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第一造反大省」,起義大多選在此地,民風太彪悍

2020-12-23 騰訊網

王朝更迭是中國歷史上的常態,自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秦朝以來,僅大一統王朝就多達9個,割據政權更是超過了50個。歷朝歷代都不乏想要推翻朝廷的人,比如秦朝的陳勝吳廣、漢朝的張角、唐朝的黃巢、宋朝的方臘、明朝的李自成以及清朝的洪秀全等。

這些人在後世的眼中都是「起義」,但在當時,統統都是「造反」。而要論哪個地區最愛造反,四川稱第二,就人敢稱第一。古蜀人最早在四川建立了古蜀國,古蜀國的三星堆遺址與中原文明有著明顯的區別。因為地理位置相對閉塞,蜀地長期有著眾多的少數民族共同生活。

因為在四川建立的古代割據政權中,沿用「蜀」為國號的較多,所以四川也多被子川蜀相稱。古代四川民風彪悍,所以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的說法。西漢末年的「白帝」公孫述、蜀漢昭烈帝劉備、前蜀王建、後蜀孟知祥以及大西張獻忠莫不是憑藉四川割據一方的。

四川是一個「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的省份,四川人愛打麻將是全國都出了名的。幾個人圍坐在一起,一坐就是一天,過得好不悠閒。但四川人一旦打起戰來,那是真的不要命。在八年抗戰中,川軍以其對抗日戰爭的貢獻贏得了「無川不成軍」的美譽。四川軍人在中國近代歷史上,一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保路運動、討袁戰爭、護國戰爭以及護法戰爭,都有四川軍人的貢獻。

進入到軍閥混戰的階段後,據不完全統計,四川發生的大小戰爭超過500次!因為動靜不夠大,或者說表現的不夠「強」,所以並不為外省人所熟知。但是一旦開始打日本人,曾經戰鬥力較差的川軍突然像打了雞血一樣,都是豁出了性命在打戰。300萬川軍,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太多的犧牲。

雖然在這些戰爭中,川軍的表現很不太好,但在之後的抗日戰爭中,川軍都是拿命在拼。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長沙會戰、入緬作戰,川軍往往屍橫遍野,但卻從未後退一步!在淞滬會戰中,川軍第20軍26師,打得只剩下了500人,一個營的編制!團長級別的指揮官也犧牲了兩位!僅僅從抗日戰爭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四川人在戰爭時期驚人的爆發力。

當然,民風彪悍只是原因之一,其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四川地處長江上遊,向東可以順流而下攻取荊襄。北面有著崇山峻岭,要打戰也只能通過狹窄的棧道。李白在《蜀道難》中這樣寫道:「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這樣的交通情況,嚴重的限制了四川與外界的交流,因而也是避免外界進攻的天然屏障。

再者,四川土地肥沃,成都平原是我國四大平原之一。有土地、有水源、有人口,即便是敵不過外界的政權,也可以憑此自保,所以諸葛亮說「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所以說,四川能夠成為古代「造反第一大省」不是沒有道理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沒有彪悍的民風,再好的地理優勢也白搭。所以說民風彪悍才是成就四川最重要的因素。

