都更條例」修法消極,至今仍無較明確與各界達成共識的版本,修法之路恐遙不可及;此外,「老危屋重建條例」避重就輕,條例中偏重消極的老屋重建,忽略應優先處理危屋強制重建問題。

  李同榮指出,蔡英文在5·20前,匆促提出高達8800億的前瞻計劃,其中「軌道建設」編列4千多億,幾乎佔掉總預算的一半,當局自稱帶動的民間投資,效益卻不到總投資額的20%。若能運用民間資金投資,優先規畫「高鐵環島」,再把範圍縮小到都會的環狀捷運建設,不必花錢就能完成環島高鐵一日生活圈美夢,並能帶動更多民間投資效益。

   蔡英文5·20就職1周年將屆,社會變得更撕裂、政治變得更對立,許多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滿意度一直在低空盤旋,而且還繼續走下坡。這些都和她的領導風格與民進黨的政治性格有關。總結來說,這1年執政,蔡英文面對了4大敗局。

   

   在野時,蔡英文和民進黨把話說得太硬太滿,許多承諾、主張過度背離現實,根本不可能執行,造成蔡英文上臺後必須不斷地轉彎,不停地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唯一不變的是天天變,唯一不彎的是髮夾彎」,這幾乎是蔡英文執政1年的寫照。

   政治誠信破產,不只傷及蔡英文的聲望,導致滿意度崩盤,更讓她失去民眾的信任,當公信不再,蔡英文想推動的政策自然充滿阻力。其結果就是,執政如無頭蒼蠅,讓臺灣變得更無方向感。

   以年金改革為例,蔡英文本來可以從財政的長遠宏觀,向全民以及軍公教訴求改革,這本是擁有正當性的政策,但民進黨公職卻忘了自己是執政者的身分,不斷地向退休保障被削減的軍公教叫囂,「包圍愈多砍愈兇」等威脅式言語都出籠,其汙名的不只是軍公教的形象,也汙名了原本的改革正當性。

   又如在「監察委員」的提名上,蔡英文提名陳師孟為「監察委員」,當陳師孟公然表示,要把辦扁法官用除垢法「清除掉」,赤裸裸地侵犯司法獨立,而蔡英文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卻不置一詞,這不啻是為陳師孟的言行背書。在陳師孟公然表態要清算司法,而蔡英文仍執意提名他時,臺灣的司法,天日已蔽。不久前我在歐洲各城市座談,許多人都提及臺灣的司法,認為這種言行的官員,在歐洲早就被掃進垃圾桶裡。這些豬隊友,對蔡英文民調下挫,都可謂「居功厥偉」。

「一例一休」、能源政策、年金改革、「不當黨產條例」、「保防法」、「反滲透法」、「財團法人法」、「前瞻基礎建設條例」,每一項法案與政策都充滿了爭議。

   有的是沒有周詳的配套,如「一例一休」,這政策本來沒有藍綠之別,蔡英文也是基於想要嘉惠勞工的善意才推出「一例一休」,但由於政策評估不紮實,輕忽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蔡英文選前對勞工的承諾,選後跳票,最後還弄得社會雞犬不寧,勞工、企業、消費者三輸,政策的執行力與配套能力大有問題。

  有的擺明是選舉考量、綁樁分贓,如「前瞻基礎建設條例」,不只國民黨反對,許多專家學者、甚至過去支持綠營的人士都跳出來勸阻該條例,怕將來是財政的永遠惡夢,但蔡英文還是一意孤行;有的是有鮮明的政治算計,只是為了打擊對手政黨,讓自己永續執政。

  人民不是笨蛋,怎會看不出民進黨的私心盤算?

  兩岸僵局一日不解,臺灣許多困局就很難根本性地打破。

  這4大敗局,都不容易化解,但卻不是不能夠化解。最重要的起點是態度,蔡英文最需要改進的,就是真正做到她自己宣稱的「謙卑、謙卑、再謙卑」,而不是掛著謙卑的羊頭,卻賣起傲慢的狗肉。做到這一點,蔡英文的執政困局才有可解的一天。(作者為前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羅智強)

