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

2020-12-20 騰訊汽車

政策出臺的背景

  標準的出臺是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通知》要求。2008年8月1日,國務院以「國發〔2008〕23號」文件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通知》,其中對汽車節油提出五項措施。

  (一)嚴格執行車輛淘汰制度。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淘汰老舊汽車;

  (二)是鼓勵使用低油耗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降低小排量乘用車消費稅稅率,提高大排量乘用車消費稅稅率,進一步擴大不同排量汽車消費稅稅率差距。把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列入政府採購清單,新購公務車應優先購買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

  (三)是完善汽車燃油經濟性標準。適時提高並嚴格執行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抓緊出臺重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儘快制訂營運客、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建立並實施強制性汽車燃料消耗量申報、公告、標識制度;

  (四)是加強運輸節能管理;

  (五)是大力發展公共運輸。

  標準的出臺是為了解決我國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問題。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對石油資源的需求激增,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不斷提高。據海關統計,中國2007年石油消耗總量為3.8億噸,其中,進口石油達到1.968億噸,佔我國石油消耗總量的52%左右。我國汽車消耗的燃料佔燃料消耗總量的40%左右,汽車燃油消耗是石油消耗的主體,汽車節油也被列入節油措施中的重點。

  《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的約束性指標,國家發改委多次發文要求各行業落實該指標。從總體上控制汽車燃油消耗,必須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汽車節能技術水平;

  (二)採取各項控制汽車燃油消耗的政策措施。

  其中,施行強制性的汽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是促進汽車節能技術進步、提高汽車燃料經濟性的有效途徑。

  標準的提出是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第三階段限值的要求。《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GB19578-2004國家標準自2005年7月1日實施。對於新認證車:第一階段的執行日期為2005年7月1日,第二階段的執行日期為2008年1月1日;對於在生產車:第一階段的執行日期為2006年7月1日,第二階段的執行日期為2009年1月1日。《限值》標準施行後,按照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統計,2006年與2002年相比,新車的全國平均燃料消耗量從2002年的9.11L/100km,下降為8.06L/100km,乘用車燃料消耗量平均下降了11.5%,認為該標準的實施對乘用車降低油耗效果明顯。第二階段的限值是在第一階段限值基礎上加嚴約10%。但是,第二階段限值與2002年世界各國轎車的平均油耗水平基本相當,顯然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實現國家對汽車節油的指標要求,還必須制定、加嚴有關汽車節能的技術標準。因此,有關部門開始研究制定第三階段限值標準。2008年3月,全國汽車標準委就「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第三階段限值標準」的制定公開徵集意見。《限值》標準第一、二階段要求實施以來,我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水平下降明顯,但與國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下一階段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水平只有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下降接近20%,才能保證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會繼續擴大。但是,從我國乘用車技術水平分析,達到下降20%的目標難度很大。2008年5月,全國乘聯會曾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應從我國實際出發制定第三階段限值標準,二是進口車與國產車應實行同樣的限值標準,三是制定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激勵和輔助政策。從2008年4月至2009年7月,全國汽車標準委共組織召開了四次會議進行專題研究,最後確定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根據最後的會議精神對標準作進一步完善後形成標準徵求意見稿,提交行業徵求意見。

  本標準適用於能夠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最大設計總質量不超過3500kg的M1類車輛。不適用於僅燃用氣體燃料或醇類燃料的車輛。

  制定本標準時確定的主要技術內容的總體方案有三點:一是標準以滿足《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二階段作為最低要求;二是以車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取代單車限值作為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的評價指標;三是在實施策略上採取彈性做法。這三點原則引伸出三個新定義:1、車型燃料消耗量。依據GB/T19233(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試驗、計算並確定的某車輛型號的綜合燃料消耗量型式認證值;2、平均燃料消耗量。按產量加權計算得出的一組車輛的平均燃料消耗量;3、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某製造商在一年內生產的所有乘用車車型燃料消耗量按當年生產量加權計算的平均燃料消耗量。

  車型燃料消耗量的計算和確定:按GB/T19233-2008(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計算和確定車型燃料消耗量,記錄在本標準附錄A規定的燃料消耗量型式認證報告中。

  車型燃料消耗量限值:乘用車車型燃料消耗量應滿足GB19578(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二階段限值要求。

  車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的確定:本標準以企業作為標準評價的對象,在實施上也採用更加靈活的方式,不再要求每輛車都必須滿足標準要求,因此,本標準針對單車不再採用「限值」設定,而是從技術上可實現的角度,仍然以整車整備質量為特徵參數,為各個不同的質量段分別設定車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另外,對具有三排座椅或安裝有非手動檔變速器等因結構和用途對燃料經濟性造成不利影響的車輛,目標值要求相應放鬆5%。

