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的本質:一場本可以避免的貨幣戰爭

2020-12-17 騰訊網

晚清拾遺錄(四十五):世之不為飛蛾鴟鴞者,幾何人哉?

道光二十年,英國對清朝發起了一場海盜式掠奪的「鴉片戰爭」,這是一場歷史必然,也是本可避免的戰爭,本質上離不開貨幣關係左右。在鴉片戰爭爆發前,茶葉風靡世界,清朝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在茶葉貿易中佔據絕對優勢地位。每年出口的茶葉價值在1.2 億兩白銀,這種優勢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紀二十年代,英國工業技術飛速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家。同時,英國憑藉著自身的海軍優勢,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殖民貿易體系。但是,在和清朝的貿易過程中,英國一直處於劣勢。一方面英國的產品在質量上無法和清朝商品相比,雖然生產成本低,但是加上各項成本後,英國產品的市場價格,遠遠高於清朝的同類產品。

同時,英國每年至少從中國進口價值500萬兩白銀的茶葉,最多時可達1000萬兩,所有貨款均用白銀結算。英國並不是白銀產國,巨大的貿易逆差,無疑會動搖英國的貨幣體系。起初,英國試圖採用和平方式與清廷好好談談。乾隆五十七年,馬戛爾尼作為特使,以為乾隆皇帝賀壽為名出訪清朝。馬戛爾尼向乾隆皇帝提出開放貿易的要求,結果遭到了拒絕。嘉慶二十一年,阿美士德再度訪清,主要目的仍舊是希望清廷能夠開放市場。最終,由於所謂的禮儀問題,阿美士德連嘉慶皇帝的面也沒有見到。畢竟在清廷眼裡,這些洋人還只是「夷」的存在,只有俯首稱臣的戲份。

但是,到了道光年間,英國發現了一條打開清朝市場的捷徑,那就是罪惡的鴉片貿易。起初,鴉片貿易規模僅在200箱左右。由於獲利頗豐,且十分暢銷,其後規模不斷擴大。截止鴉片戰爭爆發的前一年,鴉片貿易的規模達到三萬五千箱,價值達白銀2000萬兩。道光十九年,林則徐在廣州虎門銷毀了大量鴉片,其中多數鴉片為英國商人所有。同時,林則徐宣布禁止鴉片貿易。對於英國而言,禁菸意味著清朝市場的徹底關閉,其實鴉片戰爭最終開打,而且英國能夠在鴉片戰爭中獲勝,也是存在著一定的僥倖因素。事實上,英國從未做好取代清廷的準備,而且也不具備取代清廷的能力。

從一開始,英國的目的就只是為了打開清朝市場,說白了不過是一場貨幣戰爭的演變。如果清廷能夠明白英國的真正意圖,鴉片戰爭的走向,可能完全不同,而且也本可以避免。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資本大量湧入清朝,外國銀幣幾乎佔三分之一以上,清朝的貨幣瀕臨崩潰,清廷終於接受時任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建議,在廣東設造幣廠,開始鑄造清朝新式銀元,其背面有蟠龍紋,因而又被稱之為「龍洋」。雖然龍洋流通十分順利。但清廷早已失去了對貨幣之掌控,清朝的貨幣市場,隨著鴉片戰爭的隆隆炮聲,開始成為了投機者的冒險樂園。

