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再說了!我討厭你!」,家長的話是孩子的緊箍咒?

2020-09-25 解鈴閣

家長覺得孩子不聽話,問題出在孩子身上;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是家長還沒有學會如何跟孩子說話。只有父母會說話,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孩子才會聽話。


世界上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說話的父母

我都是為了他好,他怎麼就不理解呢?

小明放學後進門放下書包,就坐到了電視機前。半個多小時過去了,他還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爸爸忍不住提醒起來:「兒子啊,你現在都是初中生了,可不比小學生,不能把時間都搭在這上面,你要抓緊時間學習……」

「好了,好了,你別講大道理了,我不願聽你說話。」小明一邊不滿地說著,一邊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在家裡,小明對學習抓得不夠緊,爸爸經常要說上他幾句,可他總是這樣不愛聽爸爸的話。為此,爸爸很納悶:我都是為了他好,他怎麼就不理解呢?

在中國,像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這些父母到底怎麼了?

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不會和孩子說話。

有了不會說話的父母,才有了不聽話的孩子。令人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在這個邏輯關係上,總是犯錯誤。

家長記住:孩子最聽不進這類話

嘮叨型:某個道理,孩子明明已經知道,家長仍嘮嘮叨叨地說個沒完。這種嘮叨是一種重複刺激,會對大腦皮層產生保護性抑制。因此,家長越說,孩子越聽不進去,甚至還會衝撞你。

揭醜型:對孩子的過錯,有些父母喜歡當著同學、親友的面沒完沒了地數落,挫傷孩子希望諒解、寬恕的心情,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很可能走向父母願望的反面。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甚至攻擊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對孩子的刺激和傷害是相當大的,時間長了還會使孩子喪失自尊和自信,產生自卑感,直接影響孩子未來成才。

提審型:剛剛發現一些現象,便大驚小怪地對孩子進行審問,並根據主觀臆斷,把可能性說成現實性。這種草率的做法,極易激起孩子牴觸情緒。

遷移型:把別人身上出現的不良傾向和行為,不分青紅皂白地遷移到孩子身上,想當然地千叮嚀萬囑咐。這明顯與青少年富有上進心和好勝心相悖,把孩子的情感推向對立面,造成孩子對家長的說教充耳不聞,甚至反唇相譏。

諷刺型:「這個都幹不了,你還能幹什麼?」「你能考出好成績,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類似這樣的語言,因為刻薄會使孩子長期不忘,對父母教育的抗拒性也長期不能消失。

威脅型:「別插嘴,真不懂禮貌!」「你要再不聽話,小心我打斷你的腿!」這些命令威脅的話,都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和極度反感,久而久之,會在他們心靈上烙下牴觸、逆反的深深印痕。

以上六種類型,是不講究和孩子說話藝術的家長們的「家常話」。你要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就請先檢討一下自己平時的說話方式屬於哪種類型?還是兼而有之?


對比:美國父母如何跟孩子溝通

據《現代教育報》報導,美國家長是這樣跟孩子說話和交流的

有效地知道孩子的想法

美國的父母,他們會時不時地去了解一下孩子們所承受的壓力,以及孩子沒有達到家長的期望時所受到的挫敗感。

當十二歲的瓊斯比賽後一臉疲憊地回到家裡時,媽媽迎上去,緊緊抱住她說:

「孩子,我知道你今天很辛苦。」

沒有過多的話語,但瓊斯會覺得很受用。

當孩子遭遇到挫折時,美國家長常常會對孩子說:

「我對你有信心。我知道你能做得很好。」

當孩子在學校表現出色時,美國家長則會表揚他:

「我為你感到驕傲。作為你的父親我感到很榮幸。」

中國很多家長往往是瞪眼、責罵、開打「三部曲」,「眼、口、手」三位一體地來完成一次教育交流。這實在是親子交流的悲哀和家庭教育的不幸!要知道人為什麼要說話?說話的目的就是為了溝通和交流。溝通好了,交流到位了,原來不理解的就能夠理解,許多誤會也能夠消除。

