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附新印象-聚菁咖啡館
縱觀歷史,我們時時感嘆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一次,我們旁觀的是「華附奧考」!
以「公民同招」,「電腦派位(搖號)」為小升初政策關鍵詞的2020新政元年,華附奧班招生簡章姍姍來遲。對比同樣作為新政元年的2015年,兩年的相似之處非常明顯:
1. 華附不得不放棄往年運作成熟且有效的選拔,根據新政要求進行調整遴選方式;
2. 招生人數都是100人;
3. 面談會是其中或僅有的遴選形式。
廣州小升初的轉折點發生在2014年,全面推行是在2015年,其中的關鍵詞,就是「筆試改面談」。
2014年,小語賽、小英賽等各大官方賽事相繼取消,外國語學校取消筆試,率先試水「面談招生」;2015年,民辦學校招生全面啟動「面談招生」,過往運行十多年的「大小聯盟考試」從此偃旗息鼓。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2015年可以說是前後10年小升初政策變動劇烈的一年,「面談」吹遍這一的年廣州小升初,民校全中,招生從此進入「密考時代」;華附也被波及。這一年,華附一反往年筆試的做法,在招生簡章對第二輪遴選直接給出了「面談」的說法。
這一年華附奧班在第二輪的實際遴選中,採用了「筆試+面試+機試」三試結合的花式設計;數學筆試全部為選擇題,不僅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不定項選擇題」,在題目上也不作任何提示,500個小白鼠不少考得七葷八素,心肝顫顫。
2015年華附全新突變的遴選方式考出了一批優秀的孩子,但也把一批優秀的孩子考掉了。回看這一年的錄取名單,市奧校前50的同學接近一半沒考上,學而思杯前50名也有一半沒上榜——往年這些同學十有八九是能進入奧校100強錄取名單的。
這份名單上,饒睿同學考上了,今年入選國家隊代表中國出戰。但在2015年,當時很多跟饒睿一起走在奧數道路上的優秀同學因為沒考上華附,從此跟奧數漸行漸遠。雖然各自散落在各大豪門學校重點班,但這些小學一直在奧數方向上投入時間精力,同時有數學天分的孩子,因為新的考試方式無法體現實力而與華附失之交臂,卻不得不說是內心的隱痛。
2016年,「面談」作為體現素質和符合政策要求的需要得到保留,是實質還是形式,不得而知;但整體而言華附第二輪遴選重返筆試為主。以數學為例,題型和難度跟2014年無異。
2015年的遴選新方式被否定,一切又回到從前。
2020年的大新政之下,華附招生備受矚目,波瀾不斷,又是變化的一年。
從簡章來看第二輪的遴選重點,可以看到:
1. 考察科目:
第二輪遴選以數學能力為評價重點,對語文和英語的評估可能出現在第一輪材料篩選中,也可能與數學關聯的形式出現在第二輪遴選中;
2. 考察形式:
從簡章中出現的「評委組成」和「全程錄像」推斷,第二輪遴選會包含面談的形式;根據2015年的情況,在面談之前不排除會有筆試。
疫情加上未知的考試形式,對於2020年備考華附的學生而言,華附奧班衝刺充滿著各種的不確定性。一方面,奧數少年們的備考要有靈活針對性;另一方面,家長和孩子都要有充分的心理建設。
懸念之下,意外總會發生。但無論如何,發最好的願,盡最大的努力,祝福衝刺華附的少年夢想成真!我們且把評論交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