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公園」「螢火蟲主題展」……一到夏季,各地會颳起螢火蟲熱潮。臨近七夕,網絡螢火蟲販賣愈演愈烈。日前,江蘇青環志願者服務中心調查發現,目前網絡叫賣螢火蟲的數量已過千萬,比去年同期100多萬隻增加十倍多。現代快報記者 安瑩
上千萬隻螢火蟲網上被出售
環保組織的調查顯示,全國今年統計到的大小螢火蟲展覽超過60次。為搞清螢火蟲來源,志願者進行了調查摸底。
「點開淘寶,輸入關鍵詞『螢火蟲』,有37個商家在出售活體螢火蟲,店面匯總的叫賣螢火蟲數量超過千萬隻。」江蘇青環的環保志願者告訴記者,「不排除部分刷單的現象,但基數巨大,比去年翻了好幾番。」
記者注意到,精明的商家推出「36隻159元」「60隻219元」等套餐價。賣家以雲南、廣東、廣西的居多,其餘分布在上海、江蘇、浙江、湖北、四川等地。由於容易死亡,有的賣家還送20%的螢火蟲。不少買家都是家長,一買家說:「邀請小朋友一起看,蟲蟲沒多久就死了兩隻。」
寄到南京的螢火蟲「半死不活」
志願者決定採集一些螢火蟲的活體樣本,他們就與銷售蟲量最多的6家店面進行了聯繫採樣,其中4家店面成功下單,另外2家無人回復。
最早的郵件於8月16日到達南京。託寄物品內容為生鮮肉,業務類型為生鮮速配,打開後看到有很多樹葉圍繞一個鑽有小孔的塑料罐子,裡面零星有一些蟲子,據當時單子,應該為購30隻送6隻螢火蟲套餐,收到後有2隻死亡,經過辨別,有雷氏黃螢13隻,端黑螢19隻,2隻黃守瓜(一種害蟲),1隻小蟑螂。活的30來只螢火蟲很明顯全部「趴窩」了,幾乎不怎麼動,這與商家介紹的螢火蟲飛舞的情況不符。
現行法律禁止郵寄活體動物
銷售的螢火蟲都從哪來的呢?很多商家表示是人工飼養的。江蘇省農科院昆蟲專家張志春表示,人工繁殖螢火蟲並不容易,國內掌握相關技術的並不多,能夠大規模繁殖的更少。人工繁殖的成本每隻10元。人工養殖出來的螢火蟲,放飛後,不少幾個小時就會死傷。如果與本地螢火蟲品種不同,還可能破壞生態環境。
目前網上出售螢火蟲的商家,不乏是野外濫捕捉到的。這種行為直接毀滅了正在求偶、交配的螢火蟲,對螢火蟲種群來說是致命的。
江蘇青環志願者服務中心志願者方建波告訴記者,根據《郵政法》及《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活體動物屬禁止郵寄類物品,很明顯這是違法行為。
用螢火蟲吸引遊客成「生態災難」
每年夏季各地的螢火蟲活動已成一場「生態災難」。8月7日,鎮江本地的論壇《熱議:鎮江金山湖舉辦螢火蟲活動,你願意參加嗎?》網帖引起大討論,瀏覽量過萬,該活動被環保組織盯上了。
「主辦方與志願者最後達成共識,他們停止了螢火蟲的採購,以螢光粉等手段營造現場氛圍,改螢火蟲展為螢火蟲科普展,展示的活體螢火蟲來源於廣州螢火蟲公園養殖的子二代。」志願者方建波介紹。
令人擔憂的是,今年各地螢火蟲展從單一的幾家公司放飛延伸到景區、商家自行採購螢火蟲組織活動,如此井噴式發展,對捕捉地的螢火蟲將帶來極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