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1個月回信58封:面對親友的求助,他在信中是怎樣回復的?

2020-12-22 三目觀史

當上國家主席後,毛澤東也和普通人一樣,有一個躲不開、繞不過的問題:怎樣處理親情、友情、鄉情?我們從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大量家信中可以看到,在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舊觀念下,一位開國領袖、一名共產黨人,是如何堅守原則而又充滿智慧地處理情、義、理三者的關係的:戀親不為親循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

一、戀親不為親循私

中國是人情社會,作為國家主席,毛澤東也有需要處理的親情、友情、鄉情。面對絡繹不絕的來信,以及各種合理不合理的請求,毛主席念情,卻不會毫無原則地一概答應;拒絕時也會顧及顏面,講求藝術。

(一)親筆回信,濃濃親情

毛主席與楊開慧的感情非常深,楊開慧犧牲後,他對楊家依然感情深厚。1949年8月10日,他給楊開慧的哥哥楊開智回信說:

「岸英或可回湘工作,他很想看外祖母。展兒(楊展,楊開智的女兒,1941年為掩護同志轉移,在河北石家莊犧牲,年僅21歲)於八年前在華北抗日戰爭中光榮地為國犧牲,她是數百萬犧牲者之一,你們不必悲痛。我身體甚好,告老夫人勿念。」

這是毛主席在黨中央進駐北平後,寫給親友的第一封回信。

1959年4月13日,毛主席再寫信給嶽母向振熙:

「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壽,因令小兒岸英回鄉致敬,並奉人參、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賀之忱,尚祈笑納為幸。」

從公開的文獻記錄上看,送給嶽母的人參、鹿茸,是毛主席一生中送出的最貴重的禮物。他同時還給楊開智夫婦寫了信:

「小兒岸英回湘為老太太上壽,並為他母親掃墓,同時看望你們,請你們給他以指教為荷。」

對楊家的拳拳親情,和一位普通女婿並無二致。

通過對《毛澤東年譜》的統計,從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3年多的時間內,毛澤東親筆回復親友的信件多達181封,其中,回復毛氏直系親屬、近親、遠親的有32次左右,1950年5月7~8日,兩天內給「求助」的親友回信16封;12日一天回信11封,5月份共覆信58封。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毛主席在日理萬機的同時,仍要一一回復親友,是難以割捨的親情流露,也是一名馬列主義者人情、親情世界的體現。

(二)拒絕循私 講究藝術

親友多,「求助」也是五花八門。毛主席自然明白,有人確實有難處,有人卻是借他的權力、地位撈好處,比如換個崗位、進京找份工作,入黨、當官、謀點什麼福利等。在處理這些「求助」方面,毛主席展現出極為高超的藝術。

1949年10月9日,在當選為全國政協主席的當天,他致電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長沙市官管會副主任王首道:

「楊開智等正要來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適當工作,任何無理要求不應允許。其老母如有困難,可給若干幫助。」

同時又致電楊開智:

「希望你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京。湖南省委派你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為難。」

毛主席如此講原則,連楊開智、楊開慧的哥哥都能拒絕,那還有什麼親戚不能拒絕的呢?

在處理毛氏親友的「求助」中,毛主席先後給遠房叔祖父毛春軒、房兄毛嶽喬、堂兄毛澤連、表兄文南松、堂侄毛遠悌和毛遠翔、原配羅氏(毛主席的父親毛貽昌在他14歲時為其定的親,二人相處兩年,但並未在一起。

羅氏21歲去世,葬於毛家祖墳。1941年,韶山毛氏修族譜時,將毛澤東與楊開慧三子毛岸龍列在羅氏名下,以慰其亡靈)、姻親黃譜臣(羅氏的妹夫)、羅石泉(羅氏堂兄)回信,告訴他們:

