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極度缺乏合格的心理治療師

2020-12-25 東方網

  一次公開的心理訪談

  孫連(化名)會在夢裡重返大學校園。但夢裡的情景常常壓得他喘不過氣:一個面目模糊的男人在狹窄走廊上攔住他,不讓他通過。

  「那個男人也許代表傷害過我的人。」他告訴來自美國紐約的心理治療師愛德華·羅賓斯(EdwardRobins)博士。

  上周四,「中國-奧地利弗洛伊德誕辰15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開幕。研討會的第二天下午,羅賓斯特地為中國的年輕學生和心理治療師舉行一場「傾聽你的病人」工作坊。羅賓斯的身份之一是國際促進中國精神分析學會主席。該學會2003年註冊於美國,其宗旨為促進中國發展精神分析治療方法。在翻譯幫助下,羅賓斯和孫連進行了公開的心理訪談。

  「這不是一次模擬的訪談,而是一次真實的對話。」與羅賓斯有多年交往的北京大學醫學心理學系主任胡佩誠教授說。

  孫連勇敢地站了出來,將自己作為精神分析治療培訓的一個鮮活案例。

  坐在臺上的他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欲言又止,一度用警惕的目光掃視著臺下。但即使如此,他內心的怨恨仍然難以掩飾。他的音調不時會突然提高,從他的眼睛裡分明可以感覺到怒火。

  孫連說,他內心充滿強烈恨意。「我在青春期的時候那麼弱小,他們怎麼會來傷害我?」恨意堆集在心靈深處,無法釋放,「導致我焦慮不安,用筷子夾不動菜,洗衣服也很困難。」無奈之下,他在去年休學了。

  「有時候,我內心非常暗淡,感覺人生就是一場悲劇。」他欣賞孫中山的胸懷博大和百折不撓,也欣賞《紅與黑》主人公於連的勃勃野心和個人奮鬥,但他認為這兩個人都是悲劇性人物。

  孫連和羅賓斯談起自己的家庭。「我爺爺對外交往時總是退縮、隱忍,在家裡對我奶奶卻很粗暴;我爸爸也是這個樣子,將家人作為發洩對象」,「我爸爸也很想去愛我們,但他不知道怎麼去愛」。

  「雖然我爸爸對我傷害很大,但我對他還是有一些理解,因為他受到了時代的傷害。我爺爺是大地主,我爸爸小時候受盡歧視和壓迫,後來又被下放到農村,幹各種苦活。」

  孫連正在接受國內一名心理治療師的治療。按計劃,他將於今年秋季復學。「我相信自己能夠好起來。」

  但當他離開以後,羅賓斯告訴大家,孫連在眾目睽睽之下似乎很難完全敞開心扉。就在當天上午,孫連曾經對羅賓斯說,如果好不起來的話,可能會想到自殺。

  巨大的需求

  和孫連一樣,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經歷心靈的煎熬:抑鬱、焦慮、偏執、躁狂等,只是程度深淺不同而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範圍內約有4億人受到各種精神疾病的困擾,需要精神病學家或心理治療師幫助的人數則更多。

  說到心理治療,不能不提到西格蒙·弗洛伊德。來自奧地利的世界心理治療委員會主席阿爾佛雷德·普裡茨(AlfredPritz)教授稱,儘管現代心理治療已經有200多年歷史,但直到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以後,心理治療才真正得到系統性的發展。當然,弗洛伊德的影響絕不止於心理治療,文學、藝術、哲學等各個領域均可見到其深刻烙印。

  今年5月6日是弗洛伊德誕辰150周年,世界各地紀念活動絡繹不絕。普裡茨則於上周率領十來位頂尖的奧地利心理治療專家來到北京大學,與中國同行一起探討精神分析治療方法和心理治療的現狀與趨勢。精神分析是目前諸多心理治療方法中的一種,其他方法還包括行為治療、家庭治療等。

  這個奧地利代表團中一半以上的成員來自維也納的弗洛伊德大學。這所私立大學成立於去年,是世界上第一個提供全日制心理治療專業培養的機構,由此也為弗洛伊德誕辰獻上了一份厚禮——弗洛伊德曾經夢想成立一個專門講授和研究精神分析的大學。

  弗洛伊德大學運動心理系朱麗靜博士說,普裡茨及其同事還提前為弗洛伊德誕辰獻上了另一份厚禮——說服奧地利等歐洲國家的政治家,將心理治療納入醫療保險的範圍。

  她說,在歐洲這些國家,心理治療的費用從免費到每小時100多歐元不等,但通常只有處於社會中上層的人才能承受。隨著心理治療被納入醫保,更多公眾可以相對輕鬆地享用到心理治療師的服務。

