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做中國的無印良品店 還差什麼
義烏文交會敦品生活展區
最近,在北京一所中學工作的小陳有個煩惱:去哪裡給閨蜜挑份稱心的新婚禮物?「送紅包什麼的太俗氣了,她是個文藝青年,我想送她一份既實用,又有格調、有文化氣息的禮品。」其實,去日用設計類的商店逛逛,小陳的問題大概就會輕鬆得到解決。然而,在北京,設計類商店主要集中在798等藝術區,大多是從藝術商店擴展而來,基本是「圈子裡」的買賣,沒有形成品牌影響力,像小陳這樣的「圈外人」,自然不甚了解。
事實上,在設計得到大力提倡的現階段,國內不乏好的日用產品設計和獨立品牌,有的甚至在國際上也小有名氣,比如梵幾、半木等,但把各種單獨品類整合在一起的設計商店少之又少,零星分布在國內幾個藝術設計力量較為活躍的城市的設計商店也很難談得上品牌影響力。難道是因為國內日用設計產品消費能力不足嗎?
「信息不對稱」的設計商店
「對不起,您要的這款暫時沒有,您可以到我們在美院邊上的體驗店去購買。」在不久前舉行的義烏文交會上,敦品生活帶去的手機殼、飾品、器具等日用設計產品受到了不少觀眾的喜愛,由於每款產品帶到展場的數量有限,很多產品脫銷。敦品是2013年底中國美術學院自主創立的一個品牌,以經營家居、工藝品、服裝等設計產品為主,首家店位於中國美術學院杭州南山書屋老址,以美院專業教師為產品主要設計者,店內既包括藝術衍生品,又有富有藝術氣息的設計師手工製作產品。
這是國內院校首個自創的設計品牌店,品類雖齊全,但產品尚不夠成熟。而放眼國內,大部分設計商店是設計師品牌代理店,比如在設計商店分布較多的上海,有專注家具零售的設計共和、有代理很多國外設計師品牌的空間美學館等。而單獨品牌的設計商店往往產品線較單一,比如梵幾等家具品牌店就是以家具設計為主,同時配搭少量其他設計產品。
「事實上,在生活日用產品設計方面,國內有很多企業,原創設計師也蠻多的。」獨立藝術市場觀察家黃啟賢說。2013年,黃啟賢和其他股東一起成立了金禾聖源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通過辦展覽、搭平臺推廣藝術家和原創設計師的作品。在他看來,原創設計師產品生產規模不夠是日用設計產品消費不夠活躍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單一品牌設計師的單品設計總量不夠,往往一兩個品種持續好幾年;另一方面單一設計師單品的產品設計總量不夠,不足以支撐廣泛的市場消費。」黃啟賢告訴記者,他身邊很多獲得紅點獎的設計師,其作品都沒有量產,「單品1000件就算量很大的了。」
「還有很多設計師的產品銷售是通過電商,這樣可以以銷定產,減少前期的投入風險,但也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價格無法提上去,二是開了網店就顧不上開實體店了。此外就是代銷,代銷的設計商店銷售量是很小的,而且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想賣的沒有產品,有產品的沒有地方賣,行業信息是不對稱的。」在黃啟賢看來,國內大部分日用設計品牌很難邁過商業瓶頸。「這導致了作為日用設計產品銷售終端的設計商店難以形成規模和影響力。」
離無印良品,還有多遠
「你知道國內有哪些賣日用生活設計類產品的商店嗎?」當你用這一問題詢問身邊的朋友,得到最多的回答很可能就是無印良品。作為一家集合了人們日常生活用品的設計「雜貨店」,無印良品以其簡單、無印、舒適的設計而廣受歡迎,如今這一品牌在中國很多城市能看到。國內何時才能有像無印良品這樣品牌化的設計商店?