參考資料:《論鴉片戰爭前的「錢賤」及其社會影響》、《鴉片貿易與白銀外流關係之再檢討》

相關焦點

  • 若沒有此人,鴉片戰爭本可以避免,中國人待他不薄他卻成了白眼狼
    清朝末期,英國向我們發動了鴉片戰爭,這次戰爭的助推者是一個叫小斯當東的英國人。可能大家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人如何影響局勢。1840年4月,英國的議院正在進行一場重要的辯論,辯論的主題是:「英國本土要不要向中國派遣遠徵軍。」
  • 鴉片戰爭前,英官員相信戰爭是仁慈之舉
    看到英國遠徵軍艦隊於1840年6月底到達中國,發動第一次對華戰爭,在中國南部的《中國叢報》歡呼道:「有這麼一支軍隊在這裡,全世界一定會感到高興。」然而,在鴉片戰爭時,中華帝國的大多數人——包括一些指揮戰爭的人——並沒有充分認識到正在與英國進行一場鴉片戰爭。直到1840年7月底,亦即英國認為武裝對抗已經開始一年以後,道光皇帝還沒有意識到他要打一場仗了。
  • 高一歷史教學教案: 第一節 鴉片戰爭
    第二段指出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性質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19世紀上半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為了擴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場,英國迫切要求打開中國的大門。」殖民主義的本質在於侵略和掠奪。
  • 並非子虛烏有的「貨幣戰爭」
    政策建議僅從字面來看就似乎有些道理,可能讓胡文如此忌諱的只有兩個字「黃金」,一種傳承歷史「令人厭惡的貨幣」--黃金。  2007年5月9日美國《外交》雙月刊刊登了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國際經濟部主任本•斯泰爾的《國家貨幣的終結》(The End Of National Currency),指出「但私營的黃金銀行已經存在,從而使帳戶的持有者可以用真實的金條作為股份的形式,進行國際支付。
  • 高中歷史說課稿:《鴉片戰爭》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掌握戰前中外歷史發展的狀況、鴉片走私、禁菸運動、戰爭過程。理解和把握與本課知識相關的一些專有名詞,如"鴉片貿易"、"閉關鎖國"「貿易順差」「逆差」等。通過對中國和世界形勢的分析,培養學生運用"透過現象看本質"、"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等觀點辯證地觀察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 鴉片戰爭是國家利益衝突,還是清末各階級的利益衝突?
    在鴉片戰爭初期,十三行扮演著調解清政府與英商之間的矛盾,在戰爭升級之時,「勸捐」成了刻在行商腦門擦之不去的壓力,既要為鴉片戰爭的軍費買單,又要承擔巨額的戰爭賠款。而要進行這樣的改造,皇帝、首輔、軍將、地方官員、哲學家、鄉紳等各個層面,都需要一場大的改變,而非局部的改造可以完成。乾隆後期,清朝已不可避免走向式微。鴉片戰爭前,中國已經經歷了數次戰亂:平定準格爾部,遠徵緬甸,白蓮教起義。道光時期,白銀外流嚴重。道光繼位時戶部有四千多萬兩存銀,到虎門銷煙前只有一千多萬存銀。
  • 信心大於黃金,揭示貨幣信用體系本質的故事
    這是一個完整的貨幣信用制度安排,有了它,熟人間的生產協作和交易就可以順利展開了。它本質上和現代世界各國的央行—商業銀行貨幣信用制度沒有區別。最大的區別就是這個體系中,表面上並沒有物化的中央機構「央行」和如黃金、英鎊、美元、人民幣等物化的「貨幣」。(感覺上像不像這幾年熱炒的區塊鏈技術所追求的某種圖景?)
  • 2021年士兵提幹考試《基本常識》——中國近代史:第二次鴉片戰爭
    【考點概述】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兩國在美、俄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其目的是英、法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因為英法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藉口發動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戰爭」。
  • 殺毒巨頭約翰·邁克菲:加密貨幣面臨一場「持久戰」
    金色財經 區塊鏈5月29日訊  在最新一期的「John McAfee Says」裡,知名科技大咖兼網際網路安全專家、同時也是殺毒巨頭邁克菲公司創始人的約翰•邁克菲表示,現在一場針對加密貨幣的持續戰爭已經拉開序幕了。