「不要來北京,這裡人浮於事,不好安置。」「諸位均宜在家工作,不要來北京,以免浪費時間。」

當然,只拒絕不是辦法,毛主席也會為他們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文凱(毛主席的母親文氏家族表兄)先生宜在湖南就近解決工作問題,不宜遠遊;弟亦未便直接為他作介,尚乞諒之。」

1950年5月12日,給堂侄毛遠悌回信說:

「你做印廠工作極好,應將此項工作做好,不要來北京。學習事將來有機會時再說。」

作為國家主席,毛主席有著極高的地位,極大的權力,卻不受親情、人情觀念影響,堅持原則,不染指公權,而且還能設身處地地為每一位「求助」的親友出謀劃策,其高尚的情操和智慧可見一斑。

(三)親人烈屬,一體撫恤

在革命戰爭年代,毛主席共失去了6位親人,遠親中同樣也有烈士。在撫恤這些烈屬親戚方面,毛主席並沒有讓他們搞特殊化,而是與其他烈屬一樣,「一體撫恤」。

向鈞是楊開慧的表弟,犧牲前任中共衡山縣委書記、湖南省委組織部長。由於叛徒告密,在參加黨的一次秘密會議時被捕,1928年被敵人殺害,年僅22歲。1950年4月19日,毛主席給向鈞的父親向明卿回信說:

「惟撫恤一事,須統一行之,不能只顧少數。如省委未能即辦,先生宜予以體諒。 」

毛主席的遠房叔父毛逸民,在擔任中共湘潭縣第三區委宣傳委員時曾寫信給主席,希望能照顧一下湘潭當地的烈屬,因為他們大多生活很困難。5月8日,毛主席給他回信道:

「烈屬的照顧是全國範圍內的事,全國有幾百萬烈屬,都要照顧,自未便單獨地特殊地照顧少數地方。但最困難的人民,當地人民政府在減租時、土改時,及青黃不接的歲月,應當儘可能給以照顧。」

對待好友的烈屬,毛主席同樣一視同仁。

也是在1950年5月8日,他給烈士王基永遺孀的信中說:

「撫恤及幫助令郎等工作或學習事,須與全國同類情形者同樣辦理,未便某處獨異,請向當地黨政陳明情形,聽候處理。」

周芝麟是毛主席當年在湖南一師的同學,二人交情甚篤。周芝麟的弟弟周玉麟於1928年犧牲,毛主席在同日寫信給周芝麟:

「就近陳明湖南當局備案,便與全國英烈一體議恤。」

在堅持一視同仁,一體撫恤的情況下,毛主席還是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儘自己的力量去照顧確實需要幫助的烈屬。

毛主席的三弟毛澤覃於1935年犧牲,新中國成立後,毛澤覃的遺孀周文楠想把母親從廣西接到東北,但因經濟困難,不能成行,便寫信向主席求助。

毛澤覃是烈士,周文楠和她的母親自然是烈屬,向政府申請旅費並不過分。於是,毛主席給時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王首道寫了信,請他:

「考慮是否可以給以旅費的幫助。如可能,在通例上說得過去的話,則幫助之,如不可能,則要她仍住現地不動。」

周文楠是毛主席的弟媳,也是烈屬,既有親情又對革命作出過貢獻,於情於理都可以給予一些特殊照顧。相對於毛主席的權力來說,這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了,可毛主席只幫她申請了政策允許範圍內的資助,沒有為她搞任何特殊,律己之嚴,著實讓人敬佩。

圖|周文楠(右一)、毛澤覃與母親文氏

二、念舊不為舊謀私利

對待故交好友的「求助」,毛主席既親也仁,卻堅持原則,念舊不私舊,不用手中的權力為他們謀取任何私利。

(一)尊師敬老,竭誠以助

對昔日師長與賢達的「求助」,毛主席秉承尊師敬老的傳統美德,竭力相助,也堅持自己的原則,即沒有做過損害革命和壞事的才可以幫。

1950年10月11日,毛主席給他湖南一師的歷史老師羅元鯤回信道:

「先生及張次嵛先生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在國民黨統治時期,保持政治清潔,年老貧苦,甚為繫念。已商由湖南省人民政府王首道主席予以協助,袁吉六夫人亦在此列。」

毛主席與李漱清(左二)羅元鯤(右一)

他同時致信王首道,請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給予適當津貼米,以資養老。湖南省政府接信後,給張、羅兩家各送去大米1200斤、現金50萬元(新中國幣制改革後,一萬元相當於一元)。

(二)仁厚親友,區分情況

對待舊友,毛主席在仁厚相待的前提下,又區分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對有功於革命的老同盟會會員,毛主席總是儘可能地給予保護和照顧。

如同盟會會員周震鱗,當過國民政府委員、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1949年隨程潛在湖南起義。1952年,寧鄉縣竹山鄉農民要求把周震鱗的女兒從北京帶回去批鬥。4月8日,毛主席復函:

「此事不應當依照農民的意見處理,(你們信中說的)這些壞事是可能的,但周是老同盟會會員,一向不附蔣,現是政協委員,應予以保護。」

他也鼓勵有文化、做出成就的朋友加強自身學習,努力向黨靠攏。

易禮容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第五屆中央委員,湖南省委代書記。1928年因故脫離共產黨,1929年流亡日本,1931年「九·一八」前夕回到上海,繼續參加工人運動,協助共產黨做一些工作。

易禮容

1952年6月10日,毛主席在給易禮榮的回信中說:

「人們說你近年在政治上進步不大,這種批評是值得注意的,我從去年的一次談話中亦有此感覺,主要是勞動人民的立場還沒有站穩。此次參加土改,可能對你有幫助。政協全委會每周或每兩周有一次學習座談會,許多老先生都在學習,建議你去參加,請你自己酌定。」

言語之間充滿了對老朋友的關切之情,不僅指出不足,還幫著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正是毛主席凡事總為人考慮周全的細緻之處。

對不了解的舊友,毛主席從不輕易許諾,往往會要求查實後再說。

彭友勝曾和毛主席在湖南新軍中共過事,當時他是副目(相當於副班長),毛主席是列兵。針對彭友勝的「求助」,毛主席在1951年3月31日的回信中說:

「如果你在鄉下還勉強過得去,以待在鄉下為好,或者暫時在鄉下待一段時期也好,因為出外怕難於找到適宜的工作位置。如果確實十分困難,則可持此信到長沙找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齡先生,向他請示有無可以助你之處。」

同時,他又寫信給程星齡:

「他來見時,請你加以考察,如果歷史清白,則酌予幫助,或照辛亥革命人員例年給若干米,或一次給他一筆錢叫他回去;如有工作能力又有辦法,則為介紹一個工作而不用上二次辦法。」

在處理這些事情上,毛主席即有仁厚的情懷,又講原則,有分寸,不會因為是舊相識而為他們循私。

(三)銘記功績,湧泉相報

對待有功於革命,有功於人民的老友舊識,毛主席總是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盡力給予幫助。

李漱清是一位愛國知識分子,思想開明,博學多才。 他和主席一樣,都是湖南湘潭人,兩人的家相距只有幾裡路。毛主席年少時經常找李漱清暢談,李漱清給他灌輸維新愛國思想,幫他改作文,推薦新書。毛主席早期的救國、民主思想,正是來自李漱清的啟蒙。

1925年2月,毛主席回韶山開展農民運動,邀請李漱清前來相助,李漱清欣然前往。不僅如此,他還把自己的兒子李耿侯叫來給主席當秘書。李漱清的4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都參加了革命,有3人相繼犧牲。

李漱清與少年毛澤東

對這樣一位亦師亦友,又為革命作出巨大犧牲的舊友,毛主席也沒有給予特殊照顧。1951年,李漱清的兒子李介侯寫信給毛主席,請他幫助解決妹妹上學事宜。4月2日,主席給李介侯回信如下:

「請持此信去統戰部找徐冰同志,或其他同志,和他商量是否有辦法為你妹妹找一個免費或半工半讀的學校,如產科、護士或其他學校。我想,只要有可能,是應當替她解決學習和工作問題的。」

1951年9月26日,毛主席在中南海宴請李漱清及湖南一師的張幹、羅元鯤等師長,一一向他們敬酒。飯後陪他們遊覽中南海、看電影。國慶節又邀請他們一起登上天安門觀禮臺。

李漱清在北京逗留了48天,臨別時,毛主席送給他剛出版的親筆籤名的《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另送他一件毛呢大衣、一套制服、人民幣100萬元。

李漱清滿門忠烈,毛主席對他們家的感情,充分體現了他私情為輕,公義為重的情懷。

三、濟親不為親撐腰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往往一個人離開家鄉越久,對故鄉的思念就越強烈,感情就越深,尤其像毛主席這樣有著真摯情感的人。

毛主席即便是身居高位,也從未減少對韶山的感情,那裡有他兒時的記憶,有他革命的的腳步,有他無法割捨的親情。「春風南岸留暈遠,秋雨韶山灑淚多」,從主席這副寫給母親的輓聯中,就能看出他對故鄉的感情之深。但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姓們普遍生活困難,韶山的鄉親也是如此。毛主席在盡力幫助他們的同時,仍按規定辦事,從不逾矩一步。

(一)自掏腰包,解困濟親

對故鄉親人的求助,除非真有需要,毛主席一般不會同意他們來北京。對於確實有困難的親人,他在要求他們努力靠自己解決困難之外,還經常拿出自己的工資和稿費,給予儘可能的幫助。

1949年11月28日,主席給堂弟毛澤榮回信:

「託毛、李帶上皮衣料一件,為弟禦寒之用。」

堂叔毛貽全去世後,1950年5月12日,主席給堂弟毛澤益回信道:

「來信收到。貽全亡故,深致悼意。貸款事我記不起了,大概是有的,茲寄上人民幣二百五十萬元,以應急需。」

毛主席在湖南師範黨校讀書時,曾得到堂兄毛嶽喬在經濟上的幫助,毛嶽喬去世後,主席託人給他的家人匯款300萬元,以報答當年資助之恩。

1926年冬至1930年秋,保姆陳玉英一直住在毛主席和楊開慧家中,幫他們帶孩子,照料家務,彼此相處日久,感情深厚。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捕,陳玉英也被抓進監牢,後被中共營救出獄。

陳玉英母女

1957年6月,因為女兒升高中之事,陳玉英到北京請求見一見毛主席。一看到陳玉英,主席就感慨地說:「你和開慧同甘共苦,今天看到你,就像看到開慧一樣,以後你就是我的家人了。」

可即便視同家人,主席仍然沒有用權力為陳玉英的女兒孫燕「開綠燈」。他在給孫燕的回信中說:

「升學的事,我不宜於向學校寫信,能否考取,聽憑學校。如不能升學,可以在家溫課。寄上三百元給你母親,以後還可寄一些。」

除了親戚,他對同學、同事也經常出手相助。

朱其陛是毛主席在辛亥革命時期湖南新軍同事,1952年8月30日,主席給朱其陛回信說:

「來信收到,甚為高興。寄上人民幣二百萬元,聊作小貿資本。」

同年12月21日,寫信給湖南一師同學易南屏:

「體弱多病,不宜外出,更不要來京。寄上人民幣三百萬元,借佐醫藥費用。」

(二)約束親友,嚴防特殊化

作為毛主席的親戚,有人會覺得有底氣,腰杆比別人硬。但毛主席對他的親友約束極嚴,讓他們絕對不可以搞特殊。

1950年5月7日,毛主席寫信給毛澤覃的前妻趙先桂的堂兄趙浦珠:

