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做農業,要懂人性,否則必敗!

2020-12-24 農業行業觀察

作者:馬雲華

刺痛神經。志玲小姐姐和島國的男人結婚了。

但不可否認!島國有些地方真的值得我們學習,比如農業經營模式和經營農業態度,尤其是日本第六產業。這也是為何國人紛紛去日本考察農業的初衷吧。

到底啥是第六產業。我說一個概念,大家就能理解第六產業,這些年中國倡導的一二三產業融合,其90%一二三產業模式與精髓源自日本的第六產業。

我們再從淺層次理解「第六產業」:農業與工業、服務休閒、商業等業態融合形成新業態。

日本六產新業態已經如火如荼的發展了。比如,日本mokumoku農場 這個案例大家已經非熟悉了。

今天,我們介紹的另一個案例就是用「第六產業」精髓做農業的無印良品。

這些年,賣毛巾、賣被子、賣拖鞋等生活必需品的無印良品一直做商業布局,從其布局情況來看可以用1個詞來形容「跨界」,但這些布局都沒有逃離無印良品「生活主義」的理念。

比如:賣房子、做酒店、開菜市場;2019年,無印良品又對外宣布:進軍農場。

縱覽無印良品的商業布局,我也悟出一個道理:懂人性,才會走得更遠。尤其是做農業。

01

賣菜:滿足消費者底層需求

2017年7月份,無印良品(MUJI )在日本東京有樂町開設了全世界第一個「蔬果賣場」(MUJI vegetable)。這是無印良品首次在門店銷售新鮮蔬菜和水果。

我們曾經實走訪無印良品的蔬賣場,被其滿滿的性冷淡設計打動在店裡,從菜品的擺放和產品包裝細節,依然能看出無印良品對細節的重視。雖然種類不多,但是都是精挑細選應季商品。並且這些農產品都會標示生產農場名稱與位置,以及建議食用方式,非常的貼心。

我們還發現,除了新鮮蔬果外,也會同時販售適合與這些食材搭配的調味料,或是以該食材為主成分的加工食品,前後共有約 300 多項食品雜貨。更辣眼睛的就是店裡還展出一些農耕時用的道具。

截止目前,無印良品已經東京、大阪開設的新門店就採取了生鮮蔬菜與常規商品共通售賣,樓上還可以用餐的混合模式。

從無印良品的蔬果賣場,我們看到以下幾個關鍵信息:

1、選的農產品:滿足人們對好產品的渴求

店鋪的農產品區,都是當季最新鮮的。同時這些果菜農產品基本上不打農藥,或者農藥使用少於正常量低於50%。

2、做好連接:做好人的溝通

無印良品的初衷就是希望城市與農村、城裡人與農民相互了解和互動。因此,店裡的蔬菜都會標上產地和農戶的名字,並可以給產品留言和建議,另外農戶們還是寫上這些寫農產品的「做法和吃法」等信息。

02

開農場:滿足消費者高層次需求

賣菜不是無印良品的終極目標。無印良品的大招,還在後面呢?

2019年3月份,無印良品在日本東京的郊區千葉縣鴨川市西部,與當地的農場合作,還開了一間名為「裡のMUJIみんなみの裡」的全新店鋪。你不僅可以買到、吃到最新鮮的農產品,而且可以親自下地體驗農活。

這個農場店鋪佔地160平方米的店鋪的前身,是一個當地村公所,無印良品對建築內部進行了裝修和改造,並保留了 「みんなみの裡」(大家的村莊)的名稱。

此外,店鋪邊上佔地面積更大的MUJI食堂,自然也選擇了當地最新鮮的蔬菜,製作出特別的限定菜單。豆腐漢堡、蔬菜冷麵、鴨川特色的小菜、壽司等,都是獨一份的。

除了慣常的產品販售、無印良品食堂外,它還是一個能夠買到當地新鮮特色蔬菜的特別店鋪。

無印良品的生鮮農場店怎麼玩的呢?

