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5):不動產案件歸誰管?

2020-11-09 陳燕律師

前述:本案講述了關於管轄權的糾紛。民訴法規定,不動產案件由不動產所在地專屬管轄。對此規定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狹義的解釋,就是按照案由規定,只是對建築施工合同進行專屬管轄;二種是廣義的解釋,就是民訴法司法解釋的規定,就是7種與建築相關的糾紛全都是不動產糾紛,都要專屬管轄。

一、案件概述

2020年11月05日鞍山中院(2020)遼03民轄12號:

原告訴稱,2016年9月28日,被告張鵬以中冶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名義與發包方鞍山市九州豐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籤訂《建設工程施工協議》,承建鞍山市九州一汽豐田特約店。隨後張鵬將該工程的電工部分包給原告苗知生,原告承建電工工程,直至施工結束,被告張鵬也不支付工程費,造成農民工工資拖欠,原告無奈先行墊付農民工工資,被告張鵬於2017年7月16日給原告出具欠條,承認欠原告電工工人費10萬元。

原告多次向被告張鵬催討,張鵬以各種理由不予支付。中冶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借用張鵬資質,應對張鵬欠付勞務費承擔連帶給付責任。

二、法院觀點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八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不動產糾紛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專屬管轄作了解釋: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不動產糾紛是指因不動產的權利確認、分割、相鄰關係等引起的物權糾紛。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政策性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按照不動產糾紛確定管轄。

不動產已登記的,以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不動產未登記的,以不動產實際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

適用本條時,對於可以按照不動產糾紛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專屬管轄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範圍有不同理解。

一種觀點認為,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範圍應僅指《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第100個第三級案由"100、建設工程合同糾紛"項下的第三個第四級案由,即"(3)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另一種觀點認為,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應當包括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中第100個第三級案由的全部案件類型,不僅限於該項下的第三個第四級案由。

本院認為,應當按照不動產糾紛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專屬管轄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不限於《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建設工程合同糾紛項下的第三個第四級案由"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應當包括該項下的建設工程施工相關的案件:

"3、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4、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糾紛,

5、建設工程分包合同糾紛,

6、建設工程監理合同糾紛,

7、裝飾裝修合同糾紛,

8、鐵路修建合同糾紛,

9、農村建房施工合同糾紛。"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擬通過正在修改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予以進一步明確。

因此,本案無論為建設工作施工合同糾紛或是建設工程分包合同糾紛均應由不動產所在地專屬管轄,本案案涉工程所在地位於鞍山市立山區,該地域屬於鞍山市立山區人民法院司法管轄區域,鞍山市立山區人民法院應專屬管轄此案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規定。

裁定如下:

本案由鞍山市立山區人民法院審理。

三、學習要點

1.第一個關鍵詞是"管轄權"。不動產案件的專屬管轄權,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建設工程合同糾紛項下的第三個第四級案由"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相關焦點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77): 為何沒過戶就不算?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案例,焦點問題就是適用的法律發生了衝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認為沒過戶就不能算做破產財產,物權法認為只要沒過戶就是破產財產。最後法院按照物權法(新法)做出了判決。這個案例再次告訴我們,房地產買賣,非常簡單的判定標準,一定要過戶!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93): 管轄權到底在哪?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實際施工人起訴建築業主、建築公司及勞務發包人,一審法院認為,這是一個分包協議,應按照協議的法院所在地進行審理,但二審法院認為,協議中的仲裁條款,對實際施工人沒有約束力,應按照不動產所在地法院進行審理。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88): 啥是共保體保單?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保險案例。建築公司為員工購買了共保體保單,在員工受傷後,起訴了用人單位,最後勞動仲裁調解建築公司賠償8萬多,其中,包括社保基金賠的6萬,還剩下2萬多該由誰負擔呢?法院認為,應該由保險公司承擔。如此看來,建築公司其實就只是支付了一點點的保險費用而已,所以,一定要重視員工的各種保險(基本工傷保險、意外商業險等)。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84): 是否該付加班工資呢?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建築公司員工起訴公司要求支付加班工資。但勞動合同約定是"不定時工作制",而且,這個"不定時工作制"是按照法律規定已經在社保局備案過了的,勞動者又無法舉證是怎麼加班的,所以最後,勞動者敗訴而歸。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99): 結算單撕毀了怎麼辦?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層層轉包的案例。被告長城公司作為具有建築勞務分包資質的企業,將業務發包給個人,結果攤上事情了,根據司法解釋,要在工程款範圍內承擔相應的責任,長城公司說已經結算完畢了,但沒有證據。按理說,長城公司沒有證據,對實際施工人,也就是三老闆有利,但三老闆說,他也拿不出與二老板的結算單了,本來有,但已經被二老板撕掉了。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13):質量不合格如何分責?
    法院認為,根據雙方的合同約定,雖然包工頭只負責勞務部分,其實是主體的建設者,而且也沒有證據證明建築公司指導不利的過錯。法院最後判定,包工頭承擔責任。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合同約定非常重要,一定要約定清楚:萬一質量不合格,責任如何分擔。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1):誰出保全保險費?
    一、案件概述2020年10月29日最高院(2020)最高法民申5601號:再審申請人夏衛國因與被申請人新疆金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嘉房產公司)及一審被告新疆大自然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自然建築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2019)兵民終4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92): 造價匯總表是什麼鬼?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案例,一家建築公司,跟不同的包工頭籤訂了分包合同,有的是土建工程,有的是水電工程。到了結算的時候,建築公司卻說自己的水電工程不是潘老闆做的,這下潘老闆不幹了,拿出一個水電工程造價匯總表,建築公司傻眼了,法院直接判決潘老闆勝訴。所以說,關鍵時候,還是證據為王!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6):在建工程可以抵個人?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關於在建工程抵押的案例。一家房地產開發商先期把在建工程抵押給了一個自然人,隨之而來,工程款拖欠,建築公司在申請執行過程中發現該在建工程已經被抵押。於是以《城市房地產抵押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五款有關在建工程抵押的規定,只能是貸款銀行作為抵押權人,要求撤銷該抵押登記。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79): 被掛靠人是否被連帶?
    案件概述2020年9月30日,丹東中院公布了一份(2020)遼06民再52號,案例概述:再審申請人大連新苑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苑公司)因與被申請人楊德軍、田才發、深圳市天勤建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勤公司)及二審上訴人丹東天格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格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本院(2018)遼06民終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89): 二次轉包合同變有效?
    一、案件概述2020年10月13日遼寧中院(2020)遼02民申959號:再審申請人山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建設公司)因與被申請人大連體育中心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體育中心)、大連新越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越公司)、中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建公司)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大連市甘井子區人民法院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95): 為何固定總價不鑑定?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開發商上訴建築公司的案子,本系列文章以來,這是第二次查詢到最高院支持再審成功的案例。也就是說,再審的申請成功率大約在2%左右。本案中,開發商代建築公司繳納了稅款,代建築公司支付了設備機械費用,原來二審法院認為這些費用都不管,要另案起訴,但最高院認為,應該要計算在工程款之中。而且,如果合同約定的是固定總價,就不要再去鑑定了,這不合法啊!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7):有結算,無鑑定?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家建築公司,把一個工程轉包給一個實際施工人,這個實際施工人與發包方籤訂了結算,但後面這個建築公司不認帳,要求鑑定工程量,做造價鑑定。法院認為,這個不合法,駁回訴訟請求。其實,說白了,就是不能出爾反爾。但其實,本案沒這麼簡單,這個案件中,轉包的法律關係是否界定清楚了呢?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15):多放了鋼筋怪誰?
    前述:本案講述了建築公司在施工過程中,多放了大量鋼筋,房地產公司很生氣,認為建築公司沒有按照其設計的要求進行施工,多放的鋼筋不應作為工程款進行結算,應由建築公司自行承擔責任。但法院認為,誰主張誰舉證,房地產公司自己聘請的監理人員幹啥去了呢?難道多放了鋼筋一無所知嗎?所以,法院各打五十大板,看不懂圖紙的建築公司和聘請了失職監理單位的房地產公司各承擔一半的損失。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8):訴訟時效中斷也要舉證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案例,就是說一家建築公司承包了錦州市工商局的工程,但結算了一部分後,建築公司認為還有其他的口頭協議還沒有結算,還舉證了包括了前任局長的認可材料。但法院認為, 一是原告無法舉證證明這個工程是建築公司施工的,二是也無法舉證證明一直在請求權利。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9):是補貼還是工程款?
    一、案件概述2020年11月12日東莞中院(2020)粵19民終5216號:上訴人北京市雅飾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雅飾上海分公司)、上海愛徒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徒公司)與被上訴人東莞君茂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茂公司)裝飾裝修合同糾紛一案。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80): 為何有主的人不要惹?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家建築公司,與一個有勞動合同關係的自然人籤訂了一份分包協議,這個自然人辦理了保證金繳納,但最後,他的管理單位要求建築公司把這筆保證金退還給自己,因為,這個自然人是他們公司的人,這個行為是職務行為,法院支持了這個公司的請求。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3):後籤的合同效力更大?
    一、案件概述2020年10月27日最高院(2020)最高法民申280號:再審申請人貴州黎陽天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翔公司)、貴州黎陽天翔科技有限公司航運公司(以下簡稱天翔航運公司)因與被申請人儋州市日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盛建築公司)、儋州日盛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盛建材公司)、王小聰、郭佔興、郭紅舉及原審第三人中航長城大地建工集團長隆建設有限公司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0): 固定總價不能鑑定?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家房地產公司與建築公司因為稅款是否可以抵扣工程款、代付的工程機械是否可以抵扣工程款、固定總價是否可以鑑定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爭議。最高院認為,稅款約定是建築公司繳納,就可以抵扣,既然開發商代為繳納,建築商就不能耍賴。而且,開發商幫建築商墊付了工程機械,也是應該要付款的。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82): 房屋租賃有哪些坑?
    一、案件概述2020年10月4日,大連中院公布了一份(2020)遼02民終6598號,案例概述:上訴人大連隆繹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繹達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大連易通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通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大連市中山區人民法院作出(2018)遼0202民初字第4097號民事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