  相比之下,休學以後的孫連卻只能到餐館打工,來支付其治療費用。而且,讓國際促進中國精神分析學會主席羅賓斯感到吃驚的是,作為學生,孫連並沒有獲得費用方面的優惠。羅賓斯所在的美國並未像奧地利一樣將心理治療納入醫保,但學生可以享受半價。

  「如果他支付的費用能夠降低,每周可以多去一次,康復的時間或許就會大大提前。」羅賓斯說。

  對需要心理治療的公眾而言,即使支付得起費用,能否找到心理治療師也是一個問題。世界心理治療委員會主席普裡茨說,世界上大約還有2億多需要心理治療的人口根本沒有機會得到幫助。

  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更是極度缺乏合格的心理治療師。

  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精神分析學說即傳入中國。但由於「文革」等因素的影響,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精神分析才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方法真正被引入中國。

  普裡茨說,西方社會每千人中大概有1名心理治療師。而據北京大學醫學心理學系胡佩誠教授估計,通過中國衛生部「心理治療師」考試和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心理諮詢師」考試的加起來只有幾千人,其中通過「心理治療師」考試的只有幾百人。

  而且,如果按照奧地利等國家的嚴格標準,這幾百人中有相當一部分尚需繼續接受心理督導和培訓,才符合心理治療師的執業資格。「中國的第一代精神分析師和心理治療師還在成長之中。」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肖澤萍教授說。

  舊瓶裝新酒?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度曾經是弗洛伊德學說的鼎盛期。然後從20世紀50年代晚期開始,對弗洛伊德的懷疑和抨擊還是不可避免地蔓延了開來,而最具衝擊性的研究則是由美國精神分析學研究協會的一個委員會所發起的。該委員會對1269個治療個案的分析表明,在這些最初接受精神分析治療的病人當中,差不多6個人中只有1個人被治癒。

  此後精神分析理論無論在實踐上還是理論上都遭到了冷遇。196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英國生物學家P.梅達沃則將精神分析學看作是「20世紀思想史中所有影響深遠的事件中最糟糕和最古怪的東西」。

  不過倫敦聖巴塞洛繆學院及皇家醫學院的馬克·索姆斯(MarkSolms)在2004年5月《科學美國人》雜誌上撰文稱,精神分析如今再度成為焦點,越來越多不同領域的神經科學家,得出與200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埃裡克·坎德爾(EricKandel)相同的結論:精神分析「仍然是最協調、最令人滿意的心智理論」。

  一些學者開始重拾當年的一個研究方向:將研究人類大腦的神經科學與研究人類心智的精神分析相結合。目前國際上已經成立了神經-精神分析學會。世界心理治療委員會主席普裡茨形容說,此前敵對的兩個陣營「終於像好鄰居一樣把手言歡了」。

  然而,堅持認為精神分析已是明日黃花的人則認為,弗洛伊德及其弟子的理論舊瓶裝不了生物學和腦科學發展的新酒。例如針對索姆斯的文章,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睡眠的精神病學家艾倫·霍布森(AllanHobson)就發表評論稱,「精神分析陷入了困境,無論用多少神經生物學來修修補補都無濟於事」。

  在很大程度上,精神分析的困境也正是20世紀心理學的困境——20世紀的心理學主要是奠基於那些沒有獲得觀察證據支持的理論之上的。

  對另一些學者來說——這種看法可能更主流——基於達爾文主義的進化心理學,加上在神經科學中所取得的進展,才能夠提供真正的乃至惟一的福音。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肖澤萍教授說,國內學術界關於精神分析如今到底有沒有用處也存在很大爭論。在心理治療的各種流派中,精神分析因為療程長,既費力又費錢,「遭到了一些同行的笑話」。

  肖澤萍說,弗洛伊德理論中確有一些錯誤內容,例如女性夢境中的棍子不一定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徵,但精神分析的核心內容如潛意識等依然極有價值,精神分析還是「理解病人內心衝突的一種方式」。

  諾貝爾獎得主坎德爾在今年3月27日美國《新聞周刊》上稱,精神分析存在的問題不能怪罪於弗洛伊德,而是因為他之後的學者沒有將其塑造成一門嚴格的、有生物學基礎的科學。「如果支持精神分析的學者們不努力對其理論進行修正,並且證明精神分析療法到底是通過什麼因素在什麼情況下、通過什麼樣的治療師對什麼樣的病人發揮作用,精神分析就會完蛋。我們還需要像開展藥物臨床實驗一樣去評估不同心理治療方法的生物學效應,我認為這將是未來15年的主旋律。」