相關焦點

  • 古代最愛「造反」的省份,為何起義都選擇這個地方,原因很簡單
    所以從這一方面就可以看的出來,古代朝代的更新換代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自秦朝以後, 朝代的更新換代的速度就更快了,大大小小加起來有五十幾個朝代了。所以古代的改朝換代的在如今看來已經是一種常態了,而在古代起義也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事情,並且也是因為古代比較傳統的思想,所以導致古代的每一個王朝都是的靠武力戰爭才建立起來的。
  • 美國第二大州——民風彪悍的德克薩斯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美國建國的歷史比較短,所以文化內涵相對不足,但美國的各個州和中國的各個省一樣,也都有著自己的特點,有些州特點還非常鮮明,而自身特色最鮮明的,莫過於美國第二大州——德克薩斯州。
  • 中國歷史上最難造反的朝代,建國300餘年,沒有一人起義成功
    比如說西晉的八王之亂,唐朝的藩鎮割據,而更多的王朝,是覆滅於農民起義,即便是幸運能夠鎮壓,距離轟然倒塌的時間也已不遠。西漢的赤眉軍、東漢的黃巾軍,唐代的黃巢、元代的紅巾軍、明代的李自成張獻忠還有清朝的太平天國,無一不再警告著這個道理。但是有一個王朝,它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難造反的王朝了,可以說得上是一個奇蹟,這邊是偏居於江南一隅的宋朝廷。
  • 古代歐洲和古代中國的《農民起義》有何區別?
    第三點,中國農民起義的特殊性:古代中國的農民起義確實有特殊性,但是僅僅在於規模和強度。從動因、頻率、形式、過程、結果等方面來說,世界各地的農民起義並沒有大的差別。 一、為他人做嫁衣的農民 1914年,墨西哥革命抵達高潮。
  • 被名將狄青迅速擊垮的儂智高起義
    「今吾既得罪於交趾,中國又不我納,無所容,止有反耳」,這就是儂智高造反的理由。 要說儂智高在起兵初期,基本上是連戰連捷,「五嶺騷然」「天子為之旰食」,為了激發鬥志,取得下層群眾的支持,儂智高就地劫富濟貧,「略其寨人,因其倉庫而大賑之。」佔邕州城後,儂智高在此建立「大南國」,自稱 「仁慈皇帝」,年號「啟歷」(一說「端懿」),沿循宋朝制度封官建政,強化其統治權。
  • 中國古代歷史著名反詩,為何「及時雨」宋江酒後之作獨佔鰲頭?
    麼麼噠~所謂反詩,顧名思義就是用詩詞這種方式來表明自己要造反的意思。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當農民老百姓忍受不住當權者的殘酷剝削和壓榨的時候,就會揭竿而起造反,反正等也是死,造反也是死,那就選擇造反,也許還有一條活路。1、有夏多罪,天命殛(ji)之。
  • 中國古代為什麼有「山東不反,中原不滅」的說法?
    (二)、忠勇之地,無人可及在中國古代還流傳著一種說法,稱"山東不反,則中原不滅"。其中的中原,可以看成是中原正統,王朝統治的基本盤。而古代的統治者習慣用這種情懷,來教化百姓,令其將天地君親師稔熟於心。所以,山東可以說是古代文化輸出的發源地。儒家思想,自此流出,聞名於全世界。以至於今天的中國和日本還有韓國等國家,都同屬於"東亞儒家文化圈"。那麼,儒家思想在其他國家都如此的根深蒂固,在山東這個發源地則更是入骨三分。
  • 解讀《簡讀中國史》5、為何農民起義竟然是中國獨有?
    所以我們看到中國歷史上的丞相有很多稱謂:丞相、尚書、同中門下平章事、內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等等。再一個是省級政府的循環,皇帝為了防範地方,就把省級政府越劃越多,每個省也越劃越小。但是當發生外敵入侵或者起義,因為各省力量太小又無法抵禦,所以只能讓諸多各省緊急聯合成大區,並任命大權獨攬的長官,抵禦外敵或平定內亂。而一旦戰事平定,力量強大的地方自己就會成為分裂的力量。直接造成改朝換代,新的王朝接手之後依然循環往復。與此同時,中華大地上總是不斷的上演著分久必合的經典戲碼。
  •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十大反詩,連造反都這麼文藝,你喜歡哪首?
    中國古代第一首反詩為了一舉消滅夏桀,臨戰之前,商湯發出了隆重的動員令,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湯誓」。史官記錄這篇誓詞,名叫《湯誓》分兩段。第一段說明興師徵伐的原因。第二段申明賞罰的辦法。篇中「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真實反映了夏國人民痛恨暴君暴政的心情,十分可貴。意思就是「你這個所謂的太陽王啊,什麼時候才去死啊,我願意和你同歸於盡哪!」
  • 你真正讀懂了陳勝吳廣起義嗎?農民起義的背後邏輯讓人感到心酸
    因在大澤鄉遭遇大雨而誤期,陳勝、吳廣一不做二不休地殺了押運的軍官,就這樣拉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序幕。陳勝、吳廣因領導了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而千古留名。但事實上,他們在這次起義中還有很多首創的思路和措施一直被後世的起義所模仿、所借鑑、所引用,如以下幾點:1、為農民起義創造一個響亮的口號。他們提出的口號的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美國民風最彪悍的州,當地人愛養老虎,私人虎數量比野生的還要多
