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家屬,其實你能做的很多

2020-10-11 醫考教育


我們來說說抑鬱症。也許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其實要了解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抑鬱症的治療中,患者家屬可以成為治療團隊中重要的一員,這個你曉得不?

抑鬱症患者那麼多,了解它真的有必要



儘管抑鬱症常常會出現在一些社會新聞中,但仍有很多人覺得它與自己的生活離得很遠。那麼,抑鬱症是否真的比較「小眾」呢?


國際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為 3.0% ~16.9%;大多數國家為8%~12%;亞太地區為1.1%~19.9%;美國2項普查資料顯示,抑鬱症的年患病率為5.28%~6.60% ;終 生 患 病 率 為 13.25% ~16.20%。中國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為6.8%。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大約每14個人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是抑鬱症患者。之所以我們常常「看不到」他們,也許是他們自己沒能及時發現、沒有到醫院確診;也許是他們存在「病恥感」,害怕公開病情會帶來別人的異樣目光;也許是他們不了解這個疾病的危害,還在倔強地自己扛……


如果,更多人了解抑鬱症只是精神系統的常見疾病,更多人知道它可防可治,更多人能夠平等對待、關心關愛抑鬱症患者,我們共同為他們營造更「友好」的生活環境,會有1/14的人因此而受益。所以,每個人都該了解抑鬱症。


抑鬱症的典型症狀是長期缺乏動力,表現為不願意執行日常任務,並深深地陷入自己的抑鬱情緒。作為精神科醫師,面對患者時首先會通過藥物等手段治療抑鬱症疾病本身。與此同時,還會積極建議患者和家屬一起,通過多種輔助療法提升患者的生活動力,這是抑鬱症治療中的關鍵一環。經過大量經驗總結,目前已經有很多方法被認為是有效的,下面就一一介紹。

進行體育鍛鍊


體育鍛鍊是一種自然的方法,可增加體內與改善心境有關的化學物質,從而使抑鬱症患者更好地應對抑鬱情緒,提升生活動力。


這個鍛鍊不需要專門尋找完整的時間,患者可以將鍛鍊任務分解在一天中的各個零碎時間。每日的鍛鍊內容可以包括:走路10分鐘;拉伸運動;聽音樂、跳舞 10 分鐘;做 5 種不同的運動,每種2分鐘等等。


通過制定這種現實可行的鍛鍊目標,可使抑鬱症患者更好地完成鍛鍊任務。隨著運動習慣的養成,患者會希望拓展新的鍛鍊方式,如參加鍛鍊課程或體能訓練,均有助於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促進人際交流

來自他人的支持能夠改善抑鬱症患者的情緒,並提升生活動力。讓抑鬱症患者意識到自己有社交圈,意識到有人關心自己,對尋找患者的生活動機有很大幫助。


對抑鬱症患者來說,參加大型聚會或其他社會活動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應先參加一些小型團體活動,如看電影、喝咖啡、參觀博物館等,這類活動不會讓患者產生焦慮和孤立感。

遠離藥物(毒品)、酒精

儘管精神活性藥物(毒品)和酒精能夠帶來短暫的快感,但藥物(毒品)或酒精濫用將加重抑鬱症狀。對於服用抗抑鬱藥的患者來說,毒品、酒精與抗抑鬱藥的相互作用也會加重抑鬱症狀,並加大抑鬱症的治療難度。

幫他睡個好覺


抑鬱症患者中,失眠是很常見的。而在治療中,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又非常重要。當一個人處於抑鬱狀態時,其能量水平會有所下降。睡眠不足是影響能量水平的一大因素。睡眠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以每晚7~8小時的睡眠為宜。在此,我們提供一些改善睡眠的小竅門。

