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管理是推行績效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企業的運營、績效管理的推行不能只依據老闆的魄力和績效管理負責人的經驗來推行。而與經驗相反的,就是企業的績效管理數據分析。
數據也稱觀測值,是通過實驗、測量、觀察、調查等環節得出的結果,常以數量或者數值的形式表現。數據分析是指用一定的統計方式,對收集來的大量第一手資料或者第二手資料進行分析,這些分析對象都是以數據形式表現出來的,這樣做,可以最大化地開發出這些收集來的數據資料的功能,最大程度發揮出數據的作用。進行數據分析,也是為了提取有用信息,作為參考,然後形成結論。
數據的測量是最簡單的,其內容可以是測量各項工作的完成數量、質量、態度水平等。分析階段則可以通過統計和計算,得出產生問題的原因。控制階段,能實現控制改進的預期目標。其中,分析階段是最重要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接收了數據測量收集的結果,也對這些收集來的信息做出了計算,為之後的數據改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績效管理的數據分析中,收集而來的信息業內統一稱為「績效數據」。而這種績效數據,是企業推行績效管理的基礎,有了它們,企業的績效數據管理將變得容易很多。
數據體系的建立。這一點無疑是績效數據管理的基礎,沒有一個完善的體系是行不通的。既然是體系,該項目的負責人就不能僅僅是一兩個人,而應該是由多人、多個部門負責,企業的管理層總攬,各部門明確分工,由財務部門進行統一的監督和管理,這樣才能被稱為一個較為完備的管理體系。
數據的來源與管理。當企業剛取得績效數據時,這些數據可能顯得雜亂無章,看不出規律,讓人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這就需要數據管理了。通過製圖、制表用等形式對其進行統籌管理,使這些數據看起來能夠更加直白易懂。數據的來源也必須準確可靠,在絕大部分企業中,這些數據往往是由財務部針對以往的利潤、成本、收入等數據統計得來的。
數據的傳遞。數據不是僅僅拿到手就可以了,也不能僅有財務部能明白其中的含義,還要讓企業的領導、各部門負責人甚至是普通員工都要了解。這就是數據的傳遞,在這個過程中,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者要起關鍵作用。這樣做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便於之後的數據分派和任務的下達。
數據的分析。數據的分析,需要負責人員具備極高的專業素養,排列圖、因果圖、散點圖、分層法、調查表、散布圖、直方圖、控制圖..……這些在老闆看起來極為陌生的方式,其實都是對於數據分析的好方法。進行數據分析的目的,是要了解這些數據的設置是否合理,在進行考核後能否起到設想中的考核作用。
數據的審核與維護。數據的審核是極為重要的,不僅在數據收集時就要做好審核工作,在數據收集、計算、分析後,也不能丟掉審核工作,因為計算出的結果也不一定是準確無誤的。數據同樣具備極強的變化性和可移動性,因此還要重視對數據的維護。在這方面,可以建立起屬於自己企業的資料庫,方便績效數據的統一管理和留存。
數據的改進。數據的改進是績效數據管理的最後一個環節。通過收集數據信息、分析數據,就是為了方便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有所了解,然後針對這些問題作出改進,便於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而這些,都是在數據統計的基礎上做出的。
總之,績效管理一定要遵循重要的邏輯原則:可衡量方可管理,可管理方可實現。數據是績效衡量和分析的支撐性要素。只有保證數據的有理有據,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實現績效管理的有效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