1、靠近城市消費者

農場一定要離城市消費者越近才會越有機會。

無印良品的農場生鮮店位於東京千葉縣鴨川市宮山,距離東京市中心大概90公裡,1個小時左右的車程。

同時,農場的周邊環境是傳統的日式小鄉村,店鋪位於鄉道旁邊,後面和四周都是梯田、大棚和小丘陵。這種格局類似工業上的前店後場,只不過這裡的場是農場。

2、店+場的產業模式

無印良品的農場生鮮店採用店+場的模式。

農場生鮮店佔地160平方米,前身是一個當地村公所,無印良品對建築內部進行了裝修和改造,並保留了 「みんなみの裡」(大家的村莊)的名稱。該店裡的基本上是當季的農產品,有自己合作基地的產品,也包括周邊農戶的農產品。

後邊的農場是跟當地的農戶進行合作的,這周邊的農地面積並不大。主要種植了一些水稻和水果、蔬菜等。

3、體驗式營銷

世上最大的營銷:體驗式營銷。體驗式營銷解決:1)品牌認知;2)市場教育問題;3)刺激購買。

無印良品的農場沿用日本體驗式營銷。但有一個例外,無印良品並沒有在合作的農場搞「採摘」,而是採用預約式的農活體驗。

比如,消費者通過在線預約的方式再在某個時間來體驗插秧或者收割水稻、果蔬採摘農活。

同時,這些農活體驗都不是免費,而是收費制。比如,體驗種植插秧,收費為1500日元。除了體驗農活,還有可以現場學習製作壽司。。這也中國的採摘活動不同。

4、文化節慶活動

文化節慶活動已經成為縣域吸引遊客和推廣品牌的重要手段。這也是日本「第六產業」的核心。

無印良品的農場藉助活動吸引更多消費者來到農場休閒與遊玩。比如,兒童畫展、傳統的日本鼓演出、村裡的年糕大賽...

無印良品通過舉辦文化活動幫助成立的消費者和兒童認識農村、並來到農場休閒旅遊,過另一種生活方式。

5、餐飲+零售的經營模式

餐飲+零售已經是現在新零售的主流,目前,盒馬鮮生、京東7FRESH都採用餐飲+零售的模式。

無印良品開在鄉村的這家生鮮店也一樣,而這裡的餐飲則更具特色:早中餐都有不同的飯菜供應。比如,早上有吐司或者飯糰、中午有當地的食材做成的壽司、價值10-40左右的便當盒飯。

這便當都是採用當地的食材製作,很多都是手工製作,是當地的傳統手藝,同時,還有用本地新鮮水果做的水果冰激凌。另外,在餐廳,消費者還可以自己自作美食。

這也是農場到餐桌概念逐漸受追捧的原因之一。這些食材都來自農場和周邊的農戶家。

我們可以看到,無印良品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縮短距離,從原產地到製作過程,甚至可以讓消費者參與進食物的製作中去。

無印良品運營公司良品計劃會長金井政明表示:「現在城市人與食品生產者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每天都在消費,卻不知道產地生產者們的辛勞。正是基於此種想法,我們開設了這家生鮮賣場,希望能夠縮短這一距離。」

03

商業邏輯

談到商業邏輯。其實就是跳出農業,用全新的思維審視農業和消費者需求。無印良品的做農業的商業邏輯有以下3點:

1、滿足用戶底層需求

永遠記住:用戶的需求才是我們的存在的價值。

經營農業必須要跳出農業,不做二、三產業的附庸,而是形成自己的核心價值,用硬核的產品與服務滿足用戶的需求。

可以看到,無印良品不是賣產品,而是賣「生活方式」,從而滿足用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求。

2、用產業重構農業商業

農業需要突破或者顛覆的地方很多,想要在農業走上成功或者能實現抱負。我們認為,應該藉助產業來深耕農業。

即時當下,技術顛覆了傳統農業,但農業必須要從技術顛覆轉變成商業重構,這樣才能實現技術的最大化。

因此,用產業思維來改變農業,是全局性的、聯動性的。的確很有意義。

無印良品藉助新商業打通農業、工業、商業新連結方式,不僅僅改變傳統農業,還連接更多的人參與到新農業的建設,實現人貨場的價值再造。

3、不賣產品賣服務

在產品同質化的時代,如果產品都是一樣的,那麼,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我想就是服務。

無印良品的用高質量的服務來滿足用戶,比如餐飲服務、體驗服務等。

其實,農產品是一個以產品為王的產業,但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服務的屬性至關重要,用優質的服務來推動農產品的銷售。這也是一種經營方法。