相關焦點

  • 心理治療師考試
    一 心理治療師行業的春天已到來01國家政策大力扶持心理治療師是國家法定的衛生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科目之一,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被納入國家戰略層面進入快速發展期:2018年11月16日,中央政法委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委又印發了《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並正式確定了各省市的試點工作城市,心理健康服務正式納入由醫療健康為主體的衛生行業牽頭的管理範疇
  • 心理治療師——心靈創傷的偉大修復者
    市場經濟的社會特點,又讓每個人都身處在一個競爭性的社會與心理環境之中,作為市場經濟體制的負反應,心理失衡並形成心理疾病的人也將會越來越多,健康中國的戰略重點也必然要轉移到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這兩方面上來。然而缺乏實戰訓練的心理諮詢師、少得可憐的中國心理治療師,哪能適應得了如此快速變化的身心疾病與精神心理疾病的發展?
  • 如何報考心理治療師 ?|經驗分享
    心理治療師的執業範圍比心理諮詢師廣,心理治療師在為伴有精神症狀的來訪者/患者提供諮詢、治療服務時更有法律保障。一、初級心理治療師/中級心理治療師資格考試範圍(一)適用人員範圍:經國家或有關部門批准的醫療衛生機構內,從事心理治療工作的人員。(二)專業及級別範圍:心理治療專業分為初級資格(師)、中級資格。
  • 要做心理治療師 得從這三件事開始
    心理治療過去定位於精神醫學的範疇,這讓心理治療師群體發展緩慢,而變成了一種相當奇缺的心理專業崗位,難以適應未來健康中國的需要。但也由於醫療改革快速與法制化進程的緩慢,報考心理治療師也將會遇到不少的障礙,譬如如何認定是否正在從事心理治療工作,如何認定是否屬於心理治療相關專業,就尤其需要有改革精神。
  • 為邊緣群體匹配心理治療師的App:Ayana
    本文看點 在美國,心理健康保障資源的分配不均導致了少數群體(如有色人種)的心理諮詢業務供不應求。美國有10萬名心理治療師,其中86%是白人。而預計到2050年,少數族裔佔比將超越50%,成為主要群體。可是只有三分之一的非裔美國人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治療。
  • 從醫學人文看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師得天獨厚的優勢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心理從業者都知道,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在技術方法上有很多的相同之處,其關鍵區別在於服務對象的不同與提供服務的場所區別。
  • 如何才能取得心理治療師資格
    如何能取得心理治療師資格,通常需要有這樣幾步: 1.了解心理治療師資格考試心理治療師屬於衛生專業,人事部、衛生部的《關於加強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通知》(人發〔2000〕114號)下發後,自2001年起全國衛生專業初、中級技術資格以考代評工作正式實施。
  • 心理治療師應有紮實的理論基礎
    按理說,明年的心理治療師考試還有待時日,可學員們為何如此積極投入心理治療師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技能訓練呢?筆者在與學員們的線上與線下交流得知,有以下幾個原因。1.心理治療師的社會責任在加大從前心理治療師只是服務於醫療機構的精神心理障礙患者,而今還要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中發揮關鍵作用。
  • 心理治療師為什麼那麼少?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今年的心理治療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工作告了一個段落,昨晚見到湖北省衛生人才交流中心報名資格審核工作結束的公告,對於報名資格審核未獲通過的考生,將會原路退回報名費。
  • 心理治療師也要「匹配」廣東首個精準心理門診珠江醫院開診
    通訊員供圖我國心理健康服務科學化和規範化不足根據專業雜誌《柳葉刀》的一項調查數據,中國成人精神心理障礙患病率高達16.57%,但目前我國的精神心理障礙治療有效率偏低。其中,心理健康服務科學化和規範化不足是導致治療有效率不高的重要因素。
  • 治療別人之前請先治療好自己——談心理治療師成長
    從這個督導案例可以看到心理諮詢師本身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而對來訪者的治療是否有效果,首先取決於心理治療師是否心理健康。如果心理治療師的心理不健康,就不大可能解決好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如果治療師存在某方面的心理缺陷或正被某些心理問題困擾,那又如何有解決來訪者同類心理問題的正確方向與心理能量呢?
  • 自學心理學,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拒絕心理從業者的心理操控!
