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真的是不平凡的一年,甚至是會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軌跡的一年!
現在正值炎熱的夏季七月天,抖音上各種關於學生們在看到自己的高考成績後的那一瞬間反應的小視頻,真的是讓我感慨萬千啊!這也是我今天想寫點什麼和大家分享一下個人感受的主要原因。
其實,我最想談的不是什麼高考制度的合理性,也不是什麼頭懸梁錐持股的勵志必要性。我最想聊的就是迷茫和混沌,這兩個詞。我們小學的時候,那是一段真的充滿了無憂無慮的絢爛多彩的時光。可是,一旦進入了中學,進入了初中,我們的各種補課,各種排名,就開始了。這種競爭的氛圍和狀態,把我們一直又帶入到高中的三年,最後衝刺完成了高考的這一次可以說是,我們目前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考試。
我們捫心自問,在這個漫長的六年的過程中,迷茫和混沌是不是一直也在伴隨著我們呢?
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這一年裡,迷茫和混沌這兩個詞更是廣泛散布於成年人的世界裡。這也最讓我感慨的,我們的教育,從小到大的我們讀了那麼多的書,聽了那麼多的道理和報告!可是,我們依然沒有能夠過好我們的人生。
不迷茫,不迷惑,我想,也只是少數人的專利吧!
在校的學生,永遠都在為如何能夠拿到更高的分數而迷惑!那永遠做不完的試題,到底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秘訣呢?那各種高價的補習班,能不能一次性的把我們的課程精髓都講透呢?
成年的世界裡永遠都是在問自己,如何能夠掙到更多一點的錢呢?收入如何能夠提高?個人財富如何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有一個更大的改變呢?如何才能實現財務階層的躍遷呢?財富的背後到底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和規律呢?
我想,這樣的話題是永遠都是講不完的。不同認知程度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迷茫和困惑,不同階層的人,甚至是男人和女人也都有著不同的迷茫和困惑。尤其是,今年的疫情,讓很多的人的生活,步履維艱。
可是表面上,我們又好象都還過得去,生活上完全沒有太多的衝擊,是為了面子,或是個人的尊嚴都好。
都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好像是再說,如果你已經年過了40,如果還有什麼困惑迷茫的事情,自己解釋不清,就認為你是不成熟,不成功的!我想這句話如果這麼理解,那一定有很大的問題的。我們今天的世界要遠比古時候覆雜的多了,尤其是在今天國內的高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下。
我想,我們要想解決自己的迷茫和困惑,最基本的做法應該是先要坦誠的面對自己的內心感受。而不是去假裝著按照社會角色的要求去生活,按照大多數人的做法去打工,去上班,每天去擠公交。首先是,坦誠的面對問題,然後,問問自己我能做點什麼能夠使得我的生活變得更好一點?
這種持續變好的趨勢,如果可以做個規劃,我們是不是可以有一個長期的計劃呢?
坦誠的講,我們都已經進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的行列啦!如果我們還有什麼困惑,這並不丟人!也不可怕,天也塌不下來!有問題就解決,房子漏了,就去修唄!
可怕的是,我們不去面對,或者準確的說,我們怕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迷茫和困惑。四十幾歲的人了,再過些年就開始研究退休養老的事情啦!當我,聽到很多人都在這樣說話的時候,我也真是感慨歲月的流逝,把我們都變成了一個個的觀眾了嗎?難道我們就那麼的急於退場嗎?難道我們過去的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和生活經驗,就那麼的沒有價值嗎?
我特別想問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的孩子問我們一個同樣的人生問題,我們該如何告訴和指引他們呢?難道告訴他們說:如果天上下雨了,那就儘快找一個可以避雨的地方躲起來,如果有食物就多準備一點,最主要的是躲起來嗎?
今年的疫情,讓很多人丟了飯碗,也讓很多人的收入降低了很多。我看到很多的親屬朋友,在這種狀況下,顯露出來更多的僅僅是迷茫和困苦。更多的僅僅是被動的接受,而不是去做點什麼改變一下!
其實,這樣做的結果更糟糕,我們為人父母,我們是在用自己的行為決定來教育孩子該如何去生活!很多底層的窮苦家庭,就是從失去內心抗爭的勇氣和信心開始的。
所以,有社會學家才說,如果將今天全世界的財富全部打散,重新分配,仍然還會出現很多底層生活困苦的人群,而且大概率還是現在的那些人!
我想這並沒有歧視窮人的意思,其實,這也是大學裡社會學和經濟學課堂上,老師經常會講到的社會案例罷了。
我想,任何已經看到社會階層分布規律的人,沒有人會願意將自己和家人安置在層級較低的位置上吧!如果你看到這樣的規律,你一定會竭盡全力的將自己抽離出生活中的那個迷茫困惑的泥潭的,無論代價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