04

總結

在農業領域,無印良品為何能走向成功。除了無印良品的精湛的現代化管理經驗,還有一點就是洞察人性。

在中國農業的發展歷程中,阿里、京東、蘇寧等巨頭公司,乃至中化、中糧、北大荒等產業巨頭紛紛切入農業,我想他們除了對趨勢的洞察之外,對人性的也非常了解。

記住!農業,必須要懂人性。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十大必敗產品
    無印良品十大必敗產品 2016年03月14日15:30  來源:日本通  最近,日本的電視臺進行了一項評比,從無印良品家7000多產品裡嚴選出top 10。這十項並非全是經典老貨,很多都是近期人氣新寵,對於熱愛無印良品的你來說,每個都是你值得購入的實用好物。
  • 無印良品敗在品牌
    廢話不多說,先拋出一個結論:無印良品的基因是一家賣貨公司,而不是一家品牌公司。我之前經常問國內消費行業的大咖如何看無印良品,現在國內有許多人對於無印良品的固有印象,甚至是討論最多的一個觀點,就是認為無印良品是一個品牌設計感十足的公司。就正是因為有如此這般的錯誤印象,我們接下來逐步梳理無印良品的發展歷程,帶大家一起來看無印良品這家公司本質的DNA。
  • 盤點無印良品必敗的12樣單品,性價比超高不買會後悔!
    「無印良品」創始於日本,其本意是「沒有商標與優質」。雖然極力淡化品牌意識,但它遵循統一設計理念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無不詮釋著「無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導的自然、簡約、質樸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國內也相當熟知的日本品牌無印良品,美妝保養品之外還有一些大至家俱,小至生活小物都很受歡迎!當然衣料時尚單品可是也很優秀的哦!頸部靠枕算是無印良品的明星產品了,枕起來很軟很舒服,用的時間長了也不會變形。
  • 無印良品賣菜了?如何拯救無印良品現況
    無印良品生鮮市場設計仍舊是和品牌相同的簡約風,無印良品生鮮市場除了售賣生鮮農副產品外,也提供食材加工和用餐服務。特別的是消費者不僅僅能在生鮮市場購買食材,還可以參與製作食物。 無印良品是一家專門生產家用產品,以設計為導向的日本公司,自開創以來就主打簡約的生活理念,在全世界掀起一陣「無印」的潮流。
  • 無印良品怎樣才能在中國成功上位
    時隔16年,無印良品終於鼓起勇氣,再次啟動全球擴張計劃。曾經,松井忠三讓無印良品起死回生的口號「執行95%,計劃5%」充滿謹慎慢行的勸誡。如今,被改成了頗有激進意味的「重視速度」「70%主義」和「承擔風險」三原則。對此,無印良品的解釋是,如果海外擴張這件事做不好,或者停滯不前,無印良品就又會回到2000年的慘狀。
  • 真假「無印良品」難辨,為何日本無印良品這次慘敗?
    可這次無印良品打的是持有其同名品牌「北京無印良品」。也就是說日本的無印良品把中國的無印良品告了。相信很多小主開始懵逼了,乘法君其實也懵逼,因為之前壓根不知道竟然有兩個「無印良品」。這樣的兩家無印良品,你傻傻分得清楚嗎?反正乘法君是傻傻分不清楚。
  • 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的「中國式」退潮
    但就目前看來,無印良品並無進一步深刻道歉聲明,恐怕是看準國人的「健忘性」。或者,無印良品相信,風頭一過,大家依然會繼續「買買買」。不過事實上,在營銷上的犯下的挑釁中國民眾情緒的低級錯誤,已迅速燎燃了輿論怒火,無印良品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低下頭認錯,避免輿論蔓延並希望時間能撲滅戰火,衝淡國人的不好記憶。  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大咧咧」惹眾怒的無印良品已不是第一次「被盯上」了。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一年前,一件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註冊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商品類別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曾讓「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中國『無印良品』」的輿論甚囂塵上。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無印良品元老田中一光在《無印良品考》中曾言:「無印良品的誕生是對現代文明高技術的一種抵抗。」因此,在價格調整之外,無印良品逐漸摸索新的打法,近幾年,無印良品一邊發展多元業務線,一邊提出要將中國市場的本土化進行到底,在細節點上,無印良品也指出將在營銷方式、店鋪體驗、試用場景以及商品範圍等方面做出改變。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新百倫劇情重現:MUJI無印良品敗給了「無印良品」
