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胡蘭成後,張愛玲真的枯萎了嗎?

2021-02-13 晏凌羊

戳右上方藍字「星標」晏凌羊

與我一起做一個愛學習、願成長的人


閱讀全文約需7分鐘

 

離開胡蘭成後,

張愛玲真的枯萎了嗎?


文/晏凌羊

 

每次看張愛玲失戀後寫的文字,我都覺得她真的是個文學天才,能把失戀女人的心態臨摹得那麼到位。

 

在《小團圓》中,張愛玲這樣形容失戀的感受:「那痛苦像火車一樣轟隆轟隆一天到晚開著,日夜之間沒有一點空隙,一醒來它就在枕邊,是只手錶,走了一夜。」

 

她是真的愛,而胡蘭成也是真的渣。

 

日軍敗退後,胡蘭成在東躲西藏的日子中,還不停撩妹。先是撩了一個護士,後來又撩了一個姨太太。

 

張愛玲跑去溫州看他,讓他在自己和「那些女的」之間做一個選擇。胡蘭成回答道:「情是花開,自生自美自調謝,我不能選擇,不是不愛,是不能這樣選擇。」

 

這話說得特別好聽,但翻譯成人話就是:「老子不選,老子兩個都想要。」

 

張愛玲過了幾天「三人行」的日子,後來實在受不了了,回了上海。

 

臨行前,張愛玲對胡蘭成說了寥寥幾句傷心話:「倘使我不得不離開你,不會去尋短見,也不會愛別人,我將只是自我萎謝了。」

 

後來,張愛玲給胡蘭成寄錢、寫信時說:那天船將開時,你回岸上去了,我一人雨中撐著傘在船舷邊,對著滔滔黃浪,佇立涕泣久之……

 

再後來,胡蘭成去上海找張愛玲,卻絲毫不懺悔自己的濫情,反倒要張愛玲評價他和護士小周的戀愛文寫得怎樣,還跟張愛玲談起他和姨太太的事。

 

那一夜訣別之後,張愛玲再沒見過胡蘭成。

 

在給胡蘭成的最後一封信裡,她寫到:「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時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在這封信裡,張愛玲給胡蘭成寄了三十萬稿酬,那是她寫電影劇本得到的全部稿酬。那時候,張愛玲和導演桑弧合作了兩部電影:《不了情》和《太太萬歲》。當時,這兩部電影票房很好,幾乎場場爆滿。

張愛玲在自傳體小說《小團圓》裡寫道:「但是燕山的事她從來沒懊悔過,因為那時候幸虧有她。」

張愛玲和桑弧應該是有過很短暫的一段戀情的,只是都還沒到公開階段,兩人就分道揚鑣了。

 

兩人分手的原因,有人說是桑弧太內向,而張愛玲對胡蘭成餘情未了。

也有人說是桑弧有點介意張愛玲跟過胡蘭成結過婚(他自己未婚),介意張愛玲子宮頸斷了(其實可能不過就是現代醫學上的「宮頸糜爛」而已,這已經被醫學界界定為「不是病」)。

 

1951年,桑弧娶了一個圈外女子。1952年,張愛玲離開上海去了香港;此後,張愛玲與桑弧再未見過面。

2004年,桑弧因病逝世,享年88歲。

 

張愛玲到了香港後,寫了兩本政治傾向性很強的小說(我們看不到)。再後來,她乘坐郵輪去了美國,並在那裡認識了她最後一任丈夫賴雅。

 

某天,我翻到一張張愛玲和賴雅的合影,那張照片看得我很是感慨。

清瘦的張愛玲,弱柳扶風地站在丈夫賴雅身邊。兩人看起來不像夫妻,倒像父女。

 

事實上,賴雅的年齡也足以做張愛玲的父親。

 

賴雅比張愛玲年長30歲,是張愛玲在美國過得最落魄的日子裡結識的,張愛玲說他「比自己更沒前途」。

張愛玲跟賴雅談戀愛以後,懷上了孩子,她告訴了賴雅,賴雅就向她求婚,張愛玲剛好也不喜歡孩子,就做了流產手術。

 

