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養的孩子被其他家庭當棄嬰收養,單親爸爸把民政部門告上法庭!養...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一個原本被寄養的嬰兒,卻因為一個謊言而被當作棄嬰「名正言順」地被他人收養,生父將民政部門告上法庭,要求撤銷收養登記。一審法院判決撤銷收養登記後,跟孩子朝夕相處近三年的養父母不服判決,提起上訴。

近日,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認為收養不能以非法剝奪他人父母子女關係為代價,在保護親情關係的原則下,撫養子女的態度、生活條件的優劣、家庭狀況的好壞都不是決定性因素,遂予以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棄嬰」被領養半年後,生父出現

2017年2月,海安市民金建玲向海安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報警稱,她的父母於2016年8月撿到一男嬰。此後,派出所將男嬰交由當地社會福利院代養。當地福利院在報紙上刊登尋找棄嬰生母公告,期滿後無人認領。

三個月後,派出所向當地民政局出具了撿拾棄嬰(兒童)報案證明,載明未查找到該男嬰的生父母。6月30日,鮑紅梅、鄭小宇夫婦向民政局申請收養該男嬰,民政局為其辦理了收養登記。

男嬰被收養還不到7個月,其生父周海駿就出現了。2018年1月,周海駿向民政局提出書面申請,要求撤銷案涉收養登記。周海駿在2016年4月與王瑋楠經法院調解離婚,婚生子安安隨周海駿生活。他表示,自己常年在外地打工,無暇照顧孩子,於是委託金建玲代為照顧,自己並沒有遺棄孩子。由於民政局未予撤銷,周海駿提起行政訴訟。

一審法院判決撤銷民政局發放的收養登記證。鮑紅梅、鄭小宇不服,提起上訴。

養父母和生父各執一詞,孰真孰假

二審期間,金建玲改了口。她承認,男嬰是周海駿送給自己寄養的。

南通中院經審理認為,我國收養法中規定,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被收養。而金建玲關於撿拾嬰兒的報警內容純屬虛假,因此,男嬰並不屬於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情況,不符合法定的收養條件。

法院經調查發現,在鮑紅梅夫婦提出收養申請的當天,民政局即製作並發放了收養登記證。而收養法中明確規定,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的,辦理登記的民政部門應當在登記前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滿60日,因兒童的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沒有認領的,視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兒童。據此,法院認定民政局違反了法定程序。

南通中院經審理認為,民政部門未依法履行審查義務,未能對領養人申請材料存在的疑點進行核實,未能對有效線索進行調查,導致錯誤地將周海駿寄養的嬰兒認定為棄嬰,並確認了收養關係。

法院:收養登記程序違法應撤銷

既然被訴收養登記行為違反了法定程序,那麼法院依法應當予以撤銷。但二審中,男嬰的生父和養父母的態度,令旁聽者在法律規則與道德情感之間左右搖擺。

鮑紅梅夫婦稱,他們收養男嬰已近三年,已經和孩子產生了難以割捨的感情,並主張保護被收養的未成年人的利益是收養法的最高準則,在單親家庭裡生活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周海駿則表示,雖然自己是單親家庭,但作為生父和孩子血濃於水,並堅稱不可能放棄對孩子的撫養權。

南通中院經審理認為,收養不能以非法剝奪他人父母子女關係為代價,在保護親情關係的原則下,撫養子女的態度、生活條件的優劣、家庭狀況的好壞都不是決定性因素。據此,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同時,對金建玲向公安機關、民政局、一審法院所作的虛假陳述的行為,南通中院作出罰款決定書,對金建玲予以罰款1萬元。

連線法官

主管部門應當慎重履行登記職責

「家庭是孩子的避風港,對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以收養的方式使其回歸家庭生活,可以讓脆弱無助的生命得到關愛照顧。但如果收養流程不合法,不但不能保證孩子的合法權益,很可能還會引發一系列問題。」

該案審判長高鴻介紹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二條規定,收養應當有利於被收養的未成年人的撫養、成長,保障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合法權益,遵循平等自願的原則,並不得違背社會公德。第二十五條規定,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和本法規定的收養行為無法律效力。收養行為被人民法院確認無效的,從行為開始時起就沒有法律效力。《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第十二條規定,收養關係當事人弄虛作假騙取收養登記的,收養關係無效,由收養登記機關撤銷登記,收繳收養登記證。海安市民政局辦理收養登記時不僅違反法定程序,而且錯誤地將周海駿寄養的嬰兒認定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並確認了收養關係,被訴收養登記行為依法應當予以撤銷。