相關焦點

  • 英媒:蔡英文執政周年拼經濟交白卷 兩岸關係不佳是致命傷
    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導 英媒稱,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5月20日執政滿一周年。一如外界預期,蔡英文執政後民調大幅走滑,雖不至於灰頭土臉,但也是疲於奔命。 據路透社5月17日報導,外界認為,蔡英文上任後重改革、輕成長,戰線拉得太長又太多,都是民調致命傷。
  • 蔡英文就職周年民間投資創新低 實質薪資倒退17年
    17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將屆滿一年,今年島內民間投資預測僅成長1.85%,創5年來新低;首季青年失業率12.07%,也創近3年同期最高,實質薪資更倒退17年。  臺灣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表示,一年來臺當局在拼經濟方面交了白卷,所推動的政策對於帶動投資與就業的效果非常小,令人擔心。  臺灣「中研院院士」管中閔也呼籲,執政者必須清楚當前臺灣真正的問題是經濟問題,而非「轉型正義」等政治問題。第一要務就是得改變島內經濟經營的環境,徹底拿掉管制心態,建立透明法制,這樣才能吸引投資,否則臺灣將會一直積弱不振下去。
  • 將交白卷 蔡英文專機私菸案監察受阻
    將交白卷 蔡英文專機私菸案監察受阻 2020年03月29日 16:5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9年蔡英文「出訪」隨行人員被曝出走私香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29日訊 2019年7月,蔡英文「出訪」專機隨行人員被曝出走私香菸的醜聞。但負責該案的臺灣監察機關人員卻表示,自2019年8月立案調查以來,調閱相關卷宗處處受阻,法務部門與臺北地檢署疑似消極抵抗。由於本屆監察機關人員任期即將屆滿,懷疑是有意從中阻撓,企圖讓調查報告破功。
  • 比馬英九時期會拼經濟?林濁水端出數據打臉蔡英文
    中國臺灣網8月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5日下午到高雄輔選,她說,民進黨執政後的經濟成長穩定,若現在還有人說國民黨較會拼經濟,那就要問那個人「你數學是好還是不好」。對此,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打臉小英說,其實,馬英九執政8年中,經濟成長率有一年10.68%,一年3.8%,甚至還有一年是4.02%,都比蔡執政的3.0%高。蔡英文說,國民黨批評民進黨執政時經濟不好,但經濟是否好,看數字比較一下就知道,民進黨執政前的經濟成長率是0.8%,現在連續4季超過3%,去年失業率17年來最低,今年上半年更降到3.76%。
  • 陸學者:拒絕承認「九二共識」 蔡英文空頭支票難兌現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將屆滿一年,執政業績欠佳。香港《大公報》今日刊載復旦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蘇虹博士的文章指出,蔡英文島內政績交「白卷」令民眾失望,兩岸關係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蔡英文怎麼折騰都弄不出什麼名堂。一年過去了,蔡英文當初開出的空頭支票根本無法兌現。
  • 社評:蔡英文,祖國喊你快點交答卷!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已經一年,但有關「九二共識」的「答卷」卻遲遲未交。兩岸溝通機制因此停擺,兩岸關係已陷僵局。一年來,兩岸經貿動力迅速減緩,臺灣經濟進一步邊緣化,島內和海外投資人停步觀望。所謂的「轉型政策」「新創新計劃」和「新南向政策」,由於得不到大陸支持,正逐漸脫離由大陸經濟引領的亞太地區產業鏈與市場的重構,很快就可能會變成瞬間被大浪吞沒的小舢板。蔡英文最喜歡說的就是改革,她的改革是暗懷「獨」心的改革,所謂為臺灣的利益只不過是掛在嘴皮子上的一種掩飾,從來是不計民眾福祉的。
  • 10年前,那個故意考0分交白卷的陝西考生張皎,後來怎麼樣了
    在這些自負的考生看來,人的成功和高考沒有關係,即便是高考交白卷,日後也能成為像比爾蓋茨一樣的成功人士。2010年,陝西一位考生策劃了高考考0分的無聲反抗。就這樣,張皎瀟灑地交了白卷,成了高考考0分的考生。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熱議,很多人都想知道,張皎為了交白卷,僅僅是為了向教育反抗嗎?
  • 高考「白卷英雄」結局曝光: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這屆考生大概是恢復高考以來最難的一屆,遇地震,內澇,大暴雨,坐澡盆,吊車,船,遊著泳去考試。他們石破天荒的在考場上交了白卷,以此對抗高考。10年過去了,那些白卷英雄,是否活成了他們期望的模樣?高考是如何改變了命運?交白卷的反應試教育者2006年,河南省南陽市的蔣多多,成為了高考新聞人物。
  • 蔡英文所謂「拼經濟」,拼的是自己吃喝玩樂的消費?