結婚後,張愛玲把自己再婚的消息告訴了遠在英國的母親,她母親雖然覺得女兒配賴雅可惜了些,但還是送出了祝福。

張愛玲成婚後兩個月,賴雅就中風了,之後身體狀況開始變差。和賴雅結婚的第二年,張愛玲母親在倫敦去世。

 

母親去世前,給張愛玲寫信,說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見她一面。但當時張愛玲很窮,她的能力不足以去支付一張飛往英國的機票,又或者,她也不願去。

 

哪怕張愛玲跟母親關係不大好,但母親去世後,她其實是有點難過的。賴雅為了哄妻子開心,愣是推算出了她的農曆生日並給她祝壽,哄得張愛玲很開心。

 

和賴雅結婚後,張愛玲的境況並不是很好,

她一直幻想著能在紐約寫成一部新小說,揚名立萬,但美國人不認她作品的帳。隨著賴雅的中風病倒,加上之前張學良拒絕接受她採訪等一系列打擊,致使她的小說夢破滅。

後來,張愛玲為了掙錢不得不獨自去香港為電影公司寫劇本《紅樓夢》。

當時電懋和邵氏都在搶拍《紅樓夢》,邵氏動作比較快,電懋搶不到只能放棄,就耍賴跟寫劇本的人說張愛玲這個劇本寫得不好,不用給錢。

 

張愛玲在給賴雅的信裡,有傾訴過自己的苦惱:

 

「辛苦地從早上十點寫到凌晨一點,手腳都腫了。」

 

「工作了幾個月,像只狗一樣,卻沒有拿到—分酬勞。」

 

雖然張愛玲在給賴雅的每封信裡,都寫了「親親你的耳朵」「愛你」「我相信我們的未來」之類的話,但字裡行間還是難掩狼狽和心酸。

在香港那陣子,張愛玲幾乎彈盡糧絕,連生活費都得找好友借。

一想到天才張愛玲也會被人嫌棄她的稿子並拖延稿費,我也為她感到心酸。

後來,賴雅病得嚴重,張愛玲只拿了點劇本定金,就回了洛杉磯。

 

賴雅提前一天早早地等在了機場。那時候的賴雅已經年紀很大了,他是真的需要她。

賴雅晚年都是依賴張愛玲照顧,張愛玲就放棄了回港臺發展的這個念頭。而賴雅在身體好轉時,會承擔家裡所有家務,減輕妻子負擔。

 

賴雅享年76歲,他死的時候張愛玲47歲,之後張愛玲開始了長達27年的獨居生活,直到1995年9月去世,享年74歲。

 

張愛玲對賴雅沒有感情嗎?顯然不是。

 

她那麼清高孤傲的一個人,能和賴雅走過11年,靠的肯定不全是仗義。

 

我更寧願相信:賴雅能夠給張愛玲安全感,不是那種世俗意義上與物質條件有關的安全感,而是精神上的某種掌控感。和賴雅在一起,她沒有像和胡蘭成在一起時的失控感,這就夠了。

很多人說張愛玲找賴雅,完全是為了找長期飯票,可張愛玲何其孤傲,她應該是不屑於在感情中當那個依附者的角色的,她或許更願意做一個救贖者。而賴雅的虛弱和衰老,可以激發她的救贖欲。這一點讓我想起張愛玲和胡蘭成徹底訣別時,給他寄出了自己的全部稿費,可她實在是沒必要這樣做的。賴雅去世後幾年,張愛玲移居洛杉磯,開始了幽居生活。1981年9月16日,61歲的張愛玲在寫給宋淇的信裡說:「《大成》與平鑫濤兩封信都在我生日那天同時寄到,同時得到七千美元和胡蘭成的死訊,難免覺得是生日禮物。」

 

▲大家注意張愛玲這張照片中,她手裡拿的報紙上寫了啥,我覺得張愛玲生活中可能也是個逗逼的。

張愛玲在美國的經濟狀況發生好轉,與瓊瑤的丈夫平鑫濤還有點關係。

 

1965年,張愛玲的好友宋淇與臺灣皇冠出版社老闆平鑫濤相識,宋淇向平鑫濤推薦了張愛玲。

從此,張愛玲的作品都由皇冠獨家出版,她開始有了穩定的版稅收入。

 

