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說: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

2020-12-24 茗嘴

蓋碗,又稱「三才碗」。

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李商隱《 漫成五章 》「李杜操持事略齊,三才萬象共端倪。」

是說李杜文章,涵括天、地、人和世間萬象。

唐代出現雛形,至清代定型,

穿越數百年,一盞、一蓋、一碟

蓋碗有了今天的模樣。

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寫到:「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

……

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金色火痕柴燒蓋碗

「捧碗纖纖春筍瘦,乳霧泛冰瓷。」

《爾雅·釋器》冰,脂也。

潤如凝脂、美似瓊瑤、色狀琉霞,

在文人的筆下,瓷器不僅是這世間美的點綴,

更是這俗情世界外的精神國度。

蓋碗,是瓷器中的小小宇宙。

手繪藍藝柴燒蓋碗

明朝朱元璋廢團茶,

煎茶、點茶法失勢,越甌、建盞隨之沒落。

泡茶法取而代之,茶碗始有蓋。

在北京人眼裡,蓋碗是茶具中之珍品,

因衝泡方便,能清晰地觀察茶葉,易於出湯,清洗方便,

林黛玉芊芊玉手中的蓋碗

成了時下最受歡迎的「主泡器」。

以前蓋碗是用來喝蓋碗茶的,

輕輕掀開碗蓋,吹一吹,再用碗蓋拂去一些茶葉末子,

喝一口,齒頰留香。

這是老北京的腔調。

成都「蓋碗茶」歷史悠久,且別具特色。

茶博士長流臨空注水,茶客漫談間,

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

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一杯蓋碗茶,喝出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藝術書法·銀字青金柴燒蓋碗

唐人《資暇錄》卷下《茶託子》條載:

「建中蜀相崔寧之女以茶杯無襯,病其熨指,

取碟子承之,撫啜而杯傾,乃以蠟環碟子之央,其杯遂定……」

蓋碗,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

各取其意,各有妙用。

茶碗上大下小,承以茶船不易傾覆,使外溢茶水不流於桌面。

喝蓋碗茶不揭蓋,是為禮儀也。

金色火痕柴燒蓋碗

《小重山·重舉金猊》「顏如玉,玉碗共爭光。飛蓋莫催忙。

歌檀臨閱處,緩何妨。遠山橫翠為誰長。人歸去,餘夢繞高唐。」

蓋碗,有氣吞山河之勢。

「小槽春釀香紅。良辰飛蓋相從。主人著意在金鐘。

茗碗作先容。欲到醉鄉深處,應須仗、兩腋香風。」

蓋碗,有含香潤玉之韻。

顏如玉 玉碗共爭光

香而不清,香而不甜、甜而不活都算不上好茶,

只有「鮮、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

蓋碗,不奪茶香,不矯飾,任生活的馥鬱撲面,

泡遍天下名茶,守中如初,虛靜沉默。

美而不精,美而不巧,巧而不適都算不上好的蓋碗

只有「順、直、象」的蓋碗才是最好的蓋碗

柴房柴燒蓋碗,雅美端莊、精工巧設,

順乎指掌乾坤,直如落泉千仞,象蘊萬物生長。

手法

指法:三指拿捏,適合女性的優雅手法。

握法:五指掌握,展現男性的氣勢手法。

君子蓋碗泡茶手法

蓋碗泡茶程序(以烏龍茶為例)

洗杯——白鶴沐浴;落茶——烏龍入宮;

衝茶——懸壺高衝;刮沫——春風拂面;

出湯——玉液回公;點茶——韓信點兵;

