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如何走出迷茫,正確規劃自己的人生?

2020-12-15 浴火的鳳凰姐

一、小時候要當科學家的偉大理想為什麼消失了?

小時候,我們都有一個偉大的理想,當科學家,當老師,當偉大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因為我們從小的就知道周總理就是從小就立下遠大的理想:我要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當你跟媽媽說,我長大了要當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媽媽就笑了。其實,那時候的你對當科學家是怎麼回事是完全不清楚的。小時候和老一輩人都覺得人生理想應該是宏大、遠大的,可以貫徹一生的,但是慢慢長大以後,我們就會發現,我的夢想消失了,這是為什麼呢?

理由很簡單:那個可以規劃一輩子人生夢想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1、 社會變了

在80年代時,社會和職場變化是很慢的,十幾年如一日,行業、社會的內容都沒有太大的改變。

而到了今天,社會的階層和職場的變化是非常快的,3年一個潮流,我們經歷過小家電潮流、網際網路的第一代潮流、房地產潮流、汽車的時代、金融的時代,一直到現在的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3年一波,變化得太快了,每一波都會讓這個社會有巨大的改觀。

2、 人變了

在父母的年代,個人變化不大,社交圈也很穩定,很多老朋友就那麼幾個,老街坊都是十幾年的關係,祖輩父輩都認識。

今天卻完全不一樣了,個人的追求變化很大,每隔幾年你的想法就會改變,同時你的朋友也會經常變化,房東、合租的小夥伴,同學、同事,現在到你打開你的微信或是QQ,你會發現,很多人你連名字都叫不上來,但是曾經他們都是你的好朋友。所以我們的社交圈也變換得很厲害。

3、工作變了

以前的工作,一個單位,一個職位,一杯茶,一張報紙就可以過一輩子,如果運氣好的話,這個職位還可以傳給兒子。

而到了今天,幾乎沒有人可以在一個單位幹一輩子,平均每個人要換6-7個單位,你在單位待3年,就是老員工了,5年叫合伙人,7年就是創始人了,如果你的單位還沒倒的話。

職位的內容也變化非常快,如果營銷,各種營銷模式也在不斷更新,微博時代、微信時代等都給我們的內容和方式帶來了很多的變化。而且你的職位別說傳給兒子了,多少90後、00後迫不及待的要拍我們,自己能保證不會把他們拍死就很不容易了。

4、 學習方式變了

在以前的時代,個人知識的頂峰就是大學畢業的時候,大學學的知識可以支撐你一輩子,只是循環使用的問題。但是到了今天,我們都需要持續的學習,必須進行持續的知識更新,才能保證有持續的優勢。

你發現了嗎?在以前社會變化也很穩定,個人也很穩定的時代,的確有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看到一條清晰的路徑,只要完成好每一個節點,就能做到。到了今天,你和時代都在迅速的變化,如果你還在按照原來小時候的夢想來走的話,你就一定會非常迷茫,因為大的夢想,你做不到,小的夢想,你又不認為它叫做夢想。

二、馬雲其實比你更迷茫

間歇性迷茫,是現代人都在經歷的。

比如一個年輕人剛進公司的時候,目標特別清晰,但是過了一兩年以後,又迷茫起來。自己也是一樣的,在某個階段覺得自己想的特別清楚,可以生了個孩子或者升了個職以後,又開始迷茫起來。

所以很多人會想說,到底什麼是重要的呢?其實啊,不僅我們普通人迷茫,越是社會頂端的人群越是迷茫。因為他們自我成長的速度,所面臨的頂端的和前沿的世界變化是很快的。

就算是馬雲,他的人生經歷也是跌宕起伏,被迷茫推動著走的。他遇到的而迷茫的次數比我們多,失敗的次數比我們多,但是想明白的次數也比我們多,所以他一路磕磕碰碰變成了今天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

在今天這個時代,你其實很難像過去一樣,拿著一張清晰的地圖就能一步到位的設計你的人生,我們要做的是小步快跑,打開GPS模式。

GPS設計最偉大的地方就是在於當你走錯了路時,GPS就會說:新的路徑重新規劃中。因為車況再變化,車的位置在變化,其實很容易走錯,但是走錯了以後GPS不會像原來坐在你副駕駛你的女朋友和老媽一樣,喋喋不休一些廢話,它只會很淡定的說:您的道路在重新計算中。因為車況在變、時間在變、你的位置在變,既然變了,那我們就接受改變,重新設計一次就好。我覺得這就是這個時代的設計方式,你的人生一定會因為你的成長和社會的變化持續的迷茫,關鍵是快速地試錯,快速地重新找到方向,才是這個時代職業生涯發展的王道。