高鴻指出,維護社會最基本的秩序是法律的終極使命,這比彰顯個人內心的道德準則和情感更為重要。審判機關解決糾紛的根本標準不僅僅是道德上的對錯或是非,也不僅僅是情感上的共鳴或偏好,而是權利的存在或是否受到侵犯。在法律規則與道德情感發生衝突的情形下,法律的使命就是用權利來劃清人們行為的邊界。本案中,鮑紅梅、鄭小宇認為,周海駿和王瑋楠長達數月對嬰兒不聞不問,已經構成了遺棄,並據此認為安安屬於棄嬰。這一主張顯然混淆了收養條件與撫養義務之間的界限,以所謂的「不聞不問」事實來取代法定的收養條件,剝奪生父母對子女的權利,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同時,這種後天建立的感情是以剝奪周海駿和王瑋楠作為親生父母的感情為代價的,這種原本不應產生的感情本就是一系列違法和不當行為的後果。在保護親情關係的原則下,沒有理由讓原生家庭的感情作出犧牲。至於撫養子女的態度、生活條件的優劣、家庭的狀況,都不是影響本案結果的決定性因素。

「一個原本被寄養的嬰兒,卻因為一個經不起推敲的謊言而『名正言順』地被他人收養,這暴露出收養流程和環節中存在著明顯的漏洞。」高鴻提醒,收養登記中相關當事人特定身份關係的解除和建立,關係到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相關主管部門更應當慎重履行職責,確保收養登記的準確、規範、有序。

