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幹部收養腦癱棄嬰 願幫孩子尋找父母(組圖)

2020-12-22 騰訊網

王合全和援圓。

王合全懷抱援圓,滿臉微笑。

援圓可愛的照片。

  援疆幹部收養腦癱棄嬰 妻子開博客分享成長

  博客裡,有一個博主名叫援圓,今年只有1歲零3月大。博客開通的11個月裡,共發布了143篇充滿童趣和溫情的文章,平均兩天一篇,記錄著小寶貝成長的點點滴滴。

  也許這並不稀奇,很多年輕的父母都會通過各種方式留下寶貝成長的印記。但是,援圓絕對是與眾不同的一個。她是一名維吾爾族女嬰,出生在新疆巴州,在媽媽的肚子裡才呆到7個月,就著急地呱呱落地。因為種種未知的原因,早產並伴有腦癱前兆的援圓出生後即被單獨留在了醫院,她的生身父母沒有再回來抱抱她。

  一個來自河北的援疆幹部王合全來醫院看望她,凝視著小寶貝那雙圓圓的大眼睛,再也割捨不下。一番內心的糾結和掙扎,2012年中秋節之際,王合全將棄嬰帶回了自己在河北的家,託付妻子撫養,並取名援圓。為了了卻丈夫的牽掛,妻子開通博客,用網絡和千裡之外的丈夫分享寶貝成長的快樂。

  從小喪父喪母 看見棄嬰觸景生情

  天山網訊(記者楊姣姣報導)2012年,一個悶熱的夏日傍晚。來自河北的援疆幹部王合全翻看《巴州日報》時看到一條消息,有個早產女嬰被父母遺棄在醫院。

  第二天,王合全便趕到醫院看望女嬰。此刻,這名維吾爾族女嬰小小的身體正在被肺炎、黃疸等五種疾病困住生命的呼吸,渾身皮膚紫紅,雙眼緊閉。

  「我心裡很不好受,想到自己3歲喪母,5歲喪父的經歷,當時就萌生了收養她的念頭。」那是父女倆的初次相遇。

  可是醫生說,女嬰是早產兒,以後是否會留下後遺症是未知數。而且這個女嬰走路有些繃腳尖,可能是腦癱的徵兆。

  一番內心的掙扎, 一個堅定的信念對王合全說,「不管咋樣,我認定這個娃娃了。我們家的經濟條件不是最好的,但我們會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即便花光家裡所有的錢,也要醫治好孩子,讓她在溫馨的環境下成長。」

  王合全,48歲,河北省農業廳水產技術推廣站研究員。2011年9月,作為援疆技術幹部被選派到新疆塔裡木河流域希尼爾水庫管理局。

  王合全下定決心後,打電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妻子。「我也很喜歡孩子,願意和老公一起把孩子撫養好!」趙梅榮非常支持丈夫。

  王合全立即趕往巴州兒童福利院協商收養事宜。登記、考察、公示,收養程序一一進行。

  「一起援疆的同事給女兒起名『援圓』,紀念我在援疆歲月中獲得了『至寶』,也寓意我們一家人能團圓幸福。」王合全很喜歡這個名字。

  爸爸厚著臉皮四處找母乳

  2012年的中秋節,王合全帶著援圓一起回到了河北的家,一家團圓。

  為了提高援圓的免疫力,王合全「厚著臉皮」四處尋找母乳,適逢表侄的女兒降生,援圓病好後的第一個星期,每天早上能被送去享受遲來的母乳,晚上回家後再帶回一奶瓶「夜宵」。

  等到稍大,王合全拜託姐姐從90公裡外的山區老家帶來精挑細選的小米和笨雞蛋,小米粥和雞蛋羹成了援圓的營養大餐。

  妻子趙梅榮又要照顧孩子,又要上班,很辛苦。於是他們花錢請了保姆,每天給援圓按摩,預防可能出現的腦癱。「保姆一個月工資3000,比我的工資還高呢。」王和全笑著說。

  如今,讓王合全無比開心的是,援圓胃口很好,脾臟和消化能力都很好。個頭長的也快,混在同齡孩子中,已看不出早產兒的羸弱。

  援圓咿咿呀呀地叫「爸爸、爸爸……」,王合全激動不已地回「謝謝、謝謝」。兒子在一旁善意地嘲笑:「援圓叫你爸爸,你謝什麼啊?」。

  兒子以前每個學期回家一次,現在每月找各種理由回家,陪援圓玩,逗她笑。兒子答應王合全,在父母年齡漸老後,會承擔起照顧妹妹的責任。王合全說兒子自小極少和他交流。身上或多或少有獨生子的自我。有了這個小妹妹,現在責任感強了。

