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銀河系的旋臂是如何形成的,我們的太陽系也在其中

2020-12-22 井裡看星星

那麼,旋臂是如何形成的,當星系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沒有螺旋臂?星系中的所有物質都以均勻的圓形運動圍繞著中心運動。氣體雲恆星發光並照亮螺旋臂,如果這些氣體逐漸耗盡,整個星系區域似乎會從藍色變為紅色,並開始失去螺旋臂的結構。這樣就能找到螺旋臂。螺旋臂的未來呢?在觀察了沒有螺旋臂的星系後,科學家得出結論,根據旋臂誕生的理論,仍然有螺旋臂的星系往往是年輕的星系,而失去手臂的大多數星系太老了。現在我們都知道我們在銀河系的螺旋臂上,那麼螺旋臂是如何存在的呢?科學家們認為,螺旋臂中的氣體比其他區域多,因此,臂上也有許多年輕恆星,它們在發光和加熱時照亮了宇宙。星系內部的空間並不平坦。

但是在星際空間中總是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當受到幹擾時,星系中的天體就開始運動。下一代的第三代恆星將在上一代恆星的殘餘物上產生,所以它總是以螺旋臂的形狀出現。直到過去的一百年,我們才知道銀河系是一個旋轉的星系,如果我們處在一個類似於它的太陽系裡,它就像銀河系裡的一個不引人注目的沙子中的一個原子。

在幹擾較多的地方,物質是相對空的,而幹擾較少的地方是物質相對緩慢的速度。當然,暗物質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作用。結果發現它是一個沒有特殊形狀的星系。

這導致星系內的區域更密集,區域更小,而恆星往往是在星系內氣體密度較高的區域誕生的,因此星系中的第一代恆星是錯誤地誕生的。我們只是很小。我們想出了一個與以前完全不同的概念,地球不是一個偉大的行星,而是一個普通的巖石行星,相對於太陽的大小和質量。在古代,我們認為我們居住的地方是宇宙中最核心的存在,甚至太陽圍繞著我們旋轉,我們是中心,直到望遠鏡被改進,太陽昆蟲學被提出。