1. 白天的睡眠時間(午休)不應超過30分鐘。不要晚上沒睡好,白天來補覺,這樣反而會加劇夜間失眠。


2. 保證規律的作息時間,每天在同一時間入睡,同一時間醒來。


3. 形成規律的睡前習慣(如洗澡、讀書)使大腦和身體放鬆。

4. 利用光線,白天的自然光線能夠提高人的警覺性,而晚上的黑暗環境則提醒大腦進入睡眠狀態。

避免「壓力山大」


抑鬱症患者通常希望能掌控生活中的所有事務,試圖將一切都做到完美,當不能實現這一願望,就會產生抑鬱情緒。減少壓力,制定切實的生活期望有助於提升動力,具體可參考如下減壓妙招


練習放鬆技巧,如聽舒緩的音樂、冥想、深呼吸、瑜伽等。


當感到壓力很大、出現焦慮情緒時,可以試試從1數到10或20。


出現消極想法時,努力從中找到積極的一面。選擇一個積極的「心 語」,比如「孩子你是最棒的」,有助於消除消極的想法。


加入社區志願服務能夠讓患者感到自己在為這個世界做好事,能夠遇到新的朋友,並在工作中發現樂趣。


與親朋好友交談,但應避免與充滿消極情緒、經常製造壓力的人相處。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家屬,其實你能做很多!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來說說抑鬱症。也許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其實要了解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抑鬱症的治療中,患者家屬可以成為治療團隊中重要的一員,這個你曉得不? 抑鬱症患者那麼多,了解它真的有必要
  • @抑鬱症患者家屬,其實你能做的很多!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來說說抑鬱症。也許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其實要了解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抑鬱症的治療中,患者家屬可以成為治療團隊中重要的一員,這個你曉得不?儘管抑鬱症常常會出現在一些社會新聞中,但仍有很多人覺得它與自己的生活離得很遠。
  • @抑鬱症患者家屬,其實你能做的很多
    抑鬱症,也許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其實要了解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抑鬱症的治療中,患者家屬可以成為治療團隊中重要的一員,這個你曉得不?之所以我們常常「看不到」他們,也許是他們自己沒能及時發現、沒有到醫院確診;也許是他們存在「病恥感」,害怕公開病情會帶來別人的異樣目光;也許是他們不了解這個疾病的危害,還在倔強地自己扛……如果,更多人了解抑鬱症只是精神系統的常見疾病,更多人知道它可防可治,更多人能夠平等對待、關心關愛抑鬱症患者,我們共同為他們營造更「友好」的生活環境,會有1/14的人因此而受益。
  • 世界精神衛生日 | @抑鬱症患者家屬,其實你能做的很多!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來說說抑鬱症。也許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其實要了解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抑鬱症的治療中,患者家屬可以成為治療團隊中重要的一員,這個你曉得不?抑鬱症患者那麼多,了解它真的有必要所以,每個人都該了解抑鬱症。抑鬱症的典型症狀是長期缺乏動力,表現為不願意執行日常任務,並深深地陷入自己的抑鬱情緒。作為精神科醫師,面對患者時首先會通過藥物等手段治療抑鬱症疾病本身。與此同時,還會積極建議患者和家屬一起,通過多種輔助療法提升患者的生活動力,這是抑鬱症治療中的關鍵一環。經過大量經驗總結,目前已經有很多方法被認為是有效的,下面就一一介紹。
  • 世界精神衛生日 | @抑鬱症患者家屬,其實你能做的很多!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來說說抑鬱症。也許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其實要了解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抑鬱症的治療中,患者家屬可以成為治療團隊中重要的一員,這個你曉得不?之所以我們常常「看不到」他們,也許是他們自己沒能及時發現、沒有到醫院確診;也許是他們存在「病恥感」,害怕公開病情會帶來別人的異樣目光;也許是他們不了解這個疾病的危害,還在倔強地自己扛……如果,更多人了解抑鬱症只是精神系統的常見疾病,更多人知道它可防可治,更多人能夠平等對待、關心關愛抑鬱症患者,我們共同為他們營造更「友好」的生活環境,會有1/14的人因此而受益。