  王合全在新疆的時候,援圓會經常對著電話要爸爸,小手不停地在話筒上抓來抓去,想把「爸爸」拽出來抱著。

  此時,遠在新疆的王合全也總是非常想念孩子。「下班後,大家都回家了,剩我一人在水庫呆著。我買風箏送給食堂的大師傅,就是為討好大師傅,能陪我說說話。」

  五個月大在博客裡安家

  8月15日,《發燒》,退燒貼不要,洗溫水澡不洗,除了哭喊,所有的行動都拒絕,凌亂的媽媽不知道該咋辦好了。唉!生病太難受了,脾氣見長應該算是正常吧嘿嘿~……

  8月16日,《洗澡》,因為天熱出汗多,每天洗澡數次,媽媽懶省事,直接把我放到洗手面盆裡,我時不時對著化妝鏡子自戀,親親嘴,拍拍掌,碰個頭,做個鬼臉……

  8月24日,《我是姑姑的止疼藥》,姑姑的腰做手術了……姑姑說疼啊!忍不住了就想想援圓,想援圓吃飯的樣子,走路的樣子,大笑的樣子,害羞的樣子^

  這些充滿了童趣的日記,都是王合全的妻子趙榮梅在援圓博客裡發表的文章。

  這個博客於2012年10月2日開通,當時援圓剛剛來到河北的家,只有5個多月大。「今天起開博,記錄我的成長。」這是博客裡的第一篇文章,標誌著援圓在博客安家,留下第一個「腳印」。從此,趙梅榮在悉心照顧女兒之餘,在博客中記錄女兒的成長成為她的一個大事。

  遠在新疆巴州的王合全,每天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妻子寫的博文,援圓「說」自己吃水果蔬菜了,他會興奮地大聲告訴同事;援圓「說」自己感冒了,他會急得團團轉。王合全說:「看女兒的博客是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

  在北大上學的兒子、援圓的外婆等人也是博客裡的常客。「因為援圓的到來,家裡的氣氛也變得很好。」趙梅榮說,以前老公在新疆工作,兒子在外上學,家裡只有她一個人,冷冷清清的,經常不按時吃飯。自從援圓到家後,她有了牽掛,親戚、朋友也常來看望援圓,家裡每天都是歡聲笑語。

  兒子以前每個學期回家一次,現在每月找各種理由回家,很樂意陪援圓玩,逗她笑。兒子答應王合全,在父母年齡漸老後,會承擔起兄長如父的責任。王合全說兒子自小極少和他交流。身上或多或少有獨生子的自我。現在責任感強了。

  「孩子長得快,一天一個樣,我會堅持把博客寫下去的。以後也將把博客送給援圓,讓她繼續記錄自己的生活。」趙梅榮說。

  長大後,願幫孩子尋找親身父母

  目前,一歲多的援圓已經開始了「求學之路」,每周去上外教學習班。

  「其實也就是玩兒,在玩兒的過程中培養膽量、訓練協調性。」王合全說,雖然一年的學費要一萬多,但覺得這錢花的值!援圓已經慢慢顯現出語言和舞蹈的天賦。

  「等援圓再長大些,我會帶她回庫爾勒學習維吾爾族舞蹈和語言。我太喜歡新疆的舞蹈了,熱情、隨性、開心!我希望遠離新疆的援圓能和生長在新疆的孩子一樣,熱情、純真。」

  談到未來,王合全說:「在領養援圓之前,我們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盡己所能照顧援圓,等我老了,兒子會接替我照顧援圓。 假如有一天,援圓開始期盼找尋親身父母,我一定會帶著她去尋找,或許在某個角落,他們也在默默地關注著援圓,帶著不能訴說的難言之隱。」