皇冠給張愛玲的稿費,也比其他家高很多。而此時,瓊瑤已經因為小說《窗外》一舉成名,投到了平鑫濤的麾下(兩人到了1979年才結婚,結婚時一個41歲,一個52歲)。

 

平鑫濤那時創新性地創立了「皇冠基本作家制度」,以預付稿費的方式培養有才華、有潛力的作家,吸引了一大票優秀作者,後來還捧紅了三毛。

 

有意思的是,平鑫濤的叔叔叫平襟亞,曾是上海灘有名的書商,當時他主辦的雜誌是上海灘的頭部刊物。

 

張愛玲當時有找過他約稿子,他很快給她發了,但是張愛玲希望早點出名,就給他寫信說自己想出一本短篇小說集。

 

平襟亞相信張愛玲的才華,但是不相信世道:身處亂世,大家都快吃不上飯了,誰還買書?

 

於是,他婉拒了張愛玲。

 

結果,一年之後,張愛玲的小說集《傳奇》賣第四天就脫銷,張愛玲也成為了上海灘最紅的女作家。

 

這筆錢,平襟亞當時沒賺到,但是,二十幾年以後,他的侄子平鑫濤因為獨家出版張愛玲的著作,賺到了。

 

1969年賴雅去世後,張愛玲沒有了沉重的家庭負擔,「皇冠」也發展得特別好,能給她支付源源不斷的稿費,使她晚年能夠衣食無憂。

 

八十年代,張愛玲能在大陸重新流行起來並被讀者廣泛接受,與平鑫濤在臺灣長達十幾年的造勢確實離不開干係。

 

時運這玩意兒,真的很玄幻啊。

從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這三年半時間內,張愛玲平均每個星期搬家一次。這似乎有點誇張,因為這樣算下來,張愛玲搬家次數達 180多次,可以上金氏世界紀錄。

張愛玲給文學史家夏志清的一封親筆信裡,說法更嚇人:「我這幾年是上午忙著搬家,下午忙著看病,晚上回來常常誤了公車。」

可以確信,晚年張愛玲搬家頻率之高也大大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而她之所以頻繁地搬家,僅僅是為了「躲蟲子」——一種她認為來自南美、小得肉眼幾乎看不見、但生命力特別頑強的跳蚤。她隨身攜帶著簡易的行李,只要在棲身處發現跳蚤就馬上離開。

 

張愛玲躲避跳蚤,說到底可能是一種強迫症,一種病態。

 

近幾年很多描寫張愛玲的文章,總是把她視為一個行事不同於常人的「絕世高人」,甚至連她為了躲蟲子而搬家都被美化為是「不屑世俗」,這可能真是對她的神化和誤會。

 

一個人只要在某方面有點過人之處,人們就喜歡把TA過份拔高和美化,儼然TA得場病都能得出藝術高度。

 

這思維也不大對。

 

大家都是人,名人也是人,是個人就會有喜怒哀樂,也會拉屎放屁,也要感受生死無常。往大裡看,都是逃脫不了人生之苦的芸芸眾生。

 

倒是張愛玲獨自死在公寓裡、死後幾天才被人發現,這一細節被人視為晚景悽涼。

 

以前我覺得這種死法簡直太可怕了,甚至接近於恐怖狀態了。

 

可現在卻覺得,如果我們知道死神將至,那這種死法未必不體面。

 

如果大限來臨,我們身邊都是哭泣的親人,我們可能會放不下他們,會心生不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死神把並不情願赴死的自己給帶走,這何嘗不是一種痛苦?

 

如果是先清場,找一個不被任何人打擾的角落,從容地、主動地迎接死神呢?會不會心安一些?

 

前者被動,後者主動。我總覺得主動的人生會更幸福一些。

 

張愛玲享年74歲,她生前就指定了遺囑執行人。她的遺體後來被火化,由朋友攜帶出海,撒於太平洋。

 

我們也實在沒必要同情張愛玲,說她晚景悽涼。

事實上,晚年的張愛玲並不缺錢花,她死後帳戶上的存款還有270萬港幣。而且,她也過得不是人們想像中那般孤獨,晚年她閱讀了諸多版本的《紅樓夢》,還寫了一本《紅樓夢魘》。

 

即使張愛玲的下半生過得不那麼好,但我們和張愛玲又有什麼分別呢?

