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不出門,父母可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三種做法有意義又好玩

2020-12-16 卡卡媽聊育兒

文/卡卡媽聊育兒,原創內容。

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身邊有些朋友開始抱怨這個假期既漫長又無聊了。有的媽媽說,現在天天和孩子在家裡,不是玩遊戲就是看電視,感覺既沒意義又浪費時間。剩下的假期,找些什麼事和孩子一起做,才會過得既充實又有意義呢?

卡卡媽覺得,父母呆在家裡就能和孩子一起做的、既充實又有意義的事情,最適合的要數親子閱讀了。我們都知道閱讀對於孩子的重要性,而親子閱讀,正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好方法,也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關鍵。

因為孩子很喜歡模仿,看見父母做什麼,自己也想做什麼。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一樣的事情,例如一起閱讀,孩子不但會更認同自己「閱讀者」的身份,還能增進孩子對父母的感情。

假期,父母可以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

進行親子閱讀的注意事項

父母在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一定要以孩子的意願和需求為主,不要要求孩子聽自己的,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不然會適得其反的。父母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一、準備一些適合孩子年齡層次的書本

孩子的年齡不同,理解能力不一樣,喜歡的書也不一樣。所以,父母在給孩子準備書本的時候,一定要準備適合孩子年齡層次的書本。例如:

年齡小的孩子,喜歡一些故事簡單,色彩鮮豔的圖畫書,所以父母可以給他們準備一些繪本。年齡稍大的孩子,父母可以給他準備一些帶圖案的科普讀物,或者一些簡單的童畫故事書。而年齡大的孩子,則喜歡一些驚險、刺激的小說,父母可以給他們備一些章回小說。當然,如果父母習慣自己讀書給孩子聽,那麼可以選擇一些超過孩子閱讀水平的書,孩子會理解書本的內容的。

父母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層次的書

二、讓孩子挑選他感興趣的書本

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具體讀哪本書,最好由孩子自己挑選,而不是父母幫孩子挑選。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孩子選的書不是自己希望和孩子一起讀的,而要求孩子更換。因為只有孩子感興趣的書本,他才會認真、投入地閱讀。

三、聲情並茂地讀給孩子聽,也鼓勵孩子讀出來

父母讀書給孩子聽的時候,可以根據故事當中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場景,而用不同的聲調和單調讀出來,這樣,才會更吸引孩子。

因為孩子希望聽到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雖然這種做法,有的父母覺得有點傻,不過,這也正是親子閱讀當中有趣的一部分。

父母可以讀書給孩子聽

四、鼓勵孩子對書本的內容進行想像

父母在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時候,可以偶然停下來,讓孩子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和孩子一起看完小說中的某個章節時,也可以讓孩子說一說他認為故事情節會怎樣發展。

這樣做,不但給孩子創造了思考的機會,培養孩子的想像力,還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對書本進行想像

三種做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如果父母想要更好地培養孩子學習能力,在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還可以試試這樣做:

一、父母鼓勵孩子編故事

在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特別喜歡某本書上的其中一個角色,那麼,可以鼓勵孩子就這個角色編一些新故事。

當然,也可以由父母給這個角色編故事,讓孩子為這個新故事添磚加瓦。這樣,孩子會覺得很有意思的。父母鼓勵孩子編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想像力的語言表達能力。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根據角色編故事

二、鼓勵孩子猜測詞義

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經常會遇到不認識的字詞。這時,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猜一猜這個字詞的意思。很多時候,孩子能根據故事的上下文,猜出這詞的意義的。

當然,如果孩子猜不出來,父母也不要強求,直接把意思告訴孩子就行了。父母讓孩子猜測詞意,不但可以增加孩子的詞彙量,還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不認識的字,父母可鼓勵孩子猜字義

三、和孩子一起「看圖說話」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盯著那些色彩鮮豔的圖片看了,這時,父母可以指著孩子看的東西,告訴他那是什麼東西。等到孩子稍大一點,父母可以讓孩子把認識的東西指出來。例如,父母可以對孩子說:「樹在哪裡啊?」然後引導孩子把樹指出來。

父母經常這樣和孩子進行互動,可以讓孩子很好地認識圖片所代表的物品,並理解物品所代表的意思。

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圖說話

有的父母覺得,親子閱讀是孩子很小,還不會看書時要做的事情,孩子長大識字了,就不需要再親子閱讀了,平時讓孩子自己看書就行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親子閱讀,無論孩子在哪個年齡階段都可以進行。即使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依然可以陪他一起讀他喜歡的小說,然後和他分享裡面的情節和人物。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卡卡媽的看法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其它精彩內容:

