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聖湖孕育的精靈「情侶」——科考專家講述青藏高原動物之「愛」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西藏阿里8月28日電 題:神山聖湖孕育的精靈「情侶」——科考專家講述青藏高原動物之「愛」

  新華社記者呂諾 王軍

  西藏阿里,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目前正在這裡進行。七夕之際,在這個離牛郎織女星最近的地方,科考隊專家、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連新明,為我們講述了青藏高原精靈「情侶」們的「愛情」故事。

  黑頸鶴:只願一生愛一人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黑頸鶴就是這樣痴情的鳥兒,能為愛至死不渝。雌雄黑頸鶴一旦結合,就會終身廝守,朝夕相伴。如果一位亡故,另一半要麼憂鬱而死,要麼孤獨終老,不會再與其他黑頸鶴為偶。

  一對成年黑頸鶴帶著寶寶在藏北羌塘草原覓食(6月23日攝)。西藏阿里,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目前正在這裡進行。七夕之際,科考隊專家、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連新明講述了青藏高原精靈「情侶」們的「愛情」故事。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8月26日在西藏阿里地區班公湖畔拍攝的一對黑頸鶴。西藏阿里,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目前正在這裡進行。七夕之際,科考隊專家、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連新明講述了青藏高原精靈「情侶」們的「愛情」故事。新華社發(連新明 攝)

