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真摯是考場優秀作文的重要標準之一,「關注生活,書寫真情實感」近幾年成為吸引閱卷老師的最大亮點。在作文評分標準中,「感情真摯」要求在文章中自然地表達真情實感,使感情的流露給人以真實感、真誠感,沒有附加感、裝飾感。
1.體察真情
考生要善於體驗自身所承受的真誠的關心、愛護,觀察周圍生活的閃光點、動情點,即發現並領悟人間真情。
2.坦露真情
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坦露在讀者的面前,與讀者產生情與情的交流,心與心的撞擊。
3.升華真情
要讓讀者產生真正持久的感動,只是作者自己有一腔熱情還不夠,還需要去體悟真情,升華真情,讓讀者在熱情冷卻的過程中得到理性的啟悟,以豐富他們的人生。
1.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培養情感
「用心感受生活」,因為情感只能從生活中來,離開生活就無所謂情感。所以要獲得真情實感,根本的經驗就是實感生活。因為「真情」只能從「實感」中產生,無生活實感,就不可能有真情。平時,要以飽滿的感情去觀察和對待周圍的客觀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將這些感情融進寫作中,寫出自己的獨特體驗。這樣寫出的文章就不愁沒有感情,沒有感染力。
生活的每一天都會發生許多事,當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甚至有些事看起來很平淡不起眼,如果我們不去用心品味,也許過去了它全然不留一點痕跡,導致作文時提筆便覺無事可寫、無話可說。所以,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感悟生活。凡事都仔細琢磨品味一下,經常與身邊的親人、朋友、教師、同學等進行換位思考。換個角度思考問題、看待事物,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2.勤寫深思,掌握寫作技巧,在寫作中升華情感
生活中有了真情實感,這只是為寫作抒發真摯感情奠定了基礎,並不一定能把這種感情恰當地表達出來。有了可寫的生活素材之後,要想寫出洋溢著真情實感的好文章,關鍵還在於要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對材料進行藝術加工。加工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第一,要合理地運用事件,去粗取精,選擇事例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環節作為重點來詳寫,次要一點的環節略寫,與中心無關的乾脆不寫。文字的功夫在於精而不在於多,不能隨意地堆砌材料,所以要大膽取捨,無用而多餘的筆墨要刪之毫不留情。第二,要適當地鋪墊和渲染。一件相同的事如果發生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背景下,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寫作效果可能會大相逕庭。這就需要我們為事件創設必要的前提或環境。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父親買橘子的情節之所以催人淚下,是因為作者是把這一細節放在家裡連遭不幸的背景之下來刻畫的,父親那深深的舐犢之情便躍然紙上。在成功鋪墊的同時,別忘記了恰當的景物描寫往往能渲染氣氛,巧妙地烘託人物的心理。第三,綜合運用各種描寫方法來塑造人物形象。一個成功的人物形象一定是有血有肉的,他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個體,要讓他在讀者面前充分地展示自己。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等諸多方面,讓讀者感受到一個栩栩如生的血肉豐滿的形象。當然,描寫時要力求抓住人物的特徵,表現其鮮明的個性,有個性才有生命力。
寫作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通過寫作,可以促使你深思再深思,認識再認識,體察再體察,感知再感知,將感情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將淺層次、低層次的情感上升到深層次、高層次。
1.對情感素材的要求
(1)情要真。唯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別人。無病呻吟的感慨,大而空的口號,之所以難以激起他人的共鳴,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透著假」。一篇文章,如果材料失真,只能給人一種矯揉造作的虛假的感覺,根本不可能使人感動。當然,我們強調真實不是說不能虛構,而是說虛構的情節也要合乎實際,合乎事理,合乎自然。把發生在甲同學身上的事移到乙同學身上,這種移花接木的方式當然是可以的。所以,作文中欲抒之情,必須是發自內心的真情。
(2)情要美。真情也有高尚與卑劣之分,唯有高尚的、健康的、積極的感情才可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如果是卑俗的情感,即使再真實,也不能感人。一個小偷,強烈地想偷別人的東西,把這種感情寫入文中,感情是真實了,但令人厭惡。因此要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須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3)情要濃。濃烈深摯的情感來源於主體深刻的體驗。因此,作文選材要選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動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動了,才能感動別人。大凡高分作文,都是考生濃烈感情的結晶。
2.注意表達情感的方法技巧
有時,你寫的的確是你真摯的感情,但閱卷老師看了之後覺得虛假,這其中一個原因是你可能不會表達你的感情。採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去表達是使作文感情真摯的有力的技術支撐和物質保障。那麼,有哪些方法技巧呢?
(1)符合客觀,情感真實。文章的材料要真實,雖然創作允許虛構,但不能為了博得別人的可憐、同情而胡編亂造。換言之,感情的材料不能失真,不能矯揉造作,要合乎情理,合乎事物的發展規律。
(2)融入個體,情感濃鬱。文章要表達出個人的情感體驗,至少必須感動自己,通過自我的感動,抒發濃鬱的情感。
(3)融入細節,細節傳情。感情的寄託和表達需要載體,而細節則是情感的極好的載體。成功的細節描寫往往能達到「一瞬傳情,一目傳神」的藝術效果,更好地顯現人情美、人性美。如湖南卷作文題「踮起腳尖」,一位考生寫了自己從早到晚忙碌的父母,晚上很晚回家生怕驚醒自己,於是便「踮起腳尖」輕輕走路,這個「踮起腳尖輕輕走路」的細節傳達的情感是多麼豐富,又多麼感人。
(4)渲染氛圍,注意蓄勢。就生活中的尋常瑣事或攝取文史人物而成篇,從選材「新」這個角度看,並沒有什麼優勢,但如能對其進行情感化的處理,在敘事、寫景中講究烘託映襯,渲染出濃鬱的情感氣氛,就可能收到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或者,表達感情不是平鋪直敘,而是藉助具體的材料、人物的描寫、情感的遞進達到情感的高潮,也一樣動人心魄。
(5)升華主題,擴展情感。對一事一物的情感,應該通過象徵、比喻等手法推而廣之,把局限在狹小的個人範圍內的情感擴展到對民族、社會的情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