家長們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你們和孩子之間的矛盾。

相關焦點

  • 家長控制好「愛的緊箍咒」,讓孩子遠離「上學恐懼症」
    李姐不顧大家的勸阻,再次託關係,讓孩子去那個名牌高中復讀,結果孩子上學沒幾天就覺得渾身沒勁、頭疼、失眠等症狀,等一接回家就症狀減輕,到醫院檢查,身體也無大礙。小飛開學沒多久已經鬧了兩次了,李姐這是太愛孩子,給孩子找的名牌高中校成了他的「緊箍咒」,每次督促孩子考名校的話成了咒語,讓孩子患上了典型的「上學恐懼症」。
  • 別再說了!孩子最討厭聽父母說這些
    12月14日,寧波市百優班主任、鄞州區名班主任、橫溪鎮中心小學老師俞瑜面向學校五年級200多位學生,做了一個有關親子溝通的調查:最喜歡聽到父母說的話,最討厭聽到父母說的話。#最討厭聽到父母說的話#1、你看看別人考了多少,看看你
  • 當孩子說「我知道你討厭我」,含辛茹苦的媽媽懵了:我明明最愛你
    那天晚上我催著讓我娃洗漱睡覺,想趕在晚上十點前關燈。因為我娃動作慢了些,我不免有些急,話語裡夾著氣。突然我娃跟我說「我不想讓你當我媽了,你不是我親媽」,我有點發愣,嘴邊一句「你還不是我親孩子呢」差點脫口而出。定了定神後我問孩子「為啥這麼說?我要不是你親媽,會給你買玩具買衣服買書?會不管再困再累還要先顧著你?」
  • 馬伊琍:女兒,你別太聽話!「你要聽話」是孩子人生的緊箍咒
    「你要聽話!」「真懂事!」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在爸媽眼裡,聽話、乖巧的孩子,就是一個好孩子的標準。但在馬伊琍看來,太聽話的孩子,往往不會體會到太多幸福感。馬伊琍:女兒,你別太聽話!馬伊琍在一次直播中,和粉絲探討自己的育兒理念,她說出一句出乎意料的話:「我最後悔的事,就是把女兒養得太聽話,太懂事。」對眾多媽媽來說,這是多麼不可思議!
  • 「媽媽,朋友討厭我」當孩子第一次直面「討厭」,你的回答很重要
    「媽媽,朋友討厭我」當孩子第一次直面「討厭」,你的回答很重要劉女士說自己經常帶著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玩耍,尤其是有一些廣場,不僅僅有小孩子,還會有許多大人,孩子在玩耍的時候,自己也可以與其他家長交流一下經驗。
  • 孩子說媽媽我害怕,家長如何回應有講究,別讓你的話傷害了孩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事物,膽小的孩子更是如此。有的孩子可能怕蟲子、怕打雷,或者是怕黑。當孩子對我們說「媽媽我害怕」時,家長的做法如果欠妥,可能會傷害到孩子。01孩子說媽媽我害怕,家長如何回應有講究,別讓你的話傷害了孩子!
  • 「討厭!我不跟你玩了!」——家長的做法,決定了孩子的情商
    ,那麼當中一定有一個階段,叫「討厭,我不跟你 」階段(小男孩不了解,男娃媽媽歡迎來說說)。根本的原因是: 我生氣了,但我不知道怎么正確的表達和處理。這麼大的孩子,能想到的最能表達自己憤怒的話,可能就是「我不跟你玩」了。還有一個原因是,孩子在測試自己在社交裡的力量。
  •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每天說好幾遍討厭我,我該怎麼辦
    孩子到了三歲左右,家長會發現,不知道為什麼孩子突然就會說一些「髒話」了,「打死你!」「壞蛋!」「滾開」,有時是毫無緣由的,想起來就念叨個沒完,這很讓家長頭疼,一遍遍地制止孩子,一點用都沒有,還有可能變本加厲,讓孩子說得更起勁了,這是為什麼呢?
  • 孩子說媽媽我害怕,家長如何回應有講究,別讓你的話傷害了孩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事物,膽小的孩子更是如此。有的孩子可能怕蟲子、怕打雷,或者是怕黑。當孩子對我們說&34;時,家長的做法如果欠妥,可能會傷害到孩子。孩子說媽媽我害怕,家長如何回應有講究,別讓你的話傷害了孩子!
  • 孩子說討厭媽媽太傷人?看繪本《我討厭媽媽》學著和孩子溝通
    《我討厭媽媽》繪本講讀視頻(關注我的西瓜視頻):封面上的小兔子支稜著長耳朵,交叉手臂,氣呼呼的盯著桌子上面的餅乾,到底媽媽做了什麼事,才讓小兔子這麼討厭她呢?讓我們一起讀下去吧!鏡頭一轉,小兔子出現在餐桌前,它可愛的長耳朵高高豎起,呆呆的看著桌子上的餅乾,欲言又止的一句話,吸引了我們的好奇心,有時候我覺得媽媽?····省略號後面的話是什麼呢?帶著疑問,打開下一頁,好討厭!注意看小兔子的表情,特別的生動,動作也很微妙,讓人一看就能感受到它的不滿,只見它把頭一轉,鼻子嘴角都上揚,連耳朵都轉向同一方向,家長可以回想自己家的小朋友,在生氣時是不是也有一樣的表情呢?
  • 女生別再說「我討厭你」了,教你「加一個字」,讓男生更珍惜你!