  • 醫者名片 | @抑鬱症患者家屬,其實你能做的很多
    ,也許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其實要了解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抑鬱症的治療中,患者家屬可以成為治療團隊中重要的一員,這個你曉得不?所以,每個人都該了解抑鬱症。抑鬱症的典型症狀是長期缺乏動力,表現為不願意執行日常任務,並深深地陷入自己的抑鬱情緒。作為精神科醫師,面對患者時首先會通過藥物等手段治療抑鬱症疾病本身。與此同時,還會積極建議患者和家屬一起,通過多種輔助療法提升患者的生活動力,這是抑鬱症治療中的關鍵一環。經過大量經驗總結,目前已經有很多方法被認為是有效的,下面就一一介紹。
  • 抑鬱症患者家屬,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決定患者得到幫助還是毀滅
    一個抑鬱症患者能不能走出抑鬱,戰勝抑鬱,和他的家人在抗擊抑鬱症的鬥爭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家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患者從家人那裡得到的是更多的幫助還是更多的傷害!爭吵慢慢減少了,和諧的溝通也越來也多了,患者的心境也隨之改變了不少,能短時間幫助家人做一些手工活了。也正是在幫助家人做手工活的過程中,患者和自己的父母之間的話題越來越多,家屬也從自己孩子的講述中知道了抑鬱症患者承受了怎樣的痛苦,抑鬱期間在家裡的處境何其艱難!
  • 抑鬱症患者和家屬一定要有耐心(上集)
    對於現在來說家屬陪伴抑鬱症患者非常迷茫、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幫助患者,很多的網友諮詢我說:「我應該如何幫助我的家人走出抑鬱症?、我太迷茫了我的妻子患上了抑鬱症怎麼辦?我的孩子患有抑鬱症我作為家長該怎麼辦?等等類似的問題非常的多。
  • 抑鬱症的家屬應該怎麼做?又該如何陪伴患者呢?
    抑鬱症患者家屬或者抑鬱症患者朋友,該如何陪伴抑鬱症患者?情緒低落,這個我想大家通過字面的意思都能理解,但不能夠和感同身受。擁有強烈的病恥感,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有這種感覺呢?作為抑鬱症患者家屬或者抑鬱症患者的朋友,又該怎樣正確地陪伴抑鬱症患者呢?1. 默默地陪伴好過你的開導。少勸導、多鼓勵!
  • 抑鬱症:患者總是很排斥家屬,家屬該如何應對?掌握這兩點很重要
    文/阿秋有一個家屬和我說,「她每天好聲好氣地伺候著患抑鬱症的孩子,可是到頭來還是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尊重,甚至還遭到孩子的攻擊和辱罵,心裡備受委屈!自己積攢下來的痛苦,不知道向誰訴說?我簡直是太難,太難難了!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了,我都想放棄了!」
  • 抑鬱症:我給患者家屬的一些陪伴小指引,每條都很實用!建議收藏
    :「不要害怕,不要畏懼,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因為這樣的家庭有很多,但是這一切都是暫時的。所以你們要做的就是積極樂觀起來。雖然有很多這樣的抑鬱症家庭,但是大多數的抑鬱症患者,他們經過治療和耐心的陪伴以及患者們積極的自救,絕大多數都走了出來!這是事實!所以,堅信起來吧!親愛的家屬們!
  • 作為抑鬱症患者的家屬,可以這樣與TA相處
    當你關注這個話題時,說明你已經意識到、並且想到了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支持TA了(抑鬱症患者)。有你如此用心的家屬,對TA來說就是一個希望,對於Ta的逐漸恢復和維持正常生活至關重要。抑鬱症患者的特點,簡單來說,感受不到愛、價值感低、無能感強。需要持續的藥物和心理結合治療。營造一個溫暖、愛、接納的家庭氛圍。
  • 抑鬱症:家屬們都說「陪伴患者太難!」不妨借鑑一下這4點指引