  • 《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課稿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課,本課主要講述了英、法兩國在美、俄兩國的幫助下陰謀發動第二鴉片戰爭,通過戰爭和中國籤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同時沙俄侵佔了中國北方大片領土。此外,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所以在整個近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高一歷史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知識點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鴉片戰爭是資本主義的英國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的一場侵略戰爭。鴉片戰爭以前,中國人名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的封建統治。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 央行盛松成: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本質上不是貨幣
    但目前虛擬貨幣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如Q幣、百度幣、盛大點券等,使用範圍也超出了虛擬商品的範疇,可以用來購買一些實物,甚至出現了很多專門提供虛擬貨幣與法定貨幣雙向兌換的網站,似乎虛擬貨幣已逐漸成為可以流通的交換單位。其中,2009年出現的比特幣(Bitcoin)發展最為迅速,影響也最為廣泛,其使用範圍已從網際網路滲透到現實世界。
  • 王永利:「數字貨幣」的本質與脈絡
    但多種「數字貨幣」並存的局面,恰恰說明人們對「貨幣」的本質與發展邏輯缺乏足夠的了解,亟需準確把握「數字貨幣」的本質與發展方向。貨幣數位化與概念異化其實,貨幣一直在向數位化邁進。其代表是2009年初推出並運行至今的「比特幣」,是在特定的網絡體系內,按照設定的原則由電腦系統推出和管理,避免政府和個人幹預(去中心),沒有任何載體的純粹的「數字貨幣」。在比特幣基礎上,又發展出以太幣、萊特幣等大約1700多種加密數字貨幣。
  • 貨幣戰爭:一個國家,是不能靠貨幣貶值走上繁榮之路的
    貨幣戰爭的核心是用各種手段使本國貨幣貶值,從而在出口上佔有價格優勢,以損害貿易夥伴為代價,獲取本國經濟的暫時增長,但其長期效果卻是經濟衰退;歷史教訓是,一個國家不能靠貶值走上繁榮之路。這一點已在第一次貨幣戰爭(1921~1936)和第二次貨幣戰爭(1967~1987)中得到充分證明。
  • 人民幣如何才能打贏與美元爭奪國際貨幣地位的「貨幣戰爭」
    人民幣如何才能打贏與美元爭奪國際貨幣地位的「貨幣戰爭」2014年12月14日
  • 2017甘肅省教師資格面試:初中教案模板《鴉片戰爭》
    2017甘肅省教師資格面試:初中教案模板《鴉片戰爭》 2017甘肅省教師資格考試面試現已開啟備考模式,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比較好的備考面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中小學、幼兒試講教案,下面是初中教案模板《鴉片戰爭》,望相關考試及時查閱。
  • 歷史:土八路的貨幣戰爭
    50年上海金融戰爭在我的歷史文章中已有描述,下面給大家講述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沒有金銀外匯儲備的土八路,怎麼通過貨幣戰爭打得日寇潰不成軍。>山東根據地政府就更滿意了——終於可以自己印錢自己花了,從此政府日常運作開銷、購買軍需、軍費開支全都不成問題了,不用看國民政府的臉色了,更不用怕日偽的貨幣戰爭了,而且,還有財政餘力支援附近的兄弟根據地、和在陝北窮山溝裡的中共中央了……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金融運作越來越有經驗,現在輪到山東土八路開始準備要向日偽發動八路版的貨幣戰爭,報上次的一箭之仇了……
  • 英國人為什麼對鴉片戰爭避而不談?
    在參觀《南京條約》籤訂地點和第一次鴉片戰爭陳列館時,藍詩玲被周圍中國人對於這場戰爭的憤怒震驚到了,她在英國學習本國歷史時從未料到鴉片戰爭給中國留下如此大的創傷。現在的她在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教授中國近代史和中國文學。日前,藍詩玲接受了東方早報專訪。她表示,寫這本書是因為中英民眾對這場戰爭存在巨大的理解分歧。她想提醒英國人:「我們國家過去曾從事過鴉片貿易」。
  • 第一次鴉片戰爭能否避免,中英之間的矛盾能否用其它方式化解
    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眾所周知,這場戰爭以大清王朝失敗並籤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而告終。這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更是我國屈辱歷史之首禍。
  •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因為鴉片引起的嗎?起因結果都出人意料
    深度摘要:近期中美貿*易戰正酣,在歷史上由於貿易摩擦引起的真正戰爭也不少見。標誌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很多人會以為是因為鴉片貿易和虎門銷煙引起的,其實真正的原因也是貿易摩擦。圖1:第一次鴉片戰爭真的是因為鴉片貿易引起的嗎?戰爭是禁菸引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