「鄉間減租土改事,弟因不悉具體情形,未便直接幹預,請與當地人民政府諸同志妥為接洽,期得持平解決。」

同月27日,主席又寫信給湖南省湘鄉縣縣長劉亞南:

「至於文家(我的舅家)生活困難要求救濟一節,只能從減租和土改是照一般農民那樣去解決,不能給以特殊救濟,以免引起一般人民不滿。」

1954年,主席的表侄文炳璋來信反映唐家坨文氏兄弟不大尊重鄉政府的情況,並表明自己的批評態度。4月29日,毛主席致信石城鄉黨支部、鄉政府:

「文家任何人,都要同鄉裡眾人一樣,服從黨與政府的領導,勤耕守法,不應特殊……如果有落後行為,應受批評,不應為他們是我的親戚,就不批評他們的缺點錯誤。」

「我相信,只要我和你們都採取正確的態度,只要他們不固執己見,他們的缺點錯誤是可以改正,並會進步的。」

這封信既照顧了舅家的臉面,也批評了文家,同時又給了犯錯誤的人以改正缺點錯誤的機會,體現了毛主席處理問題上的原則與智慧。

寫在後面

家書一封風範在,情理相映暖心房」,毛主席為處理親友的一個「求助」,經常要寫上兩封信,有時可能還要打電話、拍電報。我們很難想像,這樣一位日理萬機的國家主席,心思會如此細密。他費心思處理的一些事,在如今的一些領導眼裡,可能只是一句話就解決的小事,但毛主席從不粗暴地拒絕或輕易答應,而是常常親筆回信,事後還要問東西和錢收到沒有。

可以說,毛主席幾乎有能力答應親友們的任何請求,但他寧願用自己的錢幫助他們,也決不動用公權為他們謀私利。他身居高位,卻嚴格約束親友,哪怕是對親兒子毛岸英,也沒有送去當官,而是被他像一名普通戰士那樣送上了抗美援朝的戰場,最終犧牲在鴨綠江畔。

由此可見,毛主席重情更重理,「情理」二字在這位偉人那裡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堪為今人楷模,對今天的反腐鬥爭和廉政建設具有極大的教育意義。

