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呢?通常大家認為的免疫力是指人體抵抗感染的能力。免疫力一方面是天生的,我們大部分人都有健全的人先天免疫系統,有先天免疫缺陷的只是一小部分孩子,先天免疫缺陷的孩子不能靠食物來完善或者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也需要後天完善,孩子出生後接觸各種微生物,免疫系統在和各種病原體接種的過程中產生相應的抗體,能提高孩子孩子的免疫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常生病,生病讓孩子難受,但往往也是免疫系統激活、提高的過程。
記得有一次孩子發燒,家裡的老人就很擔心孩子腦子會被燒壞。貼退燒貼、頭下枕冰袋,這種老一輩的做法不是說不可行,但是現在可以更科學的去處理孩子發燒這件事。
為了避免一些烈性感染疾病造成的損傷和後果,我們也可以通過疫苗接種來產生相應的抗體,疫苗接種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很多人比較迷信一些食物能產生神奇的功效,比如提高免疫力,所以很喜歡給寶寶吃補品、保健品,但事實上,食物對免疫力的主要作用在於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
均衡的飲食,保證孩子生理需求和生長需求的營養成分,讓孩子避免出現營養不良,避免出現特殊元素的缺乏,可以避免孩子免疫力降低。
所以要按時添加輔食,寶寶到6個月後要添加輔食,尤其是鐵含量高的食物,否則孩子會出現缺鐵性貧血,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偏食的孩子,比如只喜歡素食的孩子也可能出現鋅缺乏,會增加腹瀉等疾病風險,所以要儘量避免孩子偏食。
如果實在要找到一種能提高免疫力的食物,那就是母乳了。對新生兒和嬰兒來說,母乳的營養成分最均衡。已經有研究證實,母乳餵養已經降低孩子的腹瀉、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風險。
對於其他食物,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營養,就營養成分而言,沒有哪種成分是某一種特定食物所獨有的,所以不能對某種食物寄予過多不切實際的功效,包括提高免疫力。
除了母乳之外,對於健康的孩子,沒有特別的食物能提高免疫力。補品、特殊的營養保健品同樣提高不了孩子的免疫力。
另外,免疫力並不代表免疫功能好,對於免疫功能紊亂導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力越強,後果反而越嚴重。對於孩子的免疫問題,目標是維持免疫功能的平衡,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強大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