動手能力好不代表創造力強,父母要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多給他自由

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做事拖拉,父母可用五招教他成為時間的主人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進行親子閱讀?父母必須掌握,讓孩子輕鬆愛上學習
    親子閱讀最重要的並不是認知,我發現很多父母在跟孩子閱讀繪本的時候會考孩子。這個是什麼?其實親子閱讀最重要的是跟父母建立連接,培養他的閱讀興趣,美感價值觀以及思維方式。如何正確進行親子閱讀?父母必須掌握,讓孩子輕鬆愛上學習。
  • 特殊時期在家怎麼有意義?父母加強與孩子互動,度過美好親子時光
    是痛苦的扎心撓肺,還是格外珍惜這段「額外的假期」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怎樣陪孩子們度過這一段有意義的時光。從教育社會能力來說,首先家長還是要和孩子說明宅在家裡的原因,和孩子說明看似這無聊生活的背後是有多少人冒著生命危險來守護這看似平靜的生活。多帶孩子看一些正規的關於疫情的報導,正確的了解疫情也了解這份時光的來之不易。
  • 如何開展繪本故事閱讀?父母通過三種方式,讓孩子成長得更優秀
    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已經意識到,在親子閱讀的氛圍,就能夠輕鬆培養出孩子的閱讀興趣。因此,「繪本故事書」,是學前孩子閱讀的起點,也是孩子人生當中的第一本書,對孩子的身心全面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正值五一假期,如何把無聊假期轉化為黃金期?答案是用繪本故事來陪伴孩子,一起度過這個有意義的假期。
  • 多陪孩子進行有意義的親子閱讀
    我喜歡六月份的主題,因為我平時特別注重親子關係的培養。今天晚上洗完澡,我和寶寶就開始了我們的睡前親子活動。有時我給孩子講故事,有時玩猜謎語遊戲,有時玩腦筋急轉彎,覺得這樣挺不錯的,孩子也特別的喜歡。我家寶貝是奧特曼迷,特別喜歡關於奧特曼的動畫片,因為寫完作業也不早了,所以也不能看電視,我就給他講奧特曼的漫畫書。我在一邊讀小傢伙聽的津津有味的,時不時還做出一些動作,模仿奧特曼。我給孩子買了好幾本腦筋急轉彎的書,大寶貝特別喜歡,把幾本書都從來到尾看完了。每天寫完作業,他就讓我給他讀,然後讀完他猜。
  • 這樣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
    育兒教育專家、中英文早期閱讀推廣人胡海蘭老師說,恰當的親子閱讀能帶來良性循環,反之亦然。所以,她認為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以下是她在閱讀推廣過程中總結出來的閱讀觀點以及親子閱讀常見的不恰當表現。我們在做閱讀推廣。我們在讓更多的父母了解這個便宜、便捷、有效的親子閱讀帶給家長和孩子的一切。
  • 春節假期不出門,帶孩子玩智慧親子遊戲,全家不焦慮
    春節放假,因為疫情大家都選擇在家不出門,所以電子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據了主要的「地位」,大人們刷朋友圈、看快手、迷抖音、追影視劇,孩子們看電視、玩遊戲、手機聊天... 每天重複上演的模式,讓人們起床都覺得無趣了。朋友圈流傳的段子:「今年春節計劃:初一一動不動;初二按兵不動;初三紋絲不動;初四巋然不動;初五依然不動;初六原地不動;初七繼續不動;幾時能動?」
  • 【直播科普】如何讓孩子的假期愉快且有意義
    澎湃新聞 東城女性 歡迎關注東城區婦聯官方帳號神獸過暑假東城區婦聯「家庭戰疫」之暑期行動幫助孩子度過一個愉快且有意義的假期活動時間:7月16日下午3點活動主題:幫助孩子度過一個愉快且有意義的假期直播內容孩子如何定義假期假期容易出現的問題案例分享假期建議 孩子如何定義假期A
  • 周末遛娃親子時光,為大家推薦幾個西安好玩又有意義的遛娃聖地
    周末遛娃是各位寶媽頭疼無奈又幸福的親子時光,在西安今年多雨溼潤的假期間,給大家推薦幾個好玩又有意義的遛娃聖地!  在這個假期帶娃去趟科技館,絕對是一次不錯又舒適的遛娃體驗,陝西省科技館作為西安科技方面的特殊展館,不管是來西安旅遊還是西安的居民,都是值得一去的的旅遊景點。可以讓孩子感受來自於科技領域的不同體驗,科學世界的奧妙與神奇,為孩子以後的科學物理等學業打下基礎,也建立了濃厚的興趣。
  • 讀書與不讀書,過得是兩種不同的人生,親子閱讀,父母要重視
    讀書與不讀書的人,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久而久之,過得也是兩種不同的人生。作為過來人的父母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因此對於孩子總是要求學習,要求進步,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三句有兩句是離不開讀書,父母的方法如果不得當,對於孩子的教育只會是適得其反,讓孩子對讀書、學習產生排斥。
  • 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
