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快要過去,春運也已經開始,你是否為回家的歸途做好了準備。我們不管是為了工作還是各種各樣的原因,都在外打拼,大多數時間無法時刻陪在父母的身邊。但是過年春節是每個人都在乎的節日,不管怎樣都要回家陪家人一起過一個安靜祥和的新年。
但是回到家,我們和父母交流的也逐漸變少。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手機網路遊戲的出現,過年過節回家親人之間的交流便越來越少。七大姑八大姨,見了面也都是微信紅包朋友圈啥的。家裡的爸媽慢慢變老,或許他們跟不上潮流,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跟你聊天,也不會用手機給你發紅包。但他們依然想跟你聊聊天,想為你做點什麼。就像你最近在玩的《旅行青蛙》,蛙兒子回家之後,你能做的就是替他準備好一切。雖然他的世界還有你,但是你想完全融入進去,卻是那麼的不現實。我每次回家能幹父母聊的好像就變成了,最近胖了瘦了、談沒談對象、上班下班冷不冷、有沒有按時吃飯。。。。
在爸媽殷切的話語中,我能感覺到那種他們心底渴望與我們溝通的更多,渴望像我們小時候一樣為我們擋去風雨。但又不知道何時,我們與父母的距離慢慢變遠了;父母在那,我們卻未曾仔細看過他們日漸蒼老的面龐。
我們可能放假回到家,就「衣食無憂」了。躺在沙發上打著王者榮耀,刷著琅琊新劇,聽著流行音樂,和父母仿佛生活在兩個空間。爸媽能做的就是把我們難得放假的幾天,照顧的好好地。到了飯點叫你起床吃飯,脫下來的衣服媽媽可能就去跟你收拾,來不及告訴你就幫你洗乾淨了。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常年不在家,媽媽可以接觸我們的時間本來就不多。讓媽媽幫我們洗洗衣服做做飯,正好讓媽媽感覺到為孩子做的事情而開心。
也許有人會說媽媽洗的衣服,那味道是媽媽獨有的味道,讓媽媽幫我洗衣服是為了離家時可以穿著媽媽洗的衣服,很暖。
那如果媽媽要幫你洗衣服,你應該「拒絕」還是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