  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製造商在某年度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應用製造商各車型的燃料消耗量與該年度各車型對應產量乘積之和除以製造商該年度乘用車總產量計算得出。

  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TCAFC):製造商在某年度需要達到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應依據第4章規定的車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即上頁表格中的目標值),用該製造商各車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與該年度各車型對應產量乘積之和除以製造商該年度乘用車總產量計算得出。

  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自2012年起,各製造商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的比值不應大於以下要求:1、2012年≤109%;2、2013年≤106%;3、2014年≤103%;4、2015年及以後≤100%。

  生產一致性要求:按照本標準進行認證的車型,製造廠應保證所生產的車輛與認證車型相一致。如果不符合生產一致性的要求,應撤消該車型的認證。

  生產一致性檢查:根據製造廠在所認證車型燃料消耗量方面的日常檢查程序的滿意程度,主管部門確定進行生產一致性檢查的方式;車輛在燃料消耗量方面的生產一致性檢查,應以本標準附錄A中的內容為基礎,按GB/T19233-2008(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的規定進行。

  更改和認證擴展:對已認證車型的更改,應通知批准認證的主管部門,主管部門可以作出如下決定:1、如所作的更改不會影響更改車型的燃料消耗量,則對該車型的認證依然適用於更改車型。2、要求檢測機構按照GB/T19233-2008的規定,提交經更改車型的型式認證報告。

  下一階段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以推動車輛技術革新、進一步提高燃料經濟性和縮小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作為目標,努力促進先進汽車節能技術和先進發動機在中國的應用和推廣,推動汽車及發動機產品的更新換代,使我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平均水平在2006年的基礎上下降15%左右,到2015年(左右)達到7L/100km左右的目標。

  從國際動態和國內需求的變化看,對不滿足限值要求的車輛不宜簡單地禁止生產,而應考慮採取對不滿足限值要求的車輛分階段按比例滿足限值要求等更為彈性的方式,在此基礎上對仍然不能滿足要求的企業或車型額外徵收稅費。標準限值方案的設定應便於政府採取該類彈性措施。採用彈性的方式,其目的是使企業業在保證車輛整體燃料消耗量下降的前提下能夠通過調整產品結構來滿足標準要求。

  標準的實施需要相應建立配套的財稅等政策。目前,我國制定並發布的與燃料消耗量控制相關的標準和法規已日趨完善;燃料消耗量申報、公告、標示制度已開始建立,2009年7月31日發布了《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管理規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唯有相關財稅政策尚未建立。國際上不同國家採用不同的燃料經濟性評價體系作為制定限值標準的基礎,都配套有相應的輔助政策,如懲罰性稅收政策和獎勵政策等。本標準採用「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評價體系」,即參考美國的「公司平均燃料經濟性(CAFE)標準」,而美國的配套財稅政策是CAFE懲罰性稅收,以及對消費者徵收的懲罰性「油老虎稅」等。因此,要確保本標準的實施,必須研究制定與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配套的財稅政策,使之對生產企業和消費者都能夠起到激勵或懲罰作用。目前,工信部正在著手建立標準實施的配套政策,並就相關財稅措施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

  促使整個汽車產業優化升級。本標準不替代GB19578-2004《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二階段限值要求仍將作為汽車產品市場準入的最低要求。本標準有關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的要求將從2012年開始導入,到2015年最終完全實施。在實施策略上採取彈性做法,充分考慮標準對汽車企業產品規劃的影響和產品的換型周期,給企業產品技術升級和換代預留充分的準備時間。但是,到2015年要達到車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其技術難度仍然很大。

  降低燃料消耗量是汽車的一項綜合性指標。實現乘用車節油的主要途徑包括:一是技術上採用高效內燃機、高效變速器、整車設計優化,以及採用輕量化技術等;二是產品結構調整方面,包括提高小排量乘用車和柴油乘用車的市場份額等措施。降低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與上述兩方面有著有很強的關聯性,可以促使整個汽車產業鏈的優化升級。

