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1歲的秦衛東,被譽為「致富的帶頭人,種葛的好大哥」。
他從大足區智鳳鎮「起航」,種植葛根12年,現已在全國發展葛根種植基地16000餘畝,帶動了8000多戶農戶增收,讓原本平淡無奇的葛根,闖出了一片市場新天地。
近日,秦衛東入選9、10月「重慶好人」榜,對此,記者向其了解了他帶領農戶增收致富背後的故事。
自掏腰包為村民送葛苗
秦衛東現任職重慶富葛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2008年,他在當時區農委特色經濟站引薦下,最終看上了大足區智鳳鎮這片土地。「當時,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從無到有,也經歷了很多挫折。」據秦衛東回憶,他當時在智鳳鎮,可謂人生地不熟。起初,大家對種葛根充滿了質疑,心想這漫山遍野都有的土貨,怎麼可能賺錢?
於是,秦衛東就率先擼起袖子自己幹,因為他的堅持不懈,葛根產業開始發展,一個人幹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我當時就覺得,應該是帶動大家一起幹的時候了。為了讓大家放心種上葛,我自掏腰包,把種苗送給周圍的農戶,並教他們種植技術,讓他們先試種。」秦衛東表示。
智鳳鎮的陶大姐,便是第一批跟著秦衛東種葛根的人。她領了300株苗,種在屋後的空地裡。為了保證種苗存活,秦衛東時常去關心她的種植情況,並親自指導她如何種植出優秀的好葛。
第二年,陶大姐的300株富葛,讓她收穫了2000多塊錢。「我當時很意外,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真的能賺錢!」陶大姐感到欣喜,而周圍其他觀望的種植戶,因為她有了動力,開始加入「種葛大業」。
帶動8000多戶農民增收
隨著一點點積累,10多年過去,秦衛東以大足為起點,在貴州、重慶、四川等地發展了16000餘畝,帶動了8000多戶農戶增收。僅2019年在大足區,就帶動貧困戶4戶,帶動貧困人口9人,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1300餘元,為大足的脫貧攻堅任務做出了貢獻。
「隨著種植隊伍的不斷壯大,於我來說,對供苗能力和現款收購能力也是極大的考驗。」秦衛東對此一直堅持做到供苗質量有保障,因為種苗的質量,關係到種植戶一年的收成,絕不能馬虎。
而每年到富葛採收的季節,種植戶很高興,然而這時卻是秦衛東最有壓力的時候。「我堅持做到貨款零拖欠,每次回購農戶種植的富葛都是攜帶現金到田間地頭,現款現結,讓種植戶年年都能夠收穫到豐收的喜悅。」秦衛東說。
日積月累,種植戶對秦衛東越來越信賴,大家親切的稱他為「致富的帶頭人,種葛的好大哥」。在他的帶領下,富葛公司以「富葛」為基礎研發系列產品,並申請了多項國家專利,做到了種源、種植、管理、收購、儲備、加工和銷售的統一,榮獲「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稱號。
疫情期間積極捐款捐物
除了帶動種植戶脫貧增收,為企業帶來榮譽,秦衛東本人也先後榮獲「重慶市三百人才支撐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優秀民營企業家」等稱號。
他樂於助人,熱心公益,主動承擔起企業家的責任,關心需要幫助的群體。今年疫情期間,秦衛東積極捐款捐物。疫情發展高峰時期,在政府的幫助之下,他自己開車帶著物資前往一線去慰問戰鬥中的醫護人員,不僅為他們送去了需要的物資,更為他們送去了支持與鼓勵,為抗擊疫情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另外,在疫情期間,他也更加注重對困難群體的關心,尤其是貧困戶,給他們送去了力所能及的幫助,並將更多的工作機會向他們傾斜,助力他們實現脫貧增收。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範聖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