  像每一個幸福的嬰孩一樣,援圓日日成長,蓄積力量,等待著亭亭玉立,等待著成熟堅強。

  像每一雙溫柔的父母一樣,王合全夫婦全身心的呵護援圓,委以生命的一飯一蔬,在漫漶人生徵途中遞上溫暖厚實的手掌。風雨迎送,不再離開。

相關焦點

  • 孩子被當棄嬰收養,生父提起訴訟!法院判了
    長安君(ID:changan-j):一個原本被寄養的嬰兒,卻因為一個謊言而被當作棄嬰「名正言順」地被他人收養,生父將民政部門告上法庭,要求撤銷收養登記。一審法院判決撤銷收養登記後,跟孩子朝夕相處近三年的養父母不服判決,提起上訴。
  • 女眾寺廟收養十多名棄嬰 因網上發帖求助引關注
    最多時曾收養近30名孩子   據客堂知客法師介紹,圓覺寺目前收養的十餘名嬰兒,年齡都不超過2歲,其中有棄嬰也有單身媽媽生下孩子後寄養在這裡的,還有個別媽媽跟孩子一起住在寺裡。   寺院是出於何種考慮,從何時開始收養嬰兒的呢?
  • 佛教收養棄嬰的福報
    良以小兒一失父母,必至死亡。即或稍能行乞,不至即死。以無力就學,亦不過終身為傭。何能開智識以達本天姿,敦倫理以不悖人道乎哉?」給孩子一個歸宿,總不能任由他自生自滅。收養棄嬰,用自己的愛心溫暖一個個險遭遺棄的生命,以一己之力,見證世間大愛。
  • 寄養的孩子被其他家庭當棄嬰收養,單親爸爸把民政部門告上法庭!養...
    一個原本被寄養的嬰兒,卻因為一個謊言而被當作棄嬰「名正言順」地被他人收養,生父將民政部門告上法庭,要求撤銷收養登記。一審法院判決撤銷收養登記後,跟孩子朝夕相處近三年的養父母不服判決,提起上訴。「棄嬰」被領養半年後,生父出現2017年2月,海安市民金建玲向海安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報警稱,她的父母於2016年8月撿到一男嬰。此後,派出所將男嬰交由當地社會福利院代養。當地福利院在報紙上刊登尋找棄嬰生母公告,期滿後無人認領。
  • 棄嬰何處安放 盤點棄嬰收養五大困境
    蘭考縣民政局社救股股長馮傑介紹,棄嬰的收養,一般要走這樣的流程:「有人撿拾到棄嬰以後,首先必須向派出所報案,由派出所送到民政局,民政局再出具棄嬰身份證明,送往開封市福利院。」袁厲害在採訪中也曾說道,曾想送孩子到福利院,但是不識字的她根本開不了證明,只能自己繼續養著。
  • 女嬰被棄北京通州公廁 多名市民願收養
    7天過去了,她的生命體徵尚平穩,體重也在一點點增加,親生父母仍然杳無音信,多名市民表示願意收養。  公廁內發現嬰兒  7月21日14時許,一名環衛工人在通州區永順鎮嶽莊村一公共廁所內發現一名嬰兒,隨即報警。
  • 農村夫婦撫養腦癱棄嬰十五年 擔心孩子今後生活
    1999年7月23日,是衡水趙圈鎮張圈村的張恆文一生中最開心的一天,棄嬰明明降臨到了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可沒想到的是,孩子在11個月大的時候查出患有腦癱,然而,善良的張恆文夫婦倆沒有放棄這名棄嬰,15年間,含辛茹苦將其撫養
  • 首批被外國人收養的棄嬰:耶魯女孩尋親記
    耶魯女孩詹娜,在美國媽媽的陪同下,回到中國尋找屬於自己的血緣;河南農村「爬行媽媽」任少雲,將女兒嬌嬌送進了大學的美麗新世界。這又是兩個相似的故事,牽縈於棄嬰和養母之間,關於生命,關於愛。美國女孩詹娜·庫克正在中國尋找她的答案。這是些對普通人至為簡單的問題:我的父母是誰?他們在哪裡?我是什麼時候來到這個世界?問題的答案,在大洋彼岸的中國。
  • 中國成美收養棄嬰最大來源國 最高收養八千棄嬰
    「在你去中國的行程中,你將會得到一份棄兒證書,證明你將收養的孩子的親生父母,通過拋棄的行為主動放棄了撫養的權利。親生父母沒有法律渠道來重新要回監護權。」  CCAI總裁兼共同創始人仲輝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解釋,美國也有國內收養,但它的法律允許親生父母好幾年之後又把孩子給領回去,這對收養家庭是個打擊, 而「中國可被收養的兒童至少是明確的棄嬰」.
  • 滕州政府尋找棄嬰生父母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但是總用一些狠心的父母將孩子遺棄。近日,滕州市民政局發布尋找棄嬰生父母公告,在滕州市北辛街道辦事處北劉莊路口發現一名被遺棄的女嬰,請孩子的親生父母持有效證件與市民政局聯繫,照片公布....  滕州政府尋找棄嬰生父母
  • 大愛無疆,農夫的妻子在12年裡帶回了5個生病的棄嬰
    她身邊的人很難理解,她沒有足夠的錢把重病棄嬰帶回家,借錢看病。在過去的裡,她收養了5個這樣的孩子,其中3個是腦癱,一個是腫瘤,另一個左手沒有手指……以前,她有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丈夫馬貴生誠實,小女兒馬紅梅聰明懂事,雖然她的生活並不富裕,但她平淡快樂,非常滿足。