看茶——賞色聞香;品茶——品啜甘露。

柴燒精品賞析

圖文原創來自柴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無論綠茶、普洱茶、黑茶、白茶、烏龍茶!
    但是,此處卻有一個新的苦惱——若是多喝幾種茶,要準備的茶具太多了!玻璃壺、煮茶壺、紫砂壺、朱泥壺、蓋碗……怕是要擺滿整個茶桌!有沒有什麼茶具,能用一次性解決衝泡問題?當然有!這種茶具,還特別常見,價格實惠,人人都可得。
  • 在魯迅眼中,「喝好茶」到底是什麼意思?
    日前,有朋友問起「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日常生活中,說某人有福氣,享福,享清福,都是中國人人際交往中慣常打交道的說法,是一句吉祥話。「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這話經常被茶界中人引用,以為是一句好話,但在魯迅的文章裡,卻飽含諷刺意味。其實,初見此話,敏感的朋友就應該注意到原文「清福」兩字是加了引號的,這就是一種警示。下面,筆者結合整篇文章略作分析。1933年10月2日,《喝茶》首發於《申報·自由談》,署名豐之餘(魯迅的筆名之一)。
  • 普洱茶用蓋碗怎麼泡?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大力誇讚蓋碗,稱好茶要用蓋碗來泡。蓋碗由於其便捷易操作,泡茶時方便聞香,葉底清晰可見,又不易將茶葉悶熟,所以從古時起就是人們用來泡茶喝茶最常用的茶具,至今已成為功夫泡中除了紫砂壺以外最典型的泡茶用具。我們平時在選用蓋碗衝泡普洱茶時,看似很簡單,實則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那麼普洱茶如何用蓋碗泡呢?第一,潔具投茶。
  • 如何優雅的使用蓋碗?不同蓋碗擺法居然也有不同含義!
    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寫有「喝好茶, 是要用蓋碗的, 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以後, 色清而味甘, 微香而小苦, ……有好茶喝, 會喝好茶, 是一種『清福』, 但這須在靜坐無為的時候的。」諸多茶器裡蓋碗是最難使用的,因為禮儀、講究頗多。要用兩隻手,動作得緩慢從容,看上去優雅氣質畢露,其實是害怕貴重的碗摔破。
  • 品銀川蓋碗八寶茶,細說蓋碗、八寶與茶的選擇
    說起八寶茶,對於生活在西北的人並不陌生,雖同是八寶,但用心不同,味道自然不同,下面我從蓋碗、八寶、茶、來分說,望大家指正。首先,我來說說蓋碗。我平時也頗愛茶,許多朋友用壺,「壺」和「福」音很像,寓意吉祥,頗得人愛。我是喜歡用蓋碗的,原因簡單,就像烹飪一樣,容易掌握「火候」。
  • 鐵壺適合什麼茶?喝不同的茶要用什麼茶具?
    用不同的茶具泡不同的茶,在不喝茶的人眼中看來,這純屬是瞎講究;而對於以解渴為主要目的的人來說,他們大多會自嘲地說:我沒你們那麼講究。 紅 茶 紅茶也有蓋碗的衝泡方法,也可以這麼說,目前還沒看到有不能用蓋碗衝泡的茶。
  • 日常衝泡白茶,蓋碗、陶壺、玻璃杯,哪個更適合?
    就好比喝茶的人,在不同的時期遇到不同的茶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而對茶來說,有時也需要使用衝泡器皿,才能讓它如同燈泡一般發光發熱。可是,有時看到一些愛喝茶的茶友,用著不適合的器皿衝泡茶葉時心中就會滿是疑惑。因為有的茶即便品質再好,若是用錯了茶器,那一切就好像是在浪費物資似的。
  • 致茶友:你還在用這樣的蓋碗泡白茶巖茶黑茶綠茶嗎?該換了!
    在白茶產區,茶農們喜歡喝一種名為「粗茶婆」(其實就是壽眉)的茶。炎熱的夏天,燒一鍋水,抓一把茶扔進大缸,可供好幾個青壯年喝半天,喝完之後再續沸水。如此簡單的泡法,伴隨幾代茶農度過酷暑。說茶「雅」,那講究起來可多門道。茶具、茶席、茶夾、茶杯、茶杯墊甚至是茶巾,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忽視。就連衝泡,都要一絲不苟。
  • 夏天煮白茶,要用開水煮茶好,還是用冷水煮茶比較好?
    當在喝茶時,遇上一款按正常蓋碗衝泡泡不出足夠味道的劣質白茶,那要用冷水煮茶,長時間煮茶的做法,利用高溫恆溫,榨一榨茶葉裡的滋味。另外,如果是煮白茶泡開過的葉底,也適用冷水煮茶的做法。當一泡白茶已經用蓋碗泡過了七、八衝,在輪番的沸水裡幾進幾出。
  • 喝幾口資格蓋碗茶 過一把「老成都」癮