    作者:周雲騫,一位不願意稱自己為心理諮詢師的心理社會工作者,心理學院研究生,後現代主義綜融心理與社會學者,我的理想是為成為一名具有靈性特質的心理治療師,一輩子安靜讀書寫作的心靈作家,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公益的心理與社會援助服務。剖得越深、活得越真。我是你們的心理學好朋友周雲騫。
  • 中國心理治療高手匱乏
    中國心理治療高手匱乏  崔永元實話實說:「很多問題令人失望,如果提這些問題的是心理諮詢師或心理治療師,表現出的水平並不比我高明多少,我真替中國有心理問題的人擔心。」  德國專家瑪佳麗博士談中國心理治療師的歷史性機遇   本月21日晚8點,上海光大會展中心,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崔永元和作家餘華同時坐在2007中德心理治療大會的演講臺。根據大會的安排,他們要進行一場有關中國人心理變化的演講。   崔永元旁邊坐著他的一位醫生朋友: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趙旭東。
  • 廣東洗心島教育基地 中國沙盤遊戲治療師的搖籃
    原標題:廣東洗心島教育基地 中國沙盤遊戲治療師的搖籃沙盤療法是分析心理學理論同遊戲以及其他心理諮詢理論結合起來的一種心理臨床療法,通過創造的意想和場景來表達自己,直觀顯示內心世界。是目前國際上最成熟、認可度最高、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能夠在培養自信與人格、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 來自一位心理治療師的吐槽!
    按:本文來自一位心理治療師的投稿。這篇文章其實醞釀許久,也可以說對於行業的情況痛心疾首許久,零散在一些討論裡說過,但從未撰寫一篇文章詳細討論。欠發達地區的精神科醫生最甚,他們會告訴患者,心理諮詢或治療沒有用,吃藥就行。還有一些精神科醫生,轉行搞心理治療,是為了從重性精神病房抽身,這些人所謂的心理治療基本也是用藥為主,水平堪憂。關於心理治療師。2015年之前,在衛生系統職稱序列裡只有中級心理治療師這一個奇葩的存在。下沒初級,上沒副高正高。
  • 中國譯協:中國合格翻譯人才「極度短缺」
    新華網北京12月6日電(記者華春雨)中國外文局常務副局長、中國譯協第一常務副會長郭曉勇6日說,中國翻譯工作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無疑是合格的翻譯人才短缺問題,而且「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短缺,是極度短缺,尤其是能夠承擔日益擴大的對外文化交流任務的高素質、專業化的翻譯人才嚴重匱乏」。
  • 性治療師:一個隱秘而重要的新興職業
    美劇中描述性治療的過程(圖源:《性愛自修室(第一季)》豆瓣電影劇照)在中國,心理諮詢已經作為一個正規的行業被許多人熟知。而性治療師這個名字卻鮮有人知。性治療究竟是什麼?性治療師會開展哪些工作?性治療師的成長路徑是怎麼樣的?
  • 確認過眼神是對的人丨心理治療師選擇指南
    那麼到底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師?而什麼又代表著合適呢?今天的文章將帶你了解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師,如何充分利用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並評估治療進程。主要內容包括:1.為什麼選擇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心理諮詢有什麼作用;為什麼不是單純的藥物治療;關於心理治療的迷思;2. 如何找到適合你的心理治療及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3. 治療與治療師的類型;4. 對治療與諮詢的應有預期;初始訪談;療程長度;5. 發揮治療和諮詢的最大效力;6. 諮詢在起效嗎;7. 何時停止,需要更換治療師的跡象。
  • 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治療師有區別嗎?
    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治療師看似差不多,其實區別還真不小。1.報考的證書不同心理諮詢師:以前是二三級證書,現在取消了,但有替代品可以作為參考,是社會培訓證書。對專業、工作經驗要求不高,只需要滿足一定的學歷,就可以報考。心理治療師:對專業和相關工作經驗都有要求,主要是醫學專業的人員報考,需要相關工作經驗。
  • 如何找到最合適的心理治療師?來這家醫院
    多學科聯合評估診斷定製個體化治療方案張小遠教授告訴廣衛君,當前的心理健康服務往往只有精神症狀診斷,缺乏心理診斷,而心理治療方法的選擇又缺乏科學指導。這是導致治療有效率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精準心理治療為患者匹配最合適的治療師大規模的調查發現,有5%~15%的來訪者在接受心理治療後會出現不良反應,而來訪者與治療師之間的不匹配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