    我們認為在認字敏感期到來之前,點讀字的閱讀是不恰當的。閱讀的眼動研究發現3歲及3歲前的孩子無論在有大人陪伴下閱讀還是沒有大人陪伴下翻書閱讀,他們對文字都沒有興趣,他們都從圖畫裡搜索信息。也就是說,大人點讀不點讀對幼兒來說都無意義。
  • 假期親子閱讀計劃沒有完成,7天長假只做了3件有意義的事
    假期親子閱讀計劃沒有完成,7天長假只做了3件有意義的事! 文/小作家起跑線 露珠老師 上班族和孩子們都盼望的國慶七天假來了又走了。盤點一下剛剛過去四天的假期,慚愧地發現,我和女兒制定的親子閱讀計劃沒有完成。
  • 胡海蘭: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
    「想想看,他對不對?」「他為什麼這麼做啊?」以上的互動反映出大人可能有這樣的想法:第一,閱讀就是要知道各種知識;第二,不明白孩子是否真正理解書上的內容;第三,簡單認為,這就是互動。很遺憾,這樣的問題把閱讀變成了考試,而不是輕鬆的閱讀遊戲了。產生這樣行為的原因在於,大人把親子閱讀中的大人和孩子的關係看成是教與被教的關係。殊不知,親子閱讀中,大人和孩子的關係是平等分享的關係。
  • 親子閱讀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事之一,父母為孩子讀書是愛的行為
    親子閱讀被許多父母津津樂道,因為父母都知道閱讀很重要,閱讀約等於自學。學齡前的兒童每天有大量可支配時間,充分利用好時間,提高綜合能力和促進心智成長尤為重要。閱讀可以提高孩子綜合能力並促進心智成熟。不識字的孩子由父母朗讀,與獨立閱讀的效果幾乎一樣。父母在為孩子讀書的時候,心與心貼的最近,因為父母和孩子在做同一件事,等於在和孩子深入的玩。
  • 為什麼父母應堅持親子閱讀?這三個好處讓孩子受益一生,別忽視
    在小kimi的日常中,我們都能夠看到繪本的身影,其中有一款鏤空設計的繪本更是吸引了很多家長的關注,連林志穎本人也表示孩子們很喜歡這本繪本都捨不得出門了。1.增強了孩子的閱讀能力注重親子閱讀的家庭為孩子營造了一個非常適合閱讀的環境和氛圍,這使得孩子對於閱讀的接受度非常高。在無形中能力得到了鍛鍊。
  • 名師談名著閱讀:親子閱讀具重要意義
    名師談名著閱讀:親子閱讀具重要意義 高凱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高凱)「名著經過歷史、文化、種族的考驗,流傳至今,但是十三四歲的孩子不一定看到這點,尤其是成年人咀嚼起來內涵豐富的名著,對於閱歷淺的孩子讀來說,讀起來有困難,這種時候
  • 儀式感很重要,父母給孩子有意義的生活體驗
    果然,晚上孩子們都睡了,孩子爸爸想起這個事來還抱怨:去年帶他們玩半天,結果鬧毛病差不多半個月,不說花了多少錢,看孩子吃藥打針的真受罪。還公主裙?老大回來凍得跟個冰棍一樣,直接去了醫院,三天元旦假期都是在醫院過的,你這個媽,就慣著孩子。
  • 假期裡,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做3件事,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在這個特殊的寒假裡,父母和孩子得以有更多相處的時間。如何不荒廢放假在家的時光?如何讓這個假期過得有意義?如何藉助假期增進親子感情?假期裡,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做3件事,會讓孩子受益終身!1、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讀書要想孩子在新學期取得進步、分數理想,要靠開學後的學習,更要靠假期時的積累和習慣養成。
  • 親子閱讀,對孩子到底多有意義?五點不容忽視
    他們掃描孩子聽父母閱讀時的大腦情況,發現孩子們在聽父母閱讀故事時,大腦中與讀寫能力相關的腦區非常活躍。簡言之,親子閱讀多的孩子,未來讀寫能力會更有優勢。下面是父母堅持與孩子閱讀的一些原因:幫助孩子養成一生的習慣當閱讀成為你們家庭的日常活動,它就能成為類似於每天一起親子就餐或親子沐浴般的習慣事情。當孩子與父母閱讀得越多,或孩子目睹父母在家裡閱讀得越多,他們就越容易對他們手裡的書籍「上癮」。
  • 邦元英語:利用寒假做這五件事,讓孩子的假期更充實有意義!
    如果不及時補上差距,將會影響接下來的複習,甚至考試的發揮。對策:把握寒假,尋找阻礙點,讓成績再上臺階!有專家指出,家長在考慮如何為孩子安排寒假學習生活時,要全面地考慮到孩子的身、心、智的需求,與孩子一起制訂一個有意義、有快樂、有收穫的假期。
  • 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附8條閱讀建議)
    閱讀的眼動研究發現3歲及3歲前的孩子無論在有大人陪伴下閱讀還是沒有大人陪伴下翻書閱讀,他們對文字都沒有興趣,他們都從圖畫裡搜索信息。也就是說,大人點讀不點讀對幼兒來說都無意義。不僅如此,這還是放棄森林撿了片樹葉的做法(其實連樹葉都撿不到),因為繪本對孩子的意義在於那些會說故事的圖畫,孩子的形象思維被那個具有情節的圖畫帶動,他們自由徜徉,然後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理解能力去關注角色,關注他們在做什麼,圖畫裡有什麼好玩的。這才是孩子的閱讀,他們的理解能力也慢慢得到培養。不要背離孩子的心理去執著於那幾個字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