  • 「棄嬰」收養案:孩子回到親生父母身邊, 多方表示關注未來成長
    在歷經三年的異鄉生活後,曾以「棄嬰」之名被收養的安安終於踏上了返鄉之途。2020年9月11日,南通中院及海安市民政局工作人員共同將安安從北京接回海安,安安的親生父母終於和讓他們朝思暮想的孩子團聚。北京機場交接與親生父母團聚
  • 維吾爾族大媽23年撫養漢族腦癱棄嬰 母愛無民族界限
    在新疆吐魯番,一位60多歲的維吾爾族大媽塞滿汗·達吾提在艱難環境下含辛茹苦撫養漢族腦癱棄嬰23年,23年來,塞滿汗細心呵護這個撿來的漢族女孩,並積極為她治療。為了這個素不相識的漢族孩子,塞滿汗傾盡家財,努力地和生活抗爭。這23年來,儘管腦癱棄嬰沒有叫過一聲「媽媽」,但是塞滿汗把全部的愛都無怨無悔地傾注在了漢族棄嬰身上。在她心裡,這個幾乎對她的愛撫沒有任何反應的漢族孩子是最美的月亮花。
  • 撿到棄嬰抱回家,8年後孩子戶口成難題,民政局:非法收養!
    ,如今孩子8歲了,一直沒有戶口,現在申報落戶遇到了不小的麻煩。陳先生說,2012年他在家門口撿到一名棄嬰,但當時沒有選擇報警,只通知了當地的村委會。村委會當時表示,等人口普查的時候報上去就可以,於是這一拖就拖了八年。陳先生向記者提供了他準備的所有材料,稱收養手續一直辦不下來,是因為第三方評估機構認定其妻子的身體狀況不符合收養條件。
  • 北京收養棄嬰長大後啃老夫妻訴解除收養關係
    京華時報訊(記者裴曉蘭)沒有子女的李先生夫婦多年前收養了一名棄嬰,沒想到孩子長大後啃老。記者昨天獲悉,經李先生夫婦起訴,順義法院判決解除了雙方的收養關係。  李先生夫婦訴稱,他們現年均已63歲,1987年,收養了棄嬰小李,雙方共同生活並以父母女兒相稱。
  • 以案釋法 | 「棄嬰」收養案:孩子回到親生父母身邊, 多方表示關注未來成長
    在歷經三年的異鄉生活後,曾以「棄嬰」之名被收養的安安終於踏上了返鄉之途。2020年9月11日,南通中院及海安市民政局工作人員共同將安安從北京接回海安,安安的親生父母終於和讓他們朝思暮想的孩子團聚。北京機場交接與親生父母團聚
  • 七部委禁私自收養棄嬰引爭議 袁厲害稱還會伸手
    這把大火也燒出了一個令人心痛的事實:一方面是官方救助的缺失,另一方面是收養棄嬰的「愛心媽媽」袁厲害的收養行為「不合法」。而如果達不到這些基本條件,將會被責令停止收留活動、將收留的棄嬰送交民政部門設立的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  記者走訪河北多家民間棄嬰收養場所了解到,長年累月的朝夕相處,讓民間收養人士和棄嬰之間感情深厚,已長大成人的棄嬰往往也不願接觸政府辦福利機構,愛心人士也心存顧慮,「官民合辦」存在一些現實困難。
  • 小孩因病被父母遺棄餓成皮包骨,被網紅收養
    小孩因病被父母遺棄餓成皮包骨,被網紅收養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是深沉的,父母願意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只要是自己擁有的,他都願意把它奉獻給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眼裡,孩子就像是上天賜給他們的天使一樣,即使在撫養孩子過程中非常的辛苦,但是父母們也無怨無悔。
  • 紙箱撿到棄嬰,兒媳沒生育一家人想收養,警方這樣說……
    8月19日晚,家住四川德陽中江縣南華鎮湧泉村八組村民吳小春和鄰居外出散步時,意外撿到一個剛出生的女嬰,她們把孩子帶回家悉心照顧。因為兒媳婦沒有生育,一家人想收養這個可憐的孩子。不過,在鄰居的提醒下,老兩口才知道這孩子不能私自收養,孩子上戶口上學都成困難,於是一家人報警求助。↑裝在紙箱裡面的棄嬰收養並不那麼「簡單」,據當地派出所介紹,「派出所已經將女嬰移交至福利院,如果他們確實符合領養條件的話,在福利院就可按程序辦理撫養手續。」
  • 正規收養多難?想領養健康娃,福利院排到600多號
    「福利院的孩子99%都是殘疾或有疾病。」濰坊市福利院孤殘兒童護理員楊守偉說,「比如腦癱、腦積水、肛門閉鎖、先天性心臟病、智障、手足畸形等,有的甚至還患有愛滋病、梅毒等重症疾病。」  8日,在濟南市福利院,孩子們下了課在走廊玩耍,他們雖像正常孩子一樣嬉笑著,但走路的姿勢和神態卻有著明顯的差異。  「國內很少有人收養這些殘疾孤兒,目前來領養的都是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