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帶你學語文,我是南山有驢,一個大語文硬核寶藏老師。
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有時候會出這樣一類題:本文語言很有特色,請你結合文章賞析。這樣的題讓很多同學不知道怎麼下筆——什麼是語言特色呢?是不是我把句子裡用到的手法說一遍,就算語言特色了?其實語言特色中包含手法,但是並不完全等同於手法。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怎麼答這種「語言特色」的問題。
【2019年高考浙江卷】
太陽一出來了,那些在夜裡冷清清的絲蔓,一變而為溫暖了。於是它們向前發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著那絲蔓就長了,就向前跑去了。因為種在磨房窗根下的黃瓜秧,一天爬上了窗臺,兩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開花了。
再過幾天,一不留心,那黃瓜梗經過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頂去了。
後來那黃瓜秧就像它們彼此招呼著似的,成群結隊地就都一齊把那磨房的窗給蒙住了。
【問題】
簡析文中畫線部分的語言特點。(4分)
這道題選自2019年高考浙江卷。文章選的是蕭紅的《呼蘭河傳》,問題讓我們分析畫線句語言特點。之前的內容我給大家講過賞析題需要答幾點——通過作者用的形容詞、動詞和手法賞析出內容和情感。
所謂分析文章的語言,比賞析句子題只多一點點:就是作者的語言風格清新、樸素還是幽默、自然。
其實高考文學類文本不論怎麼出題,基本都是要求我們從作者的語言、文中交代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幾個方面去解讀文章。出題人有時候讓我們分析語言特點,有時候說本文語言有什麼特色,或者直接問作者的語言風格。雖然問法有很多,歸結到一起,都是讓我們分析文章的語言。
首先大家一定不要太單純,出題人讓你分析語言就只寫語言。即使他只問了語言,我們也必須答出內容和情感。絕大多數的答案裡都包含文章內容和情感那的分。在這方面出題人很狡猾,但再狡猾的獵手也抓不住好狐狸,只要我們掌握他給分的規律,就能讓出題人服服帖帖一點兒沒脾氣。
首先跟我們的賞析題差不多,先去文段當中,找到描寫對象,這道題的描寫對象就是黃瓜,接著找作者用的詞和手法,總結出黃瓜的特點:本段細緻描寫了黃瓜的成長,用了擬人手法, 說黃瓜「彼此招呼」、「成群結隊」,寫出黃瓜的生命力旺盛。這就是這句話的內容。情感上,顯然作者很喜歡黃瓜這種生機勃勃的特點,充滿喜悅。
如果是賞析句子題,到這兒就答完了,但是分析語言特色,我們就要再加上一步:作者的語言風格。語言風格多種多樣,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風格,但是從高考題的角度,我們可以把天下所有文章的語言風格大概分成幾類:
形容詞、手法用得多的,我們說他優美、華麗;
形容詞、手法少,描寫簡單樸素的,我們說他樸實、簡潔、清新自然;
運用口語、正話反說、故意搞笑的,我們說風趣幽默;
抒情委婉的可以說含蓄深沉,抒情直白的叫豪邁奔放。
文章批判性強、內容深刻的,我們說他辛辣、冷峻;
高考中常見的語言風格也就這幾種。比如本文就屬於是清新自然的,2018年高考全國卷考過老舍的小說,風格就是風趣幽默。
除此之外我們再加上句式的特點:整句還是散句。整句就是排比、對偶等工整的句式,散句就是長短交錯,錯落有致。本文屬於是散句,長短句結合,語言活潑。
這樣,這道題就答完了。總結一下,讓我們分析語言的題,要答出文中用的手法、內容、情感,再加上語言風格和句式。
①使用擬人修辭手法,寫出黃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
②句式上長短交錯,使語言生動活潑。
③每句都用「了」字,反覆強調黃瓜生長迅速。
④語調輕快,傳達出敘述者的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