相關焦點

  • 探索:太陽系究竟位於銀河系旋臂結構何處?
    很多人知道銀河系是個螺旋星系,但是我們究竟位於這個廣袤的旋臂結構的哪個位置呢?據國外媒體報導,眾所周知我們生活在螺旋星系銀河系內,事實上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這意味著我們的星系可能有兩個主要的旋臂,加上一個中央條狀物,而後者天文學家知之甚少。但是在這樣廣袤的旋臂結構裡,我們的太陽系究竟位於哪裡呢?銀河系大約10萬光年寬,我們距離銀河系中央大約2.5萬光年,似乎我們並不位於銀河系兩個主要的旋臂內,而是位於銀河系內一個小旋臂內。
  • 中美德科學家成功測量太陽繫到銀河系旋臂距離
    中國、美國和德國天文學家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成功測量了太陽到最近的銀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的距離。科學家稱,這一成就不僅解決了困擾天文學界多年的難題,也使人們準確繪製銀河系旋臂結構圖成為可能。       科學家將這一成果發表在8日出版的《科學》雜誌網絡版上,論文的第一作者徐燁博士目前是南京大學天文系的研究人員。他們測出,太陽到英仙座旋臂的距離為1.95千秒差距,約6360光年,誤差不到2.1%。       多年來天文學家還沒能測出旋臂離我們有多遠。
  • 銀河系是什麼形狀?旋臂勻稱美麗
    該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自行和距離,得到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它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為10萬×10萬光年的全新銀河繫結構圖。該圖是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它清晰地展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四條旋臂的棒旋星系,徹底解決了銀河系究竟有幾條旋臂這個天文學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
  • 銀河系有四條旋臂,沒有疑問了
    銀河系圖片銀河系最新照片出爐,也是迄今為止最為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這張圖清晰的向我們展示了銀河系是一個具有四條旋臂的棒旋星系。這是美國科學院和德國馬普天文研究所歷時15年,對銀河系的研究成果。他們繪製了一張十萬光年乘十萬光年的銀河系地圖。銀河系的直徑是十萬到十八萬光年左右,我們所處的太陽系距銀河系中心很遠,位置接近於銀道面(銀道面:銀河系的主要質量形成的盤狀平面),我們所觀測到的銀河系旋臂都是重疊的。這張圖結束了長期以來對銀河系有幾條旋臂的問題。
  • 4條旋臂 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出鍋」了
    記者23日從南京大學獲悉,由中美德三國天文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研究,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近日,《科學美國人》發表了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鄭興武教授與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馬克·裡德撰寫的封面文章《銀河系新視野》,總結了二人同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卡爾·門滕教授領導的國際團隊15年來的研究成果。
  • 中美科學家繪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銀河系直徑約為10萬至18萬光年,太陽系離銀河系中心很遠,且位置接近銀道面,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旋臂都重疊投影在天球上而無法分辨。該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的距離和自行,得到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它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為10萬×10萬光年的全新銀河繫結構圖。該圖是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 那麼螺旋星系的旋臂是如何形成的呢?
    有兩個問題確實隱藏在這裡:漩渦和橢圓形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對象,以及漩渦星系中的旋臂是如何產生的,因此,我將略微獨立地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從漩渦和橢圓形是否真的不同開始。他們確實不同!這裡有非常簡單的方法去發現他們的不同:漩渦星系很神奇,它非常薄。
  • 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什麼位置?是郊區嗎?
    我們的地球位於太陽系,而太陽則是一顆普通的恆星,在銀河系太陽這樣的恆星也是非常普遍的。根據目前的天文觀測,銀河系是一個螺旋星系,而且有著一個棒狀的核心結構。這就意味著太陽系的位置就在旋臂上,這也是現代天文學的觀測結果。銀河系的旋臂數量至少有兩條,由於銀心的遮擋,我們很難觀測到銀河系另一端的樣子。
  • 銀河系確有4條旋臂
    科學家繪製出的銀河繫結構圖。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南京4月23日電 記者23日從南京大學獲悉,由中美德三國天文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研究,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 探索銀河系:我們在銀河系的哪裡?它究竟是什麼?
    可以這樣理解它的大小:我們的恆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大約2000億恆星中的其中一個!我們在天空中所能看到的所有物質都是銀河系的一部分。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這意味著它就像一個有旋臂結構且向外輻射的扁平狀星系。 我們的太陽系就位於銀河系外方邊緣的一個旋臂上。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有25,000光年。
  • 我們身在銀河系中,如何知道其形狀和恆星數量?是這樣測算出來的
    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中,屬於銀河系眾多恆星系中的一個,那麼銀河系中共有多少恆星呢?不單是銀河系,其實我們之間對太陽系中有著多少星球狀天體都不清楚,因為太陽系中自身會發光的天體只有太陽,我們肉眼可見的其他天體只有五大行星和天王星以及月亮和一些彗星等,數量眾多的柯伊伯帶天體還不為人知,因為它們本身不會發光,靠的反射的太陽光很難發現距離非常遙遠的小天體。
  • 天文學中的星座、星系、恆星系、行星系和星系旋臂,該怎樣區分?
    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雖然我們人類生活在宇宙中,但是宇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人類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對宇宙進行探索,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也不斷深入。在天文學方面,有許多的名詞,比如星座、星系、恆星系、行星系和星系旋臂等等。
  • 球狀星團:集中了銀河系中最早形成的一批恆星,分布在銀河系中心
    雖然恆星數量超過10顆以上就可以形成星團了,但是實際上我們在銀河系內發現的星團,其擁有的恆星數量都十分驚人,有的星團甚至擁有多達幾十萬顆恆星。銀河系中心的球狀星團科學家根據星團中恆星之間的距離和結構關係,把星團分為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
  • 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會不會與其它恆星系碰上或者被影響到?
    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大約擁有1000-4000億顆恆星,這些恆星與其內部的行星等星體以及星際物質,共同構成了一個直徑約20萬光、厚度約1.2萬光年的龐大空間結構。太陽系處在銀河系的四條旋臂之一的獵戶座旋臂上,距離銀心約2.5萬光年,圍繞銀心的公轉線速度為240公裡左右,大約2.5億年會繞銀河系旋轉一圈。那麼,銀河系擁有這麼多星體,太陽系在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過程中,會不會與其它恆星系統碰撞上或者被影響到呢?
  • 銀河系的形狀是扁平的,我們所處的「宇宙」是不是也是扁平的呢?
    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天體,包括恆星、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星雲、星際塵埃等等各種類型的天體,而天體之間由於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而形成了不同層級的天體系統,其中包含地球的天體系統從小到大分別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和宇宙。目前人類對於地月系、太陽系和銀河系了解的相對多一些,而對於總星系和宇宙的了解則相對較少。
  • 太陽繫到底處於銀河系的什麼方位?來看看我們有多偏遠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存在於太陽系中,太陽系圍繞著銀河系運行。這麼看來,銀河系是十分廣闊的,那麼銀河系裡有多少恆星呢?在銀河系中,類似太陽的恆星數量大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它們共同組成了龐大的銀河系王國。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內側邊緣,為何只有它才適合居住?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宇宙是非常廣袤的,但是所有的天體都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遵循著一定的運動規律,一個套著一個的,如地球圍繞太陽系旋轉,太陽系又圍繞著銀河系旋轉,都是小天體圍繞著大天體旋轉的,所以我們是位於銀河系的,而銀河系就是我們老大的老大,它的直徑大概介於100,000光年到180,000光年之間,大約有1500-4000億顆恆星,很有可能存在1000億顆星系,如此說來,我們太陽系也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顆而已。
  • 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要幾年呢?
    太陽系就是以太陽為中心帶領八個大行星以及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的天體,銀河系和太陽系是怎樣的關係,那就讓我們一起去銀河系看看吧。太陽系太陽系就是以太陽為中心帶領八個大行星以及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的天體。太陽離銀河系中心大約2.6萬光年,離銀河系的邊緣也有2.3萬光年。
  • 在我們所處的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系比「銀河系」大?
    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都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它們相互吸引、相互繞轉,組成了不同層次的「天體系統」,以我們地球為例,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是極其複雜的,絕不僅僅我們熟悉的自轉和公轉那麼簡單,因為包含地球的天體系統從低級到高級,分別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以及宇宙,所以地球一方面在自轉和繞太陽公轉,同時我們也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運動,也在伴隨著總星系的運動而運動
  • 凝望十餘載 勾畫星河影 中外科學家繪製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
    這是人類繼認識地球和太陽系後,跨入巨大銀河系的關鍵一步。 歷經17年,美國、德國和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的重大科學研究團隊繪製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清晰地展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鄭興武解釋,是因為銀河系太大了,現代研究表明它的直徑約為10萬至18萬光年,太陽系離銀河系中心很遠,且位置接近銀道中心面,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旋臂都重疊投影在天球上而無法分辨,同時我們又無法離開銀河系,到幾百萬光年以外的宇宙空間來回眸銀河系,恰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