    前不久,又一著名品牌陷入了類似的紛爭,日本快時尚品牌MUJI(無印良品)在與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的官司中敗下陣來,MUJI多款產品將只能使用英文名,無法再使用「無印良品」四個中文字。近日,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MUJI)及其中國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須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相關侵權影響,並賠償棉田公司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熱門問答:無印良品|無印良品裡什麼東西最值得買?無印良品都哪些...
    無印良品在網絡上一向話題性十足,此前有多位網友曾對其進行發問,引來了大批網友圍觀討論,小編精選出以下幾個熱門問題供大家討論:無印良品裡什麼東西最值得買?個人挺喜歡無印良品做減法的產品理念,它的護膚品主打不添加任何任何酒精與防腐劑,無香料,無色素,無礦物油。另外,個人更喜歡它的產品設計--性冷淡風,化繁為簡,這樣的包裝簡單大方又高逼格,簡直小年輕和文藝範的最愛啊!這款無印良品化妝水分清爽、滋潤、高保溼三種,換季或者是肌膚敏感時可以擦擦臉,感覺很舒適,也可以敷水膜,敏感肌膚也可以使用!
  • 「無印良品」的中日之爭,判了!結果卻嚇壞網友……
    無印良品MUJI ,大家都很熟悉吧。日本的牌子,極簡的風格,在中國也開了不少的店鋪。 並堅持稱自己公司之所以起名為「無印良品」,是融合了公司的環保理念和「大道至簡」的道家思想,與日本的「無印良品」毫無關係。 而針對此次案件,日本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因為「無印良品MUJI」上海分公司在製作吊牌時誤用了「無印良品」,才導致被北京棉田起訴。
  • 做中國的無印良品店 還差什麼
    原標題:做中國的無印良品店 還差什麼 離無印良品,還有多遠 「你知道國內有哪些賣日用生活設計類產品的商店嗎?」當你用這一問題詢問身邊的朋友,得到最多的回答很可能就是無印良品。作為一家集合了人們日常生活用品的設計「雜貨店」,無印良品以其簡單、無印、舒適的設計而廣受歡迎,如今這一品牌在中國很多城市能看到。國內何時才能有像無印良品這樣品牌化的設計商店?
  • 無印良品,破產了?
    不過,狂人在去年發現 無印良品部分商品已經重新定價 例如文具、香薰機、護膚品等產品 而這,也側面印證了無印良品 開始對產品價格策略進行了再思考
  • 無印良品的失望與失意
    如今,提起無印良品,粉絲的心態是很尷尬的。作為將精緻美學、日式生活方式帶入中國的品牌,無印良品的「良品」形象正在坍塌。無印良品近日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6款家具材質「以次充好」的事件,與以往的質量「小毛病」相比明顯升級到「嫌欺騙消」。在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已經在營業收入增長的失意之下,品牌形象更讓人失望。
  • 無印良品成「無良品」?深陷質量門的無印良品究竟怎麼了
    其實,無印良品在內地出現質量問題絕不是第一次,早在2014年6月29日市工商局通報的不合格服裝名單中,無印良品一款軍綠色「棉彈力燈芯絨瘦長褲」,耐溼摩擦色牢度不合格,也就是說水洗後易掉色。而一周後,北京市工商局公布新一批服裝質量抽檢結果,無印良品的服飾產品被檢不合格,同一款燈芯絨短褲又出現了耐溼摩擦色牢度不合格的問題。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的中國實驗
    可以說,以中國為主的東亞市場不僅是無印良品僅次於日本本土以外的最大市場,也正在成為無印良品新的增長引擎。業績上的貢獻讓無印良品更加重視中國市場,而對於它不熟悉的酒店業務,無印良品自然不會輕舉妄動。松崎曉就曾表示,MUJI HOTEL 的構想在十年前就已經提出,可挑戰在於,無印良品如何降低發展新業務的試錯成本。
  • 無印良品訴無印良品!日方被判商標侵權!(附判決書全文)
    上述文獻涉及對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無印良品」「MUJI」品牌的介紹,時間跨度為1998年至2011年。此外,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還提交了商品標籤照片,用以證明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目前生產的商品標籤已進行改進,如果是在中國生產的商品則直接標註「MUJI」,否則則採取貼附「MUJI」進行遮蓋的方式,均不再顯示「無印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