    各國詩人體驗成都市民生活 喝幾口資格蓋碗茶 過一把「老成都」癮 詩人們品嘗成都的蓋碗茶。當他們看到清亮的肖家河從社區裡蜿蜒流過,兩邊的民居灰牆青瓦,古色古香的廊橋掛滿紅燈籠,市民們沿河而坐,下棋、喝茶、聊天,好不愜意,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喝了幾口地道蓋碗茶,來自澳大利亞的詩人萊斯維克斯和古巴詩人亞歷克斯也走到臺前,向成都市民朗誦各自的經典之作。
  • 如何不煮茶,僅用蓋碗泡出好喝的普洱茶
    喜歡喝普洱熟茶的朋友應該都了解,這個茶適合煮著喝,用蓋碗泡不出其真正的味道,那小編這就來叫大家如何用蓋碗泡出一杯好喝的普洱茶,獻醜了。首先,如果大家要用蓋碗泡普洱茶的話,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把我們需要使用的器皿進行預加熱。
  • 重慶掌故 | 蓋碗茶的蓋碗有4種擺法,曉得背後意思的都是老茶客
    老舍先生曾說,「我是地道中國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獨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與老舍先生一樣,我們大多數中國人都是愛茶的。不論是古道閒亭一人獨酌,自得其樂;還是三五好友相邀老茶館,與風月對飲,皆有妙趣。
  • 名人話茶趣:品好茶是清福
    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茶(圖片來源:資料圖)魯迅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這「清福」,首先就須有工夫,其次是練習出來的特別的感覺。」斟細呷之茶文化梁實秋也寫有《喝茶》,他在《喝茶》開篇就為自己定位:「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經,更不懂什麼茶道,從無兩腋之下習習生風的經驗。」梁實秋《喝茶》記有親歷:「《潮嘉風月記》說工夫茶要細炭初沸連壺帶碗潑澆,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
  • 為什麼要說喝不同的茶用不同類型的茶具?要遵循本身的固有原則
    我們在喝茶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是否是用很大的容量的塑料杯子去泡茶呢?而且一泡就是一天,有這樣的一群人,喜歡喝茶卻又沒時間好好泡茶,有的可能也是為了解渴,如果是這樣的初衷,那麼對於他們來說,選用什麼樣的茶具也是沒有用的。
  • 衝泡時燙到手的血淚教訓,不同的蓋碗,也要用不同的出湯角度
    因為,村姑陳要重新學英文了。因為,我們的有機證正在申辦當中,如果有機證辦好,未來,我們的福鼎白茶,就有望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時候,村姑陳是不會說英文的,那多尷尬?萬一人家問你這茶苦不苦,你聽錯了,以為人家問你這茶品質如何,那豈不是雞同鴨講,立馬跑單?
  • 蓋碗、玻璃杯、飄逸杯、保溫杯、煮茶,誰才是你白茶衝泡的首選!
    素雅的白瓷蓋碗,敞口大肚,釉面光潔,在方便清洗同時,還不吸附茶香和茶味,杯蓋開口大小,可以隨心調整,便於快速出湯,能一衝衝的將白茶的滋味釋放出來。但,這並不意味著,用白瓷蓋碗泡白茶,就能百分百泡出好滋味,還有不少衝泡要點要留意。
  • 白茶用保溫杯,紅茶用紫砂壺,巖茶用蓋碗,是瞎話還是「真」話?
    真是個美好的季節,好好喝杯茶,才不會浪費了這大好時光。一邊喝茶,一邊看茶友們的留言。有人說,泡茶茶具很有講究。看到這句話,表示認同。但是接下來的話,令人大跌眼鏡:白茶用保溫杯衝泡,紅茶用紫砂壺,巖茶用蓋碗泡,是最好的搭配。???什麼時候,茶圈出現了這樣的說法。
  • 回族蓋碗茶,認識一下吧!
    寧夏回族人有喝蓋碗茶的傳統習俗。蓋碗茶以茶具命名。蓋碗俗稱蓋碗子、蓋碗盅。一套完整的蓋碗茶具由託盤、茶碗、碗蓋三件組成。茶碗是用來衝泡茶水的,底小口大,外沿略向外張開。託盤是用來託茶碗的,又稱茶託、茶船。碗蓋,略小於碗口,可嚴密的扣在茶碗中,且能保溫保味,使泡出來的茶不走味兒。
  • 挑燈夜戰學泡蓋碗茶 用直播帶流不當翹腳老闆
    他們有的放下身段,見證凌晨三點的白家菜市場;有的白天西裝革履出入5A寫字樓,晚上穿著工作服為客人分菜……他們用才情、智慧和勤勞,提升企業競爭力,也為節日增添歡愉。老闆也這麼拼,你還有什麼理由不過好這個五一?
  • 還在用保溫杯衝泡紅茶?別再荼毒好茶了,紅茶的正確泡法看過來
    哪怕是質量再好的紅茶,用保溫杯簡單泡過1、2衝後,茶湯滋味變得平庸了許多。 除此之外,長期飲用濃茶,攝入過量的茶多酚和咖啡鹼,對身體健康無益。 因此,保溫杯悶泡紅茶,是對於好茶最大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