相關焦點

  • GB 27999-2014 英文版/English/翻譯/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
    ChinaAutoRegs|GB 27999-2014 英文版/English/翻譯/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Fuel Consumption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argets for Passenger Cars
  •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
    本辦法所稱低油耗乘用車,是指綜合燃料消耗量不超過《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GB 27999)中對應的車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與該核算年度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之積(計算結果按四捨五入原則保留兩位小數)的傳統能源乘用車。第五條 乘用車企業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乘用車生產企業、進口乘用車供應企業。
  •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解析
    3.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按照《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第5.1款計算,條款全文如下:如下公式所示,企業在某年度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用該企業各車型的燃料消耗量與對應的年度生產或進口量乘積之和除以該企業乘用車年度生產或進口總量計算得出
  • GB 19578—XXXX 英文版/English/翻譯/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
    ChinaAutoRegs|GB 19578—XXXX 英文版/English/翻譯/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 Fuel consumption limits for passenger carsGB 19578 英文版/English/翻譯/乘用車1 範圍本文件規定了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的限值以及生產一致性和實施日期。
  • 乘用車
    從大氣汙染,到國家能源結構安全,都已迫切要求降低機動車燃料消耗量,大力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2、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目標明確 核算管理制度倒逼節能與新能源乘用車適度放量 按照《國務院關於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我國逐步降低我國乘用車產品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車產品平均燃料消耗量要分別實現2015年和2020年降至6.9升/100公裡和5.0升/100公裡的目標。
  • 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積分計算方法註解及體會總結
    筆者對課件進行了學習後的理解,對企業而言最核心的是,要掌握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積分計算方法,進而就可以指導企業如何安排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科學地得到正積分,有效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健康發展。1)《積分辦法》計算方法的具體對象新能源乘用車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具體到計算方法時,卻是具體車型了。
  • 解讀《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管理規定》
    按照《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管理規定》,所有最大設計總質量在3500kg以下的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在銷售時都必須粘貼《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並標註由國家指定檢測機構按照統一的國家標準測定的市區、市郊、綜合三種工況的燃料消耗量;消費者可以根據購車後的預期使用情況參照相應的燃料消耗量選擇車輛。
  • GB/T英文版/English/翻譯乘用車循環外技術/裝置制動能量回收系統
    ChinaAutoRegs|GB/T 英文版/English/翻譯/乘用車循環外技術/裝置節能效果評價方法 第4部分:制動能量回收系統(徵求意見稿)Off-cycle technology/device energy saving effectsevaluation methods for passenger cars—
  • 解讀《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管理規定》 - 中國國情_中國網
    按照《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管理規定》,所有最大設計總質量在3500kg以下的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在銷售時都必須粘貼《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並標註由國家指定檢測機構按照統一的國家標準測定的市區、市郊、綜合三種工況的燃料消耗量;消費者可以根據購車後的預期使用情況參照相應的燃料消耗量選擇車輛。
  • GB/T 英文版/English/翻譯/乘用車循環外技術/裝置怠速啟停系統
    ChinaAutoRegs|GB/T 英文版/English/翻譯/乘用車循環外技術/裝置節能效果評價方法 第2部分:怠速起停系統(徵求意見稿)Off-cycle technology/device energy saving effects evaluation methods for passenger cars—Part
  • 這個解讀最通俗易懂!
    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按照《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GB27999–2014)第5.2款計算;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達標值,是目標值與該核算年度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的乘積;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按照《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第5.1款計算。而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為該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達標值和實際值之間的差額,與其乘用車生產量或者進口量的乘積。
  • 必讀:雙積分管理辦法宣貫會舉行,權威解讀17大要點
    10月17日,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宣貫會在北京舉行。第一電動網獨家獲悉,此次會議對雙積分管理辦法進行了詳細解讀,關於車型範圍、企業主體、積分平臺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解釋,一共有17大要點。
  • 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解讀與分析
    汽車行業的朋友,對此十分關心,下面解讀與分析如下: 一、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基本框架 1)2021年新能源車購置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但是補貼技術指標體系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 【解讀】 2021年新能源車購置補貼政策,按照2020年發布補貼政策時的安排∶ 即2021年補貼較2020年退坡20%(公共領域車輛退10%),技術指標不變。
  • 買新車以後燃料消耗量標識要儘快清除
    大家在買到愛車時那種興奮和激動之餘,有件事千萬不要忘記做,那就是把新車的燃料消耗量標識要儘快清除,否則會有安全隱患。那麼什麼是新車的燃料消耗量標識?如下圖所示。大多數新車的燃料消耗量標識位於前擋風玻璃的右上角,整體呈現黃顏色;有部分車型是位於側面車門的玻璃上;還有少數車型是位於後擋風玻璃上。
  • 四部委公布2017雙積分核算報告 56家車企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達標
    7月2日下午,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2018年第34號公告,公布了2017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的「雙積分」情況。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吉利等車企的能耗達標且積分排名靠前,而長城汽車等56家企業燃油消耗量不達標,且多數無新能源汽車積分抵扣。所謂的「雙積分」,指的是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兩個積分的核算主體都是乘用車企業。
  • 明確核算辦法 工信部權威解讀「雙積分」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公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商務部 海關總署 質檢總局令第44號,下稱《辦法》)。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執行《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規司負責同志對《辦法》進行了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