相關焦點

  • 青藏高原科考拾零
    原標題:青藏高原科考拾零   1991年深秋,在老一輩青藏科學家的帶領下,我有幸第一次踏上去西藏的路,開始了我20年的青藏科考與研究生涯。從那以後,我每年都要去青藏高原,多則一年七八次,少則一二次;最長在那裡生活了兩個多月。屈指粗算,至今去了近四十次,計約五百餘天。
  • 青藏高原文化史:原始宗教
    從新石器時期,青藏高原的先民們,在從事狩獵採集、農耕漁獵以及遊牧生活中,面對著大自然發生的雷電風雨、霜雪冰凍的變化莫測,面對著地震、山崩、雪崩和泥石流的各種自然災害,產生了221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對天、地、水、火、山、川、湖、海,產生了敬仰,對各種動物產生了圖騰崇拜,對祖先產生了懷念,逐步有了神靈鬼怪觀念,產生了原始宗教信仰。
  • 青藏科考:一本天書的痴與憶
    如今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務七地層古生物專項2020年科考隊已完成科考,進入後續室內研究。在兩代科考隊員眼裡,青藏高原是龐大且複雜的,是一本難懂的「天書」。記者採訪了部分「老青藏」和「新青藏」,看看他們是如何回憶各自的青藏歲月。
  • 西藏最火的四個地方,有的被稱「神山之王」,有的被稱「聖湖」
    這些地方有的被稱為是「神山之王」有的被稱為是「聖湖」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這幾個地方。1.布達拉宮這裡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它也是西藏的一個名片,人們提起西藏就會想到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的建立是有一段愛情故事的,所以這裡也是情侶們愛去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個建築,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一個體現,這裡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所以很多人都會慕名而來,人們去這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在這裡排隊,滿心期待地想看這個宮殿
  • 青藏科考尋找生命演化奧秘
    20世紀70年代,中國開展第一次青藏科考,這次科考的任務是闡明高原地質發展的歷史及隆升的原因;分析高原隆起後對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研究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的特點及其利用改造的方向和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向科考隊發去賀信,信中說,希望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鬥、團結奮進、勇攀高峰的精神,聚焦水、生態、人類活動,著力解決青藏高原資源環境承載力、災害風險、綠色發展途徑等方面的問題,為守護好世界上最後一方淨土、建設美麗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貢獻,讓青藏高原各族群眾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 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蘭州辦公室昨成立
    2017年8月19日,中國科學院與西藏自治區以院地合作的方式組織啟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並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護地」。表明青藏高原的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在國家重大科技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 漢族的神山聖湖在哪裡?
    藏族人民有自己的神山聖湖,比如岡仁波齊與瑪旁雍錯,這種原始崇拜起源於萬物有靈的觀念。我想,漢族人是否也有自己的神山聖湖呢?如果有,那就非崑崙山和青海湖莫屬了。崑崙山系的玉珠峰海拔六千多米,慕士塔格峰海拔七千多米,是登山愛好者的聖地,攀登這些山峰或許更能體會到崑崙山的雄偉壯觀,但這畢竟不是常人之所能為。而青海湖海拔不高,卻是可以親近的。七月,恰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也是青海湖旅遊的旺季。我們輾轉長途汽車、火車後來到西寧,第二天包了一輛小車前往青海湖。
  • 化石證據表明:北極狐500萬年前起源於青藏高原
    Julie Selan/繪製   中新網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通過化石證據的研究表明,北極狐500萬年前起源於青藏高原。  美國《科學》期刊2011年發表西藏披毛犀化石研究成果,並提出更新世冰期部分大哺乳動物可能起源於青藏高原地區的「走出西藏」假說。在最新發表「從第三極遷向北極:現生北極狐的喜馬拉雅起源」研究論文裡,科研人員給這個假說提供出更多證據:他們記述了來自札達盆地上新世500萬-300萬年前沉積中、以邱鑄鼎先生命名的一犬科新種「邱氏狐」。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人員承擔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任務圓滿完成
    為綜合評估區域土壤質量變化及其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為青藏高原地區土壤-植被系統穩定發展及區域生態安全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和諮詢建議,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生態系統與生態安全」任務「土壤質量變化及其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專題科考分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察分隊於7月29日至8月14日,對藏西和藏南地區土壤理化性質進行了全面考察和樣品採集。
  • 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什麼樣?科考團隊新發現: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
    來自中科院科考團隊的消息,經多年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中部,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這一成果,為認識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樣性演化歷史和地形地貌協同演變過程,提供了全新證據。目前研究成果已經在權威科學刊物發表。
  • 高原之寶用心做最好的犛牛奶
    高原之寶用心做最好的犛牛奶來源:聯商網2019-12-22 18:09聖湖崇拜納木錯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是雍仲本教的第一聖湖,也是著名的藏傳佛教聖地。這裡香火旺盛,每當藏曆羊年,成百上千的聖徒都會來此朝聖。唐卡藝術唐卡,也叫唐噶,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捲軸畫。
  • 封面|洛桑靈智多傑 永遠的高原,不老的情懷
    從西藏全區到四川甘孜、阿壩,從青海全省到甘肅河西走廊、甘南、天祝,從雲南迪慶到四川木裡,他們的足跡遍布了高原的山山水水;從諾金岡桑的朝露到羊卓雍湖的晨霧,從苯布日山的飛雪到南迦巴瓦峰的日落,他們的足跡穿越了高原的春夏秋冬。他們與當地的學者、高僧、牧民攀談,詳細問詢著當地神山聖湖的傳說、讚詞和祭祀儀式,記錄著地方神的譜系、各種民間習俗和禁忌。他們像磕長頭的信徒一樣虔誠、謙卑、篤定。
  • 【文匯報】土壤學家,俯首傾聽青藏高原的喃喃低語
    確切地說,他們只是青藏高原上自帶氧氣、能量和光芒的一大群人中的一部分——來自中科院的消息說,從2017年8月19日開始,我國正式啟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2年來,10大科考任務漸次展開,涉及5大綜合考察區域,共有包括南京土壤所在內的60多個專題科考分隊為此奔走在青藏高原的冰川、湖泊、荒漠和草甸之間。
  • 他在青藏高原「邊測邊歌」
    該視頻中歌曲的創作者是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簡稱青藏高原所)2014屆博士生、北京市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教師胡星。「測湖工作很苦,但也很有趣。」胡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青藏高原所讀博期間的測湖經歷至今讓他難以忘懷。
  • 推翻達爾文猜想:這個時期的動物竟起源於青藏高原
    第一次去西藏,我是要研究生物的進化過程、地球的變遷和青藏高原的滄桑變化,因此我們需要找到青藏高原隆升過程的證據。下圖是典型的冰河世紀動物——猛獁象、劍齒虎、野馬、大角鹿、披毛犀。他說:「生命的水體,也沿著從北極低地到赤道高地這一條徐緩上升的線,把其攜帶的生命漂浮物,留在了我們的高山之巔。」為什麼說「留在我們的高山之巔」呢?因為全球變暖後,這些動物在海拔低的地方沒有辦法生存。
  • 青藏高原,內陸高迥
    想起多年之前,我也曾經遊蕩在這片壯闊高原,四處漫遊,看那些在懸崖和林間的逆光下飛揚的經幡,聽那些悠長的念經,喝濃重的酥油茶,心生莫名的歡喜。在高原之上,潔白的哈達、高揚的經幡、林立的瑪尼堆,佛塔下的經輪、神秘的天葬,還有那些永遠磕不完的長頭,用胸膛丈量信仰的信徒……這一切一切,對行進在廣袤高原的旅行者,產生一種從未有過的驚奇與震撼!這是一片有著信仰的神秘之地,廣袤而蒼涼。
  • 亞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華民族以及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華夏文明史上聞名遐邇的伏羲、炎帝、夏禹、烈山氏、共工氏、四嶽氏、金田氏等都是高原古羌人。其間,河流縱橫、湖泊密布,叢林茂盛,但青藏高原仍是世界上最年輕的一個高原。其中部以風化為主,而邊緣仍在不斷上升。
  • 我國首測可可西裡湖泊水下地形數據 專家講述幕後故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可可西裡是青藏高原中湖泊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然而受限於當地艱險的自然條件,這裡一直是青藏高原湖泊考察中的空白區。  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測量湖泊有何困難?可可西裡湖泊面積增長對「亞洲水塔」有何影響?新京報記者對話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變及氣候變化響應科考分隊隊長、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湖泊與環境變化團隊負責人朱立平研究員,聽他講述科考人員在可可西裡「探湖」的故事。
  • 秘境高原神山、巨峰聳立入雲端 神秘高原人生必去的地方
    在青藏高原,有數不清的山峰。那些叫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山峰聳立在那裡,看過一次終生難忘。去高原走318一路上美景盡收眼底,最難忘的就是第一次夜間看那318線上72拐夜景。圖為72拐夜景。攝影:呂希平。岡仁波齊與梅裡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 ...來自青藏高原的美味,西藏特色飲料酥油茶,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西藏自治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來自青藏高原的美味,西藏特色飲料酥油茶,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想必不少朋友在去西藏旅遊時都嘗過當地的特色飲料——酥油茶吧岡仁波齊峰也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常年在此處轉山的國內外信徒不斷。納木措.位於西藏自治區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二大的鹹水湖;"納木措"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的聖地,每年至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3、西藏除了布達拉宮和聖湖以外,還有哪些好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