    這裡的民風十分的彪悍,彪悍到什麼程度呢?據說當地人十分喜愛飼養瀕危動物,尤其喜歡飼養老虎。即便養老虎需要付出高額的成本,但是依舊無法阻止這裡的美國人,因為他們最最崇尚的就是自由,在他們眼中,自由的權力是神聖而又不可侵犯的,自然也就包括養老虎了,如果政府連他們養什麼寵物都要管,那還談什麼自由?
  • 一本教科書在手,造反、種地全都有
    上尉想說,大家別小看教科書特別是中國的教科書中國教科書乾貨之多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大家上中學的時候肯定碰到過這種情況覺得教科書信息量太大了讀半個小時就頭昏腦漲讀一個小時就要睡著了比如,中國教科書裡面有兩點是外國的中學教科書上不教的一是教你怎麼種地當縣長二是教你怎麼造反鬧革命
  • 清朝喊出口號,「永不加賦」兩百年,為何卻農民起義不斷?
    所謂的造反,康熙19年的時候就有了,洪門找了一個姓趙的男子,說是宋朝後裔,就造反了,「反清復明」更是貫穿整個清朝。乾隆十全武功裡就有平定臺灣林爽文叛亂,乾隆年間晚期用捐官,所謂捐官就是花錢買的官,人家花錢了自然就要回本,一方面官府過度剝削,一方面遇見饑荒,農民只能造反起義。太平天國絕對是清朝的一個轉折點,清朝應該不是因為鴉片戰爭才跟太平天國打成那樣吧。
  • 中國最後一次農民起義
    1912年,大清皇帝宣統帝溥儀昭告天下宣布退位,中華民國正式建立,中國結束了持續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蹣跚的步入了所謂的資本主義社會。然而就在這年,中華大地上爆發了一次農民起義,這場起義的規模在古代歷次農民起義中並不算特別大,知名度在古代歷次農民起義中也並不算特別高,這場農民起義沉默的悲壯著,但卻是中國最後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白朗起義。
  • 侵華日軍最懼怕中國哪個省的人?說了你可能不太信
    侵華日軍最懼怕中國哪個省的人?說了你可能不太信一說起抗戰,中華兒女都是好樣的,中國士兵毫不畏懼,勇往直前,奮勇殺敵,沒有一絲的懈怠,而日軍當然也有怕的軍隊,在戰場上,就算再貧苦,再不易,總有那麼多的人不怕死的去抵抗,說起侵華日軍最害怕中國哪個省的軍隊,這就有幾個了,但其中,最讓日軍頭疼的還屬廣西省的軍隊吧,他們可是非常彪悍的。
  • 中國歷史上造反最難的朝代,從立國到滅亡,沒人成功過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只有皇室才有繼承皇位的可能,其他外姓人想要成為皇帝,只有造反的道路,歷代開國皇帝除了秦始皇和篡位者之外,都是通過造反來成為皇帝。如果說哪一個朝代造反最困難,那整個宋朝就是最困難的朝代。
  • 為什麼道教造反沒事,佛教無緣無故,卻遭「四次」剿滅?
    那就是道教多次起義造反竟然沒有事,而佛教什麼都沒做就被剿滅四次?我們首先簡單的來說一下這四次,其中有兩次是發生在南北朝時期,後兩次是在唐朝和五代十國期間。第一就是佛教在我國古代被廣大發揚,很多歷史上的皇帝都會利用其來協助治理國家,用來統治人心,在古代很多周邊國家佛教是高於皇帝的,但在中國古代是不被允許的,佛教只是皇帝的工具而已,但是和尚的地位還是高於任何普通人。
  • 古代彪悍的女人,你都知道誰?
    古代彪悍的女人,你都知道誰?中國古代,在愛情方面,人人循規蹈矩,很少有人逾越出道德的界限,跟何況女人了,但下面這些女人不同,他們為了愛情,什麼都不怕。武則天同床夫妻,先後稱帝武則天,名曌,并州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高宗是非常喜歡武則天的,不然也不會廢黜王皇后,改立昭儀武則天為後。從此武則天得以逐漸掌握朝政,後來終於也當了皇帝。夫妻二人都當過皇帝的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花蕊夫人將錯就錯,讓丈夫死後成為人人膜拜的神仙花蕊夫人,五代十國女詩人、後蜀後主孟昶妃子,姓徐,青城人。
  • 唐太宗家的女人有多彪悍?從祖母到兒媳,每個人都是傳奇
    女性在古代有著怎樣的地位,想必不需要我們多說。現代不同於古代,女性不再被封建禮教束縛,可以上學,可以上班,不再需要付出十二分的精力來侍奉公婆。女性的權利與人格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社會的公平也踐行到世界上的每一處角落。然而這是現代的生活,古代的女性還是活在封建專制主義下,沒有人權,更沒有話語權。一.
  • 陳勝吳廣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後面的故事,並不高尚
    兩位農夫在大澤鄉振臂一呼,900多名百姓群起響應,星火燎原,中國古代第一個封建王朝在此之後轟然倒塌。漁陽一呼,卒移秦祚,這場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曾被讚嘆為反暴秦、反壓迫的鬥爭。那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後面的故事,有著怎樣令人唏噓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