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事物,膽小的孩子更是如此。有的孩子可能怕蟲子、怕打雷,或者是怕黑。當孩子對我們說「媽媽我害怕」時,家長的做法如果欠妥,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01
孩子說媽媽我害怕,家長如何回應有講究,別讓你的話傷害了孩子!
峰峰今年已經是一個8歲的男孩了,可是還沒能順利與爸爸媽媽分房睡,這源於他5歲的一次經歷。5歲時,爸爸媽媽也像其他父母一樣,開始和他分房睡。白天峰峰感覺自己待在一個房間非常新奇,可到了晚上睡覺他就有些害怕了。
當媽媽給他講完睡前故事準備關燈睡覺時,他扯住了媽媽的睡衣,可憐巴巴地說道:「媽媽,我可不可以不要一個人睡啊,我怕黑。」沒想到媽媽並不買帳,對他說道:「你都是個男子漢了,還怕什麼,趕緊睡吧!」
媽媽說完這句話時就關燈出去了,還順便鎖了門。「熬過了今晚你就習慣了」,媽媽對峰峰說。但那一晚峰峰並沒有睡著,而是坐在床上瑟瑟發抖,翻來覆去就是沒有辦法安心睡覺,被無盡的黑夜侵佔了一整晚。從此以後,他更加抗拒分房睡,也更加害怕黑夜。
02
分析:回應孩子害怕的時候,很多父母其實都說錯了
就像文中例子,在峰峰說自己怕黑時,媽媽並沒有站在峰峰的角度上理解他,而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身上,認為黑夜沒有什麼可怕的,逼迫孩子面對他的恐懼。網上有一句為人津津樂道的話:消除恐懼的方法就是面對恐懼。
這句話對一些人來說是有激勵作用,可並不適合用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如果處理不好,孩子加劇孩子的恐懼感。所以當孩子說「媽媽我怕時」,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選擇合理的回應方式。
03
當孩子說:「爸爸/媽媽我害怕」,家長應該怎麼做?
1.安撫孩子情緒
當孩子家長說「我害怕」時,除了有些撒嬌的情緒,更多的是在向家長求助,他們是真的害怕。一些膽小的孩子說出這句話時,整個身體都是瑟瑟發抖的,惹得爸爸媽媽心疼不已,想竭盡全力保護好這個小傢伙。所以當孩子真的害怕時,爸爸媽媽可以給他們一個擁抱,輕輕撫摸他們背部,告訴他們:別怕,爸爸/媽媽在。
2.給孩子解釋原因
孩子們害怕的事物有很多,可能是真實存在的,比如怕打雷、怕黑、怕下雨;也可能是孩子虛擬的,比如房間裡的怪獸、窗戶外的大灰狼、床底下的吸血鬼等,無論是哪一種害怕,父母都應該理解,然後給孩子解釋,消除孩子的恐懼。當然,不建議對孩子說「都是假的,怕什麼」這種解釋,這樣不但說服不了孩子,反而會放大孩子的恐懼。
3.不強迫孩子面對
有些家長可能心思沒有那麼細膩,認為就算孩子再害怕的東西,只要強迫他面對幾次,就可以消除這種恐懼。比如有的孩子害怕蟲子,有的家長就把蟲子抓到孩子面前,對孩子說:「怕什麼,拍死它!」然而孩子並不敢,只能無奈的藏在家長背後,而家長則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勇敢是發自內心,而不是被逼出來的。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害怕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