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留學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尷尬的網課,天價的路費,各種曲折漫長的等待,讓我們更加意識到,留學不僅僅是個人或家庭的選擇,也需要講個人投入到時代的浪潮中去思考。
7月份,泰晤士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引起了大家的注目,文章大概內容是:「忘記那些危言聳聽,今年可能是上大學的最佳年份!」根據文章分析,2020年可能是讀上理想大學最容易的年份,如果明年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隨著新一輪申請的到來,加上2020年申請間隔的人數居多,所以申請量會大幅上漲,競爭會相當激烈。因此,建議學生應該堅持自己的留學計劃,無論學校採取純網課,還是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錯過了2020年,明年留學競爭將更加激烈,也更難拿到心儀學院的offer。
2021年可能是史上競爭最激烈的一年。自2009年以來,赴英留學的人數一直在上升,甚至一度超越美國留學的人數,加上因疫情,2020數以千計的海外學生延遲留學計劃。可以預計的是,明年學生申請人數將大幅上升。同時,今天的教育發展將是一場教育實踐的歷史性變革,這與我們一直遵循的傳統大學的教育模式都不一樣。由於全球疫情的問題,傳統的面授上課的方式正式被線上授課的方式所取代,學生們並不完全需要整整幾年的課堂式教育。如果學生能以開放的心態選擇入學,參與到這場現代教育的改革過程中,可能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話雖如此,但面對未知,大家還是會對留學產生迷茫,小編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來自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領導、海外名校的招生負責人、中英教育和經貿專家、教育投資領域的老司機以及國際媒體權威人士對於2020後疫情時代關於留學問題的洞察。
NO,一切都沒變。從長遠來看,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教育的國際化步伐是不會停止的,也是不可逆轉的。耶魯大學的管理學院助理院長兼招生主任也表示:「我們對於海外學生的招生流程沒有改變,我們的招生政策和人數也沒有變。當你考慮赴美留學的價值和動機時,可能會擔心目前的政治氛圍帶來的困難,但毫無疑問,我們的高校和企業都在尋求引進全球人才,尤其是來自中國的人才。這些都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它們就像呼氣和吸氣,缺一不可。東方式教育老師佔據著課堂上的主動權,向學生呈現的是一場條理十分清晰的課程。西方式教育更多的是引導,整個過程中老師只做出少量的介入和幫助。這樣兩種不同的教育模式,就像呼吸一樣,一邊是吸氣,一邊是呼氣。人需要吸氣,接收信息,學習知識,同時也需要呼氣,利用知識進行創造,呼氣吸氣缺一不可。
從近年來留學歸國就業的趨勢和數據來看,海外留學歸國的畢業生與國內的一流大學畢業生相比,不一定在薪資或職位上有很明顯的競爭優勢。因為一旦進入職場,你原來是哪裡留學的,這個經歷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重要了,實際上今天企業僱主更看重一個人在職場上的學習能力和上升潛力。如果你在海外畢業後還有三到五年的工作經驗,那麼和在國內畢業後,同樣擁有三到五年工作經驗的人來說就會有相當強的競爭優勢了,包括在薪資上。
雖然今年我們經歷了疫情和國際環境的風雲變化,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刻度拉長的話,其實我們依然生活在人類歷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活躍的時代,這個時代將賦予年輕人更多創造和想像的機會。在全球疫情尚未結束之前,還是要利用好各大高校和教育機構提供的資源,儘早做好留學規劃,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