    面對這樣的情況,新上任的領導人蔡英文並提出任何有效的解決方案,反而是在到地區進行考察時,鼓勵當地民眾疫情解除後可以吃喝玩樂。蔡英文前往九份老街,鼓勵民眾到處玩樂由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以及經濟部門沈榮津陪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往九份老街進行參觀,稱此行是為了可以更好的宣傳「防疫新生活」,最終帶動城市向前發展。
  • 那些高考「交白卷」,用0分反抗高考制度的孩子,如今怎樣了
    向現實低頭的人是懦弱的,年輕的學生們,應該提高自己的能力,打破分數決定命運的世俗,但有這樣的3個人,他們抵抗的方式,讓人難以理解,高考時竟然故意交白卷,用0分反抗高考制度,如今他們怎樣了?這個舉動起效果了嗎?
  • 高考「白卷英雄」結局曝光: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01 交白卷的反應試教育者 2006年,河南省南陽市的蔣多多,成為了高考新聞人物。 02 年少輕狂的「白卷英雄「後悔了 2008年,19歲的安徽考生徐孟南深受韓寒《通稿2003》的影響,強烈反對應試教育。 當年高考,他在答題紙上寫滿了自己的「教育宣言」,以交白卷的方式,轟動全國。
  • 40多年前,在高考中交白卷的「白卷英雄」,如今過得如何?
    然而在巨大的壓力下,每年高考考場都會狀況頻出,不過對於交白卷的情況,卻是很少出現的。但在40多年前,就曾出現過一位在高考中交白卷的「白卷英雄」,他叫做張鐵生,如今過得怎麼樣了?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1972年的時候,張鐵生一年的出勤量達到了340天,也就是說他全年的休息時間只有20來天,由此可見他的敬業程度。也正因如此,張鐵生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青睞,還獲得了被推薦參加高考的機會。作為一名文化青年,能夠獲得這樣的機會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因此張鐵生非常重視這次機會。
  • 12年了,高考0分落榜,說重來不再交白卷的安徽男孩,如今怎樣
    「塵埃落定前,請用盡全力拼一次!」這是清華大學的宣傳片頭的一句話,旨在告訴人們不要對自己輕言放棄,堅持奮鬥到最後一刻,奇蹟才會出現。是的,奇蹟不喜歡容易放棄的人,奇蹟不會在中途發生;沒有堅持走到終點的人,很難看到奇蹟!
  • 牛人陳丹青高考英語交白卷得0分,中央美院:我們就要這樣的人才
    牛人陳丹青高考英語交白卷得0分,中央美院:我們就要這樣的人才在英語考場上,因為不會英語,他直接交了一張白卷。其實也算不上是白卷,因為那上面還有陳丹青寫的12個漢字,&34;。恐怕老師看到了這句話,也是哭笑不得吧。本以為英語得了0分,陳丹青高考會失利,結果他卻意外得到了央美的破格錄取。原來是招考老師發現了陳丹青在畫畫上的天賦,認為他在繪畫上的才能,足以掩蓋不會英語的這點瑕疵。
  • 牛人陳丹青高考英語交白卷得0分,中央美院:我們就要這樣的人才
    牛人陳丹青高考英語交白卷得0分,中央美院:我們就要這樣的人才1978年,25歲的陳丹青和許多年輕人一樣,面臨著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高考。在此之前,他也和大部分知識分子一樣,經歷了十年艱苦的知青歲月。在1978年全國恢復高考的這一天,迎來了重新揚名立萬的機會。
  • 為反抗教育制度交白卷的兩位高考生,一位鋃鐺入獄,一位活出精彩
    要說娛樂圈的學歷,那這天花板莫過於高曉松一家了,研究生都只能算是文盲的高級家族,個個都是精英;那要是這學歷的井蓋,莫過於大德雲社了,各個小學肄業,初中都算是高學歷,像欒雲平這樣的在裡面簡直是鶴立雞群,高處不勝寒。
  • 14年前,曾交白卷並寫8000字反對高考的蔣多多,如今現狀如何?
    毫無疑問,現代社會的高考如出一轍,不同的是,則更加公平公正、客觀正義,減少了古代制度呆板腐舊的缺點。但是,2006年有一位考生曾交白卷並寫8000字反對高考,那麼,她的目的是什麼?她現在怎麼樣?二、白卷之考抱著反對高考的心態,蔣多多不斷怠時學習,高中成績一落到底,在學業低迷和不滿高考的雙重擠壓之下,她失去了學習勁頭。2006年6月7號,蔣多多參加了高考考試,但是她獨闢蹊徑,在高考試卷上大筆一揮,寫下了長達8000字的不滿之文。
  • 蔡英文自己不「拼經濟」,憑什麼讓臺商回臺投資?
    蔡英文自己不「拼經濟」,憑什麼讓臺商回臺投資?但人們只見蔡當局上臺後「拼政治」,追討國民黨黨產,大搞「轉型正義」,經濟政績卻是乏善可陳。蔡當局自己都沒在「拼經濟」,卻叫臺商「拼經濟」,是把臺商當傻子嗎?
  • 14年前,河南女孩痛批高考、故意交白卷得0分,她現在後悔了嗎?
    蔣多多曾經就在高考時故意交了白卷,後來還寫了8000字長文批判高考制度,那如今她的生活過得如何呢?自小成績優異,因為小說被出版而沉迷寫小說1987年,蔣多多生於河南一個很小的村莊,村莊中只有150多戶村民,而且生活都不富裕。
  • 臺媒:蔡英文「五大改革」獨缺自我改革
    在實質評論其內涵前,我們先檢視令人憂心的經濟數據:出口連續6個月衰退、第二季經濟成長率(GDP)跌至0.64%,遠低於原先預測的3.05%,「主計總處」大幅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至1.56%,比5月預測值大幅下修1.72個百分點,不僅無法保3,連保2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