 

年輕時候,我們追求刻骨銘心、轟轟烈烈的愛情;到了一定年紀之後,我們追求俗世裡的安穩。年輕時候,我們需要愛著;中年之後,我們只需要活著。生命裡的那點暖,我們願意接著;生命裡的那些寒冷,我們勇敢受著。

 

如此而已。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一點碎碎念念

其實,張愛玲根本沒有因為離開胡蘭成而凋謝了。她後期的文字,功力還是在線的,只是因為不大符合我們這邊的宣傳風向,所以那些作品不為我們熟悉。當然,我也得承認:她的創作高峰期確實是在40年代。那時候,她的編劇功力也是很紮實的。只是一想到天才張愛玲去到美國後,沒法把才華換成錢、也會因為經濟困窘而被電影公司嫌棄來、嫌棄去,我也覺得有點心酸。看來,在那個時代,一個作者想要過得你的文字再好、水平太高,也得資本看得上。擱現在,張愛玲要是做自媒體,光靠我們讀者或許就能養活她了,不必再受那些窩囊氣了。當然,如果她做自媒體,估計也會一發廣告就被讀者狂罵。說到這裡,我又得多嘴一句:疫情期間,自媒體廣告業也大受影響,羊羊這邊也過得比較艱難,但因為熱愛寫作,還是堅持日更原創文,堅持每月寫十萬字,真的也挺不容易的,犧牲了大量陪娃時間。如若後期廣告有點多,還請多多擔待。有的人特別希望作者過得窮困潦倒,這種心態有點怪。

關注「晏凌羊」

在後臺回復關鍵字「8」

可查看更多有料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點擊標題可查看):

女性覺醒 | 你可以「女拳」,但不能「雙標」

女性覺醒 | 有「好嫁風」就能嫁個有錢人,你當有錢人瞎啊?

