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國的無印良品店 還差什麼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做中國的無印良品店 還差什麼

義烏文交會敦品生活展區

最近,在北京一所中學工作的小陳有個煩惱:去哪裡給閨蜜挑份稱心的新婚禮物?「送紅包什麼的太俗氣了,她是個文藝青年,我想送她一份既實用,又有格調、有文化氣息的禮品。」其實,去日用設計類的商店逛逛,小陳的問題大概就會輕鬆得到解決。然而,在北京,設計類商店主要集中在798等藝術區,大多是從藝術商店擴展而來,基本是「圈子裡」的買賣,沒有形成品牌影響力,像小陳這樣的「圈外人」,自然不甚了解。

事實上,在設計得到大力提倡的現階段,國內不乏好的日用產品設計和獨立品牌,有的甚至在國際上也小有名氣,比如梵幾、半木等,但把各種單獨品類整合在一起的設計商店少之又少,零星分布在國內幾個藝術設計力量較為活躍的城市的設計商店也很難談得上品牌影響力。難道是因為國內日用設計產品消費能力不足嗎?

「信息不對稱」的設計商店

「對不起,您要的這款暫時沒有,您可以到我們在美院邊上的體驗店去購買。」在不久前舉行的義烏文交會上,敦品生活帶去的手機殼、飾品、器具等日用設計產品受到了不少觀眾的喜愛,由於每款產品帶到展場的數量有限,很多產品脫銷。敦品是2013年底中國美術學院自主創立的一個品牌,以經營家居、工藝品、服裝等設計產品為主,首家店位於中國美術學院杭州南山書屋老址,以美院專業教師為產品主要設計者,店內既包括藝術衍生品,又有富有藝術氣息的設計師手工製作產品。

這是國內院校首個自創的設計品牌店,品類雖齊全,但產品尚不夠成熟。而放眼國內,大部分設計商店是設計師品牌代理店,比如在設計商店分布較多的上海,有專注家具零售的設計共和、有代理很多國外設計師品牌的空間美學館等。而單獨品牌的設計商店往往產品線較單一,比如梵幾等家具品牌店就是以家具設計為主,同時配搭少量其他設計產品。

「事實上,在生活日用產品設計方面,國內有很多企業,原創設計師也蠻多的。」獨立藝術市場觀察家黃啟賢說。2013年,黃啟賢和其他股東一起成立了金禾聖源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通過辦展覽、搭平臺推廣藝術家和原創設計師的作品。在他看來,原創設計師產品生產規模不夠是日用設計產品消費不夠活躍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單一品牌設計師的單品設計總量不夠,往往一兩個品種持續好幾年;另一方面單一設計師單品的產品設計總量不夠,不足以支撐廣泛的市場消費。」黃啟賢告訴記者,他身邊很多獲得紅點獎的設計師,其作品都沒有量產,「單品1000件就算量很大的了。」

「還有很多設計師的產品銷售是通過電商,這樣可以以銷定產,減少前期的投入風險,但也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價格無法提上去,二是開了網店就顧不上開實體店了。此外就是代銷,代銷的設計商店銷售量是很小的,而且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想賣的沒有產品,有產品的沒有地方賣,行業信息是不對稱的。」在黃啟賢看來,國內大部分日用設計品牌很難邁過商業瓶頸。「這導致了作為日用設計產品銷售終端的設計商店難以形成規模和影響力。」

離無印良品,還有多遠

「你知道國內有哪些賣日用生活設計類產品的商店嗎?」當你用這一問題詢問身邊的朋友,得到最多的回答很可能就是無印良品。作為一家集合了人們日常生活用品的設計「雜貨店」,無印良品以其簡單、無印、舒適的設計而廣受歡迎,如今這一品牌在中國很多城市能看到。國內何時才能有像無印良品這樣品牌化的設計商店?

「國內設計商店需要找到好的商業模式。」在黃啟賢看來,無印良品的消費人群很固定,國內設計商店要學習的就是如何根據特定的消費人群形成自己的銷售模式。「另外,在無印良品的店裡,你能夠感受到他們對空間陳列和視覺語言的重視。簡潔的色彩、讓人放鬆的空間布局讓人置身其中毫無壓力,這些對消費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這正是國內設計商店在運營上所缺乏的——他們很少在空間和視覺方面花心思,主要還是憑藉經驗,看來看去都是街邊店和街邊店的放大。」

「從設計師角度來看,目前也並沒有針對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好的服務。」黃啟賢直言,中國要打造自己的無印良品需要從設計師的源頭、銷售渠道、服務等整個環節提升。「西方設計師的作品往往有其很清晰的生活態度的表達。日本為什麼能產生無印良品這樣的設計品牌,與其長期以來對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傳承密切相關。而現在國內大多數日用產品設計師缺乏對生活態度、生活方式的傳達,很多設計師能夠把自己的作品上升到美學高度就不錯了。他們的設計思路基本上還只是重視視覺,追求美學。」