相關焦點

  • 毛主席的這封信,蔣介石看了半個小時,之後對送信人說:你辛苦了
    面對臺灣問題,毛主席一直都很重視,在國民黨退守臺灣之後,毛主席就曾有意和蔣介石修復關係。1955年4月份的時候,周總理在萬隆會議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那之後毛主席提出了"和為貴"的口號,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和為貴"口號都表達了共產黨和平的心願,當時任職全國政協常委的章士釗對於毛主席的思想十分贊同,他也表達了自己想要為國家統一做貢獻的想法。
  • 川人感恩 馳援行動|兩封信 心連心 四川漢源縣收到武漢的回信了!
    1月31日,四川漢源縣教育局在自己的微信平臺上發出了這封信。四天後,漢源縣教育局收到了來自湖北武漢的感謝信。「有一份情感叫心手相連,有一種情誼叫攜手同行。」一封去信,一封回函,短短數百字,道出湖北武漢與漢源在特殊時期結下的情緣。
  • 小時候人見人厭的他,卻是毛主席看好的孩子,他為什麼變得優秀?
    相信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發現孩子不願意承認錯誤,還愛頂嘴。我們應該怎麼辦?下面分享一個著名演員王剛小時候的故事,希望能給在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所啟發。但是王剛小時候非常的調皮,甚至可以說是人見人厭,他曾經把小朋友推下水,還曾趁著老師不注意鑽進地下暖氣管道,結果不小心點燃了管道內的廢紙,差點把學校給燒了。這樣王剛成人別人眼中的壞孩子,家長和老師都跟小朋友們說,他是個壞孩子,不要跟他玩。
  • 雲南女生給英女王寫信 4個月後收到回信
    原標題:雲南女生給英女王寫信 4個月後收到回信去年9月,就讀於雲南昭通一中的高三女生馬思雯突發奇想,寫了一封信寄給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沒想到,近日馬思雯竟收到了來自白金漢宮的回信。昨日早上,馬思雯在課間休息時接受了華商報記者的採訪。
  • 習近平寫給老師的「五封信」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習近平寫給老師的「五封信」——  習近平寫給老師的五封信2013年9月9日給全國教師的慰問信  2013年9月9日,習近平正在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時值第29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他向全國廣大教師致慰問信。信中,他向全國廣大教師致以節日問候,祝他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 17年前的兩封班主任「求助信」,看完瞬間淚目,對不起我的老師
    ❤9月10日,第36個教師節,你給你的老師「獻禮」了嗎?老話說得好: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尊師作為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之一,從古至今留下不少佳話。古有北宋理學家楊時為求一答而程門立雪、漢明帝以九尊之軀尊師、唐太宗教子尊師……即便是放眼新中國,關於開國領袖毛主席的一段段尊師重道、不忘師恩的故事也是廣為人知,並深深地感染一代又一代人。
  • 徐州男孩收到鍾南山院士親筆回信 信中這樣說
    而就在9月2日,徐州漢橋小學三年級的魏廷宇同學也開啟了被全民羨慕的模式,因為這份特殊的「開學禮物」――鍾南山的親筆回信,他也收到了!今天中午,記者剛來到魏廷宇家,小廷宇就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用稚嫩的聲音給我們朗讀了鍾南山院士寫給他的親筆回信。
  • 周國平:兩年給教師寫了101封信
    我們很多老師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如此這般……」這是今年1月,瑞安市桐浦鎮中心小學校長周國平寫給教師的第100封信,寫在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工作日早上。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書信這一傳統的通訊方式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周國平卻筆耕不輟,從2016年開始,堅持每周給全體教師寫信。
  • 毛澤東給朋友的五封信——為了銘記的尋找
    小旅館奇遇毛澤東   事情緣起於一條線索:許志行的女兒許定之、女婿陳華宗希望記者幫他們找到五封信。這五封信是毛澤東在上世紀50年代初寫給許志行的。許志行與毛澤東有著深厚的私人友誼,這五封信就是有力的見證。而且,許定之、陳華宗希望將這五封信作為許家的傳家寶,傳給今年考大學的外孫。
  • 一個郵筒 兩周時間 只有信1封 垃圾若干
    5月20日下午,猛追灣郵政投遞支局共投遞3000多封平信,其中私人信件僅有4封;5月22日下午,猛追灣郵政投遞支局共投遞1000多封信件,私人信件僅有1封;5月23日下午,猛追灣郵政投遞支局共投遞400多封信件,但其中未能發現私人信件。另外,在5月22日下午,記者對該局投遞的平信也做了大致分類統計。