三、交付最小可行性產品,快速試錯,小步快跑才是這個時代最好的生涯規劃策略

你可以用鉛筆畫一個人生的藍圖,因為你的人生需要一個大的架構,但是你需要帶上橡皮,持續的進行修改,這才是這個時代正確的打開方式。

在《精益創業》中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最小可行產品」的概念。

說的是在創業時,在這個市場不明確的情況下,就不要做大的商品和大的變化,就出一個最小的可行產品,做出來以後就把它丟到市場上面去,如果行的話,就繼續往前做,如果不行的話,就趕緊換一個方向,這種策略就是快速試錯,小步快跑。

所以產品就是開發-測試-認知,帶著新的認知繼續開發-測試-投入市場獲得更新的認知,這樣做循環,才是最快的開發方法。

最小可行產品的概念,同樣可以應用在生涯規劃中,將它提煉成小步快跑的生涯策略。

當我們有了新的視野、新的追求,認清自己的優勢後,我們會有一個目標,應用最小可行性產品策略,我們在定目標時,就不要定人生長遠目標,就定一個階段性最小可行性目標。比如在大學時,就不要去想人生要做什麼,只需要考慮清楚,我大二要幹嘛,大三要幹嘛,畢業我要幹嘛。

定好階段性目標後,立即開始行動,達成階段性目標後,就進行評估,一方面評估你的目標達成的如何,一方面評估現在的情況有沒有發生改變。這個評估會讓你收穫新的視野,讓你對自己有新的理解,讓自己有新的追求,也有新的優勢。通過這個循環,有會讓你有一個新方向,有訂立一個新的階段性最小可行性目標,繼續開始行動。這樣的反覆循環,才是適合這個社會的生涯規劃方式。

具體還怎麼操作呢?跟你的變化程度有關。

1、 畢業前3年:建議每年都停下來,主動規劃一次,對自己的定一個年度目標,在年底進行評估,對自己在下一年重新定位。2、 25-30歲:每2年,你的眼界也變寬了,你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培養更大的優勢。3、 30-36歲:每3年4、 36歲-50歲:每5年,因為這個時候,你的眼界已經很開闊,而你的變化也在逐漸變緩了,同時你的家庭責任也變大了,人的慢慢開始定性。

在35歲之前,多嘗試變化,多做出最小可行性產品,是一個及其聰明的方式。不作不會死並不適合我們這個時代,常作不死,才是一個正確的方式。

這個策略執行的關鍵在於行動起來。

不管你的階段性目標是一年也好,半年也好,3個月也行,關鍵是你要跑起來,並且一定不要忘記在階段性目標完成以後進行評估和回顧,探索職場,了解自己,給自己定好下一階段的方向和目標。

哪有什麼職業是真正的人生正確選擇呢?所有的選擇都是你先選擇了,不斷的試錯,小步快跑,跑成了正確的人生之路。

在今天這個時代,最糟糕的並不是做了,錯了,學到了東西,然後再做,其實所有人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最糟糕的是,你一直站在原地,期待有人給你一張不可能出現的地圖,在等了這麼多年以後,你突然發現,這種事情本不可能,這種對於自己的懊悔,自信心的打擊,看到別人超過了自己,你卻永遠也趕不到了的痛苦才是最大的失敗吧。