事實上,近些年,國內設計商店也在商業模式創新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今日藝術匯是今日美術館旗下的生活美學品牌連鎖店,融匯設計、藝術書店、咖啡吧等項目為一體。「目前我們的經營理念是儘量把目標消費群體固定在中等偏上收入階層,打造精品店,完善會員系統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根據會員喜好推出增值服務。近期在進一步調整產品線,未來會嘗試更多O2O、B2C的體驗,把常見的、價格較低的小件產品放到線上銷售。為了保證產品品質,我們正在研究怎樣把更好的服務提供到配送環節。」今日藝術匯設計商店運營總監孫磊告訴記者,今日藝術匯設計商店今年的經營重點放在如何選品、如何推廣經營等環節。

需要一個龍頭企業來引領

「國內日用設計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從我自己的身邊來看,很多朋友都對設計產品感興趣。」提及文章開頭小陳的煩惱,黃啟賢笑著說,這些年,他也在微信群幫很多人選擇過新婚禮物。「實際上,中國民間的消費群體對設計類產品的需求一直都存在,甚至很旺盛。而同樣價格原材料的投入,原創設計師產品能比同類產品增值3到5倍,對GDP的貢獻很高。」

「目前市場上的日用生活品千篇一律,要買到有趣的、符合個人品位的產品還是比較難的。」在採訪過程中,多位受訪者向記者坦言,看到市面上毫無美感的生活用品會覺得很無聊,希望設計師能把創意、把對美的追求和體會傾注到產品中,讓人們能享受到更有品質的產品。從這些反饋當中,也能看出消費者對日用設計類產品的潛在需求。

在黃啟賢看來,目前市場迫切需要既懂藝術設計,又懂人們消費需求的人,運用好的商業理念,把設計產品推向市場。「這需要有情懷和熱情。」近兩年黃啟賢和他的團隊也在不斷和設計師、企業接觸,幫他們尋找資源,甚至和設計師共同討論產品規劃。「中國古人一直有很明確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希望把傳統工藝和現代設計融合,讓人們恢復『講究』的生活方式。」

前不久,緊挨杭州包浩斯設計師陳列館的敦品生活象山旗艦店正式開業,不久後,該店還將進駐無錫萬象城、南潯古鎮等地。「我們今天所走的可能還只是最初的幾步,但是我們相信,通過我們不斷的努力、師生的配合,敦品會由小到大,真正詮釋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理念。」在敦品開店之初,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曾這樣說。

「我們希望能夠做出品牌來。」孫磊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他們還將在三亞舉辦創意博覽會,推廣和普及藝術禮品、日用設計商品。「上面的產品渠道要慢慢架通,下面的銷售渠道會通過各種活動加強設計消費體驗。國內的日用設計消費市場還是很大的,我覺得目前最需要的是出現一個龍頭企業來引領市場。」孔磊說,