女性覺醒 | 「你單身那麼久,就沒需求的嗎?」

情感婚戀 | 「想離婚?先考試!特殊日期不準離婚。」

情感婚戀 | 婚前以為他是富二代,婚後才知道他的法拉利是租的

娛樂觀感 | 相比甄嬛,我更喜歡長今

相關焦點

  • 胡蘭成與張愛玲—因為相愛,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母親離開後,那時的張愛玲與弟弟都還年幼,並不知道母親的離開意味著什麼,而且還能時常收到母親寄來的禮物,姐弟倆倒是時常感到開心,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儘管家裡存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張愛玲生活的倒也不至於陰雲密布,然而她不知道,一大片烏雲正朝著她飄過來。
  • 離開胡蘭成,千帆過後的張愛玲只想有一份平靜、溫和的愛情
    離開胡蘭成,千帆過後的張愛玲只想有一份平靜、溫和的愛情能讓張愛玲女士愛到低到塵埃裡的男人,也就只有胡蘭成了,現在回首看一看胡蘭成當年的照片,也還算得上是風流倜儻、儀表堂堂了,而且對於像張愛玲女士這樣有著顏值控的想法來說
  • 為什麼張愛玲入了胡蘭成的坑?
    有人說張愛玲有戀父情節,或者缺少父愛。這兩種觀點我都不贊同。張愛玲的父親是晚清才子,文採一流。對於張愛玲這樣的才女來說,全中國也難找到能夠相互欣賞的男人了。張愛玲戀父有什麼錯,不戀父的女兒才奇怪,只要有限度就行。張愛玲缺少父愛嗎?父親在家安排她讀私塾,請的中文老師是名家,請的外文老師是老外。
  • 張愛玲:神話覆滅後的蒼涼現實!
    半年沒見的張愛玲也追著他的腳步來到了溫州,再次見到胡蘭成,他的身邊已經站著另一個女人,剛一見面一句「你怎麼來了」噎得愛玲半天說不出話來,她這才意識到早已物是人非。一切悄然改變,無論自己怎樣掙扎努力,曾經屬於自己的那個位子真的已經不見了。一面是自己深愛的男子,一面是與男子夫妻相稱的範秀美,夾在這兩人中間的張愛玲默默吞咽著委屈和羞辱。
  •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對照記
    張愛玲《小團圓》的開頭,雨下在九莉的天空,也下在張愛玲的心頭。雖然張愛玲口口聲聲說自己寫《小團圓》是為了講一個「熱情故事」,可是從故事敘述的筆調來看,依舊是張愛玲最拿手的「萬轉千回後的幻滅」。    「這些我沒細想,過天再說了」    1995年9月8日。
  • 張愛玲逝世21周年: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對照記
    張愛玲《小團圓》的開頭,雨下在九莉的天空,也下在張愛玲的心頭。雖然張愛玲口口聲聲說自己寫《小團圓》是為了講一個「熱情故事」,可是從故事敘述的筆調來看,依舊是張愛玲最拿手的「萬轉千回後的幻滅」。今天,是張愛玲逝世21周年的日子,讓我們重新走進這個孤獨的人的內心世界。
  • 胡蘭成出軌護士寡婦,張愛玲為何不立馬離婚?她是何時徹底死心的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婚姻,沒有儀式、沒有家,新婚後這段「來來去去」的日子,卻成了他們不到4年婚姻中最甜蜜的高光時刻,正是這一年張愛玲寫下了著名的《愛》:「與千萬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人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
  • 《第一爐香》:張愛玲對自己嫁給胡蘭成做出的預言
    喬琪是個花花公子,胡蘭成有很多的女人;喬琪沒有錢,而胡蘭成認識張愛玲的時候也幾乎是他人生中最失意的時候,就在不久前他才剛剛出獄;喬琪在和葛薇龍第一次約會的時候,說我不能答應你結婚,我也不能答應你愛,我只能答應你快樂;而胡蘭成認識張愛玲的時候還有兩個老婆,沒有離婚,他和張愛玲只是寫了一紙婚書,並沒有正式結婚。
  • 張愛玲胡蘭成的不幸婚姻:變質的愛情,要及時止損
    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個是當時上海最負盛名的女作家,一個是汪偽政府的要員,他們在亂世中相知相愛,直至最後的分手,都堪稱是一場「傳奇」。張愛玲曾給胡蘭成寫了一句話:「她見了他,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高興得,又從塵埃裡開出一朵花來。」
  • 除了胡蘭成和賴雅,張愛玲還愛過第三個男人
    關於張愛玲的戀情,廣為人知的有兩段,一段是胡蘭成,當時就鬧得沸沸揚揚,一段是賴雅,她去美國後嫁了他,兩個人都比她年長,特別是後者,張愛玲36歲時,他已經65歲。而在胡蘭成、賴雅之間,其實還有一段,那就是張愛玲和桑弧,兩個人傳過緋聞,但眾人都以為並無實際瓜葛,桑弧一生也對張愛玲絕口不提,直到張愛玲自傳性質的《小團圓》出版後,這段戀情才浮出水面。