「國內設計商店需要找到好的商業模式。」在黃啟賢看來,無印良品的消費人群很固定,國內設計商店要學習的就是如何根據特定的消費人群形成自己的銷售模式。「另外,在無印良品的店裡,你能夠感受到他們對空間陳列和視覺語言的重視。簡潔的色彩、讓人放鬆的空間布局讓人置身其中毫無壓力,這些對消費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這正是國內設計商店在運營上所缺乏的——他們很少在空間和視覺方面花心思,主要還是憑藉經驗,看來看去都是街邊店和街邊店的放大。」
「從設計師角度來看,目前也並沒有針對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好的服務。」黃啟賢直言,中國要打造自己的無印良品需要從設計師的源頭、銷售渠道、服務等整個環節提升。「西方設計師的作品往往有其很清晰的生活態度的表達。日本為什麼能產生無印良品這樣的設計品牌,與其長期以來對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傳承密切相關。而現在國內大多數日用產品設計師缺乏對生活態度、生活方式的傳達,很多設計師能夠把自己的作品上升到美學高度就不錯了。他們的設計思路基本上還只是重視視覺,追求美學。」
事實上,近些年,國內設計商店也在商業模式創新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今日藝術匯是今日美術館旗下的生活美學品牌連鎖店,融匯設計、藝術書店、咖啡吧等項目為一體。「目前我們的經營理念是儘量把目標消費群體固定在中等偏上收入階層,打造精品店,完善會員系統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根據會員喜好推出增值服務。近期在進一步調整產品線,未來會嘗試更多O2O、B2C的體驗,把常見的、價格較低的小件產品放到線上銷售。為了保證產品品質,我們正在研究怎樣把更好的服務提供到配送環節。」今日藝術匯設計商店運營總監孫磊告訴記者,今日藝術匯設計商店今年的經營重點放在如何選品、如何推廣經營等環節。
需要一個龍頭企業來引領
「國內日用設計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從我自己的身邊來看,很多朋友都對設計產品感興趣。」提及文章開頭小陳的煩惱,黃啟賢笑著說,這些年,他也在微信群幫很多人選擇過新婚禮物。「實際上,中國民間的消費群體對設計類產品的需求一直都存在,甚至很旺盛。而同樣價格原材料的投入,原創設計師產品能比同類產品增值3到5倍,對GDP的貢獻很高。」
「目前市場上的日用生活品千篇一律,要買到有趣的、符合個人品位的產品還是比較難的。」在採訪過程中,多位受訪者向記者坦言,看到市面上毫無美感的生活用品會覺得很無聊,希望設計師能把創意、把對美的追求和體會傾注到產品中,讓人們能享受到更有品質的產品。從這些反饋當中,也能看出消費者對日用設計類產品的潛在需求。
在黃啟賢看來,目前市場迫切需要既懂藝術設計,又懂人們消費需求的人,運用好的商業理念,把設計產品推向市場。「這需要有情懷和熱情。」近兩年黃啟賢和他的團隊也在不斷和設計師、企業接觸,幫他們尋找資源,甚至和設計師共同討論產品規劃。「中國古人一直有很明確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希望把傳統工藝和現代設計融合,讓人們恢復『講究』的生活方式。」
前不久,緊挨杭州包浩斯設計師陳列館的敦品生活象山旗艦店正式開業,不久後,該店還將進駐無錫萬象城、南潯古鎮等地。「我們今天所走的可能還只是最初的幾步,但是我們相信,通過我們不斷的努力、師生的配合,敦品會由小到大,真正詮釋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理念。」在敦品開店之初,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曾這樣說。
「我們希望能夠做出品牌來。」孫磊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他們還將在三亞舉辦創意博覽會,推廣和普及藝術禮品、日用設計商品。「上面的產品渠道要慢慢架通,下面的銷售渠道會通過各種活動加強設計消費體驗。國內的日用設計消費市場還是很大的,我覺得目前最需要的是出現一個龍頭企業來引領市場。」孔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