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訪 | 箱根驛傳頭號粉絲眼中的日本馬拉松
只要在網上搜索日本驛傳或馬拉松,你一定會發現一個叫「EKIDEN News」的推特帳號,他的擁有者西本武司是日本跑友心中神一般的人物。
文/Chrisdayo 圖/OTT 東方IC
只要在網上搜索日本驛傳或馬拉松,你一定會發現一個叫「EKIDEN News」的推特帳號,這個帳號獲得了日本田聯的官方媒體認證。
在日本跑友心中,「EKIDEN News」可謂是神一般的存在,帳號擁有者西本武司更是神一般的人物。
「公園橋博士」日常出沒於日本乃至世界各大跑步賽事,報導賽況、選手和花絮,更新他的EKIDEN News官網。
箱根驛傳頭號粉絲:西本武司
這般厲害的人物,私底下其實是一個永遠以一頭黃髮和黑框眼鏡造型示人,親切隨和的70後男性。
某個周三,我與西本先生約在東京都心的一家咖啡店,就EKIDEN News的源起、即將舉行的箱根接力、進步神速的日本馬拉松等話題暢聊了一番。
EKIDEN News
丨「我被箱根選手拉爆了」
出人意料的是,西本武司原先對箱根驛傳沒有一點興趣。
10年前,還是普通公司職員的他為了治療代謝症候群開始跑步,家附近的公園是他常去的地方。因為離駒澤大學專業選手的合宿場地近,公園也成了許多選手的練習場地。
某天,西本跑步時遇到了其中一位選手:「那個時候只是覺得這個人跑得好快啊,我也要追上他。」結果西本發現根本追不上,自己也跑得肌肉拉傷了,「這才第一次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有人的跑步速度是常人難以企及的。」
原箱根名將 宇賀地強
第二年的箱根驛傳比賽上,西本居然發現那個曾經拉爆自己的跑者居然跑了花之二區(因為距離最長,難度大,各校都會派出王牌選手跑該區),上網一查才知道他是當時駒澤大學的王牌,目前在KONICA MINOLTA(日本實業集團)的宇賀地強選手。
西本當時萌生一個想法,想去看一看宇賀的下一場比賽。由於只是關東校際比賽,知道的人很少,因此除了相關人員,西本這樣的觀眾可以免費入場。
「那之後我便開始去各個學校的記錄會看選手們的比賽,也開始在推特上進行直播,關注我的人越來越多,我對驛傳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了。」
但真正開設專門的帳號、網站,還另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丨大迫傑父親建起了官網
第三年的箱根,西本到現場看完往路的比賽後在酒店休息,當時覺得就這麼一直待到第二天早上復路比賽開始太無趣了,於是在推特上發文:「我會在房間裡準備好的啤酒,歡迎大家來玩,一起暢談箱根。」
萬萬沒想到,就是這麼一條推特,短時間內就有30多人湧進了他的小房間裡,其中包括mania,西本日後工作上的摯友。
EKIDEN News推特帳號、官網
大家聊到興起,就在這時,房間門鈴再次響起,開門後進來的一個大叔跟大家做自我介紹說:「大家好,我叫大迫勇,請多指教。」
所有人都嚇了一跳,那個人就是大迫傑的父親,當天大迫傑剛拿到一區的區間賞,所有人都向他表示祝賀:「你兒子太厲害了!」交談中,西本表示希望能成立一個網站和帳號,讓更多喜歡箱根和跑步的人聚到一起。
這時,大迫傑的父親主動請纓,他說自己是一個工程師,可以提供網站製作和域名等等資源。
就這樣,EKIDEN News的網站在大迫傑父親的手下被製作出來,推特帳號也正式開啟,EKIDEN News正式誕生。
箱根驛傳丨樓下的跑道通向世界
喜歡箱根的人分為很多種,有人喜歡收集選手們的數據,有人喜歡拍下儘可能多的比賽照片,但西本不一樣,因為他覺得「自己跑的路和通向世界的路是一樣的」。
即便不去現場,西本在自己家樓下就可以看到很多正在練習的選手,除了駒澤大學,「還有住友電工(日本實業集團)的田村(和希)他們,神野大地,旭化成(日本實業集團)的選手們,還有之前在柏林馬拉松跑了2小時8分的富士通(日本實業集團)的中村匠吾,甚至大迫傑也會來。」
看著這些箱根驛傳、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選手嶄露頭角,西本表示:
「對我來說,家樓下的跑道就是通往世界的跑道,這件事情太有意思了。」
丨百年老店的「匠人精神」
在日本,人們對於棒球、足球等賽事的熱情眾所周知,而在驛傳賽事裡除了箱根還有新年驛傳(每年1月1日的實業團驛傳比賽)等其他比賽。
但極少有像箱根這樣,近十年收視率都保持在25%以上,它究竟有哪些獨特的魔力?
「因為這個比賽的拍攝和播出方式與其他的比賽不一樣。」西本介紹,在日本國內,其他項目、其他驛傳的比賽都是以「體育報導」形式播出,唯獨箱根是按照「紀錄片」形式製作。
一方面,其他比賽基本上就是直播比賽當天,但箱根驛傳不是,不僅僅是比賽日,賽前有關於選手們備戰狀況的節目,賽後還會播放比賽現場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另一方面,箱根驛傳的電視直播,一直都堅持不可以只關注獲勝隊伍和前幾名的選手。
「每次中繼所要交棒的時候,雖然有的選手來得比較晚,但再晚,只要他來了,要交棒了,又或者說時間到了要提前跑了,電視畫面一定會給到他們而不是專注於跑在最前面的那位選手。」
他還提到解說者比賽中一定會介紹每一位選手,從他的全名、家鄉、高中、到他為箱根所做的準備、有趣或辛酸的幕後故事,內容無所不包。
正是由於對細節的不斷打磨,才造就了箱根接力如今相當於日本「體育春晚」的地位。
丨箱根驛傳怎麼可能是拔苗助長?