    導讀:女生別再說「我討厭你」了,教你「加一個字」,讓男生更珍惜你! 1、我想討厭你 看著字面的意思就知道不一樣了,說著想討厭你,但其實想表達的意思是喜歡你,想討厭你但是討厭不起來,明明以為你要生氣了,但這一個轉折
  • 真正為了孩子好,就要聽得了孩子說「我討厭媽媽」
    於是,作為家長,在某些的時候你不得不堅定地說「不」,以打消他無休止的要求和期待。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很有可能會非常非常生氣,甚至會說出恨你的話,讓你詫異又傷心。媽媽為了孩子付出這麼多,從小到大他多少願望,媽媽都竭盡全力地去滿足,為了他,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可到頭來,孩子竟然會因為一個無理的要求沒有被滿足,而說出「媽媽,我恨你」的話來。
  • 孩子大喊「我討厭媽媽」,大多數人的回應都錯了
    叫她起床,她說:「我不喜歡你!」叫她吃飯,她半天不動,再叫,又來了:「我不喜歡你!別叫我了!」我早聽煩了。吼到:「你以為我喜歡你嗎!」她一聽,哭得更厲害了,尖叫一聲跑到過道上躺著,大喊:「我不喜歡媽媽!我討厭媽媽!」那一刻,我身心俱疲,感覺特別挫敗。以前那個動不動就說「媽媽,我最愛你」、「我要永遠和媽媽在一起」的果果哪裡去了?
  • 讀繪本幫孩子發洩情緒:《我討厭媽媽》
    我找啊找,選了幾本繪本,較有效果地進行了「家長指導下的計劃」調節。 這三本書是《我討厭媽媽》、《生氣湯》和《菲菲生氣了》。圖一: 封面和封底封面就可以告訴我們,兔寶寶生氣了!心裡有「積怨」了!誰說孩子不記事呢,你看這隻小兔子交叉手臂,氣呼呼地盯著桌面上的餅乾,紅鼻子氣得更紅了。那媽媽又是哪裡讓兔寶寶這麼氣鼓鼓呢,以至於發出討厭的吶喊? 這是一個周末的早上,小兔子寶寶一個人坐在餐桌邊吃餅乾,而兔媽媽還在睡大覺!時間是10點35分的樣子。他想啊想,怎麼媽媽有很多讓人討厭的事情呀!
  • 「討厭媽媽,我要打死你!」當孩子放狠話時,高情商父母怎樣回復
    比如說孩子們會忽然在某一時間,一改之前的狀態,說話變得粗魯可怕,讓父母深感陌生和震驚,其實這往往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特殊敏感時期,如果父母不知道,選擇了錯誤的處理方式,很有可能埋下禍根,對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討厭媽媽,我要打死你!」
  •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說狠話時,父母的回應很重要
    你家孩子說過狠話嗎?前兩天遇到一位寶媽,就遇到了這個問題。這位媽媽的女兒3歲多,前幾天到睡覺的時間了,可還是還是想要接著玩遊戲,媽媽不答應,抱著孩子回臥室。結果孩子卻使勁拍著媽媽的手:「臭媽媽,我不喜歡你,討厭死了!」聽到孩子這樣說,這位媽媽真的非常非常的難過,甚至覺得她「狼心狗肺」,自己辛辛苦苦每天照顧她,卻得到了她的一句「討厭」。
  • 孩子有這4個行為,其實是沒教養的體現,家長別再說孩子還小了
    孩子有這4個行為,其實是沒教養的體現,家長別再說孩子還小了相信每個人都碰過一些很難對付的「熊孩子」,這樣孩子無不在他們父母眼中都是乖寶寶,頂多也就只能算調皮而已。但其實孩子這樣的行為已經是透露出父母對孩子的教養了,盲目的溺愛孩子最終只能導致孩子越來越熊,最終百害而無利。
  • 「媽媽,我討厭你!」「我知道,但是我愛你!」
    「我該怎麼辦?孩子居然說討厭我!」幾天前,有個媽媽的求助,讓原本平靜的育兒群炸開了鍋。因為不想去幼兒園,小寶貝和媽媽鬧起了彆扭,小傢伙衝著她大喊:「我討厭媽媽!」一時之間,群裡咱們這些老母親們,紛紛陷入被孩子狠懟的「回憶殺」裡:「媽媽,我不喜歡你了!」
  • 父母掛在嘴邊的話會「毀」了孩子?袁詠儀:我成了孩子最討厭的人
    ◆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我怎麼生了一個這樣的笨蛋?這是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中,出鏡率和殺傷性最高的話。孩子的大腦還未發育完全,邏輯理解能力可能有些許不足,在課業中出現錯誤是很常見的情況。◆閉嘴,我的話你聽不懂嗎?為什麼不照做?
  • 當孩子說「我討厭你「時,其實是說「我愛你」
    不喜歡媽媽,我不要你了。從現在開始媽媽一定多多陪伴你。」,情感需求得到滿足,自然就不會再說違心話。>明明心裡很愛孩子,嘴上卻說我不想要你了,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媽媽能理解你的不開心,但是媽媽不知道你為什麼不開心,可以告訴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