  • 張愛玲一生為愛所困,三心二意的胡蘭成,到底憑什麼收服了她的心
    張愛玲因為家庭的緣故,總是不能夠敞開心扉去相信別人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撲在了作品上面。名氣有了,愛情卻從未沾染。初見胡蘭成是在出名後,當時的張愛玲已經有23周歲。02 深愛胡蘭成,不顧一切與之成婚在當時,張愛玲選擇和胡蘭成在一起,想必很多書迷都感覺詫異和不贊同。張愛玲剛剛二十出頭,正是美好的年紀,何況那麼有才能。胡蘭成早已娶過妻,年齡還大張愛玲14歲。
  • 張愛玲:最好的愛情,是成全自己
    在這風雨飄搖的亂世,她的內心真的希望遇見一個懂自己的人,一路溫暖相依走下去。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總有說不完的情話,張愛玲不顧忌胡蘭成已經有妻室,全身心地把自己投入到這場愛情之中。只是在一段愛情裡,這樣盲目的決定是真的對嗎?在我們現在的生活裡,很多人都說結婚以後遇見更喜歡的人,會怎樣去做呢?
  • 張愛玲生命中最甜蜜的時光,不是和胡蘭成在一起,也還沒遇見愛情
    從張愛玲有記憶開始,這個家就沒有安寧,最安靜的時候便是二人大肆爭論後的冷戰。父母沒有精力對她給予關心和疼愛,她日夜擔心著這個搖搖欲墜的家一覺醒來就不復存在。一顆生來敏感的心在沒有溫暖的家庭裡日夜錘鍊,變成孤傲的殼。沒有愛的婚姻註定要有一個人先奔向自由。
  • 張愛玲面對胡蘭成,底線一退再退,最終退無可退後止於三十萬
    一直認為張愛玲是孤島上的一株水仙,優雅高貴,卻又孤獨。她在張迷心中若不是遇見了胡蘭成,就一直是那個高貴冷豔的聖女,無人沾染,無人比擬。但遇上了胡蘭成,她才沾了人世間的煙火氣,成為個女人,而不是高嶺之花,獨自美麗。
  • 胡蘭成把張愛玲傷得七零八落,卻在佘愛珍面前,像馴服的小綿羊
    1954年,「母毒蛇」佘愛珍50歲時,嫁給了49歲的胡蘭成,她成了他最後的女人,而他是她第三任丈夫。胡蘭成,這個將文壇才女張愛玲傷得悽悽慘慘,七零八落的渣男,最終被大姐大佘愛珍收拾得服服帖帖。胡蘭成情場浪子胡蘭成,後來自傳中有名有姓的妻子,就有八位。
  • 張愛玲36歲嫁給了65歲賴雅:大她15歲的胡蘭成和原生家庭傷她太深
    父親張廷重整日享樂,沉迷於鴉片的吞雲吐霧之中,而母親是南京黃軍門的女兒黃逸梵,受過西方文化薰陶,是個清麗孤傲的女性,因此,父親和母親三觀不合,張愛玲的童年就處在他們的爭吵和戰爭中……這樣的傷害對童年的張愛玲原本就已經夠大了,可是遠遠不止於此,父母親離婚後,她的父親給她帶來了一個後媽,就是那個和徐志摩的老婆陸小曼一起吸食鴉片的「芙蓉仙子」,張愛玲從此備受那種童話裡經常講的惡毒後媽的折磨
  • 朱天文眼中的張愛玲和胡蘭成
    讀張愛玲長大的我們,結果,她可能成了我們頭上的烏雲,遮得地上只長弱草。什麼時候,她已成為我想要叛逃的對象。 首次我感覺到壓力,是七○年代下半鄉土文學論戰。當時我們在唸大學,那個年紀能寫什麼,無非青春無謂的煩惱,白日夢,愛情,以及自己以為的人情世故,小奸小壞。這些,雖不至到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地步,亦相去不遠矣。
  • 胡蘭成到底有多渣?
    文/晏凌羊我生活中真的有一個女孩子(確切地說是40來歲的中年單身女性了),特別喜歡胡蘭成。 誰要是說胡蘭成的壞話,她就跟誰急。在胡蘭成寫的《今生今世》中,他幾乎都沒有提到全慧文。 1938年初,胡蘭成被調到香港《南華日報》任總主筆,用筆名流沙撰寫社論。到了香港之後,風流成性的胡蘭成又追求到了應英娣。 汪偽政府成立後不久,胡蘭成受到了重用,但後來又與汪精衛產生嫌隙,被投入監獄。1944年,他被釋放,回到上海,接著就認識了張愛玲。
  • 「桐花萬裡路」,胡蘭成寫給張愛玲的情詩,然而正主卻不以為然
    01胡蘭成寫給張愛玲的文字,最為人所知的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了。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典型的悼亡詞。這闋詞的原名《鷓鴣天》,只因賀鑄在此詞中寫下「梧桐半死清霜後」,故而詞牌又名《半死桐》。所以,人家張愛玲還活得好好的,你胡蘭成 「桐啊」「桐啊」的哀嚎個啥?何況,人家還是你劈腿後的前妻!
  • 張愛玲:女人中的鬼魅,愛君筆底有煙霞,胡蘭成以臨水照花形容她
    張愛玲:女人中的鬼魅,愛君筆底有煙霞,胡蘭成以臨水照花形容她文/詩綠鳳張愛玲是中國的傳奇才女,確切地說,她是中國舊上海的一代奇女,一代才女,一代優女。張愛玲著作的字裡行間流淌著的活色生香的文字。那些華美高貴的情感,那些深入骨髓的小市民精打細算的煙火俗氣,一種繁華富麗綺美營造的華美落寞憂傷的味道,無不讓人讀罷為之傾倒著迷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