    這就好比你對於一件事掌握了很多的要點和知識,試問這時你還會跟之前一樣盲目緊張、焦慮嗎?,其實是一個慢性的疾病,它是可以慢慢被治癒的,並再次實現重生的。曾經有一個患者家屬和我說,她每天都過得很焦慮,原因是她總是去想網上看到的那些不好的信息,比如:抑鬱症的人會做傻事啊、會終生吃藥啊、會毀掉自己的一生啊。等等,每天都想,導致自己也抑鬱了起來。
  • 抑鬱症:患者經常把死掛在嘴邊,如何擺脫它?家屬們又該如何做?
    文/阿秋當抑鬱症患者,或者抑鬱症的孩子總說「死」的時候怎麼辦?作為患者本人,又該如何去糾正自己這樣的念頭?這樣的念頭是可以糾正的,因為這不是患者的本意,既然不是本意,那麼你的潛意識裡一定是渴望好的,而死亡都是因為症狀和負面思維嚇唬你的!醒醒吧!這個世界很美好!有太多需要你的人,尤其是你的父母們!家屬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又該如何預防?我想,這篇文章不僅僅給了患者們一個療愈的信心,家屬們也將恍然醒悟過來。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個建議至關重要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 )我曾經也是一名重度的抑鬱症患者,如今已經康復兩年了,而且自己的狀態越來越棒,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都不會再被抑鬱症給牽絆住了。面對抑鬱症,你越是不畏懼它,那麼你就越是瀟灑和輕鬆;你越是恐懼和悲觀害怕,那麼你的命運就越會被自己的這種詛咒帶向深淵。我們必須有意識的來具備這樣的一種心態和思維。當然,在心態、思維、認知上不斷提升的時候,我們也需要藉助一個科學的治療手段,比如:藥物的介入,物理治療、心理治療等等。
  • 為什麼很多抑鬱症患者選擇自殺?怎樣防止抑鬱症患者自殺?(下)
    我問了一些病友,很多病友都有自殺傾向,他們去看醫生時遇到的情況,也與我大同小異。到現在我都不明白,這麼重要的生死問題,這些醫生為什麼都熟視無睹,不告訴抑鬱症患者,為什麼會產生自殺念頭,以及怎麼應對、避免與防範自殺衝動。如果醫生能給出專業解釋,並能告訴病人怎麼防範,那一定會對抑鬱症患者帶來巨大幫助,也避免了很多患者到處查資料、打聽與自己苦苦摸索等。
  • 抑鬱症患者,你怎麼這樣不聽話?
    抑鬱症是一種慢性、易復發的疾病,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很多抑鬱症患者,知道抑鬱症的這個共性,但是總是相信各種各樣的傳言、諮詢意見、廣告宣傳,甚至是一些巫言。對醫生的話卻半信半疑,不聽話。1不堅持服藥101首發的抑鬱症患者需要服藥半年以上,穩定了還要堅持服藥一段時間!「我都好了,你還要叫我服藥」,是很多抑鬱症患者的想法。服藥一段時間之後情緒穩定了,很快就不聽話,停止了服藥。甚至還有人認為醫生叫他服藥,是想掙多一點他的藥費錢。認為醫生黑心,當病情復發的時候,又認為醫生的醫術不好。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句話最好不要說
    世人對抑鬱症還有著很大的誤解與偏見,他們對於抑鬱症的認知,還停留在非常滯後的階段。在他們眼裡,抑鬱症就是矯情,沒事找事,是閒出來的病。然而,據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抑鬱症患者,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據估計,截至2019年,中國抑鬱人數超過9500萬人。龐大的群體,足以說明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句話最好不要說
    比如: 「你這都是閒的」 「你爸媽養你容易嗎,你還這麼作」 「想開點,別人都能過去,為啥你就不行」 ······
  • 患上抑鬱症會出現哪些症狀?作為家屬應該怎麼幫助患者?
    如果你擔心自己的健康,說明你並沒有抑鬱。因為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對自己沒有任何懷疑,他們確信自己是可恨的,對自己的不幸及世界上的不幸都負有責任。而抑鬱的人,還不至於厭倦自己,他常常會有「還剩半杯水」的想法,他也會思索自己的這種想法是否正常。但他應當知道,這種懷疑對自己是有好處的,如果他時常無法確定自己是否生病,這就意味著他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