行動起來,小步快跑,走上真正可行的生涯道路

相關焦點

  • 大學生迷茫並不可怕,如何讓自己快速走出迷茫?學會思考是關鍵
    大學職業生涯規劃 從女大學生的留言可以看出,大學生迷茫最大的原因是沒有目標。而且從小到大,父母也許都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父母給的目標可能就只是讀好書,上個好大學。如何從小就引導自己的孩子樹立好的人生目標,是值得每個有責任、有遠見的父母深思的。很多父母在物質上給予孩子的東西太多,但精神層面的東西卻太少,人格立不起來,就很難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還記得高中時,英語老師曾經跟我說過:人要是沒有目標,就跟行屍走肉沒區別。
  • 面對職場迷茫,我們該如何走出迷茫,重新回歸自信呢?
    由於長時間找工作未果後,王曉有一些迷茫了,他一下子不知道自己該找什麼方向的工作了,他甚至有點不想上班了。但是不上班,他又沒有別的收入來源,自己還沒結婚,房子也沒買,以後他又如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呢?其實,在我們的職場中,和王曉有著一樣處境的人是大有人在的。
  • 人生感悟:「誰的青春不迷茫」,現代人很迷茫,不知所措該怎麼辦
    迷茫從字面解釋簡單的來說,「迷」就是模糊,不清楚,不明白。「茫」就是茫然,神情恍惚,通常指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方向感到不知所措。迷茫是一種必經的人生階段,誰的青春不迷茫,特別是現代人,處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對當下不知所措對未來更是前途茫茫,不知道該怎麼辦。
  • 我們到底該如何面對這個迷茫而混沌的時代
    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這一年裡,迷茫和混沌這兩個詞更是廣泛散布於成年人的世界裡。這也最讓我感慨的,我們的教育,從小到大的我們讀了那麼多的書,聽了那麼多的道理和報告!可是,我們依然沒有能夠過好我們的人生。不迷茫,不迷惑,我想,也只是少數人的專利吧!在校的學生,永遠都在為如何能夠拿到更高的分數而迷惑!那永遠做不完的試題,到底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秘訣呢?
  • 當你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時,就去做這三件事
    有些人會失去人生的方向,不知道自己該朝哪裡走,該做什麼樣的努力,有些人會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認為自己過去的日子已經白白浪費掉,現在的自己一無是處,一事無成,什麼都沒辦法做好。更多的人是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不知道明天會如何,雖然現在的生活談不上幸福,但也談不上不幸,就只是沒有目標,好像人生裡也沒有非做不可的事情。
  • 《25歲,如何規劃你的人生》:工作中的迷茫,如何有效化解?
    上一期我們了解了社會的三個真相,分別是:積極主動的人總能得到被他人賞識的機會、人們會把精力放在對自己有益的人和事上、收入的多少與你帶給他人感動的質量呈正比。這一期我們將告訴你工作中迷茫時,應該如何有效化解呢?
  • 你對自己的人生是如何規劃的
    你對自己的人生是如何規劃的?問起這個話題多少人選擇了迴避也包括我在內。20出頭從大學畢業來到社會上打拼,對於我這樣的農村孩子來說,只有上班打工拼命掙錢買房娶妻才是唯一的出路;我是這樣想的想必很多人也是這樣想的。說實在的農村出身的孩子不這麼想又能怎樣。
  • 迷茫的求職者如何走出困境
                                                            迷茫的求職者該如何走出困境
  • 香草職業規劃師: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如何不迷茫?
    職業規劃可能是我們求職者最感興趣的話題,很多人會覺得好迷茫,我要怎麼做?怎麼規劃我的職業生涯??香草小編會分享一些故事和對大家的建議,希望可以解決你的迷茫。請多多關注哦大學期間的寒暑假怎麼用最好,畢業兩年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
  • 人生迷茫綜合症,未來到底誰說了算?
    除了學習,不少上班族、臨畢業的學生也趁此空閒時間思考接下來的職業規劃。但大部分人跟小編一樣,越思考越患上—— 從擊劍運動員到演員的人生跨界,他曾擔心自己的選擇到底是不是正確的,最後他如何堅定信念呢?原來,她之前是英文系的,本想畢業後做一名翻譯,做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但她真的不想走被計劃好的人生軌跡。
  • 你們會不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很迷茫?
    每個人都是一樣,人到了身陷困境的時候,或者人生低谷階段時期,感覺到自己前途見不到希望的時候,心裡必然會擔憂,自然就會對人生感覺到迷茫困惑?因為每個人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都有七情六慾,又不是神仙?怎麼不會感覺到迷茫呢?答案肯定是會的。只不過是有些人心態好!