交談過程中,西本先生始終呈現出一種淡然的心境,可能是看的多了,一個人對箱根的認識也在慢慢轉變。
當問到他最想跑的箱根區間?「3區4區吧,因為風景很好,前面就是富士山,而且道路相對平緩。」他不忘自嘲一句,「可能缺少了點『箱根驛傳』的味道。」
至於即將開始的明年箱根的名次,上個月的活動中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第一青山學院大學,他們的實力依舊強悍;選駒澤大學為亞軍,包含著他個人的期望;看好關東學生聯合隊伍是希望人們能多關注他們的教練,來自麗澤大學的山川達也,山川極有可能率領麗澤跑入箱根驛傳正賽。
四連冠的青學大能否再次衛冕
我詢問西本先生現在是否還堅持這個結論,他出人意料地表示自己不愛做預測:「當時這麼說是因為大家非要一個結果,所以我才說的。」
在他看來,一旦心裡有了預期,就沒法專心看比賽了,「就好像你喜歡青學,希望他們能贏,只要他們掉到後面你心情肯定立刻就不對了。」
西本覺得,比賽是隨時在變化的,讓它告訴你答案就行了。
最後我問了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許多人說箱根驛傳這樣的比賽過早地消耗了有天賦的好苗子,過度功利的訓練方式是對選手的透支,西本先生這次的態度不再模糊:
「這也沒什麼不好的,因為又不是說所有參加箱根驛傳的學生將來都要以跑步作為自己的事業,都要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從根本來說也並不需要那麼多人,真正能站上大舞臺的人少之又少。」
箱根在他眼中就是「用四年的青春專注做一件事」,即便真有什麼問題,應該也是利遠大於弊。
日本馬拉松
丨一億日元的誘惑
2018是日本馬拉松成績井噴的一年,設樂悠太、大迫傑連破亞洲紀錄,川內優輝波馬奪冠。
談論這些好成績,繞不開一個同樣讓人驚奇的數字——一億,這是日本ProjectEXCEED計劃為打破日本馬拉松紀錄選手提供的獎金數額。
「完全就是因為有這一億日元的誘惑,所以大家都在瘋狂進步。」
對於這項計劃被人炮轟的功利性,西本沒有迴避。
他還提到,這一億日元對普通日本人的影響:
「如果你告訴他(對跑步無感者)這些人中可能會拿到一億日元他就感興趣了。所以這兩年日本人對馬拉松的熱情十分高漲,其實是有人故意在策劃這件事的。」
設樂悠太與大迫傑在今年先後刷新了日本馬拉松新紀錄
一億日元激發了選手的動力,讓普通人也對馬拉松產生了興趣,但如果跳出馬拉松的層面,田徑的關注度卻因此可能進一步下降。「日本人太喜歡馬拉鬆了,所以很多選手就算是在跑田徑,也總是會被人問你在跑馬拉松嗎。」
西本談到了村山紘太,他是現在日本10000米紀錄的保持者,在國內知道他的人寥寥無幾,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設樂悠太和大迫傑破紀錄拿獎的事跡路人皆知。
「在馬拉松比賽取得成績,你會出名,但在田徑比賽取得成績在日本就不一定會成名了。」
巨資刺激下,這種尷尬恐怕還會持續下去。
丨大迫傑,他其實是一路輸過來的
大迫傑在芝加哥跑出2:05:11,西本先生表示這樣的結果自己之前就預料到了。
比賽當天的現場環境對大迫傑來說相對有利,國外的媒體幾乎沒有人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日本人更關注川內優輝。
就是在這種缺少外界幹擾、高度專注的狀態下,大迫傑創造了歷史。
西本的自信源自今夏和大迫傑的一次會面,相比去年,他發現「大迫傑跑步時上半身的姿勢完全不一樣了」。
新練出的肌肉讓後者在跑步中保持上半身筆直且適當前傾成為可能,這種改變讓他的成績有了提升空間。
西本先生和大迫傑私交很深,在他看來,大迫傑並不是一個實力很強的選手,「他其實是一路輸過來的」。
初高中時期,大迫傑基本都是輸家,到了大學雖然贏過但其實也不穩定,包括箱根驛傳也不是全勝,「但是他願意主動付出努力,認為自己不可以安於現狀,因此會故意去找一些可能對自己來說有些困難的事,並對此作出挑戰。」
大迫傑遇上俄勒岡計劃,風雲際會,他也真正開始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丨日本馬拉松的未來不止於箱根
關於下一個跑進205的人選,西本的答案裡包括設樂悠太這個熟悉的名字,也有井上大仁這樣名氣相比小了許多的選手,「日本的選手們基本上都是箱根驛傳到馬拉松這樣的路子,很少有人會去跑田徑,也很少有觀眾關注田徑,但其實井上他現在一直在默默地更新著自己5000米、10000米的PB,所以我很看好他。」
田徑和馬拉松,在西本看來本該是互為補充的整體,而不是此消彼長的對立關係。
今年亞運會,井上大仁絕殺奪冠
同樣,箱根驛傳雖然很有魅力,但它並不是通往馬拉松生涯的唯一路徑,西本建議想在這一行有所成就的學生選手們「可以自己主動去國外參加一些比賽,可以去見識一下更寬更大的世界,我覺得這也挺好的。」
整場採訪下來,西本的言談給人留下兩點印象,一是對國內田徑影響力式微的擔憂,二是對事對物秉持的淡然心態。
馬拉松的長度是恆定的,但人生的道路可以豐富多彩,箱根之外還有世界,馬拉松狂熱背後更多是質樸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