  • 解密領導人回信:不少寫信者獲益
    通過回信與普通群眾互動的傳統是否歷來就有?哪些「普通人」曾經得到過領導人的回信?怎麼給領導人寫信?如何收到回信?領導人回信風格如何?一封來自領導人的回信能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南海早有飛鴻出入  據何虎生所著《毛澤東初進中南海》,1950年5月上旬,毛澤東親自回復了將近80封信,僅5月7日一天,就回了18封。有的同志說,主席的工作量太大了,是不是可以選送一些,一般來信可不可以搞內容摘要?待毛澤東同意後,秘書室每天送信5至10封,一直到1966年。
  • 一封給毛主席的信,稱誰的軍隊為「土匪」?
    親愛的毛主席:在您的英明領導下,使被日寇吞吃將盡的國土,又大部建立起光明的根據地;已陷入敵手的老百姓,復得回到祖國的懷抱,這使我們怎樣的激動。特別我們臨朐的老百姓,在國民黨領導下的山東沈鴻烈省政府和他的土匪軍隊控制臨朐五六年中,將我們全縣大部造成「無人區」,人口存在不過三分之一。
  • @青年學子,我們一起來讀懂總書記的這封回信
    新華網 程瑤  【學習進行時】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這封情真意切的信是寫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118名畢業生的,也是寫給全國千千萬萬青年學子的。
  • 美國:誰在回復「寫給聖誕老人的信」-青年參考
    就這樣,在肯塔基州等地,一些民間組織率先開始回覆信件,還會根據信的內容提供小禮物,如堅果、糖果以及鞭炮和蠟燭。    受此啟發,各行各業的好心人紛紛用各自特有的方式給孩子們回信,同時,也難免引起一些問題。1913年,報關員約翰·格魯克在紐約成立了「聖誕老人協會」,專門負責回復當地成千上萬的來信。起初,他的努力得到了新聞界、公眾和社會名流的讚譽。
  • 深圳一位校長的求助信火了!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
    最近,一封校長的求助信火了!受到了許多學校和媒體的廣泛關注,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等紛紛報導。於是袁校長給兩千多名師生寫了下面這封求助信,求助信裡面都寫了些什麼?但是,問題來了:我們發現,魚池中前幾天種下的睡蓮,正面臨著它倆的威脅——它們不僅吃蓮葉,更吃蓮花,甚至會把蓮根咬斷。這該怎麼辦?聽說你們正在為你們的「校鴨」徵集名字,並且討論該不該搭窩、怎樣搭窩,以及研究它們是否會生蛋,生了蛋是否能孵化……等等。那麼,在討論和研究這些問題之前,可否把我前面提出的問題一併甚至先行解決?這事挺急的,真的。
  • 泉籍教授給毛主席寫信12天收到照片(圖)
    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鄭老回憶說,16歲時,他給毛主席寫了封信。沒想到10多天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就給他回信,並贈送一張毛主席的照片給他作紀念。「54年過去了,回信和毛主席的照片,我一直保存著。」鄭老說道。  受同學冤枉想要發奮讀書  1935年,鄭俊華出生於山城德化。出生後不久,鄭俊華就來到永春。
  • 雲裳羽衣寄信怎麼玩 雲裳羽衣寄信回復匯總
    給男主寄信回信,答覆不同會觸發不同的答覆,那麼這個寄信玩法畢竟怎樣玩?哪種答覆會觸發怎樣的回覆?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寄信有兩種辦法,一種是主界面右下... 《雲裳羽衣》中有種玩法叫做寄信。關於寄信。給男主寄信回信,答覆不同會觸發不同的答覆,那麼這個寄信玩法畢竟怎樣玩?
  • 12歲女孩2月29日生日,寫信給校長說想吃蛋糕,校長回復了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章然「親愛的王校長,我是507班的胡詩琪同學,我的生日2月29日,這是個特殊的日子,我可不可以在2月28日吃一次蛋糕。」這封萌萌的簡訊,出自嘉興南湖國際實驗學校507班,一位12歲女孩的手筆,收信人是她的校長王建良。
  • 焦作一名小學生收到鍾南山親筆回信,信中說……
    9月4日,沁陽市山王莊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王詩涵,收到了一份特殊而又珍貴的禮物——一封來自鍾南山院士的親筆回信。在媽媽的幫助下,她親手將信寄了出去。5個多月過去了,她收到了鍾南山院士的回信,這封回信成了她最好的開學禮物。鍾南山院士在信中這樣勉勵她:「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 ,更以行證道。」並隨信寄來了一張親筆籤名照片。
  • 2月29日生日的寄宿女生寫信說想吃蛋糕,校長辦妥並回了信
    我的生日2月29日,是個特殊的日子,我可不可以在2月28日吃一次蛋糕。」這封萌萌的簡訊,出自嘉興南湖國際實驗學校507班一位12歲女孩的手筆,收信人是她的校長王建良。暖心的是,昨天(2月28日)早晨,王校長遞給了女孩一封回信。「詩琪,你可愛的小請求我已經收到了,食堂師傅給你準備了生日小蛋糕。