  • 如何幫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我曾遇到過很多迷茫的人,這些人對於自己的人生根本就沒有一個清晰的「人生規劃」,所以我有時就在想:幫未來做規劃特別難嗎?但看過這些人之後我發現並非如此,未來規劃並不難,難的是做陌生事情的規劃。對於「人生規劃」說實話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我曾親自對朋友談過我的人生規劃,但不少朋友事後都給我說:框架太多,理想化的內容過多,不切實際。
  • 關於「對人生感到迷茫,覺得自身一無是處,該怎麼辦?」問題解答
    關於「對人生感到迷茫,覺得自身一無是處,該怎麼辦?」問題的解答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當一個生命的誕生,一直到從世間消逝的短暫而漫長的過程。有人會問到短暫和漫長不自相矛盾嗎?咱們回頭再解釋。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善因惡果都是人為的,怎麼收穫戰利品,也由你決定。你的心態,決定了你的人生要走多遠,要有多長的故事讓我們品鑑、學習。現在回過頭來說下,題目的迷茫,一無是處,及如何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這些表現完全可以歸結為心態問題。
  • 心理學:迷茫的時候,用這三種方法會讓你快速走出困境
    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從而驅使自己的小船,駛向夢想的彼岸呢? 下面三個方法,或許可以在你迷茫的時候幫到你。 01.認知重組 既然前路是一片迷霧,徹底看不見前行的道路,何不用自己的運氣去賭一把?說不定,這就是你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呢?
  • 婚姻需要經營,就像自己的人生一樣,需要規劃和思考!
    其實每個人,每對夫妻都會經歷這些,從熱戀到結婚總會變得平淡,當激情不再那麼飽滿而生活中又遇到吵架,自然會變得迷茫。迷茫可以改變!如果生活太過平淡,可以帶她去和朋友聚會,吃吃飯聊聊天。婚姻需要經營,就像自己的人生一樣,需要規劃和思考,做好了打算,這樣就會減少很多的迷茫了。都有迷茫過,甚至幾十年婚姻也不能躲過迷茫。婚姻迷茫的時候真的好像在一個十字路口上徘徊,從心底都不知道何去何從,怎麼選擇,到底走哪條路才是正確的,但是,真正是什麼樣的婚姻才是你想要的呢?
  • 堅定自己的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當你迷茫時,可以停停匆忙的腳步,回頭望望身後走過的路,為自己加把勁,自己的路還得自己走。一個人如果迷路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路,人生迷茫了也是如此,每當自己迷茫時,和他們多溝通,聽取他們的人生經驗,集大家之長,才能不迷茫。迷路迷茫,都是對於自身能力和周邊環境的不了解不自信。因此,在自身能力不足,對外界認知不夠時,努力提升自我的能力,認清外界環境,才能不迷路不迷茫。
  • 這9本書告訴你:30歲前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迷茫,焦慮,這是大多數年輕人的常態。生活充滿著不確定性,每個人都想知道,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才能過上嚮往的生活。你選擇了怎樣的道路,你將獲得怎樣的人生。希望下面這9本書能給你一些啟發:是重新開始,還是勇往直前。
  • 時常感覺到迷茫,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迷茫啊,就是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不知如何是好,人生在世肯定是有迷茫甚至失落的時候。最有深刻體會的一點是:可望而不可即。理想和現實之間往往有很大的差距,事物的發展竟然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人不只是在窮困潦倒時探索人生的意義,人在家纏萬貫時依然在探索人生的真實意義和價值。都有各自的迷茫和心中難以解開的鎖,物質豐富與否,都在尋找精神的支柱。假如一個人能看到自己的將來如何,這樣的人生已經毫無意義。什麼事情都知道了,還有什麼意義?
  • 對人生感到迷茫、絕望,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該怎麼辦?
    TA也因此越發的自卑,不管身邊的人怎麼鼓勵,TA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loser,並且再也無法逆襲。 TA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在大學到底學了些什麼?答案是什麼都沒學到。考了高分又怎樣?能力什麼的幾乎為零!TA突然很後悔當初為了分數一個勁地死讀書,TA後悔考研,後悔自己浪費了寶貴的四年,後悔自己22年的人生白白虛度,後悔自己從來沒給弟弟妹妹樹立過榜樣……但好像都來不及了。
  • 不再迷茫,自信上崗
    剛從學校畢業表明自己已完成學業要離開學校走向工作崗位,會產生些許迷茫。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對自己創業就業有迷茫。對每個人來講,讀書不是目的,就業上崗使用知識才是目的,服務人民,報效國家,報效父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