相關焦點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一年前,一件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註冊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商品類別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曾讓「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中國『無印良品』」的輿論甚囂塵上。
  • 無印良品的中國實驗
    「中國對無印良品來說,是最重要的市場。」無印良品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山本直幸對鈦媒體說到。在山本直幸的直接領導下,從他任職的2011年開始,無印良品在中國開啟了高速擴張的模式。這還只是開始。未來無印良品計劃以每年30家的速度,將門店開在中國的二、三城市,同時會在一線城市新開 3 座面積在3000㎡左右的世界級旗艦店。目前國內已有上海淮海755旗艦店、成都遠洋太古裡旗艦店與此次新開的深圳深業上城旗艦店。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我們曾經專門有過一篇文章《世界成功中國失敗的無印良品,為什麼只在中國賣高價?》討論無印良品的發展模式在中國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裡面重點論述過無印良品的起家歷程,以及無印良品在中國和日本完全相反的兩種定價方式,當時我們對無印良品的定價問題曾今專門論述過,時間過去半年多,無印良品也是降價多次,但是為啥無印良品降價也不管用呢?
  • 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
    無印良品要通過進軍家裝在中國市場開始講新的故事了。無印良品官方網站公示:2019年12月21日起,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市場涉足家裝業務。根據其官微的介紹:無印良品即將在中國推出的家裝業務是與幾家企業一同合作推出的。其中包括少海匯、海爾全屋定製以及有住。
  • 無印良品在日本其實是雜貨鋪 在中國成了精品店
    已經有一兩家店鋪的城市我們會追加一兩家店,對還沒有店的城市,我們會加五家店。」無印良品海外事業本部長、中國區董事長松崎曉對《財經天下》周刊說。無印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的原因顯而易見,它擁有超乎想像的「粉絲」基礎。從商業精英到文藝青年,從海歸、設計師到中產階級,數量龐大的追隨者到處可見。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   「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中國無印良品告倒日本原裝 山寨店被網民抱怨
    MUJI Singapore日本無印良品新加坡分店據港媒報導,中國無印良品控告日本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勝訴,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中國山東與黑龍江最近出現無印良品山寨店裝潢安排都似日本原裝店,惟有商品質量差勁引發顧客抱怨。據蘋果日報報導,牡丹江市和青島市萬達廣場,日前開了無印良品商店,從裝潢、產品、價錢,都酷似日本無印良品MUJI。不過產品吊牌從「無印良品」變成「無印工坊」,將MUJI改為Natural Mill。
  • 把店開到三線城市去 無印良品的野心是什麼?
    在商場開業宣傳單上,無印良品的名字和Vivienne Westwood、Michael Kors、Pandora等輕奢品牌一起,被擺在顯眼的位置,承擔著招徠顧客的重任。如果搜索有關蘇寧廣場的報導,不少標題黨的重點都放在「無印良品終於來徐州了」。2011年底,無印良品僅在中國開有36家門店。到了2013年,這一數字已變成100家。
  • 無印良品敗在品牌
    1983年,西友為無印良品在東京的青山這個潮流買手店的聚集地,單獨打造了一個品牌直營店鋪。2年後,自有品牌超額完成了部門的KPI。因為日本泡沫經濟中,那種過剩消費狀態下做減法的理念正好切中了日本人的【禪宗】民族性格,使得當年無印良品突破140億日元的銷售額。這個景象對於當時受困於優衣庫,大創,Can do等業態衝擊的西友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炭。
  • 真假「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楚!杭州一「無印良品」店被起訴
    在杭州市臨平歡樂城一樓,有一家名叫「無印良品NaturalMill」的店鋪。這家店的裝修設計、產品類別等都與日本「無印良品」門店極為相像,但在招牌上,「無」變成了「無」,英文「MUJI」變成了「NaturalMill」。11月8日,這家店鋪的經營者和產品的生產者一起被日本「無印良品」品牌的所有人告上了法庭。
  • 中國大陸第200家店正式開業 無印良品在中國未來如何?
    12 月12 日,無印良品挑了這個漂亮的數字,宣布中國大陸地區第 200 家店正式開業。   2016 年,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也走過了 10 年。   第200 家店開業,無印良品在中國的裡程碑   2000 年前後,無印良品因在歐美、香港、臺灣等地區盲目擴張導致公司巨額虧損,在那之後,無印良品對於擴張發展變得十分謹慎。   2005 年,無印良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在上海南京西路開設了第一家店鋪。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不過,疫情只是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破產的加速器,畢竟其美國業務已經連續三年虧損,上財年虧損就約在1000萬美元。事實上,營收額貢獻率僅在2.5%左右的美國業務,對無印良品的衝擊並不大,如今,無印良品真正需要焦慮的,是它在中國市場的前路。在門店數量和銷售額佔比均超過全球業務一半比例的中國市場,無印良品中國同店銷售在2016年後便一路下滑,至今未止住頹勢。
  • 無印良品的失望與失意
    另外,按照計劃,至2023年底,中國市場本土化商品的比例將提升至生活雜貨部門商品總量的50%」。熱度冷卻2005年,無印良品在上海開設了中國首店,以此開啟了進軍中國市場的開端。近14年間,無印良品在中國開設店鋪的速度是整個海外市場中最快的,比重也是最大的。
  • 無印良品成「無良品」?深陷質量門的無印良品究竟怎麼了
    但也有一些消費者表示,服裝掉色屬於正常現象,還會繼續購買無印良品的產品,但沒想到三年之後無印良品卻上了3.15名單。2017年的3·15晚會上,無印良品被曝出銷售日本核輻射地區食品。無印良品雞蛋圓鬆餅、無印良品無咖啡因香茅薏仁茶這兩款產品的包裝上標示「販殼者株式會社良品計畫RD01東京都豐島區東池袋4-26-3」。
  • 真假「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楚,杭州臨平歡樂城「無印良品」店被起訴
    這家店的裝修設計、產品類別等都與日本「無印良品」門店極為相像,但在招牌上,「無」變成了「無」,英文「MUJI」變成了「Natural Mill」。11月8日,這家店鋪的經營者和產品的生產者一起被日本「無印良品」品牌的所有人告上了法庭。
  • 無印良品MUJI發布聲明:在中國大陸仍可繼續使用「無印良品」商標
    無印良品MUJI方面稱,我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下簡稱為我司)及包括我司在中國大陸設立的全資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MUJI上海」)在內的我集團公司並不會出現在中國大陸無法使用「無印良品」的情況。
  • 你以為是買的日本的無印良品,有可能是國產的無印良品
    最近看到一則無印良品的新聞,說的是日本無印良品在商標上敗訴給北京無印良品——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沒有反應過來。提到「無印良品」,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充滿文藝氣息的「日本雜貨鋪」,從未知道我國還有一個叫做無印良品的店鋪。上為日本無印良品,下為國產無印良品也就是這個不被大眾熟知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最終還勝訴了。
  • MUJI商標案敗訴,在中國不能再做「無印良品」?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無印良品為何頻出次品?
    與此同時,無印良品中國總部還向記者提供了一份關於《中國主要木材流通商品名稱》WB/T1038-2008的資料。但對於其他幾款問題產品,無印良品中國並未做過多解釋。「目前,我們正在對家具使用木材名稱進行全面檢查及更正,明確列明家具各個部位所使用的材質,確保其內容與商品合格證、產品使用說明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