來源:人民法院報

相關焦點

  • 孩子被當棄嬰收養,生父提起訴訟!法院判了
    長安君(ID:changan-j):一個原本被寄養的嬰兒,卻因為一個謊言而被當作棄嬰「名正言順」地被他人收養,生父將民政部門告上法庭,要求撤銷收養登記。一審法院判決撤銷收養登記後,跟孩子朝夕相處近三年的養父母不服判決,提起上訴。
  • 北京市家庭寄養兒童今年起可轉收養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獲悉,寄養在北京市居民家中的孩子,2016年起可辦理收養手續。北京市目前已出臺相關規定,鼓勵符合收養條件的寄養家庭收養殘疾寄養兒童和患病寄養兒童。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本市有700到800個家庭有政府寄養的兒童,民政部門每月支付每個家庭約1600元的生活費。
  • 法院:收養不能以非法剝奪他人父母子女...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顧建兵 金保陽一個原本被寄養的嬰兒,卻因為一個謊言而被當作棄嬰「名正言順」地被他人收養,生父將民政部門告上法庭,要求撤銷收養登記。一審法院判決撤銷收養登記後,跟孩子朝夕相處近三年的養父母不服判決,提起上訴。
  • 棄嬰何處安放 盤點棄嬰收養五大困境
    蘭考縣民政局社救股股長馮傑介紹,棄嬰的收養,一般要走這樣的流程:「有人撿拾到棄嬰以後,首先必須向派出所報案,由派出所送到民政局,民政局再出具棄嬰身份證明,送往開封市福利院。」袁厲害在採訪中也曾說道,曾想送孩子到福利院,但是不識字的她根本開不了證明,只能自己繼續養著。
  • 寄養孩子可轉收養
    (原標題:寄養孩子可轉收養) 民政局北京晨報訊(首席記者
  • 福利院接收棄嬰逐年下降 家庭寄養要滿足5條件
    「今年到目前為止,福利院大約已經收養了三十幾個孩子。這些棄嬰中,女嬰佔8成左右。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差或父母吵架等原因遺棄的孩子,最近幾年非常少。這些孩子中,有70%以上都被符合條件的家庭領養。」兒童福利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 寄養孤兒棄嬰今後可轉收養
    (原標題:寄養孤兒棄嬰今後可轉收養) 寄養在市民家庭中的孤兒棄嬰今年起將可由符合條件的寄養家庭辦理收養手續
  • 寄養家庭可領養孤兒
    本報訊(記者王皓)記者昨天從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獲悉,市兒童福利院已制定出《辦理寄養變領養工作的辦法》。今後,市兒童福利院寄養家庭的「爸爸媽媽」們,將可以成為法律意義上的真正父母了。  家庭寄養是由民政部門和社會福利機構將孤兒、棄嬰委託正常家庭進行撫養,由政府向寄養家庭支付寄養兒童的生活、教育費用的模式。
  • 寄養孤兒棄嬰今後可轉收養 鼓勵條件家庭收養殘疾患病兒童
    2016年1月22日訊,寄養在市民家庭中的孤兒棄嬰今年起將可由符合條件的寄養家庭辦理收養手續。這是記者在市人大昨晚舉行的政務諮詢會上了解到的,本市已出臺相關規定,鼓勵符合收養條件的寄養家庭收養殘疾和患病寄養兒童。
  • 中國現有家庭寄養兒童6991人 民政部出臺家庭寄養評估標準
    傅珊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趙泳稱,家庭環境是最適合兒童成長的環境。因此,中國民政部門在不斷推進收養工作的同時,也在積極推進家庭寄養工作。但家庭寄養還需進一步統一標準、細化流程、壓實責任,以更好地保障被寄養兒童和棄嬰的合法權益,維護寄養家庭的正當利益,履行民政部門作為監護人的職責。因此,中國民政部根據《家庭寄養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製定了《家庭寄養評估標準》。
  • 民政部肯定民間收養棄嬰 歡迎合辦兒童福利機構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表示,充分肯定、高度評價個人和民間機構自行收養棄嬰、孤兒,歡迎社會組織與民政部門合辦兒童福利機構。     有記者問,「現在孤兒的收養問題廣受關注,今後孤兒收養和寄養的制度層面會不會有一些新的改進?機構改革之後,社會組織能不能發揮一些更積極的作用?」關於棄嬰、孤兒的收養監護責任和要求,李立國說,我國的民法通則、收養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一系列明確的規定。
  • 民政部出臺家庭寄養評估標準 要求家庭和睦鄰裡融洽
    趙泳介紹,民政部門在不斷推進收養工作的同時,也在積極的推進家庭寄養工作,這幾年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國家庭寄養的兒童有6991人。但是,在工作中我們也發現,家庭寄養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統一標準、細化流程、壓實責任。因此,民政部根據《家庭寄養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製定了《家庭寄養評估》標準。
  • 家庭寄養評估有了新標準
    在5月27日舉行的民政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兒童福利司副司長趙泳介紹,民政部近期出臺《家庭寄養評估》標準,明確要求寄養家庭的成員都應該沒有不良嗜好、沒有犯罪記錄;家庭和睦,鄰裡關係融洽,且家庭成員一致同意家庭寄養;每個寄養家庭寄養兒童的人數不應超過2人等。
  • 民政部出臺家庭寄養評估標準,要求家庭和睦成員無犯罪記錄
    會上有記者問:我們了解到民政部近期出臺了《家庭寄養評估》標準,能夠介紹一下這個標準的原因和主要內容。趙泳介紹,民政部門在不斷推進收養工作的同時,也在積極的推進家庭寄養工作,這幾年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國家庭寄養的兒童有6991人。但是,在工作中我們也發現,家庭寄養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統一標準、細化流程、壓實責任。
  • 中國發布丨全國家庭寄養兒童6991人 家庭申請寄養兒童需要滿足哪些...
    全國家庭寄養兒童有6991人趙泳表示,民政部門在不斷推進收養工作的同時,也在積極的推進家庭寄養工作。截至目前,全國家庭寄養的兒童有6991人。趙泳指出,在工作中發現,家庭寄養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統一標準、細化流程、壓實責任。
  • 七部委禁私自收養棄嬰引爭議 袁厲害稱還會伸手
    按照七部門的通知,已收留棄嬰的民辦機構,要麼與民政部門合辦,要麼與民政部門籤訂代養協議,前提是「應達到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準,配置兒童成長必需的撫養、醫療、康復、教育等功能設施,配備與所承擔工作和所提供服務相匹配的護理人員,建立健全符合國家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標準的制度等」。  記者採訪了解到,對於不少民辦收養機構尤其是個人,距離這樣的收養條件還相差甚遠。
  • 172名殘孤兒童的3年「家庭寄養」(組圖)
    家庭寄養能否為67萬孤兒的成長帶來新的方法?這一系列問題都是我們在深入寄養家庭後需要解答的問題。越夢惠、天沙嬌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十分幸福。  這是天河區龍洞村一個農民住宅。10歲的天沙嬌歪歪地躺在躺椅上看電視,而妹妹越夢惠則站在客廳的桌前擺弄著自己的玩具,爸爸媽媽在房間打掃衛生。
  • 民政部:寄養家庭成員需無犯罪記錄
    民政部兒童福利司副司長趙泳介紹,民政部根據《家庭寄養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製定了《家庭寄養評估》標準,目的是能夠更好地保障在民政部門被寄養兒童和找不到父母的棄嬰的合法權益,也能夠維護寄養家庭的正當利益,同時也履行民政部門作為監護人的職責。
  • 家庭寄養管理辦法全文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採取措施,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家庭參與家庭寄養工作。  第二章 寄養條件  第七條 未滿十八周歲、監護權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被寄養。  需要長期依靠醫療康復、特殊教育等專業技術照料的重度殘疾兒童,不宜安排家庭寄養。
  • 我國擬規定寄養家庭虐待兒童嚴重者可追刑責
    京華時報訊(記者孫乾)棄嬰、孤兒的生長狀況受到各界關心,昨天,《家庭寄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經過國務院法制辦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規定,寄養家庭寄養兒童不得超過2人,且無未滿6周歲兒童。此外,藉機斂財、歧視虐待寄養兒童的家庭將被強制解除寄養關係,構成犯罪的將被追刑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